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小雪時節,記者從江西新建縣城騎摩託車沿著320國道一路向西,在新建縣西山鎮,拐進西喬公路,再一直向著紅橋、合上村的水泥公路跑,到合上喻家村,見著路邊的合上小學。從合上小學沿著山腳水泥路再向前跑2.5公裡,萬雪花所在的合上塘坊村就到了。
這是西山嶺下深處的一個村莊。在村口大株樹下,合上小學塘坊教學點呈現在人們面前。如果不是村民提醒,沒人知道這就是教學點。1位女教師,18名學生,還有兩間總共只有30幾平方米的小教室。雖然四個窗戶破破爛爛,然而這裡卻是孩子們的溫馨港灣。
老師派不過來,只好堅守
西山鎮合上塘坊村與安義縣喬樂鄉、奉新縣赤田鄉、高安市大城鎮交界,距西山街有20裡,離合上小學也有近5裡路,合上小學教學點就扎在這裡。這個教學點有兩個年級,2005年秋季之前是一個一年級、一個二年級。合上小學開辦學前班後,這裡改為一個學前班、一個一年級,負責接收合上塘坊和餘家兩個自然村的學齡兒童。其中,餘家自然村離塘坊教學點也有近兩裡路,且還沒通水泥公路。
這是一個沒有圍牆、只有一層樓面兩間教室的小學教學點,第一間堆有兩張損壞的課桌,靠裡的教室擺著兩排破舊的課桌,其中,靠窗戶邊的那排是4張,裡面一排是5張。由於是周末,孩子們都放了假,凳子都仰天打放在課桌上。萬雪花老師指著有5張課桌的那排說,那是10個學前班的,4張課桌的那排是8個一年級的。現在天冷,兩個年級就擠在一個教室裡。在教室門外,學生們用掃帚掃出一塊不到10平米的空地,教室後面的大樹下則栓著幾頭正在反芻的水牛。
萬雪花1981年生,今年30歲,她是1999年秋季合上小學招聘代課教師時做的一名代課教師。起初她在合上完小,由於剛分來的正式教師不願教低年級,她就承擔了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任務。
2003年秋季開學,合上小學教學點的鄧老師退休了,於是組織上就把她派到這裡,這一派就是8年。從合上完小到教學點,萬雪花第一感覺就是累。在完小,她最多教兩門課程,而且一天當中有一節課休息。而到教學點,她一個人卻要承擔兩個年級四門課程任務,且從早到晚一個人連軸轉。
苦、累都不說,22歲的萬雪花最怕的就是寂寞。從熱鬧的完小到教學點,整個學校就她一個人,連個說話談心的人都沒有。教學點建在大樹下,遇到打雷颳風下雨的惡劣天氣,自己就提心弔膽,她多麼渴望能有一個人接替自己。
剛來時,萬雪花年年盼。可自從全縣招聘教師後,從上面招聘到合上小學的老師都留不住。合上小學校長喻光龍告訴記者,這些年合上小學年年招老師,那些招過來的,呆得最長才兩個學年,大多數隻呆一個學年,短的看了一下連到都沒報就走了。完小都招不到老師,教學點誰又會去呢?老師派不過來,萬雪花只好堅守。慢慢地,萬雪花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教學,調回完少的願望不再向以前那樣強烈了。
「教學點硬體差,但教學水平不能落後。」這是萬雪花給自己定的標準。上語文、數學課,她總是結合農村孩子身邊的事物來教,讓學習更具生活氣息,寓教於樂。喻校長說:「萬老師很敬業,工作特別認真,全校七個班這學期期中考試,萬老師所教的一年級比本校一年級平均分高出好幾分,且優秀率、良好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一年級學生鄧愛琴聽到萬老師在學校就跑過來玩,我問她期中考試考了多少分,她靦腆地告訴我,語文86,數學93。為了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盡力接受更全面的知識。2009年,萬雪花還通過自己努力,取得了電師大的大專文憑。
患病了,都不能休息
萬雪花的娘家是西山鎮石堎萬家村,她有七姊妹,自己排行老四。1997年,剛剛高中畢業的萬雪花回到家裡,由於前面兩個姐姐在鎮上學裁縫經省輕工業廳介紹到日本打工,兩年賺到30萬元。因此,萬雪花畢業後也在鎮上學裁縫。
萬雪花的丈夫叫徐森聯,當時在鎮農技站。在學裁縫期間,她倆談上了戀愛。因此萬雪花沒有像姊妹那樣去日本打工,而是隨著徐森聯留在家裡。1999年,萬雪花和徐森聯結婚。剛好那年合上小學招聘代課教師,萬雪花就這樣成了合上小學的一名代課教師。2003年政府機構改革的時候,比雪花大7歲的徐森聯,分流到了合上小學,也當上了一名小學教師。
當上代課教師的萬雪花很上進,再加上有高中學習的知識底子,因此,她的教學深得學生們的喜愛。就是到教學點,她所教的班級成績一直處在學校前列。
雪花不僅教學任務重,而且丈夫家的家庭負擔也很重。徐森聯有兩兄弟,森聯老小,哥哥在外務工。67歲的父親徐濟禹和63歲的母親劉愛英跟徐森聯家過。徐森聯還有一個78歲的伯伯,是五保戶叫徐濟有,由政府供養他們照顧。
徐森聯的父親有病做不得重事。在上世紀70年代村裡燒土磚窯做工的時候,徐森聯父親中了暑,由於當時窮沒有錢及時根治,因此落下了病根。母親劉愛英常年生病,不是冠心病,就是結石病。去年,還做了一次尿結石手術。因此,家裡的家務就落到萬雪花身上。
