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艱難時刻?英國人:我選擇讀詩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Lens WeLens

這是人們會說起的一年,

這是人們說起會沉默的一年。

老人看著年輕人死去。

傻瓜看著聰明人死去。

大地不再生產,它吞噬。

天空不下雨,只下鐵。

——【德】貝託爾特·布萊希特

(譯者:黃燦然)

這首誕生在80年前的德語詩歌,在過去的3個月裡,引用次數水漲船高。

像歷史上諸多特別時刻一樣,有人會把目光投向詩歌,有人讀詩,有人寫詩。

那些積鬱心頭的苦楚和憂慮,是折磨也是力量,在舌尖筆尖上跳動,給動蕩的靈魂,仰望星空的希望。即便渺茫。

下面的內容建議戴上耳機,邊看邊聽。

論在線讀詩的功夫

不得不服英國演員

海倫·米倫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為了給悶在家隔離的人一點精神慰藉,奧斯卡影后、英國演員海倫·米倫女爵,在家中朗讀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名作《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

作為英國最矚目的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的作品善用精巧的比喻,不僅對艾略特等人產生極大影響,「硬漢派」小說家海明威的名作《喪鐘為誰而鳴》,正是引用本詩作為開篇詞。

在「命運共同體」的衝擊面前,這首詩前所未有地應景。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以自全。

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整體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衝掉一塊,

歐洲就減小,

如同一個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地失掉一塊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

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

因此,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它就為你而鳴。

>>>左右滑動讀譯文<<<

��

海倫·米倫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18》

莎士比亞故鄉的演員,自然少不了要讀他的著作。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讀過出自《麥克白》的 All the World's A Stage,「抖森」湯姆·希德爾斯頓出演過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

不瞞你說,其實他也讀過 Sonnet 18

作為莎翁十四行詩裡最有名的一首,「第18首」(Sonney 18)的翻牌率居高不下,海倫·米倫也讀了這首: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and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梁實秋譯本: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擬?

你比夏天更可愛更溫和:

狂風會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過。

有時太陽照得太熱,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臉;

美的事物總不免要凋落,

偶然的,或是隨自然變化而流轉。

但是你的永恆之夏不會褪色,

你不會失去你的俊美的儀容;

死神不能誇說你在它的陰影裡面走著,

如果你在這不朽的詩句裡獲得了永生;

只要人們能呼吸,眼睛能看東西,

此詩就會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左右滑動讀譯文<<<

��

派屈克爵士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派屈克·斯圖爾特爵士宣稱,宅家期間將每天送上一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如今已經讀到了第26首(例外:前幾日Sir Stirling Moss去世的時候讀了第73首)。

「在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我那時還是個小孩,我媽媽會為我把水果(其實也不多)切成片,放在我面前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要不我們一天讀一首十四行詩?那......我們就開始吧:第一首。」

他前兩天讀到第十七首(Sonnet 17)。這首詩在讀者當中激起很大反響,因為詩中分明寫的是四百年前「勸人結婚生子」的話術版本:詩人拼命奉勸一位高顏值的年輕貴族趕緊結婚生子,因為這個人美得天上有地下無,詩人怕自己如實描寫,後世不信,想讓他留下子嗣以作證明。

詩人感慨:詩文再美不及真人,拙筆難書靈動雙眸,實在是太會誇人了。

諸位不妨一學。

Who will believe my verse in time to come

If it were filled with your most high deserts?

Though yet heaven knows it is but as a tomb

Which hides your life and shows not half your parts.

If I could write the beauty of your eyes

And in fresh numbers number all your graces,

The age to come would say, "This poet lies—

Such heavenly touches ne'er touched earthly faces.」

So should my papers, yellowed with their age,

Be scorned, like old men of less truth than tongue,

And your true rights be termed a poet's rage

And stretchèd meter of an ántique song;

But were some child of yours alive that time,

You should live twice: in it and in my rhyme.

梁實秋譯本:

未來的時代誰會相信我的詩,

如果它充滿了你最高的美德?

雖然,天知道,它只是一座墓地

埋著你的生命和一半的本色。

如果我寫得出你美目的流盼,

用清新的韻律細數你的秀妍,

未來的時代會說:"這詩人撒謊:」

這樣的天姿哪裡會落在人間!

