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蟬》:秋天沒有蟬,蟬活不到秋天

2020-12-12 時光是盜不走的愛人

《秋蟬》是由付寧、李昂執導,任嘉倫、李曼領銜主演,劉歡、何杜娟 、菅紉姿、李亭哲、胡亞捷、王勁松、劉學義、張涵予、傅方俊、梁婧嫻、孫信宏等主演的諜戰劇。

該劇講述了抗日時期,以日本駐港軍官身份為掩護的共產黨員葉衝臨危受命,秘密潛伏在日軍香港軍政廳機要單位執行一項絕密任務的故事。

葉衝是一名有共產主義信仰的愛國青年,他來到香港協助佐藤大藏組建香港的憲兵及情報機構。但葉衝早已選擇為國報效,在新京時就以秋蟬為代號,為我黨提供日軍重要情報。葉衝來到香港與宮本蒼野和佐藤大藏、清泉上野等老牌日本間諜鬥智鬥勇,同時又被我黨同志姜俊濤和軍統薛萍等人懷疑身份,他陷入重圍一路披荊斬棘,一次次地化解了身邊的危機,但最後葉衝卻在清泉上野的埋伏之下吸入毒氣,清泉上野在自己中槍的最後關頭已經把僅存的解藥摧毀,這也就意味著葉衝的犧牲結局已定。

按照清泉上野的說法,葉衝的性命最多只剩下34天的時間,在剩下的時間裡葉衝竭盡所能順利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任務,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而他最終也已經時日無多,在去往心愛之人何櫻所在地延安的火車上默默睡去,這讓觀眾一時難以接受。

觀眾想要看到的結局是,葉衝最後和何櫻在一起,在延安團聚,一起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只要他們可以團聚,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以有一個幸福的開始,就是一種美好的寓意。

但是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活著都是一種奢求,而那些心懷信仰的人,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付出一切,甚至犧牲,那無數位為了信仰奮戰、犧牲的革命先烈們,是他們用信仰、生命,換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下面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秋蟬》中那些滿載家國情懷的臺詞吧。

1,生死人生之大事,從不關攸,但眼下民族存亡之際,我輩只能以肉身抵擋。

2,給她一個家固然簡單,但是前提條件下,我們必須要先有一個國。

3,看不見的危險,往往是最可怕的。

4,不要怪我冷血無情,我們的任務比生命重要,它代表著更多的人能夠活著。

5,秋天沒有蟬。蟬活不到秋天。

6,但是你眼中看到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中國,你忍心你的愛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園嗎?我不能,我希望香姐,你還有我所愛的所有人都能夠在一個安定的世界裡面活著,這樣的話,我就必須為之奮鬥。

7,可活著,就得有活著的價值。

8,我宣誓,終身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黨的利益高於一切,百折不撓,永不叛黨。

9,愛情有很多種,長相廝守並不是唯一愛的證明。

10,中國,只能在中國人的手下強大起來。

最後,附送上衝衝子最後離別送給櫻櫻子的信:

何櫻,

看到這封信時,你應該已經安全抵達延安了,我從來沒有去過延安,那是我最嚮往的地方。

所以我自私地做了決定,希望你不要怪我。

從我們見面第一天起,我從沒有想過,你會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人,你就是我的太陽,我必須讓我的太陽在一個足夠安全的地方發熱,

你答應過我,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做到在任何一個沒有我的地方,你都會堅持自己的理想,好好生活。

但是,這註定是一場無望的旅途,那時候的綠皮火車太慢,鄭州離上海很近,離延安卻很遙遠,小莊以為他安全抵達延安,何櫻以為他在上海,卻沒人知道他死在通往他心中太陽的列車上。

