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繪製上萬身供養菩薩的朝代,你知道是哪個王朝嗎

2020-12-15 中國科技新聞網
第328窟東壁北側供養菩薩

莫高窟繪製供養菩薩最多的朝代是西夏時期。供養菩薩,中修行層次低於脅侍菩薩,為佛陀和弘揚佛法作供養的菩薩。佛教裡把供養分為三種:一是利供養,即香花、香火、燈明、飲食、資財的供養。二是敬供養,即禮敬、朝拜、讚美、歌頌的供養。三是行供養,即敬奉三寶,受持戒律,修行善法的供養。又稱為財供養、法供養,觀行供養。供養菩薩實際上為佛陀和宣揚佛法服務的菩薩。

西夏王朝統治河西敦煌地區近二百年,但在莫高窟新建的洞窟卻很少,絕大多數是利用前代的舊洞窟進行重修重繪。經西夏王朝重修重繪的洞窟70餘個。這些重修重繪的洞窟塗壁抹掉了前代的壁畫。重繪的壁畫題材貧乏,內容單一,大型經變畫很少。有不少洞窟多是整窟的畫千佛圖案,團花圖案,赴會菩薩,聽法菩薩,供養菩薩。

供養菩薩常畫在佛座下面或脅侍菩薩、佛弟子的兩邊。姿式有站,有坐,有蹲、有跪,形象眾多。如奏樂菩薩、歌舞菩薩、獻花菩薩、敬香菩薩、燃燈菩薩、跪拜菩薩、持經菩薩、赴會菩薩、聽法菩薩、思維菩薩,禪定菩薩等都可以說是供養菩薩。供養菩薩不像脅侍菩薩有一定的法相和手印規定,畫家們可以任意創造,所以供養菩薩的形態比脅侍菩薩多,數量也比脅侍菩薩大。

這些洞窟的大致布局是窟頂和平棋頂繪千佛和團花圖案,四壁上層繪小型赴會菩薩和聽法菩薩,下層繪與人體等高的大型供養菩薩。赴會菩薩和聽法菩薩其實也是供養菩薩,它們是以護法禮敬做供養的菩薩。人們為了從姿態上區分,才稱為赴會菩薩和聽法菩薩。據統計,莫高窟西夏時期洞窟中的供養菩薩最少數以萬計。

最能代表西夏洞窟布局和供養菩薩風格特點的是第328窟的整窟壁畫。第328窟始建於盛唐,除西壁內所保存的塑像和壁畫是唐代原作,其餘全是西夏佔領敦煌後抹壁重繪的。窟頂藻井為交杵蓮花井心,四披繪棋格團花。四壁除畫小型說法圖和經變畫,其餘幾乎全畫赴會、聽法、供養菩薩。這些供養菩薩如同莫高窟的其它千佛一樣,造型大同小異,千人一面,動態缺乏變化,神情相似呆板,缺乏藝術感染力。

畫於此窟東壁兩側與人體等高的八身供養菩薩是西夏時期的優秀之作。菩薩頭頂皆有寶珠彩鈴華蓋,花環形頭光,束高髮髻,戴寶珠冠,臉為蛋形,修眉細眼,稜鼻厚唇,披天衣,系長裙,露前胸,飾以項鍊瓔珞,臂釧手鐲,跣足腳踩大蓮花。有的捧花盤,有的持蓮,有的雙手合十,有的叉手上下做供養狀,神態沉靜肅穆,其畫風與宋代一脈相承,以線描造型,以色彩填飾。多用青、綠、白、紅四色,色彩對比強烈,繪工尤為細緻,至今保存如新。