於是我的詩冊,被歲月所燻黃,

就要被人藐視,像饒舌的老頭;

你的真容被誣作詩人的瘋狂,

以及一支古歌的誇張的節奏:

但那時你若有個兒子在人世,

你就活兩次:在他身上,在詩裡。

>>>左右滑動讀譯文<<<

��

伊恩爵士讀杜甫《閣夜》

在疫情籠罩下的英國,BBC 上線了一部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

這部紀錄片以「詩」為切入點,用一個多小時介紹了這位中國詩人顛沛的一生,並稱其為「中國的莎士比亞」、「遠不止一個詩人」。

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在紀錄片中沿著他留下的足跡——從杜甫少年居住地河南,雲遊過的山東、河北,至客居十年的長安,再到孤寂漂泊的蜀中和湖南——都進行了朝聖之旅。

每到一地,結合詩作寫就的時間地點, 81 歲的伊恩·麥克萊恩爵士都會進行英譯版的深沉朗讀。其中一首是《閣夜》:

Night in the Tower

In the evening of the year, Yin and Yang hurry the shortening daylight.

On the sky's edge, frost and snow clear in the cold of night.

In the Three Gorges, the river of stars, reflection, stiring, shaking, weeping in the wilderness.

How many families know of war and loss?

The people's songs risse from fishermen and woodcutters tales of sleeping Dragons and leaping horse. There are all heroes who have turned to dust.

All word of events in the human world lost.

In his past silent spaces.

《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左右滑動讀原作<<<

��

艾米·漢莫讀《情人節》

和其他人英國演員的「讀詩」不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的男主角艾米·漢莫,專程去紐約中央公園,背誦溫迪·蔻普(Wendy Cope)的 《情人節》。

別急著槓,我們知道艾米·漢莫是美國演員,看在(顏值高)疫情期間背詩的份上勉強入選了

詩人溫迪·蔻普在英國的肯特長大,在她小的時候,父母經常為她朗誦詩歌。蔻普出版過詩集《嚴重關切》(Serious Concerns)、《如果我不知道》(If I Don’t Know) 和《家庭價值》(Family Values) 等。

Valentine

My heart has made its mind up,

And I'm afraid it's you.

Whatever you've got lined up,

My heart has made its mind up.

And if you can't be signed up,

This year, next year will do.

My heart has made its mind up,

And I'm afraid it's you.

《情人節》

我的心,已下定決心,

怕是非你莫屬。

不管你有什麼計劃,

我的心,已下定決心。

若你今年不願加入,

其實明年也可。

我的心,已下定決心,

怕是非你莫屬。

>>>左右滑動讀譯文<<<

��

本·巴恩斯讀《這一年》

出演過《水性楊花》和《西部世界》的英國男演員本·巴恩斯,在新年時讀的《這一年》(This Year),最近也被翻了出來。

作者威爾科克斯在這首新年詩裡,分享了每個新年的現實:充滿了巨大的期望,也充滿了歡樂和悲傷……

只是,新年讀它的時候,以為希望和歡樂更多,此時聽到,卻添了更多傷感。

The Year

What can be said in New Year rhymes,

That's not been said a thousand times?

The new years come, the old years go,

We know we dream, we dream we know.

We rise up laughing with the light,

We lie down weeping with the night.

We hug the world until it stings,

We curse it then and sigh for wings.

We live, we love, we woo, we wed,

We wreathe our prides, we sheet our dead.

We laugh, we weep, we hope, we fear,

And that's the burden of a year.

《這一年》

在新年歌曲裡

還有什麼是沒被前人反覆吟誦過的?

新年復來舊年去

我們知而夢,夢所知

我們於光裡歡笑

我們在夜裡泣臥

我們擁抱世界直到刺痛

隨後咒罵世界為翅膀嘆息

我們活著愛著,相戀相守

裹緊自己的驕傲,為死者蒙上白單

我們笑哭著,抱著恐懼和希望

這是一年的包袱。

>>>左右滑動讀譯文<<<

從桂冠詩人到普通人

這裡有10首「疫情小詩」

在演員們讀詩的號召下,很多人也投入了寫詩。雖然是急就章,但真情之下,不少都很觸發共鳴。

西蒙·阿米蒂奇《封城》

「詩歌可以撫慰人心」,英國桂冠詩人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說,「在面臨危機時,它讓我們更加專注、沉思。」

阿米蒂奇正和家人一起居家隔離,他想到17世紀時的亞姆村,為了隔絕黑死病,整個村莊主動地、幾乎慘烈犧牲的故事。

「隨著封城不斷推進,亞姆村昔日的瘟疫越來越引起我的共鳴。」

西蒙·阿米蒂奇

Lockdown

And I couldn't escape the waking dream

of infected fleas

in the warp and weft of soggy cloth

by the tailor's hearth

in ye olde Eyam.

