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小群的歷史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秦始皇嬴政,這個人開創皇帝一詞,實現了大一統,志驕意滿,以為自己功蓋三皇、德披五帝,故而稱皇稱帝他覺得都不適合自己,更別提稱王了,早就玩膩了,所以取三皇的皇,五帝的帝,自用皇帝。秦始皇他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莊襄王早年在趙國當質子,和商賈呂不韋相交甚好,當然,呂不韋這個商人,心裡打的是奇貨可居的心思。有一次呂不韋邀請秦莊襄王參加宴會,特意讓自己一個寵姬上場,秦莊襄王當時在趙國當質子也很苦悶,一看大美人在眼前,被壓抑的內心蠢蠢欲動。而一旁的呂不韋一看,可以,這事有門兒,順水推舟,就將這寵姬送給了秦莊襄王。秦莊襄王就與這寵姬生了後來的秦始皇。
秦始皇是在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在邯鄲出生的,生下來時就給他取名為政,開始是隨姓趙氏。秦始皇嬴政在十三歲時,秦莊襄王死了,秦始皇嬴政就被立為秦王。在那個時候,秦國就已經很強大了。當時秦國已經吞併了巴、蜀之地,以及漢中。後世赫赫有名的並連秦蜀、帝王之資,就從這裡來,而秦始皇剛剛開局,就已經坐擁了這些。除了秦蜀之地已經連結,秦國還在南邊設立南郡,向北收復了上郡以東的地盤,有河東、太原、上黨郡,向東至滎陽,滅了二周,設立三川郡。這時候呂不韋助秦莊襄王回國繼位,又是兩朝元老,在秦國是紮下了根基,被封為秦相,食邑十萬戶,號稱文信侯。招攬整個天下的賓客遊士有能力的人,這時秦國已經就有了吞併天下的志向。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人為將軍,因為秦始皇嬴政尚且年紀比較小,剛剛繼承王位,對軍國大事都不甚了解,所以就把國事都委託給了諸多大臣打理。
在秦始皇嬴政從十三歲少年繼位開始,不斷成長學習,而秦國的發展並沒有因為君王而停止,秦國這臺戰爭機器,自啟動開始,立志掃清六合、席捲八方,早有跡象,而始皇帝只是佔據了最有利最主要的那一段時間,從而成就了統一霸業。秦國真正被承認為諸侯立國較晚,而且以往一直是個西垂小國,不被其他國家重視和看得起,而秦國也是在艱辛奮鬥,天天和身邊的少數民族戎狄死掐對嗑,畢竟國讎家恨,都積累了數代了,父子兄弟,再加上秦國君主這一家族確實有點不服輸的倔強性子,性情上出了幾代能開創事業的人。
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打敗了戎狄,收復了周國故地。要知道,西周就是硬生生被少數民族戎狄那幫人給逼的成了東周的,當初秦國勤王,給周天子感動的稀裡譁啦的,當場就說了,你今天就是我周天子承認的諸侯國了,我把我周國故地封給你,你去吧,我看好你!周國故地?還在敵人手裡呢,你封給我幹啥?周天子不傻,給了秦國一個空頭支票,自己安安穩穩的去當自己的東周天子了,遷都了,不對故地抱有希望了。秦國開創不易,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裡吞,窮的給根爛骨頭就得屁顛屁顛的叼著,接了之後,秦國就成了周國西邊的屏障了。秦國君主人民爭氣,能打,打下了周國故地,還知道獻地給周天子,人事做盡了,終於立國穩定了。
大家試想,秦國雖然立國較其他國家晚,但是它數代人的奮鬥,骨子裡都是進取戰鬥,它能就這樣安穩下來當一個西垂小國嗎?不能。所以秦國從始至終都在搞事情,跟晉國分分合合,又是打仗又是結親,打巴、蜀、漢中,甚至有一段時間利令智昏,打紅眼了,想跨國去打鄭國。你說鄭國你打什麼打,與你邊境不接壤,打下來還得費心費力的守著它。摻和楚國事情,伍子胥與吳王闔閭殺得楚昭王國都都丟了,自己都要跑到秦國政治避難了,於是秦國發兵五百乘,竟然就這麼大敗了伍子胥吳王闔閭的吳軍,楚昭王因此得以回國復國。
秦國主要還是跟晉國死磕,相愛相殺。秦國這個國家也真是有意思,它老愛跟人結仇打仗,以前跟少數民族戎狄,那仇大了,父子兄弟不共戴天,而且跟戎狄是求活之戰,不把你打趴下我就活不了了,那就必須把你打趴下。後來跟晉國相愛相殺,曾經秦國跟晉國有一段蜜月期的,感情還不錯,兩家都結親,秦國也摻和過晉國家事,倆人也一起合作打過仗,感情開始真的可以。但是這個人與人交往一樣,時間長了,發生一些小誤會,你不讓著我,我不考慮你,又有點利益衝突,這感情就慢慢淡了,再後來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打來打去,這仇就記下來了。
有一段時期,秦國主要就是跟晉國打。那麼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打了,是因為什麼呢?主要是晉國要涼了,晉公室卑而六卿強,欲內相攻。咋回事啊?晉國王室終於涼了,越來越涼了,而韓氏、趙氏、魏氏,中行氏,範氏,智氏這六卿逐漸興起,各自掌握了晉國的軍政大事,內戰了,就不想和秦國打了。後來大家都知道,範氏、中行氏和智氏都沒成,而韓氏、趙氏、魏氏這三個貴族勢均力敵,三家分晉,形成了韓國、趙國、魏國。這下秦國其實是高興的,我打你個晉國這麼費勁,這下好了,你分成三家,我打的就不那麼費勁了。而且當初一個強大的晉國在我身邊,我吃不好也睡不好,你現在分成韓趙魏三家,三家各自為政,意見不統一,我心裡感覺安全踏實多了。所以秦國就看著晉國分裂。
後來戰國七雄態勢,秦國幾次出函谷關,嚇得大家都人心惶惶的。秦國商鞅變法改了制,以軍功論爵,秦國人都愛打,那都是實實在在的家業,多打多得,少打少得,不打不得,憑什麼不打?直到蘇秦合縱諸國,天下的眼睛都盯這秦國,你可別再搞事情了,再搞我們一塊揍你,秦國終於消停了,嚇得秦國多少年都沒敢出函谷關,直到東方大國齊國也耐不住寂寞,張儀這個人出現了,連橫齊國,東西夾擊,破了合縱術。至此秦國一路打下去,一發不可收拾。你覺得秦國統一之路如何?
參考資料:史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小群的歷史文化》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