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 監管部門:立法和技術怎樣跑贏不確定性

2020-12-22 和訊銀行

  隨著我國數字人民幣開始試點,利用公眾對央行數字貨幣測試階段信息的模糊,「李鬼們」乘虛而入,假冒的數字人民幣錢包魅影閃現的背後,顯示出數字人民幣時代依然面臨防偽防假的問題,此外數字人民幣這場革新必然要伴隨監管和規範的同步推進,今年10月23日,央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首次在「頂層設計」寫入人民幣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相關立法條文和監管框架正在醞釀,未來數字人民幣發展與監管如何平衡,便利和安全如何兼顧,在這個創新事物的起步階段也埋下了問號,需要監管和市場在實踐中共同找尋答案。

  「李鬼」趁虛而入

  「我們已經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假冒的數字人民幣錢包。」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日前出席活動時一語激起千層浪。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數字人民幣仍處於內部封閉試點測試階段,數字人民幣體系尚無正式推出時間表,真身尚未正式面世,「李鬼」便乘虛而入,究竟是何情況?

  為了一揭面紗,11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在網頁搜索央行數字貨幣發現,目前多個披著數字人民幣外衣的連結已被「404」,顯示您訪問的連結不存在等內容,不過仍然有一些「漏網之魚」在網站和社交平臺中閃現魅影。這些連結或二維碼多是打著央行數字貨幣旗號,實則為各種各樣軟體進行導流。

  北京商報記者點入一則央行數字貨幣App官方下載的連結中發現,應用介紹顯示,「央行數字貨幣App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各種操作,是官方最新版虛擬數字幣交易理投中心」,並且該頁面提示,「軟體中的兼職任務是非常多的,可以讓您隨時輕鬆控制並獲取收益,預計在未來還會有眾多的理財產品可以選購,都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不過當記者識別二維碼下載時,卻導流到了一則遊戲連結。

  值得注意的是,「李鬼」在社交平臺上的傳播更為明目張胆。北京商報記者在某社交網站上搜索發現,多名用戶曾發布二維碼邀請碼,頁面顯示「我正在使用『D訊』賺央行數字貨幣(DC/EP),快來和我一起看資訊賺數字人民幣吧」。記者根據提示註冊後發現,該軟體無法在應用市場搜索安裝,安裝來源下載也未告知應用來源是否符合手機終端安全審查標準。同時,該App在瀏覽器中下載時,需同意軟體讀取儲存卡內容、通話狀態、訪問精準位置信息、修改或刪除SD卡中的內容等權限。這些權限被「摺疊」顯示,如果不點開一不小心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精準暴露隱私。

  警惕網際網路盜刷風險

  「偽造的錢包是利用普通民眾對於數字貨幣測試階段信息的模糊,一些詐騙分子會謊稱有數字貨幣錢包,騙取錢財。」面對數字人民幣「李鬼」乘虛而入,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君如是說。

  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孫揚進一步提示,公眾要從銀行或者政府渠道獲得數字人民幣相關推廣和試點信息,數字人民幣不會增值,如果說某央行數字貨幣自稱可以達到XX%年化收益,一定是假的;央行數字貨幣不需要獲得用戶的銀行卡和密碼,如果需要輸入卡號和交易密碼以開立數字人民幣帳戶,一定是假的;數字人民幣相關App下載一定會通過政府、銀行、應用商店等官方渠道分發,如果現在有人通過其他網站連結等方式安裝,一定是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是最早研究數字貨幣的國家之一,央行自2014年起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並於2017年末組織部分商業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的研發,孕育多年後數字人民幣終於在今年試點揭開面紗,引起足夠關注的同時,需要面對的挑戰亦引起監管和市場的警惕。

  「我們的數字貨幣帳戶還沒有經歷過大規模交易的檢測,所以當面臨網際網路欺詐風險的時候,我認為是略顯不足的。」孫揚如是說。

  陳文君指出,央行數字貨幣正式落地應用以後,最大風險是錢包被黑,即被非法黑客破解密碼盜走貨幣。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博客,微博)進一步表示,當前需要注意的風險主要就是技術加密的風險和盜刷的問題。針對數字人民幣在支付中加密鏈條的技術研究將是未來要應對的一個巨大挑戰。不同於在比特幣上應用的區塊鏈技術,場景的複雜性對於數字人民幣的應用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技術水平不是非常的領先,就會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

  專家建議加快立法、技術建設

  為了應對風險考驗,保障數字人民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我國監管機構尚需作出更多努力。日前,央行行長易綱表示,央行數字貨幣還處於初始階段,需要制定複雜而完整的法律和監管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23日,央行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首次寫入人民幣數字形式,規定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同時《徵求意見稿》為防範虛擬貨幣風險,也提出一系列禁止行為: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製作、發售代幣票券和數字代幣,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