Then couldn't un-see

the Boundary Stone,

that cock-eyed dice with its six dark holes,

thimbles brimming with vinegar wine

purging the plagued coins.

Which brought to mind the sorry story

of Emmott Syddall and Rowland Torre,

star-crossed lovers on either side

of the quarantine line

whose wordless courtship spanned the river

till she came no longer.

《封城》

我總是恍惚間夢見

老亞姆村

裁縫家的壁爐旁

藏在潮溼的布料織線裡

被感染的跳蚤

而我也無法忘記

那塊歪斜的邊界石頭,

六個黑色洞孔

溢滿著用來清洗

受汙染硬幣的酒醋。

我腦海裡浮現著的

是伊莫特與羅蘭德

一對命運多舛的情人

分離在隔離區兩邊

無言的情話跨越河流

直到她再也沒有出現。

>>>左右滑動讀譯文<<<

But slept again,

and dreamt this time

of the exiled yaksha sending word

to his lost wife on a passing cloud,

a cloud that followed an earthly map

of camel trails and cattle tracks,

streams like necklaces,

fan-tailed peacocks, painted elephants,

embroidered bedspreads

of meadows and hedges,

bamboo forests and snow-hatted peaks,

waterfalls, creeks,

the hieroglyphs of wide-winged cranes

and the glistening lotus flower after rain,

the air

hypnotically see-through, rare,

the journey a ponderous one at times, long and slow

but necessarily so.

再一次睡過去,

我又夢見

被流放的藥叉

委託行雲捎信

致他失落的妻子,

行雲飛過大地

沿著牛和駱駝的蹤跡

飛過項鍊般的溪流,

扇狀尾巴的孔雀,塗了色彩的大象,

草原和樹叢繡織的地被,

雪峰,竹林,

瀑布和溪流,

飛鶴寬大的翅膀在天空書寫

還有雨後閃亮的蓮花,

空氣,

清澈令人陶醉,稀奇,

沉重的旅程,有時候

必須慢慢久久地行走。

>>>左右滑動讀譯文<<<

伊莉莎白·米切爾《末日》

伊莉莎白·米切爾(Elizabeth Mitchell)是波士頓醫療中心的急診室醫生。

在將近三十年的從醫生涯,伊莉莎白習慣了醫生平時的默默無聞。有時候,她會給同事朗誦詩歌。她說,詩歌使醫生成為更好的傾聽者。「詩體現的是醫學的藝術性,而不是醫學的科學性。」

這一次,她自己提筆,記下了對這場災難的近距離觀察。

The Apocalypse

This is the apocalypse

A daffodil has poked its head up

from the dirt and opened

sunny arms to bluer skies

yet I am filled with

dark and anxious dread

as theaters close as travel ends and

grocery stores display their empty rows

where toilet paper liquid bleach

and bags of flour stood in upright ranks.

My stomach twists and fingers shake

as I prepare to work the battleground

the place I』ve always loved and felt at home

is now a field of droplets sprayed across a room

or lurking on a handle or a sink to find their way

inside our trusting hands or mouths or eyes

the ones that touch you when you’re sick

speak soothing words and seek the answer to your pain.

This is the apocalypse

as spring begins again

and brightly colored flowers

deploy in my back yard

the neighbors walk their dogs

and march along the quiet streets

I stretch my purple gloves on steady hands

I tie my yellow gown behind my back

my hair inside a blue bouffant

my mouth and nose and eyes are

still and calm inside their waiting shields.

This is the apocalypse.

