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麗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平面設計師,平時工作比較忙,經常性的加班加點,工作的壓力讓她經常處在焦慮情緒,而且還有長期肩頸疼痛,為此她去一些按摩理療機構進行了按摩,每次按摩的時候感覺很舒服,但過後很快又會出現疼痛,就這樣肩頸疼痛反覆發作很不穩定。最後,她決定去醫院看疼痛科。
呼吸不順會聳肩,導致肩頸疼痛
醫生仔細檢查曉麗的狀況,發現她的關節問題並不嚴重,顯然之前的按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她的核心肌群偏弱,而且醫生發現她的呼吸差,當醫生觸診肩頸與胸椎時,能感到強烈的張力。
「平常有胸悶、呼吸不順的感覺嗎?」
「確實有,我常常會覺得吸不到氣,而且工作到一半時很容易聳肩。」
其實曉麗的情況,真的很常見,長期緊繃高壓的生活,讓人不知不覺改變呼吸形態,對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不敏感,等到問題發生時,往往從呼吸開始,由內而外讓人出現各種的不適。
所以,中年人尤其是40歲以前就要好好練習自己的呼吸,很可能平常的一些困擾就會因此而得到改善,而且也對未來的健康大有裨益。那麼,好的呼吸為什麼會那麼重要呢?
好呼吸的五個好處
1、釋放肩頸壓力:不良呼吸會讓肩頸相關肌肉非常的疲勞,也會嚴重幹擾頸椎穩定性。這也是不良呼吸最直接的影響,但相對來說,把呼吸練好了,肩頸壓力能夠馬上減低,疼痛自然而愈了!
2、降低工作疲勞疲憊感:不良呼吸就是身體呼吸是,橫隔膜沒有發揮作用,肩頸的許多肌肉要穩定脊椎又要拿來拼命呼吸,當然會覺得很疲勞。很多時候身體的器官保持穩定,沒有過多的壓力,才能達到最佳狀態。
3、保持內核心穩定力:重新學習好呼吸就是要讓橫隔膜恢復原來的作用,而橫隔膜可是保持人體內核心穩定的主力之一,好呼吸,就是好核心的開始。
4、重建你與身體的連結:呼吸練習不單純只是教你如何擴張,更能帶你往越來越深的身體裡去探索,許多人會因為這樣的探索開始懂自己的身體,說起來似乎很玄妙,但只要經歷過,都能有類似的體會。
5、對身體狀態更加敏銳:身體問題剛開始發生時是最好處理的,但問題是很多人的潛在問題都發生很久了,才突然發現或病到受不了。深入對呼吸的練習,會讓您對身體狀態的變化越來越敏銳。
看到這邊,你不禁想問,那到底什麼是好呼吸呢?好呼吸有三個境界。對呼吸的練習越深,您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好呼吸的三個境界
一、合理的起伏
好呼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呼吸的起伏符合解剖設計的原則,正常來說整個胸腔的上下前後左右都要有擴張,但現在許多人都只有胸口的為擴張,呼吸短而促,帶給身體很大的負面影響。
自我檢查呼吸的方法
1、觀察胸腔腹腔是否都有同時擴張
屈膝平躺或穩坐在椅子上,一隻手放在胸口,一隻手放在腹部,自然呼吸,感受胸部與腹部的起伏。正常來說,胸部與腹部都要同步有起伏;常見只有胸部起伏卻沒什麼腹部起伏,這樣的呼吸擴張就有問題。
2、觀察側肋骨是否有擴張
正坐在椅子上,雙手放在側肋骨處,自然呼吸,感受側肋骨是否有往外擴張。側肋骨要有輕微起伏,如果沒有,胸腔側向擴張就有問題
3、檢查呼吸頻率
自然躺或坐都行,自然呼吸,計時一分鐘,紀錄呼吸次數,正常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20次,但越偏向12次越好。
二、放鬆的呼吸
呼吸起伏練好後,要進入下一階段那就是放鬆的呼吸。現代的人壓力大,很多事不會放鬆,有很多人是到醫院或者診所進行治療的時候,經過醫生的提醒才發現自己居然不自覺的在持續用力,這樣的狀態肯定會很累,因此這階段要練習如何放鬆的呼吸。
這個過程練習目的是要讓大家的身體更鬆軟下來,呼吸擴張的效率也會更好。以下分三個步驟,建議大家分段練習:
步驟1自我掃描
平躺在床上,調整姿勢到您覺得舒適的狀態。自然呼吸。單純的感受身體每個部位的狀態,你可以試著從頭開始,問問自己「現在頭的緊繃程度是如何呢?」「身體兩側的緊繃程度一致嗎?」
順序是:從頭、脖子、肩膀、胸背、肚腰、上手臂、下手臂、手掌、臀部、大腿、小腿
第一次自我掃描之後,給自己再一次機會調整到更舒適的位置。例如你可以試試腳或手更外開或內收。然後再次掃描一次。掃描過程中,請讓自己關注在不同部位的感覺,去發現自己的狀態,不需要評價好或不好。
步驟2專注吐氣
這時候仍自然呼吸,並且專注在緩慢的吐氣。每一次吐氣都告訴自己要更放鬆。
選一個您剛剛在掃描,覺得最想要關注的地方。可能是您平常不太舒服的地方、可能是您剛剛掃描時,覺得相對緊繃的地方。
在您每次吐氣時,想著聚焦的部位,告訴自己每次吐氣時都要更放鬆。一個部位停留5-7次之後,可以換到下一個您想關心的部位,當然,如果您想要停留更久也沒問題。
步驟3讓身體自然擴張
這階段,要請您每一次呼吸都比上一次擴張的更多。但請注意,不是更用力的吸氣,而是在你每一次放鬆吐氣後,因為身體更放鬆了,吸氣時也會更擴張。
更專注、更延長的吐氣,吐氣時,則是讓自己的身體更松沉下來。自然吐氣到底時,微微的下腹用力,讓吐氣更延伸。這個步驟一定會儘量慢、緩的吐氣。但記得目的都是為了更放鬆,所以也不要為硬撐著,反而讓身體更緊繃了。
身體的全擴張是最後目的,但剛開始練習時可以分段。例如先專注在腹部擴張,熟練後換專注在胸腔擴張,最後才把胸腔與腹腔一起擴張。
三、物我兩忘
這種更多是一種自我的體驗,每個人可能都不同,給大家一個參考:剛開始躺在床上,我是我,床是床,明顯的感受到身體跟床是有界限的。但當呼吸練習的夠深,身體會變得越來越軟,感覺沉進床裡。有可能會有一種分不清楚身體跟外物的界線的感覺。這些都需要大家自己去體會,找到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