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企業推行精益六西格瑪培訓物流管理的實施-張馳諮詢
菸草物流是菸草行業的核心業務,在菸草價值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建設高水平菸草物流,既是「捲菸上水平」的需要,也是保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近年來,菸草行業物流工作按照國家菸草專賣局的決策部署,在統一性、完整性、先進性、經濟適用性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菸草現代物流建設不斷推進,物流已經成為展示行業形象、體現發展水平的新亮點和重要窗口。總體而言,我國菸草物流建設起步時間晚,物流硬體設施基本成熟,但物流精細化管理水平仍然落後於英美菸草、帝國菸草等國際菸草企業。
2012年7月,全國菸草行業物流工作現場會召開,會議明確要求,捲菸企業要以供應鏈管理為主線,高質量推進精益物流管理,同時,要學習借鑑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廣實施精益管理與六西格瑪方法,努力打造行業精益供應鏈物流。捲菸工業企業物流是典型的供應鏈物流,包括採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等,具體表現為「體大、量多、物雜」。安徽中煙每年需要管理數百萬擔、價值百億的菸葉原料和數百萬箱捲菸成品的倉儲、分揀、調運,管理的物資包括菸葉原料、煙用輔材、捲菸成品的種類、規格多達數百種,其中,僅菸葉原料就來自國內外100多個不同產地,共42個等級、450多種規格。因此,實施精益物流與六西格瑪管理,是捲菸企業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精益六西格瑪物流管理的概念
精益六西格瑪物流管理是通過「訓練有素」的努力,明晰波動、降低波動、消費浪費,增加供應鏈物流的速度與流動性的管理工具。精益六西格瑪物流管理追求高速度、高流動性、無浪費、低缺陷,最終實現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物流動作效率與服務質量。
精益管理與六西格瑪各自具有的特點,能夠促進兩者相互融合,形成有機整體。
精益管理是針對簡單問題,依靠專家人才的特有知識,採用直接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快速解決問題,精益管理能夠實現流程化管理。精益管理的不足是缺乏知識的規範性,解決複雜問題的效率較低,也較難保證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處於統計受控狀態。六西格瑪管理較好地集成了各種工具,採取定量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同時,解決問題的過程有規範的DMAIC流程,為複雜問題提供了操作性很強的解決方法和工具,能夠很好地彌補精益管理的不足。然而,六西格瑪管理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六西格瑪優化的對象通常是局部的,缺乏整體、系統性的優化能力。精益管理的流程化管理,能夠為六西格瑪的項目管理提供框架、依據。例如,系統中經常存在無法提高價值的流程或活動,無論員工如何努力,都無法超越系統流程的設計能力範圍之外,在這一情況下,精益管理的流程再造等一整套有效的方法與工具,能夠最大化消除此類流程或活動。
實施流程
精益六西格瑪物流管理的實施過程是一個不斷改進的動態循環過程,是將精益生產的方法、工具與六西格瑪的方法和工具結合,實施流程採用新的「定義(Define)—測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進(Improve)—控制(Control)」循環,稱為DMAICⅡ。DMAICⅡ與傳統DMAIC過程的區別,是前者在實施中加入了精益的哲理、方法和工具。
DMAICⅡ各個階段的主要工作,一是定義階段:定義顧客需求,分析系統,尋找浪費或變異,確定改進機會;分析組織戰略和組織的資源;確定項目:包括項目的關鍵輸出、所用資源、項目範圍。二是測量階段:定義流程特性;測量流程現狀(包括各流程或動作需要的時間);對測量系統分析;評價過程能力。三是分析階段:分析流程,查找浪費根源或變異源;確定流程與關鍵輸入因素。四是改進階段:確定輸入輸出變量之間的關係,提出優化方案;確定改進計劃。五是控制階段:建立運作規範、實施流程控制;驗證測量系統,驗證過程及其能力;對實施結果進行總結,規範成功經驗,提出新問題。
搜索(張馳六西格瑪諮詢)添加微信公眾號獲取最新精益六西格瑪資訊和公開課招生信息
在捲菸企業中的應用
分解細化流程,識別改善機會。安徽中煙從物流系統業務流程入手,依據《捲菸工業企業物流作業規範》,通過現場觀察、問卷調研等形式獲取收料物流、備料物流、備售物流和銷售物流四個子流程運行情況,據此分析物流作業子流程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明確影響物流作業質量與效率的關鍵指標。
實施精益管理,系統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首先是庫區清潔化。在實施5S管理的基礎上,樹立區域標杆和個人標杆;在原料倉庫開展清潔倉間活動,打造相對密閉的倉間小環境,通過雙託盤「空隙式」碼垛、排風除溼設備、無水氯化鈣的組合使用,調節倉間空氣流通和溫溼度,達到防黴抑蟲的效果。
其次是安全無患化。開展「STOP安全行為觀測和溝通活動」,對10類崗位人員進行觀察、溝通,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增加車前視攝像頭、安裝凸面鏡、警示指示牌,劃定卸貨區、人行道,規範庫區道路交通管理環境;強化防火和交通安全意識,製作安全文化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是貨位彈性化。引入「開放式貨位」的概念,即使貨位容量利用最大化,做到精準調度。通過對零頭煙貨位數量、等級、生產領用信息以及現有倉庫貨位存放量進行統計分析,實行區域化管理;確定整並垛位的臨界點,保持貨位高水平的利用率。
四是荷載最大化。對承運車輛、裝卸工具等設備建立統計檔案,根據統計信息核定最大承載量,通過合理調度,做到荷載最大化,提高設備運行效率。
五是線路最優化。核定車輛運輸線路信息並建立檔案,開展運輸作業方式合理化分析,消除「迂迴點」、「浪費點」;重新設計庫內車輛運行線路,做到定置定位,並提煉關鍵指標,形成考核標準。
六是作業精益化。開展「標準作業改善活動」,第一步是以物流作業規範為基礎,進一步分解物流作業流程接口與作業環節的動作,第二步是對作業細節、不增值流程、作業設備等進行小、微改善,消除有形和無形的浪費環節,提高作業效率,節約人力、時間成本。
七是費用精細化。制訂《物流費用控制精細化實施方案》,將物流作業發生的各項明細費用進行分類,嚴控可控費用、合理控制不可控費用。
八是服務增值化。努力提升對生產、銷售的保障能力;開展對客戶「一句話服務承諾」活動,對各銷地市公司開展電話回訪等物流服務活動,與營銷駐點人員、銷地公司形成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