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羅生門 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可見一斑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動力電池羅生門 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可見一斑

王鳳哲 發表於 2020-03-09 14:23:26

最近,動力電池領域上演了一出「羅生門」。

「特斯拉採購的無鈷電池究竟是什麼?」這則消息幾經反轉,戲耍了不少人。

「無鈷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消息一出,迅速掃蕩了不可一世的「鈷奶奶」,把磷酸鐵鋰概念股捧上神壇。

這邊分析師剛寫好磷酸鐵鋰的研報,那邊特斯拉在抖音上一條「無鈷,不代表一定是磷酸鐵鋰」的神回復,又讓暴漲的磷酸鐵鋰偃旗息鼓,人們開始猜測起新型動力電池的其他可能。

憑藉一條採購消息,先宰了鈷,又殺了鋰,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可見一斑。

如今《財經》的報導再度讓事件回歸原點:特斯拉今年向寧德時代採購的就是磷酸鐵鋰電池。

為什麼在這次動力電池採購的消息上,特斯拉秘而不宣甚至誤導市場呢? 特斯拉投向磷酸鐵鋰電池這一票又將引起哪些連鎖反應呢? 下面來詳細拆解。

特斯拉的裡子和面子

目前,動力電池領域發展成熟技術路線有兩條:含有鈷的三元電池、不含鈷的磷酸鐵鋰電池。

很明顯,動力電池是否有「鈷」,本就是個二選一的問題。也難怪外界聽到特斯拉採購無鈷電池的消息,就認定是磷酸鐵鋰電池。

還有,動力電池「無鈷化」的最大動機就是因為鈷金屬太貴,而磷酸鐵鋰恰勝在價格便宜,出於降成本的需求,也該選磷酸鐵鋰。

理所當然的事情,為什麼特斯拉一開始不能大大方方地承認呢? 因為特斯拉要面子。

自2019年開始,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的售價就一降再降,今年初,國產基礎版Model 3補貼後售價擊穿了30萬(含基礎版Autopilot),業界直呼「特斯拉的屠殺來了」。

降價給特斯拉帶來收益很明顯:Model 3成了銷量支柱,中國成為了最重要的市場。

根據上個月特斯拉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顯示,2019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營收達到29.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8億元),同比大增69.55%。

支撐國產Model 3降價一大原因是供應鏈本土化進程加速。《財經》報導提到,這次採購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只用於國產特斯拉Model 3/Y。這是特斯拉國產化、降成本的關鍵一步。

興業證券預估,在特斯拉採用國產供應鏈後,國產Model 3具備最大27%-34%的降價空間,最低售價或低至19.7萬元。

這樣看,留給特斯拉的「價格」牌還有很多可以打。

但一味地降成本降價格搶市場的做法,也和特斯拉對外一貫輸出的創新、科技、高端的品牌調性格格不入。

全球電動汽車標杆從神壇上走下,在中國市場上先發制人把價格越玩越低,哪裡還有一點科技新貴的樣子。

況且磷酸鐵鋰因為續航短能量密度低的短板,一度是低端乘用車標配,如今出現在特斯拉的產品上,難免給人一種「降標減配」的暗示。

雖然為了賺取市場份額,特斯拉會將降價策略進行到底,但為了自身的品牌形象,特斯拉要規避這些「降本、減配」關聯的消息。

換句話說,這場動力電池羅生門,像是特斯拉的公關策略。 但特斯拉的這次選擇,對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乃至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寧德時代了卻心結

對於寧德時代來說,與特斯拉的「一紙婚約」,顯然要比供貨哪種電池更重要。

特斯拉與舊友松下撕破臉後,與寧德時代的關係迅速從幕後轉向臺前。雖然經歷長達一年多的闢謠與談判拉扯,借著這次「無鈷電池」風波,寧德時代親自實錘了和特斯拉籤訂量產供貨定價協議的消息。