  對此,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上述修改一方面明晰了數字人民幣的法定地位,為數字人民幣的落地應用提供了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則強調了其他虛擬貨幣的非法定地位,與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監管精神相適應。王紅英則進一步指出,目前數位化人民幣還處在一個試驗階段,尚無明確詳盡的法律條文來加以規範。建議在目前數字人民幣的發展過程當中,立法程序要超前。

  除了加快立法之外,在業內人士看來,技術建設、人才儲備、系統可靠、方案成熟、場景適配、用戶體驗亦是監管需要關注的重點。

  孫揚指出,「如果我們要將區塊鏈應用於數字貨幣,需要投入較多的專家將區塊鏈技術吃透,吸收精華,形成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平臺;央行數字貨幣監管平臺和團隊可以特別加強對於場景、消費流程等專業知識的補充,能夠幫助監管團隊理解數字貨幣在場景下消費數據的含義和意義,有助於更好地監管數字貨幣的使用」。

  王紅英進一步表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金融科技人才有一定程度的滯後,未來數字貨幣的發行需要更多的人才進行技術的加密,並在複雜的應用場景中不斷測試。目前金融科技儲備嚴重不足,需要與領先的第三方數字支付公司進行各個層面合作,使數字人民幣風險控制能夠得到強化。

  談及在監管層面需要進行的工作,陳文君指出,監管機構需增強風險防範,防止黑客入侵;此外需保護數字貨幣支付相關個人數據、政府機密和商業秘密。「央行數字貨幣的平臺系統要經過大規模並發交易的檢驗,TPS(電子數據處理系統)要足夠應付廣大人群的海量支付。安全和高效缺一不可,老百姓(603883,股吧)會拒絕體驗不佳的支付手段,央行數字貨幣具有一定壓力,也無需去爭先,系統可靠、方案成熟、場景適配、用戶體驗是當前測試中的重點。」陳文君如是說。

(責任編輯:李悅 )