《末日》

這是世界末日

水仙把頭探了出來

從土裡探出,然後開放

陽光普照的手臂,藍色的天空

然而我心中充滿了

黑暗和焦慮的恐懼

隨著劇院關閉,旅行結束

雜貨店擺出一排排空空的貨架

廁紙液體漂白劑在哪裡

一袋袋的麵粉豎立。

我的胃扭曲,手指顫抖

當我準備去戰場工作的時候

那曾是我一直深愛的地方,感到自如

現在已經變成了大片飛濺在房裡的水滴

或者潛伏在把手或者水槽上,尋找他們的方向

在我們輕信他人的手上,嘴裡和眼睛裡

當你生病時,撫摸你的人

說些安慰的話,尋找你痛苦的答案。

這是世界末日

春天又開始了

鮮豔的花朵綻開

在我的後院布局

鄰居們在遛狗

沿著安靜的街道行進

我把我的紫色手套放在不顫抖的手上

我把我的黃色制服系在背後

把頭髮在藍色的蓬鬆裡

我的嘴、鼻子和眼睛

在它們所盼望的防護罩內保持安靜平和。

這是世界末日。

>>>左右滑動讀譯文<<<

克雷格·斯賓塞《死亡時間:晚7點19分》

相對於伊莉莎白對眼前混亂局面的描繪,來自紐約的醫生克雷格·斯賓塞(Craig Spencer),則把目光聚焦於死者的痛苦。

他曾經歷過2014年西非伊波拉的爆發,並倖存下來。這一次,他又身處情勢嚴峻的紐約。每天在完成工作回家後,一身疲憊的他 ,還會發幾條推特,記錄自己的感想。

比如4月3號時,他寫道:「在急診室工作,就意味著要在一走廊的咳嗽聲中穿梭。音調高低和頻率各有不同,卻都是完全一樣的病因。」

如下是他寫的一首小詩,《死亡時間:晚7點19分》。

Time of death: 7:19pm

We stop the drips.

Turn off the ventilator.

And wait.

You think of their family. At home. Sobbing.

Someone starts saying a prayer.

You can't help but cry.

This isn't what we do.

You stand by. You wait.

This isn't what we do.

You stand by. You wait.

Time of death: 7:19pm

《死亡時間:晚7點19分》

我們停了點滴。

關掉呼吸機。

等待著。

你會想起他的家人。在家。抽泣著。

有人開始祈禱。

你忍不住開始哭泣。

我們的工作不該是這樣。

在一旁,你等待著。

我們的工作不該是這樣。

在一旁,你等待著。

死亡時間:晚7點19分。

>>>左右滑動讀譯文<<<

黛布拉·加裡森

《性愛之後,查看我孩子們在 Ins 上的留言,以及其他迴避策略》

美國詩人黛布拉·加裡森(Deborah Garrison),新發表了一首短詩。

因擅長細碎感強的自由詩,她在美國往往受到兩極的評價。但她說:「詩歌有時候就是矯飾的,如果人們把詩奉為神物,不敢親近,對詩本身是一件壞事。」

普通人因疫情宅家的無聊感與胡思亂想,倒也躍然紙上。

After Sex, Checking For Instagram Posts By My Kids, and Other Avoidance Strategies

I lay awake reviewing the math.

Trump had said there were just 15

cases in the country. There were 64 then,

but only for an hour or two. I was wondering

about the numbers we can’t know:

at this moment there’s a secret true number

of people actually carrying coronavirus,

the same way there is a number

of living blades of grass on earth right now.

We understand we can’t count them,

but we can agree there exists

an exact quantity, counted or not.

Scientists of the plains and meadows,

of our city greens and suburban lawns,

of our mowing and grazing patterns,

could model a fair estimate, I believe.

Sex is one way to count sheep,

and when I rose from bed I asked you

What will happen to funerals

and rituals for burying the dead.

《性愛之後,查看我孩子們在 Ins 上的留言,以及其他迴避策略》

我躺在床上溫習數學。

川普說全國只有15例。

然後是64例,不過一兩個小時。我在想

關於那些我們不知道的數字:

此時此刻,有一個秘密的真實數字

實際上攜帶冠狀病毒的人數,

就像地球上活生生的草葉,

那樣的數字。

我們心知肚明,沒法數出來這個數,

但我們可以承認,的確存在著

一個精確的數量,不管有沒有人去數。

來自平原和草地的科學家們,

我們的城市綠化和郊區草坪,

我們的割草和放牧模式,

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合理的估計。

性是數綿羊的一種方式,

當我從床上起來的時候,我會問你

葬禮將會發生什麼

還有埋葬死者的儀式。

>>>左右滑動讀譯文<<<

傑西卡·薩菲亞

《隔離期間我所收郵件的第一句話合集》

來自美國新維吉尼亞州的英語老師傑西卡·薩菲亞(Jessica Salfia)創作了一首詩,當中的每一句都來自於她在疫情期間收到的郵件的第一句話。

雖然詩句並不複雜,但是對郵件首句的巧妙重組,以及末句的重複結構,讓讀者們不由在腦中拼湊那一封封郵件可能的完整面貌。這個形式也引發網友競相模仿。

這些郵件,有些和疫情的焦慮有關,有些則明顯是垃圾廣告,這種「非正常」與「正常」的元素混搭,體現出生活在此刻的顛覆感。

The First Lines of Emails I've Received While Quarantining

In these uncertain times as we navigate the new normal,

Are you willing to share your ideas and solutions?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I know you are against it: the digital landscape.

We share our concerns.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We hope this note finds you and your family safe.

We'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this before.

Here are 25 Distance Learning Tips!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Feeling Fiesta Today? Happy Taco Tuesday!

Calories don't count during a pandemic.

Grocers report flour shortages as more people are baking than ever!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Count your blessings. Share your blessings.

Get Free Curb-side pick up or ship to your house!

Chicken! Lemon! Artichokes!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How are you inspiring greatness today?

We have a cure for your cabin fever.

Pandemic dial-in town hall TONIGHT!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Mother's Day looks a little different this year.

You're invited to shop all jeans off for 50% percent off!

Yes, buy 1 get 1 for free!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Call us to discuss a loan extention without penalty.

ACT NOW: Tell Congress Charters Should Not Line their pockets during the COVID crisis.

Now shipping facemasks as reconmended by the CDC.

As you know, many people are struggling.

This is not normal.

《隔離期間我所收到郵件裡的第一句話合集》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當我們在新的常態中航行,

你願意分享你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嗎?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我知道你持反對意見:對虛擬世界。

我們有同樣的擔憂。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我們希望你和你的家人平安無事。

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這裡有25個遠程學習小貼士!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今天感覺還不錯?玉米卷周二快樂!

攝入的卡路裡在大流行期間不作數。

雜貨商稱麵粉短缺,因為烘焙的人前所未有得多!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細數你的祝福,分享你的祝福。

免費路邊接駕或運到您家!

雞肉!檸檬!洋薊!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今天你有激發出什麼了不起的想法嗎?

我們有辦法治療你的幽居病。

今晚就撥市政廳疫情熱線!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今年的母親節看起來會有點不同。

我們誠邀你購買本店牛仔褲,全場打五折!

是的,買一送一!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打電話與我們商討免罰款的貸款延期。

現在就行動起來:告訴國會憲章不應該在新冠危機期間中飽私囊。

由疾控中心推薦的口罩,正在配送中。

正如你所知道的,許多人都在掙扎。

這不正常。

>>>左右滑動讀譯文<<<

許多普通人也在網上發起寫詩活動,以這私人的、微妙的方式,「見證歷史」:

《尋常的一年》

筆觸平靜,刻畫或許不存在的尋常圖景

In a Normal Year

The tourists would gasp

and run down this tunnel

of tulip trees, fireworks

of the flowers meteoric

overhead.

Today

the blossoms flare again,

the branches almost touching in silence.

《尋常的一年》

遊客們會氣喘籲籲

沿著這條鬱金香樹的隧道奔跑

頭頂上綻放的花火如流星般絢爛。

今天,

花朵再次綻放,

枝椏在寂靜中伸展。

>>>左右滑動讀譯文<<<

《病毒》

試圖想像病毒心理活動,俏皮闡釋似乎渺茫的希望

(註:本無標題)

Viral virus

on the move

shut your doors

And climb on roof

Play a song and

Enjoy the show

For he is romantic

He will let you go

瘋傳的病毒

正在趕來

把門關上

爬上屋頂

放首歌

好好欣賞眼前風光

因為他是浪漫的

他會放你走的

>>>左右滑動讀譯文<<<

《變質》

就地取材,把疫情期間朋友的失戀寫成小詩

(註:本無標題)