西夏是党項族佔領統治敦煌時期,長達近二百年,由於統治者都信奉佛教,雖然沒有中斷敦煌莫高窟藝術,但是以漢民信奉的大乘顯宗佛教壁畫藝術已經衰敗,而佛教密宗壁畫藝術在此時期卻得到了發展,並且達到了最高水平。密宗菩薩中繪製最多、形象最豐富的是《千手千眼觀音》。據統計,僅莫高窟492個洞窟中,歷代繪製的《千手千眼觀音》共40幅。其代表作品如榆窟第1窟西夏《千手千眼觀音》和莫高窟第3窟元代《千手千眼觀音》。(周衛華)

相關焦點

  • 莫高窟五代《龍王禮佛圖》:河西民眾心向中原的願景
    ,一般為八龍王,四四相對,分列窟門兩側,龍王類似藥叉,孔武猙獰,上半身裸露,僅著天衣(類似菩薩),下半身在海水中,不見下肢,手中有各式供器。其中第35窟五代時作品保存最好,最有代表性,此圖為前室西壁所描繪赴會龍王及眷屬。
  • 莫高窟最早《孔雀明王說法圖》:密教弘法不是當時的主流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莫高窟到了五代、宋時,佛教密宗興起,壁畫中密教內容豐富,有156個洞窟保存了五代、宋初密教遺蹟。莫高窟壁畫中出了許多密宗菩薩、明王說法圖。其中最有代表性是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說法圖》。
  • 你們知道歷史上的「禽獸王朝」是哪個朝代嗎?皇帝們個個荒淫無道
    中國上下五千年,出現過很多朝代,朝代的更替促進了歷史的發展。但有些王朝確實很奇葩,可以說簡直就是禽獸,所處的朝代也是「禽獸王朝」,那歷史上「禽獸王朝」是指哪個朝代啊?到底有「多變態」?歷史上「禽獸王朝」是指魏晉南北朝期間的北齊,北齊王朝僅僅持續了28年,北齊的皇帝們荒淫無道,昏庸無能,簡直禽獸不如。北齊的奠定者高歡是東魏權臣,高歡死後,他的長子高澄繼承他的爵位,高澄繼承了他父親的「優良傳統」,好色、殘忍、亂倫,簡直是個禽獸,後來他的家奴蘭京實在看不下去,用亂刀砍死,也算得到因果報應。
  • 拜了那麼多菩薩,你知道哪個地方的菩薩最靈嗎?
    很多人都有去寺廟拜菩薩燒香的習慣,我們到寺廟會看到很多菩薩,比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還有地藏王菩薩和觀音菩薩,還有更多更多的菩薩,比如大勢至菩薩、彌勒菩薩,我們還會看到很多佛或者羅漢。當你面對這些佛菩薩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到底哪個菩薩最靈?哪個地方的菩薩最靈?
  • 佛教中的供養到底怎麼做?你真的知道嗎?
    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大多在佛像前擺設物品以示供養十方法界諸佛菩薩,常用的有這麼「十物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  供燈也是佛門傳統的供養方式,佛法有如一盞智慧明燈,照破愚痴無明,傳法也被稱為傳燈。而我們也願去暗投明,勤修佛法,讓自己也能成為照亮他人的一盞燈。  用水果、茶水、食物、寶珠、衣飾等物品來供養佛菩薩,目的是使佛弟子從內心生出一種自覺,得到了什麼上好的物品,第一時間想起供養諸佛菩薩,這比嘴上說著虔誠恭敬真實百倍。好比一個人得到了好東西,第一時間就想與之分享的,那一定是對他最重要的人。
  • 傳承中國藝術的典範,頗具我國帝王形象的雕塑,在莫高窟哪一窟?
    傳說這身巨大完美的佛像,是模擬唐高宗和武則天兩人的形象。莫高窟彩塑中完全中國化的釋迦牟尼佛像,最經典的是唐代第328窟中的釋迦牟尼像。328窟是開鑿於唐代期的代表洞窟。此窟窟形平面為正方形,窟頂是覆鬥形,中心繪交杵蓮花藻井圖案,四披繪棋格團花圖案;西壁敞口龕內繪塑結合,表現佛、弟子、菩薩,龕頂繪彌勒說法圖;南壁北壁及東壁上方均為淨土變,東壁下方為西夏時期的八身供養菩薩。在莫高窟現存的兩千多身彩塑中,各個時代保留的雕塑原作有一百四十餘身,其餘大都經過後代重繪或重塑。第328窟西壁佛龕內的群像,均為唐代原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此窟的參觀重點。