秋天來了,那個滿是遺憾的夏天結束了,可是那個鳴了一整個夏天的蟬卻永遠的沉睡了。

相關焦點

  • 蟬,從夏天叫到秋天
    『八月七號,立秋,』『金色的秋天開始了。』『一場秋雨一場涼。』『夏天的、山上的蟬,』『它們好像從不知疲倦,』『依然還是叫得那麼歡快,那麼認真,』『那麼的高分貝,那麼的綿綿不絕。』『秋天,開始收穫的季節。』
  • 【詩詞鑑賞】世間最有蟬堪恨 送盡行人送盡秋,與秋蟬有關的詩句!
    處暑已近,真正的秋天就要到了,秋意漸濃,蟬聲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由夏天的高亢嘹亮變得低沉悽清了。 北宋名相寇準在《新蟬》一詩中寫道:「臨風忽起悲秋思,獨聽新蟬第一聲。」蟬聲被用來暗指時序上的秋天,又被詩人當作秋天來臨的信息。而詩人張嵲用「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的詩句,來表達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 秋意顯,蟬聲稀,露水濃。一起來看詩詞中的秋蟬吧!
  • 當秋天成了風景,又一個夏季成了故事——《蟬》
    當秋天悄悄地成了風景,又一個夏季成了故事。那代表著夏天的歌唱者,漸漸地已經聽不到她的歌聲了。雖然,我敢保證沒幾個人會喜歡她的歌聲,特別是寂靜的夜晚。但不得不服她,在地底長眠多年,只為等一個可以生活的夏天。
  • 故人千萬裡,新蟬三兩聲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每年陽曆8月8日前後,農曆七月左右,太陽達到黃經13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秋,揫(ji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
  • 秋天的詩詞: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秋天來了,你會想到哪些詩詞呢?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二》秋天到了,山水清淨,夜裡還會降下白霜;滿樹的枝葉現在已經有紅有黃,在山間錯落點染。秋天的景色清麗閒雅,在詩人的筆下恍若一位彬彬有禮的君子,讓人無不肅然起敬!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 王維這首詩寫了秋天隱居的閒適,最後14字充滿了幽居的情趣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首聯: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自己沒有才能不敢辜負聖明時代,思念著回到東溪守著竹籬故居。詩人說自己無才並非真的是無才,王維年紀輕輕就名滿天下了。
  • 距離北京4小時車程原生態農村,春天看梨花,夏天找蟬,秋天採摘
    而農村,還像小時候一樣,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村的節奏依舊是舒緩的,雖然缺少工作和賺錢的機會,但一樣沒有城市生活的壓力。沒有水是這裡農村最大的遺憾,缺少水,就缺少靈氣,這兒也不例外。雖然遠離城市的喧囂和擁擠的車流,但是因為空氣乾燥,所以塵土比較多是北方農村的普遍缺點。另一個問題是,農村的基礎設施很差。有自來水但不是24小時供水;沒有排汙水的管道,洗澡不方便;沒有酒店,農家閒置的房屋不少,但沒有人整合,處於浪費狀態。這些原因導致很少有遊客到這裡來玩。
  • 在《秋蟬》中特工的代號,原來的背後具有這些含義
    由任嘉倫主演的諜戰劇《秋蟬》在衛星電視和網際網路平臺上播出,掀起了又一輪「嘉倫熱」和「諜戰風」的熱潮。從特工中出現的《秋蟬》的代號可以判斷代號的名字更具文化性。過去,國內一些諜戰劇模仿西方的「007」代號,使用「1號」,「2號」或撲克牌「黑桃A」,「紅桃K」而沒有任何創意。從這種代號中,很容易看出特工在組織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些電視劇也使用動物,但它們很常見。雖然很容易迷惑敵人,但聽起來總是很奇怪。例如,「大白兔」,「耗子」,「猴子」等等都不如《秋蟬》中的那些。