3 missed calls, 5 unread texts

It was the death of a heart

Young love gone bad

My best friend

Submerged in the water of her tears

Get her heart broken again

I hugged her tight

Fuck Corona

This illness is worse

We've all been there

We all know the comforting words

And choose not to hear them

But you need to keep saying these words

Until they break through

This newly built wall around her heart

Soon again

You will feel

Something other than pain

Soon again

You will love

Someone other than them

三個未接來電,五條未讀簡訊

一顆心死去

年少的愛早已變質

我最好的朋友

被淚水淹沒

心再次碎裂

我將她緊緊擁抱

去你的冠狀病毒

這個病更為痛苦

我們都嘗過這滋味

安慰的話誰都會說

只是我們選擇屏蔽

可你們得一直說下去

直到它們打破

在她心內築起的那道圍牆

很快

你就不會再感受到

痛苦

很快

你就會愛上

別人

>>>左右滑動讀譯文<<<

《保持距離》

非常實在,字裡行間強調「社會隔離」

(註:本無標題)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But these times call for distance

A good 6ft. in measure

Take heed to safety precautions

To keep yourself safe and others

For God only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by helping another

And if you still think that all of this is a joke

You』ll find yourself dying alone and that’s no joke.

長著同樣羽毛的鳥

總會聚在一起(雙關:相似的人總要聚在一起)

但是這時恰需保持距離

足足要有6英尺

注意安全吧

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因為上帝只幫助那些

以救人自救者

如果你固執地以為這一切只是個玩笑

你會發現自己孤獨地死去,而那可不是開玩笑。

>>>左右滑動讀譯文<<<

《遊蕩》

下筆簡練,但對階級現狀給出了辛辣的詮釋

Wander

rich are sleeping in safe zones

And needy wandering

on the roads

Poverty is pure now

Money became

iron thorns

《遊蕩》

富有的人睡在安全區

貧窮的人在路上流浪

如今貧窮那麼純粹

金錢卻變成了

鐵鑄的荊棘

>>>左右滑動讀譯文<<<

現在的我們還需要詩嗎?

More than ever.

在這個混亂和不確定性盤旋上升的時代,明明所有人都仰仗著醫學和科技帶我們走出困境,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讀詩寫詩?

英國詩人西蒙·阿米蒂奇在接受《衛報》採訪說的話,或許間接給了我們答案:

「詩歌通常是關於細節的,其實即便是對日常生活進行普通描述,當中都可以有一些神聖的東西。雖然不太可能出一本在災難中帶來安慰的詩集,但就詩歌的本質而言,它要求我們對語言體貼,也要求我們體諒彼此和這個世界。」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聲音在說話,但只有很少的聲音被聽到,而詩歌是我們應對這種混亂的必要手段。

我們對它大聲朗讀、體驗,賦予它生命力,而它也教會我們冷靜,理解人類的情感與理性。

它就像一場屬於人類的虛擬篝火,在深不見底又無比渺小的時空裡,燃燒著,供我們取暖。

正如作家理察·弗蘭克蘭(Richard Frankland)所言:「當你有藝術的時候,你就有了聲音;當你有了聲音,你便自由;當你有了自由,你就有責任。」

不妨也寫起來吧。就如《死亡詩社》裡這段著名的臺詞:

「我們讀詩寫詩,並不是因為它好玩,我們讀詩寫詩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浪漫、愛,這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

主要參考資料:

https://www.dailymail.co.uk/video/tvshowbiz/video-2139488/Video-Shakespeares-sonnets-reading-Oscar-winner-Helen-Mirren.html

https://www.theweek.in/leisure/society/2020/04/03/poetry-in-the-time-of-corona.html

https://pagesix.com/2020/03/23/armie-hammer-recites-poetry-in-central-park-instead-of-staying-home/

https://www.telegraph.co.uk/tv/2020/04/06/du-fu-chinas-greatest-poet-review-history-lesson-elevated-ian/

https://mp.weixin.qq.com/s/sjpmedheVYcS13z0kUz6MA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apr/12/poem-constructed-from-emails-during-quarantine-goes-viral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mar/21/lockdown-simon-armitage-writes-poem-about-coronavirus-outbreak

https://bedtimepoem.com/?p=12686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4/us/coronavirus-doctor-poetry-boston.html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0/04/13/after-sex-checking-for-instagram-posts-by-my-kids-and-other-avoidance-strategies