對於動力電池國際巨頭寧德時代來說,供貨名單裡,本田、現代、豐田、戴姆勒、寶馬、大眾、路虎、雪鐵龍等國際巨頭赫然在列,獨獨缺了特斯拉,這算得上一個心結。

這次拿下特斯拉的訂單,寧德時代就圓滿實現大滿貫配套,完成了對全球頭部電動車企全覆蓋。

《財新》報導顯示,這次雙方初步約定的供貨量不少於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期)規劃產能的40%。 根據信達證券的預測的數據,特斯拉上海工廠規劃一期產能25萬輛/年,以Model 3 單車帶電量 60KWh/輛測算,對動力電池需求將提升至約15GWh/年。

這樣估算下來,特斯拉的訂單將給寧德時代帶來出貨量20%的預期增長,也難怪近期寧德時代接連發公告,大舉擴充產能。

2019年寧德時代三元和鐵鋰電池裝機量均排第一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雖然眾多國內企業切入了海外車企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供應,但在核心的「三電設備」(電機、電控、電池)領域一直缺位。

此次特斯拉將寧德時代納入供應體系,從側面也證明了我國動力電池製造產業鏈,獲得了國際認可。

對中國製造來說,是一件揚眉吐氣的事。 而在動力電池供應鏈上,特斯拉有意無意地將中國的寧德時代、韓國的LG化學和日本的松下三大巨頭齊聚一處,給全球動力電池爭霸戰添加了催化劑。

中日韓是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主力軍,其中,中國發展最為迅猛,在2015 年趕超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 行業馬太效應也日漸顯現,根據日前韓國SNE Research的數據,2019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的企業中,中國5家,日本2家,韓國3家。寧德時代連續第三年拿下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冠軍。

未來,哪家企業會成長為龍頭,在動力電池供應鏈爭奪中掌握話語權,將成為大國製造業競爭的重要一環,甚至會影響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行業格局。

縱觀三家企業的技術路線上,寧德時代的方形、LG化學的軟包是行業主流發展方向,而松下的圓柱路線相對小眾。

一直使用圓柱電池的特斯拉,這次選擇了寧德時代的方形電池。

對比來看,圓柱電池理論能力密度比方形電池要低,同時對於一輛動輒要搭載上千節圓柱電池的電動汽車來說,對熱管理系統也有很高的要求。 所以,與其去猜測磷酸鐵鋰代替三元鋰電池,不如把方形電池代替圓柱電池這個假設提上日程表。

動力電池引發的行業劇變

對特斯拉選中的磷酸鐵鋰電池來說,目前正處於行業劇變的關鍵時刻。

變化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政策開始讓位於市場。磷酸鐵鋰電池曾因補貼係數與能量密度掛鈎的政策因素,被三元鋰電池擠佔市場。在補貼持續退坡的趨勢下,磷酸鐵鋰電池性價比便開始凸顯,憑藉低成本優勢越來越得到市場青睞。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搭載磷酸鐵鋰的乘用車車型數量佔比迅速由第 6 批的7%提升至第 11 批的 30%,2020 年第一批中該數據為 18%。

二是技術進步,能量密度提升。據川財數據顯示,通過技術手段的提升,磷酸鐵鋰能量密度比2016年提升了40%。其中,寧德時代CTP方案和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成果最有代表性。

工信部第10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顯示,這批車型配套動力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達到 161.29Wh/kg,與同一批的三元電池系統最高171Wh/kg能量密度差距在縮小了。

三是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電池包精簡結構,還能給鐵鋰電池的成本上再砍一刀,光大證券預測,磷酸鐵鋰電池包的成本有望率先達到0.5元/Wh的水平。

這三點變化會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產生幾個重要影響:低端車是補貼退坡重災區,尋求鐵鋰替代的需求更強烈;更換低成本的鐵鋰電池也不會犧牲掉太多的續航裡程;新技術讓鐵鋰電池有機會出現在高端乘用車上。

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許會出現這樣分化: 一是電動汽車走出一條經濟型路線。 二是中高端電動汽車的定價將更加細分。

理解這兩點並不困難。

首先,國內的新能源市場近12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根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降4.0%。這其中,補貼退坡帶來了銷售成本和購車成本上漲是主要原因。短期內,受疫情影響今年開年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繼續下滑。

長遠來看,降成本是新能源汽車必然的選擇。

其次,降本的重頭在動力電池,尤其在十萬級以下的車型中,動力電池的成本佔比甚至超過50%,降低動力電池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很有現實意義。

