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3日電(李玉 於俊)上競文化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競文化)相關負責人今天向媒體介紹了上競文化日前出席第五期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的情況。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五期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聚焦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最高檢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及業內專家學者從法律、心理、生理、管理等角度剖析問題癥結,提出可操作的有效解決對策。
在第五期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社會評議會上,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奉賢區發改委副主任連政出席會議並演講。
連政在演講中就對上競文化矯正案例進行跟蹤研究,提出目前電競方面存在的問題。他說,我們也看到這個職業在所有體育賽事中,競爭相當殘酷也很現實,目前能走上職業這條路的成功率只有1%,對剩餘沒能走上這個職業發展的孩子同樣給予正確引導,不斷疏導以返校完成學業為目標,力求在他們學好文化課進入社會後,能給他們提供一系列電競相關產業的崗位來幫助他們。
連政分析當下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心理因素,許多孩子在上學中或者生活中遇到了挫折,產生挫敗感,為了逃避現實,他們通過網路遊戲獲得成就,找到了自信和認同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沉迷於網絡的虛擬空間中。其次是家庭關係,在孩子成長的原生家庭生活中,父母關係不和睦,或是單親家庭,這些家庭孩子性格一般比較孤僻,從而導致孩子沉迷網絡。再次是社交形態,網絡社交形態多樣,網紅、主播等社交平臺眾多,往往一個主播的一句話、一個行為很容易影響在成長中年少的孩子,特別是在十幾歲青春迷茫期,不但影響孩子的升學、高考,還會影響到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使孩子們誤入歧途沉迷於網絡。
連政分享了上競文化具體做法:想辦法去對症下藥,不斷進行教育引導,主要考慮從內因和外因方面突破,內因主要是通過家長來引導,外因主要是通過電競專業領域的人來解決,讓選手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孩子們講解電競選手成長經歷、從事職業發展的難度,再到安排遊戲水平測試,與職業選手對抗等途徑。
連政特別指出,實時開展遊戲與電競講座讓大家有個正確的認知和了解,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和抵制,做好疏堵結合,在實際操作中引導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困局。
據介紹,上競文化下設上競學院,學院實行與職業俱樂部完全相同的作息、訓練安排。新生入校一周就面對殘酷的排位賽,在為期3個月的學習中,會經歷學院賽、城市賽等各類規模的比賽,在一次次面對真正的對手後,大多數學生都能認清自己的技術水平,有的脫穎而出,有的端正了學習的態度。上競學院針對電競愛好者進行職業訓練與培訓選拔,目的是助力有夢想的電競青年實現自我價值,藉此機會為國家培養優秀電子競技運動員。(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於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