沈從文是民國時期的才子,他出生於寒門,從小沒有讀過什麼書。他小時候非常調皮搗蛋,但十分聰明,當時年紀也比較小沒有認真學習。十四歲的時候沈從文決定參軍,一直到二十歲的他棄軍從文,獨自一人來到北京想要上大學接受先進的教育,於是他報考了燕京大學,可惜因為只有小學學歷,並沒有被錄取。當時的他沒有經濟來源,學歷也不高,只能到北京大學裡蹭課。在此期間,他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寫作,他的文章還在報刊上發表,因此認識不少當時有名的文人才子,例如徐志摩。
1929年,二十七歲的沈從文通過徐志摩的引薦認識了胡適,當時胡適十中國公學的校長。雖然沈從文只有小學學歷,但是他的文學造詣非常高,在當時的文壇上已經小有名氣了,於是胡適破格錄取沈從文做公學老師。沈從文在文學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從來沒有接觸過老師這個職業,所以在他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非常緊張。在備課的時候他就已經將課堂上要教授的內容練習了無數遍,可惜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還是出洋相了。原本準備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才能講完的,因為過於緊張沈從文花了大概十分鐘左右就講完了。
講完之後距離下課還有大半個小時,沈從文站在講臺上十分緊張,不知道應該說點什麼緩解一下尷尬的氣氛,於是他在黑板上寫下了一行字,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上課,看到那麼人有一點害怕。當時的學生們都是想看看沒有讀過什麼書只有小學學歷就可以寫出許多優秀文章的作家是什麼樣的,原本以為會是一位十分豪爽能言善道的人物,卻沒想到既然是如此可愛。沈從文的這個舉動講原本有一些尷尬和緊張的課堂弄得輕鬆多了。就這樣沈從文在公學開始了任教的歷程,在這段時間裡沈從文還遇到了一生摯愛。某一天沈從文在胡適辦公室了遇見了張兆和,沈從文對她一見鍾情,張兆和卻對他無動於衷。
張兆和比沈從文小八歲,她曾經在公學上過沈從文的課,就是沈從文在課堂上出洋相的那節課。張兆和的家庭和沈從文截然相反,她出生於豪門,家境優越,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商,她的父親結識了許多教育行業的名人,她從小就開始接受先進的教育,名副其實的千金大小姐,而且長相還十分標緻。沈從文通過身邊朋友了解到張兆和的家庭背景時也曾經感到過自卑,但還是被愛情佔了上風。沈從文雖然性格比較木訥,但他很會寫文章,於是他向張兆和開始了瘋狂的追求,經常給她寫情書,他對張兆和的愛意都用情書表現出來。
可是對於張兆和來說沈從文只不過是眾多追求者中的其中一個,除了有點才華以外就可以其他的亮點了,所以張兆和對於沈從文的追求不為所動,甚至還有一些反感,還為此找過校長,希望校長可以讓沈從文停止對自己的追求。雖然張兆和不喜歡沈從文,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而且越挫越勇,一直給張兆和寫情書。不僅如此,沈從文還去張兆和的家裡討得一家老小的歡心。三年後,張兆和終於被沈從文所打動,接受了他的追求,並且在九月份的時候舉行了婚禮。
結婚後的生活不像戀愛時那麼單純,除了詩詞歌賦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成長環境本來就天差地別,再加上沈從文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他對於朋友十分慷慨絲毫不考慮自己的情況。以前這樣子就算了,可現在他成家了還是以前的樣子,張兆和因為他的慷慨大方每天精打細算的生活,要知道張兆和在結婚前是一個千金大小姐,怎麼能忍受現在的生活呢。在度過新婚期後兩人就經常發生爭吵,互相都不理解對方。
沈從文的浪漫情懷逐漸被生活打破,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另一個女孩子。高青子是沈從文的讀者,她十分仰慕沈從文,而沈從文在她的身上感到了那種被人仰慕的感覺,這是在張兆和的身上從來沒有感受到的,並且他還發現高青子的衣著打扮和他書裡的女主人公一模一樣,沈從文沒有把持住在在這裡越陷越深,當時張兆和已經身懷六甲。沈從文背著妻子和高青子在一起不久後,他開始焦躁不安,不知所措,因為和高青子相比他更愛張兆和。於是他和高青子斷開聯繫,不願意隱瞞自己出軌的事情,於是他寫了一封信告訴妻子這段婚外情,希望可以得到她的諒解。沈從文等到的並不是諒解和責罵,而且分居。張兆和看到信之後果斷的選擇離開沈從文,雖然沒有和他離婚,但從此之後再也不願意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