因此,磷酸鐵鋰電池優勢凸顯,比亞迪、上汽集團、奇瑞等車企已經開始在部分車型上配套鐵鋰電池。長城證券預測,未來在續航350km 以下車型中,磷酸鐵鋰電池有望成為主流技術路線。

最後,同樣的車型,由於採用不同動力電池,對應不同的續航裡程,因而導致終端定價進一步細分。 這或許是所有新能源汽車競爭者需要面對的問題,把最終售價降到與燃油車同等水平,才是未來生命力所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寶馬、奔馳 車企布局再加碼!未來動力電池供應鏈話語權在哪?
    巧合的是,同日,寶馬也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其將在三年內投資超過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近8億元),建設高壓電池模塊生產基地。而此前,戴姆勒已建設了自己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大眾也宣布,其將斥資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7億元)建設電池工廠。由此,未來動力電池供應鏈話語權爭奪戰已經悄然打響。
  • 特斯拉動力電池戰略分析:特斯拉的電池風雲
    其學 術論文和專利一起可以作為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前瞻性技術儲備(學術論文發表於期刊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 領域兼有二者;技術專利暫為長壽命電解液添加劑)。
  • 刀片/石墨烯/「無鈷」電池 誰才是動力電池的未來
    政策變化 導致動力電池產業進入變革期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受到政策導向的影響很大。最初,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路線主要集中在磷酸鐵鋰電池。然而,隨著2019年,國家補貼政策開始大幅度退坡,動力電池行業白名單也隨之取消,車企的選擇再一次發生變化,補貼的退坡意味著車企成本增加,於是此前成本較低的磷酸鐵鋰電池重新獲得車企的青睞;而白名單的取消,導致海外電池供應商加入國內市場競爭,也促進了國內電池企業尋求技術突破,以獲得市場話語權。這一切,催生出了2020年上半年的這場動力電池競爭的白熱化。
  • 動力電池回收的「黑與白」
    電池回收,「黑市」橫行動力電池儘管進入了回收的高峰期,但實際上並沒有大量廢棄電池流入正規的回收渠道。有回收公司負責人曾透露,其公司在2018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僅為1000噸左右。另一方面,對於自產電池的車企而言,電池回收的作用也能體現在車型的價值上。以特斯拉最近透露的消息來看,特斯拉有望在用戶更換電池時對電池進行回收,目前企業正計劃在美國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建造電池回收系統。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10月動力電池裝車同比上升44%達...
    據悉,該新型軟包電池採用三元體系,能量密度為186 Wh / kg,循環壽命可達8000次,可以應用在電動汽車、船舶、火車等領域。  成都將新增5萬噸動力電池用高鎳材料產能由中鐵四局承建的成都巴莫高能量密度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先進智能製造項目近日完工。
  • 動力電池的第二波爭奪
    經過自主品牌和特斯拉的輪番熱場,市場培育期過後,合資車企們會正式進場。7月,作為純電動領域主打車型的寶馬iX3首發,並且將在華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生產,進而出口全球,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信號。而奔馳基於EVA-1體系架構的EQC去年年底已經上市,第二代也將於2022年以純電平臺車型歸來。
  • 十大趨勢看2020動力電池產業「變遷」(下)
    國際主機廠加速「觸電」全球電動化市場啟動前夜,國內外主機廠都在加緊儲備「糧草」,搶奪優質電池產能,保障電池供應穩定成為各大主機廠電氣化推進的前提。一個顯著變化是,進入2020年來,國際主機廠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布局動作明顯增多。
  • 動力電池的變局與成本
    3、國內動力電池行業並未進入充分市場競爭時代,「白名單」業已廢止,跑步入場的日韓電池或將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推入「三國時代」。前幾年我們看動力電池真是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宴賓客。今年新能源車市不景氣,尤其是下半年產銷量一再走低,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同步向下,前十個月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44.9GWh,同比僅增長24.8%,8月以來單月裝機量都出現了同比下滑。
  • 動力電池市場大洗牌,下一個超級電池工廠會由誰來建造?