https://www.lifehack.org/463444/why-poetry-matters-now-more-than-ever

這條做得很辛苦,喜歡的話,

就轉出去或者點個「在看」吧��

原標題:《如何度過艱難時刻?英國人:我選擇讀詩》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草堂讀詩|賞析:希梅內斯《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從今天的岸邊一躍而跳到明天的岸上。滾滾長河夾帶著今天下午的時光一直流向那無望的海洋。我面對著東方、西方,我向南方和北方張望……只見那金色的現實,昨天還纏繞著我的心房,現如今卻像整個天空分崩離析,虛無迷茫。
  • 拒絕NBA,堅守CBA的第一外援,莫泰表示願意和中國共同度過艱難時刻
    拒絕NBA,堅持留在CBA的第一外援,莫泰表示願意和中國共同渡過艱難時刻2月19日,CBA的外援莫泰:「我會留在CBA的賽場,不離開上海隊,共同度過這次的CBA乃至中國的艱難時刻」,而僅僅是這一個態度,就足以將莫泰稱為CBA的第一強援了,據悉報導「在此前有多個NBA的球隊想要將他拿下」拒絕NBA!
  • 民調:《你真偉大》成為新冠狀病毒期間英國民眾激發希望的讚美詩之選
    天主教海外發展機構(Catholic Agency For Overseas Development,以下都簡稱CAFOD)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你真偉大》(How Great Thou Art)是英國人們在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激發希望最受歡迎的一首讚美詩。
  • 愛因斯坦:叔本華一句話啟發了我,讓我度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時刻!
    尼採甚至稱叔本華為「我的偉大哲學老師」,王國維稱他為「曠世天才」。叔本華的哲學思想非常深刻,這篇文章,我想與你分享叔本華最深刻的一句話,這句話同樣也是對愛因斯坦影響頗深。愛因斯坦曾說到:叔本華這句話啟發了我,讓我度過了人生最難熬的時刻。
  • 草堂讀詩|故事:博爾赫斯《關於天賜的詩》
    我在櫥間款步徜徉的時候,心中常有朦朧的至恐之感:我就是那位死去了的前輩,他也曾像我一樣踽踽蹣跚。人雖不同,黑暗卻完全一樣,是我還是他在寫這篇詩章?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早報、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博爾赫斯的詩作《關於天賜的詩》,由林之木翻譯。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是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他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
  • 英國比斯特打折村也頂不住了?中國顧客暴跌八成,正經歷艱難時刻……
    疫情衝擊下,中國遊客最愛的英國著名打折村正經歷艱難時刻。 作為中國遊客在英國的一個必去的旅遊目的地,比斯特打折村因為銷售Prada、Gucci、Burberry等世界頂級大牌的打折產品而備受中國消費者的追捧。
  • 草堂讀詩|故事:羅伯特弗羅斯特《望不遠,也看不深》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今天我們來分享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歌《望不遠,也看不深》,也一起聽聽詩人的故事。羅伯特弗羅斯特是20世紀美國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
  • 如何度過疫情,就如何度過一生
    我本是從容的,覺得經歷過非典,而這次國家下大決心,有大行動,全民隔離,更有望快速結束戰鬥,回歸正常。但是沒想到的是,隔離期比一開始大家認定的14天要長 ,甚至比鍾院士曾經預測的出現峰值和拐點的2月底還要長。在這種特殊的生活狀態中,觀察周圍的人們如何度過疫情,可謂千差萬別。
  • 《艾青詩選:如何讀詩》知識總結
    《艾青詩選:如何讀詩》知識總結知識超市艾青詩歌特點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中的「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後,在你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後,在你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後,在你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後」,這些平淡地描繪平凡生活的語言,讀起來卻飽含至情,流露出詩人對大堰河的讚美和感激之情。其次,不受音韻、節奏的限制。
  • 為什麼會產生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多?而現在讀詩的人越來越少?
    為什麼會產生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多?而現在讀詩的人越來越少?西山逸隱詩詞,緊貼社會現實,人民生活,深刻反映人們的所思所想,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靈感到,詩便成。老年了僅此興趣。讀詩的少很正常。一網絡時代,上網為首選。二一位普通的退休的老人或其它人而不是名人。名人的言行才是崇拜的真諦。這就是現在為什麼信佛的和信天主的多。世界四大教。
