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去年,電視劇《知否》引起了人們的追劇高潮,劇中的女主角明蘭也是很受人們喜歡,其中明蘭生孩子的情景就讓寶媽們很奇怪。
提到生孩子時媽媽們都是心有餘悸的,正常的都是躺在那,可是劇中明蘭卻是站在把孩子生出來的,著實令人驚訝。
明蘭站著生孩子,也有人蹲著生孩子
大家都以為只有躺在著一種辦法,但是媽媽們卻不知道其實在生孩子的時候是有很多姿勢可以選擇的,像站著、趴著等等,只要是可以使媽媽省力氣,哪種都可以。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個二十五歲的小姑娘,在黎明醫院經過六個多小時的努力,生下來一個八斤重的大胖小子。
吃完晚飯,小張突然肚子痛,經過幾個小時的疼痛,終於宮口全部張開,但是小張躺在病床上就是使不出力氣來。
檢查一看原來肚子中的孩子已經被臍帶繞住了,要不能及時生下來,孩子可能會被悶死。
醫生一看趕緊轉換策略,讓小張站來起來,走動走動。
小張一站起來就好像找到了力量來源,醫生就這樣小張雙手扶在牆上,一邊深蹲一邊發力,就這樣孩子慢慢露出來頭,前前後後來來回回努力了很多下,孩子終於出生了。
有人就會問這種不會累的撐不住嗎?小張回答說當時根本意識不到,心裡一心想著孩子。
醫生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姿勢對於生孩子是不需要在意的。
就像這種屬於豎式分娩,利用地心對於胎兒的垂直引力,可以加速孩子的分娩過程。而且這個姿勢骨盆會隨著孩子的出來而慢慢變大,不會壓迫到孩子身體的某個部分,不僅減輕了生孩子的風險,還避免了孩子出現窒息的情況。那麼目前有哪幾種分娩姿勢是很流行的呢?可以讓孕婦更加舒適,更加減輕他們的痛苦。
側臥
如果孩子的胎兒不正的話,醫生一般會建議產婦側躺在病床上,一隻腿張開再用一個枕頭墊著,這樣產婦會舒服點。
可以緩解孕婦的疼痛,也可以使孕婦可以休息一下,放鬆一下肌肉,長時間的肌肉緊繃會使大腿酸痛,產婦的心情也可以得到舒緩。
但是這個姿勢對醫生的操作難度很大,不太利於生產。
蹲位
這個姿勢有利於產婦骨盆的打開,孩子的活氧空間就越大,孩子生存下去的機率也就越大。
截石位
這個姿勢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方式,孕婦躺在產床上,雙腿呈摺疊狀態,把陰部很明顯的暴露在外面。
這樣醫生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孩子的情況,即使發生難產現象也能很好的應對。
但是保持這樣的姿勢很容易消耗產婦的體力,如果不小心踢到醫生會給生產造成難度。
坐著
醫院有專門給產婦準備的座椅,還在凳子下面細心的放上了柔軟的墊子。
這樣孕婦會感到舒適,心情也會放鬆些。
而且這樣藉助了地心引力的作用,使分娩時輕鬆些,坐著有利於加快孩子的生產速度,不會讓孩子窒息並且對大人的陰道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傷。
生孩子就像是一場持久戰,一開始就用完力氣,會很讓人煎熬。
而且坐太久可能會導致孕婦陰道出出現水腫現象。
手膝臥位
肚子上帶來的重量往往讓媽媽們腰酸背痛難以支撐,跪著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情況,而且前傾有助於骨盆打開。
一般孩子胎位複雜的,還不想使用剖腹產的就會採用這種姿勢。
但是時間一長,會對媽媽的膝蓋和手部造成很大的壓力,即使有枕頭的緩衝,力氣消耗也是很大的。
站著
實際上,躺在並不是最好的生孩子的辦法,自由體位才更加有利於,只不過這對於醫生們的要求相對較高。
站著就像是有種地心引力的拉扯一樣,可以減少媽媽的力氣,減輕她的身體消耗。
媽媽宮縮的時候可以靠著丈夫,避免疼痛不幸受傷,然後慢慢的走動,防止肌肉麻痺,進入產房難以生產。
【糖果媽媽寄語】
媽媽們在生產過程中要保持愉悅的心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體位,讓骨盆於孩子相適應,加快生產的進度。
媽媽們也要在產前了解一些相關知識,積極的配合著醫生的要求,朝著正確的方向科學的發力,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可以更加輕鬆。
【今日話題】
你生孩子的時候是採用的什麼姿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