    早在2016年1月,松下便與特斯拉聯合投資了5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的Reno市興建了全球最大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該工廠日前已經投入生產。  緊接著在7月17日,LG宣布其總投資2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項目將落戶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該項目計劃於今年10月開工建設,2019年10月將實現量產,最終於2023年全面達產。
  • 全球動力電池「新王」!LG化學超高鎳電池量產再加速
    報導稱,LG能源解決方案計劃於第二季度開始大規模生產NCMA電池,並在下半年開始向特斯拉供應電池。這些電池預計將用於特斯拉的緊湊型SUV model Y和下一代電動汽車,主要交付給後者在中國的工廠。另據此前媒體消息,特斯拉將於明年量產的中國產Model Y電池供應商已鎖定LG化學。
  • 動力電池產業復盤之新能源車企的「針鋒相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導讀: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反常態,在整體車市下滑之下,單個企業的「命運」也有所調整,其中最明顯的依然是給動力電池產業帶來「風波」的特斯拉。此次,特斯拉以「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再度出現。
  • 寧德時代陰影下的動力電池生死競賽
    自2019年起中國取消了電池「白名單」,外資電池企業LG化學和松下等頭牌動力電池企業重回中國市場,攻勢異常迅猛。比如2020年LG化學憑藉國產特斯拉Model3的配套,市佔率達到14%,逼近比亞迪。拿數據說話,2019年留給二線整體的市場空間有32%,2020年前三季度則只有25%了。
  • 這家企業跟隨寧德時代20億布局動力電池項目
    2021年1月1日,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引發新能源車行業轟動,整個特斯拉產業鏈個股近乎全部大漲。有「電池茅臺」之稱的寧德時代於1月4日大漲52.99元/股,漲幅高達15.09%,總市值達到9413億元,距離萬億市值僅一步之遙。(來源:起點鋰電大數據;微信:weixin-lddsj;作者:張清輝)同樣,近幾年快步邁入新能源車領域的長盈精密股價創了三年來新高,截至今日收盤,大漲8.74%,總市值達306.46億,朝著500億大關邁進。
  • 《地平線零之曙光》動力電池在哪 動力電池位置一覽
    導 讀 地平線零之曙光中有個收集電池的玩法,如果將所有動力電池集齊,則可以獲得一些獎勵,那麼地平線零之曙光動力電池在哪
  • 由寶馬電池廠想到的:車企控制PACK技術 電芯廠話語權堪憂?
    儘管該動力總成工廠電芯由寧德時代提供,但筆者仍然有一絲隱憂,面對整車企業業務延伸,電芯企業應該有危機感。車企切入電池PACK領域似不約而同  在整車企業布局動力電池產業鏈的大量案例中,有一個顯著的趨勢,即車企多從動力電池的PACK開始切入動力電池領域。
  • 通過拆解分析動力電池成本及趨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我們與業內專家P3 Automotive 以及UBS Evidence Lab共同完成最新的電池拆解分析,再度聚焦該領域,現已覆蓋主要廠商生產的全部7種電芯。
  • 小動力大爆發 比克動力電池動力「芯」開拓市場
    這一背景下,以電動車電池為代表的小動力電池市場也逐漸揭開面紗,露出龐大市場的一角。  鋰電領航企業比克動力電池認為,當前我國兩輪電動車、移動儲能電源、智能家電、電動工具等小動力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相當樂觀。
  • 媒體稱特斯拉同意收購一家德國電池企業;榮盛盟固利年產30GWh動力...
    02 榮盛盟固利年產30GWh動力電池項目開工 9月28日,南京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隆重舉行年產30GWh動力電池項目開工儀式。
  • 比克動力電池:圓柱電池主導小動力 優越性能行業領先
    研究機構EVTank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小型類鋰離子電池出貨量46.5Gwh,同比增長23.3%,主要原因在於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吸塵器等領域用鋰電池在2019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
  •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全面解析(內附動圖)
    電池的能量密度常常指向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單體電芯的能量密度,一個是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電芯是一個電池系統的最小單元。M個電芯組成一個模組,N個模組組成一個電池包,這是車用動力電池的基本結構。根據《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這裡指的就是單個電芯級別的能量密度。▌什麼是系統能量密度?系統能量密度是指單體組合完成後的整個電池系統的電量比整個電池系統的重量或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