  • 草堂讀詩|朗誦:呂歷《所有人》《關於門》
    所有人從起步到停靠,所有人,都要側一側身子讓出通道相互依靠或彼此防範,所有人同乘一輛車,上上下下,奔赴各自的站點多麼擁擠,所有人,一條路走到黑多麼孤單,所有人,一臺車坐到老多麼絕望啊,所有人,只有一次單程多麼無助啊,所有人,都沒有返程票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草堂讀詩|故事:泰德·休斯《雪花》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詩歌《雪花》,來自泰德·休斯,翻譯是楊子。泰德·休斯,是二戰以後英國文壇上湧現出來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84年,被任命為英國「桂冠詩人」。他的詩打破了傳統詩歌平板,陳滯的修辭傳統,力主用直白,強烈的語調表現深刻的內在情緒。
  • 生活,讀詩,喝茶!
    於是便有了「詩與遠方」、「把生活過成詩」、「愛情如詩」。這世間的一切事物只要與詩關聯在一起,就會變得無比美妙。茶是對四季記憶的收藏,在任何時候飲茶,都可以感受到季節的獨特味道,靜坐茶席前,泡上一壺茶,在茶的世界裡,享受每一道、每一泡給味覺帶來的不同衝擊,體會茶帶給我們的各種變化。
  • 正在承受艱難痛苦的人,一定要讀一下巴金的語錄,會讓你浴火重生
    可見活在當今的人,正在承受艱難困苦的人,真的不少,那麼該如何讓他們浴火重生呢?如果不讓大家去讀巴金的語錄,也不讓大家往下讀,大家會怎麼回答呢?相信很多人也會回答出一些來。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巴金的語錄,能讓正在承受艱難痛苦的人,浴火重生。文字如下:支配戰士的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巴金
  • 今晚,我想把最美的詩送給你
    果然忙碌才是我的常態,今晚就和大家分享我最最最最欣賞和喜歡的5首小詩,希望你們也能從中收穫清澈溫暖的力量,希望他們給予你的文字的力量,陪伴你度過每一個艱難時刻。我感覺宇宙在流動 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間這首詩初讀來十分地大氣,尤為那句『我感覺宇宙正在流動,在你的眼睛和我之前』。
  • 臺灣詩人林婉瑜: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寫詩?
    如何發明驚奇創意、寫出有重量的意識、探索形式……對寫詩的人來說也是獨特的能力;如何在語言的質和其他各種層面表現出精巧和創造,也是詩的技巧。可以做出兼具知性、感性的表述,也可以用收斂的姿態去演示技巧……詩容納了很多很多的可能。每個詩的創作者都有屬於自己的詩觀,正因為每個詩人詩觀不同,我們才能讀到這麼多風格迥異的作品。
  • 「好書推薦」「不在詩中在畫中」——《英國插畫書拾珍》讀札
    「好書推薦」「不在詩中在畫中」——《英國插畫書拾珍》讀札 2020-02-12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寫出了堪比《靜夜思》的思鄉情,值得一讀
    古代交通不便,人們要出門辦事,往往會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回家,比如行商與趕考,常常一離家就是半載以上,當然,還有一類人離家的時間更長,那就是在異地做官之人,故而,我們能在古代詩詞中讀到不少「羈旅詩」。所謂「羈旅詩」就是「用詩歌的形式反映客居異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並引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對自我人生如寄處境的感慨」。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自己讀過的許多思鄉詩其實就是羈旅詩,其中最有名的當然要數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初讀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詩中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文|簡樂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是詩經裡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一句也是千古以來人們耳熟能詳的佳句。那這句詩有什麼特別之處,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首詩是一首戀人之間的情詩。詩人是一名女子,她所愛慕的男子是,一位身穿青色外衣領的男青年。這句詩又處在這首詩的第一句前半句。為什麼一首愛情詩,開頭寫的卻是所愛慕人的青色的領口?林棲品讀詩經時卻又說,這句千古佳句寫得實在太好了。
  • 「一詩一會」弗羅斯特:我選擇了一條更少人走的路,這使得一切都不...
    1912年,也就是這首詩被正式發表的三年前,已近中年的弗羅斯特僅在小刊物上登過幾首詩,一直未能獲得真正的認可。在當時,選擇做一個詩人就意味著要接受貧窮,但他還是決定繼續創作。那一年成為了他人生的關鍵轉折點,他變賣了在美國新英格蘭的農場,辭去了鄉村學校的教職,舉家遷往英國謀求發展。幸運的是,他很快結識了英國詩歌圈的幾位重要人物,包括龐德、葉芝、T.E.休姆、愛德華·託馬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