  • 藥王、藥上菩薩授記成佛,讚嘆供養,一切眾生遠離病、業之苦
    經典說,藥王菩薩、藥上菩薩這兩位菩薩已經被授記成佛,若有病苦者,每天為他們念五遍「藥王菩薩咒」和「藥上菩薩咒」,病苦除愈。藥王菩薩,梵名Bhais!ajya -ra^ja ,音譯鞞逝舍羅惹。藥王菩薩,與藥上菩薩一起,有時取代文殊,普賢菩薩,被作為佛陀的左右脅持。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本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電光明。因供養比丘僧眾,並施藥救人,得眾人讚賞,被尊稱為藥王,和藥上。後兄弟施醫行善。雙雙修成菩薩。佛陀曾對彌勒佛預言他倆將在未來世成佛,號淨眼如來,和淨藏如來。
  •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是哪個?
    民間傳聞中國歷史上長達1600年的朝代,你知道是哪個嗎? 中國擁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在這幾千多年中發生了很多的變故,由無到有,由盛到衰,再到新中國的成立。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創下了第一個「皇帝」稱號,自此中國開始走上封建帝制社會。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王朝,哪個朝代最有名?哪個朝代貢獻大?
    作者/樓下新垣在人們的印象中,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隨便提起一個朝代,它的統治時間都在幾百年,這是大家對中國古代王朝的普遍認識,其實這些歷史上存在百年或者幾百年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中是佔少數的,畢竟它們統治的時間比較久,所以發生的歷史事件也比較多,這樣一來大家對他們的了解自然就多了,於是這些統治時間比較久的朝代也就更有知名度了
  • 從龍王愛重的如意珠,供養地藏菩薩或大吉祥天女可不愁財寶衣食
    落實到現實,則是你觀修、供養的本尊形相,會直接影響到你的現實生活和人生命運,即投影到你的生命軌跡中。本尊無數,於體性來說,是無二致的,都是真如法身之顯化;而顯現的報身化身則各有不同,以願力和受化眾生之差異,故有如此之百千萬種形態。
  • 《琉璃地藏菩薩》若能瞻仰、供養、讚嘆、皆獲不可思議之殊勝利益
    《琉璃地藏菩薩》流通緣起末法時期,世尊將教化五濁惡世剛強眾生之使命囑託給地藏菩薩荷負<地藏菩薩本願經>雲:「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見地藏菩薩像、聞地藏菩薩名,若能瞻仰、供養、讚嘆、頂禮,皆獲不可思議之殊勝利益。
  • 供養最重要是如法修行,有善根的人聽聞菩薩的名號,反應是什麼?
    我們知道菩薩修行,要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覺 妙覺,妙覺就成究竟圓滿佛。那麼是十地是圓教十地菩薩,證得上品無生法忍,這個地位可以說相當的高。這是講地藏王菩薩-證得十地菩薩,那麼修行度眾生,比上面所講的,多一千倍都不止,所以說千倍多於上喻,一千倍都不止。這是說證十地菩薩來說,那麼在還未證得-十地菩薩果位以前不算。
  • 菩薩身上的獸皮是慈悲還是罪孽?
    在唐代所譯的密教經典中稱為「翳泥耶鹿王」或「黑鹿」,是觀音菩薩和彌勒菩薩的裝 身具之一。天竺三藏唐寶思惟譯《不空絹索心咒王經》:若畫聖觀自在菩薩形象之時……身色黃白,首戴華冠,綃發分被兩肩前後,……面 有三目,以純白鋌交絡肩臆,以翳泥耶鹿王皮而復肩上,莊嚴寶帶以系其腰。
  • 莫高窟如意輪觀音像: 形象華貴健美,晚唐繪畫發展的實例資料