相關焦點

  • 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一文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原標題:解碼央行數字貨幣全文共3166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編者按】今年數字金融的最熱關鍵詞,非數字貨幣莫屬。從頂層設計到各地試點,過去一年來,數字人民幣進展如何?用戶認知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市場機構?存在何種難點與挑戰?
  • 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關鍵技術
    根據央行相關人員(易綱、範一飛、姚前、穆長春等)的論文和公開講話,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系統有可能採用分布式的系統架構,結合雲計算技術優勢部署業務體系,為海量數字貨幣交易提供有效支撐。DC/EP 的發行或將採用「一幣兩庫三中心」架構,具體架構包括安全可信基礎設施、發行系統與存儲系統、登記中心、支付交易通信模塊、終端應用模塊五個部分(見下圖 1)。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Bigtech:應用場景有多大想像空間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
  • 央行大力推動數字貨幣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他還指出,十年實踐證明比特幣並不是理想的數字貨幣,一是比特幣技術上沒有進化成可擴展的彈性系統,所以比特幣容量和支付並發能力仍停留在比較初級階段。二是從貨幣發行角度,通過挖礦機制來實現總量控制,這一點和今天整個全球貨幣體系沒法兼容。第三是比特幣幣值的劇烈波動也和理想貨幣的距離相差甚遠。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人民幣國際化推動幾何
    這意味著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主也已經意識到數字貨幣這場技術變革可能帶來的影響之重大。取得領先地位美聯儲對美元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世界各國央行越來越多加入全力推動法定數字貨幣研究的隊列。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蘇州:10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何突破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繼深圳之後,蘇州版「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也來了。
  • FBEC2020 | 何亦凡:虛擬貨幣促使各國央行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以下為演講實錄:謝謝陀螺財經的邀請,今天簡單講一下我們怎麼看待虛擬貨幣,包括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對商業環境的影響。一直以來聯盟體系一直認為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最底層的邏輯,最底層的區塊鏈邏輯實際上是廣播式的數據傳輸邏輯。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數字人民幣由指定銀行參與兌換,不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直接競爭」,自10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幣進行了全面回應和解讀後,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寶等機構的關係進一步明晰。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
  • 人民網:應穩紮穩打推進數字貨幣進程
    目前,傳統銀行只佔全球銀行業和支付業股票市值的72%,低於2010年的96%。六大特點首先是二元帳戶結構主導。在探索主權數字貨幣的過程中,穩妥可靠是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為減少給現行貨幣體系帶來動蕩或不確定性,大多數央行數字貨幣計劃都維持了從央行到商業銀行的二元帳戶結構。
  • 陳文:央行數字貨幣概念釐清,政策考量與各國進展
    央行數字貨幣作為私人加密數字貨幣的有效應對推出,將成為國家貨幣主權意識在數字經濟時代的貫徹。01央行數字貨幣概念釐清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與我們接觸到的其他類型貨幣有什麼區別?前者的技術路線更靠近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帳戶管理,而後者的技術路線則靠近私人加密數字貨幣的數字錢包管理。此外基於央行貨幣的主權性質考量,也有進一步根據使用範圍對於CBDC進行分類的根據使用的地域範圍差異,CBDC還可以分為用於境內使用的CBDC,以及用於跨境支付的CBDC。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北京:冬奧會應用場景可期
    正如11月2日,北京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表示,在推廣數字貨幣、跨境支付方面,北京市順義區依託空港區位優勢和實體產業基礎,形成了以跨境金融、離岸金融、產業金融為特色的開放型金融產業集群。下一步,市金融局將進一步突出數字經濟時代特點,助力數字貿易、跨境電商、文化版權交易等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在空港區域積極推廣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等金融科技應用場景。
  • Roger Wattenhofer :央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您好,我是Roger Wattenhofer,接下來我將會跟大家分享: 1.為什麼我認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2.解釋央行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 為什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是貨幣的未來 現行貨幣以兩種形式存在:國家發行的現金(硬幣,紙幣等)以及基於第三方應用/銀行卡的支付方式(信用卡、借記卡
  • Facebook高管:計劃明年推出數字貨幣Diem和數字錢包Novi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Facebook金融部門「Facebook Financial」(「F2」)主管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日前表示,希望Facebook支持的數字加密貨幣「Diem」和數字錢包「Novi」都將於明年正式推出
  • 深度解析央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二)核心要素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的設計將進一步推動商業銀行IT技術在安全存儲和高效執行方面的投入;「三中心」增強商業銀行體系徵信能力、KYC、AML能力。(三)技術構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推動商業銀行IT技術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和保密性方面投入;新增商業銀行表外業務。
  • 撥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迷思
    DCEP的形態和功能4 月 14 日晚間,根據媒體報導,央行數字貨幣 DCEP 已在中國農業銀行進行內部測試,報導展示了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的功能頁面和註冊流程。4 月16 日上午,《科創板日報》報導了央行數字貨幣的首個落地場景,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 4 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DCEP 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 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 50%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央行數字貨幣進入落地階段。圖1:媒體報導農業銀行DCEP錢包界面截圖
  • 央行數字貨幣穩步推進 有助於我國經濟體系日臻完善
    簡單地說,電子貨幣是為了降低紙幣的發行和管理成本而設計的。央行推動數字貨幣的研發並非偶然之舉,從其背後因素可窺一二。央行推動數字貨幣研發,是積極探索數字金融的一個重要舉措,絕不是高風險投入,而是一步一步,經歷了長期的市場調研後,最終在金融科技、信息創新領域的創新。從2014年開始,央行就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團隊,從數字貨幣發行到業務運行框架、技術、流通環境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後,自2016年正式啟動推動數字貨幣發行準備工作。
  • 央行數字貨幣背後的技術究竟是什麼
    可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全球央行數字貨幣(CBDC)、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以及數字人民幣(e-CNY)之間的關係依舊感到陌生,而背後所涉及到的「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也時常被混淆誤讀。今天,小歐將帶大家慢慢釐清關於數字貨幣的一些疑問。
  • 風再起時,央行數字貨幣哪家強?
    就此,本文將從發展階段、研發能力、使用範圍、應用場景和配套設施五個維度,對已發行或正在試點的央行數字貨幣進行對比分析,給感興趣的讀者做一個參考。數字貨幣概述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CDBC),簡單來說就是中央銀行貨幣的數字形式,但其有別於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持有的準備金和結算帳戶。
  • 央行數字貨幣的出現將對貨幣政策帶來何種影響?
    這些創新集中在使用由央行支持的貨幣計價的私人資金,以及沒有任何實體支持的虛擬貨幣,或者更確切地說,加密資產的工具上(ECB 2019)。後者擁有技術創新(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分布式帳本技術)的優勢,但也有波動性上升的缺點。這推動了與一種或幾種全球貨幣或一種寶貴資產掛鈎的穩定貨幣的發展(BIS 2019)。
  • 中財大黃震:央行數字貨幣全國推廣還須過幾道「法律關」
    各國都在積極布局央行數字貨幣(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我國央行數字貨幣是DC/EP,主要特色是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結合在一起。當前我國數字貨幣研發以部分地區發紅包的形式進入部分消費場景應用試點,但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定數字貨幣,不具備嚴格的法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