「侄媳婦對我很好,我生病的時候,她又是端飯倒水,又是在床前伺候照料,這是我家前生修來的福啊!」78歲的徐濟有說起萬雪花來,直豎大拇指。
今年正月初八晚上天寒地凍,徐濟有起床解小便,不小心從床上摔了下來。老徐年紀大,再加上天冷,摔下來就爬不上床,坐在床下叫了近兩個小時,胞弟徐濟禹似乎聽到哥哥房裡有叫聲,連忙跑過去,一看哥哥坐在床下,嚇得連忙叫來兒子、兒媳。萬雪花趕緊去廚房燒開心,稍後用塑料瓶灌滿開水,放在大伯的腿上、胸前和背上,終於把大伯救了下來。
萬雪花教學、做事不要命。2009年3月,她發現自己兩個乳房有些痛,於是就和丈夫利用星期日到省婦幼保健院做檢查,由於不知道專家門診就是星期六上午一上午,因此這次她倆撲了個空沒檢查成,於是只好等下一個周末。在三姐的幫助下,萬雪花買了專家預約卡,一檢查發現是乳腺瘤。
這一下,可把家人急壞了,家人連忙勸她去做手術。可倔強的萬雪花不想耽誤學校孩子的課程,於是狠狠心、咬咬牙,一直挺到放暑假7月4日才做手術。「自己患病了,都不能休息。」一想到妻子繁重的教學、家庭負擔,徐森聯就感到很愧疚。
山裡孩子大都是留守孩子,他們離不開我
「西山嶺下塘坊村,山大溝深窮山窩。上學吃水行路難,有女不嫁合上坡。」這是過去對合上村人生活的寫照。如今,合上村人為了尋求新生活,大多數年輕壯力外出打工去了。塘坊自然村和餘家自然村有650多人,留下的只有一半,且絕大數是老人與小孩。
萬雪花告訴我,他班上的18個孩子,只有一個孩子的母親在家裡照料,其他孩子的父母都是長期在外。農忙的時候,他們的爺爺、奶奶都忙不過來,哪顧得上孩子。眼看著孩子中午受餓,萬雪花不忍心,就把他們領到自己家裡來吃飯。「我愛孩子,孩子們愛我,我都離不開這些孩子了。」萬雪花激動地說道。
「一個都不能少。作為教師,就要有份責任,組織讓我堅守下來,我就要堅守下來!」塘坊村、餘家村離合上小學都比較遠,4、5歲的孩子每天走來走去吃不消。因為有了這個教學點,合上村每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都達到100%。
拿著最低的工資,從事最高尚的事業。萬雪花說,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才120塊一個月,以後180、330、520,去年開始才拿660塊錢一個月,她們代課教師執行的工資標準是縣裡的最低工資。儘管這樣,萬雪花還是比較高興,畢竟是國家財政給的工資。
「3歲半的小餘歡喜歡跟我撒嬌,已經到完小的同學回來就上我家來玩,下課之餘學生們與我做遊戲……」萬雪花體驗到工作的無比快樂。尤其是鄉親們的信任和尊敬,讓她毅然地堅守下來。
談起鄉親們的信賴和尊重,萬雪花很是興奮與高興。她告訴我,有時候她中午洗衣服時間緊,鄰邊的大嬸、大姨就會過來幫她洗;自己教學任務重,到菜園子裡時間少,鄰居就會把菜秧給她,還捎上一把鮮菜;有時候,年老的鄉親收到面值大的錢,也要讓她過過目才放心;山裡人上輩讀書少,秋收時賣穀子,還請她幫算一算;那家若是外出中午不得回來,還會請她幫照看孩子……
其實,萬雪花要出去打工還是有條件和機會的。雪花的大姐、二姐、三姐以及四妹都去日本做過裁縫,都有一筆雄厚的打工收入。大姐、二姐利用這筆錢在廣東虎門開了兩家卷匝門店,生意一直很紅火。兩個姐姐讀的書少,都希望讀的書多的四妹過來幫她們做幫手。
萬雪花捨不得離開這裡的孩子和家裡需要照料的父母,儘管手頭緊,她和丈夫還是靠自己的勤勞賺錢。現在,萬雪花家養了30頭豬。為了做到上課、養豬兩不誤。夫婦倆每天5:30起床,一個燒飯,一個就去餵豬;早上8:30上課,她們每天在8:20準時到校。中午,雪花燒飯、洗衣服,丈夫則去打掃豬圈。下午4:50下課後,雪花在家改改作業和輔導女兒,丈夫就到菜園子裡和豬圈裡忙活。
緊張的生活過得充實而忙碌,萬雪花的心也就越來越沉下來。唯一遺憾的是,這裡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關心。不過,她還是有許多高興。在完小讀五年級的女兒小心悅個個學期拿先進;從教學點走出的孩子通過她的教導,從懵懵懂懂成長到能握筆、寫字;也有家長偶爾會打電話給她,過問過問自己孩子的學習。
在採訪中,我還見證了夫婦倆的樂觀向上。徐森聯的父母住在一幢80年代的破舊平房裡,她倆在平房後邊建了一層50平米的小樓房,生活儘管清苦,但她們絲毫沒有流露放棄。在徐森聯家,夫婦倆用自己採摘的野生金銀花泡茶招待我。徐森聯說:「這野生金銀花剛採摘泡茶香香的,還帶著一股淡淡的甜味,特別潤喉。我們西山嶺下每年春夏之交開得漫山遍野都是,很美!」
徐森聯的話還有韻味。中午離開萬雪花家結束採訪,我在路上想,這西山嶺開得漫山遍野散發淡淡幽香的金銀花,不正是那些工作在大山嶺下默默奉獻、撐起大山希望的老師們麼?(蔡福津 葉啟橡 陳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