    莫高窟盛唐至元代共有如意輪觀音圖像65幅。其最完美的是晚唐第14窟中的如意輪觀音圖。 如意輪觀音,大梵深遠觀音,為密宗所傳六觀音之一,以其手分別持如意寶珠和寶輪,故名如意輪,密號為持寶金剛。其中標準造型為一面六臂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瑜伽儀軌》中說:「手持如意寶,六臂身金色,頂警寶莊嚴,冠坐自在王,住於說法相。右第一手思維,愍念有情敵;第二手持意寶,能滿眾願;第三手持念珠,為度眾生苦。左第一手按光明山,成就無傾動,第二手持蓮,能淨諸非法,第三手持輪,能轉無上法。六臂廣博,體能遊於六道」大部分如意輪觀音畫像是以此經軌跡繪製的。
  • 教你認識佛教中的各類菩薩
    一、菩薩的分類按照佛教的修行層次,菩薩分為脅待菩薩和供養菩薩。脅侍菩薩是修行層次最高的菩薩,其修行覺悟僅次於佛陀或等同於佛陀。這些都是佛經上有名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脅侍菩薩畫像和佛陀畫像一樣,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觀音菩薩手持淨瓶和楊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勢至菩薩手持蓮花,天冠中有寶瓶。文殊菩薩手持寶劍,身乘青色雄獅。普賢菩薩手持如意或經卷,身乘六牙白身。地藏菩薩手持如意寶珠和錫杖,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冠,為僧人像。
  • 一面二目的不空羂索觀音畫像:莫高窟初創的密宗觀音
    第384窟南壁東側不空羂索觀音莫高窟初創的密宗不空羂索觀音畫像,是盛唐第384窟中的一面二目六臂不空羂索觀音圖,與記載普遍的三面九目不空羂索觀音造型相悖。羂索譬如菩薩之四攝法,用羂索捕獸,必有所獲,故云不空。不同的密宗經典對不空羂索觀音造像軌跡略有不同,其造像有一面四臂、三面六臂、三面十臂等。其中以三面六臂造像最為普遍。第384窟的六臂不空羂索觀音圖畫在南壁龕外東側。圖中觀音頭戴化佛冠,身著鹿皮裙衣,結跏趺坐於大蓮座上。
  • 印度數千年歷史三個大一統朝代: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朝代是主流思想,有大秦王朝、西漢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大隋王朝、大唐王朝、大元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一共九個大一統朝代,而中國歷史所說的九個大一統朝代的疆域,很多都比現代中國的版圖小,所以現代中國的版圖不是判定是否中國歷史大一統朝代的標準,而是統一黃河和長江流域的疆域,且基本覆蓋現代中國的版圖為標準。
  • 莫高窟組合式本生故事畫:我國傳統工筆畫組合式構圖的精彩案例
    莫高窟北魏第254窟南壁的《薩埵太子捨身飼虎本生》和北壁的《屍毗王割肉貿鴿本生》是莫高窟最完整完美的兩幅組合式本生故事畫。這兩幅本生故事畫的構圖十分巧妙,都是以一個核心情節為主體,把其他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中的另一些情節巧妙地組合、交織在一起,繪成一幅完整完美的畫面。 南壁《薩埵太子捨身飼虎本生》是我國佛教壁畫中表現最多的題材之一,莫高窟壁畫中就有18幅。
  •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父子關係你知道嗎
    西方三聖大家都非常熟悉,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伴彌陀左右,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薩呢?這裡面隱藏著很深的淵源,或許有其他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悲華經》記載:往昔的時候有,一位無諍念王(即阿彌陀佛),無諍念王有一千位兒子,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是如今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