  • 現代散文詩一首/蟬
    夏日你唱得如此歡暢,秋天你唱得如此悽涼。今年唱罷,明年再唱。其實,你唱來唱去,只有一句歌詞,「知了-知了-知了」註解:知了就是蟬的別名。蟬,因其叫的聲音象「知了」而得名。蟬是一種同翅目昆蟲,我國就有一百二十種。一到夏天來臨,它就會在樹上「知了、知了、知了」叫個不停,聲音傳出很遠,很遠。
  • 秋天的眼眸——冷露凝霜蟬聲遠 又送雲中雁
    醉花陰.冷露凝霜蟬聲遠冷露凝霜蟬聲遠,又送雲中雁。秋水煮春茶,醉飲芳華,舊夢依稀現。西江月.蟬憩梧桐唱晚蟬憩梧桐唱晚,蛙藏荷葉雲連。影孤邀月巧和弦,螢舞花間星亂。一曲離愁縈繞,半窗秋色含煙。欲邀花草入詩箋,玉露金風羞赧。
  •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蟬」字飛花令來了
    夏日的代表元素除了梅雨,高溫,還有西瓜,荷花,鳴蟬……那麼關於蟬的飛花令有哪些呢?1、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清 · 袁枚《所見》3、蟬噪林逾靜南北朝 · 王籍《入若耶溪》4、初聞徵雁已無蟬,
  • 詩歌:那一個秋天
    那一個秋天文 / 白韶鍾 山東那一個秋天沒有菊花馬致遠的昏鴉找不到枯藤老樹昏鴉腳印流出一雙雙冰鞋滑入冬天蒼白的跑道燃燒的旗幟,楓葉紛紛飄落蔬紅的苦笑蟬聲,被季節剦割蛻化成驚弓之鳥秋風打著寒噤山水動容霎時消瘦了秋雨淅淅瀝瀝成為檀板下悽清的歌謠是是躲進雲層逃避閃電哨那一個秋天喲所有的烈性酒 皮毛都被搶購一空
  • 唐詩鑑賞:虞世南·蟬
    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蟬(康震)虞世南:蟬(語文大師)虞世南:蟬(嘯天說詩)01賞析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迴蕩樹林之間。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
  • 古人為什麼喜歡吃「蟬」?
    《毛詩陸疏廣要》云:「蓋蜩亦蟬之一種形大而黃,昔人啖之。」其中「蜩」就是蟬。漢·鄭玄註:「蜩,蟬也;蜩蟬皆人君燕食所加庶饈也」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昆蟲·蟬》:「蜩範,所謂馬蟬,形大而黑,五月鳴。」除了駝背老人用杆子粘蟬的方法之外,古人還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蟬向明火」來捕捉蟬。《荀子》中說「夫耀蟬者務在明其火、振其樹而已,火不明,雖振其樹,無益也。」
  • 沛縣鄉村的養蟬人
    首先,他買來柳枝按壟進行扦插,從山東買來蟬卵,待孵化後灑於柳樹苗根部。柳樹易成活,生長快,秋天時柳苗就長到了近2米,剔除相隔半米之間多餘的柳苗,賣掉後得了一筆小小的收益,剩下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橫平豎直的柳林。
  •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又名知了,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昆蟲,然而它們一生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黑暗的地底度過。蟬的幼蟲在地下一般要生活2到3年,長的要生活5到6年。在美洲,甚至有一種蟬,每隔17年才孵化一次。在長久沉寂的等待後,蟬的幼蟲方從地下鑽出來,艱難地爬上草叢或樹梢間,脫掉淺黃色的蟬衣,有了飛翔的薄翼。而後是在陽光下短短一個月的嘹亮歌呼,在完成種族延續的重任後,它們便會無聲無息地「死」去。但蟬的死亡,其實是另一種新生。2到8周後,卵中孵化出的幼蟲就會離開樹幹,來到地面,打洞,鑽進泥土深處,在十多年的蟄伏後,重新振翅於陽光下。
  • 古詩七律,秋天霜天葉漫謳,蟬聲腸斷不堪愁
    蘆夢幻,雨沉丘,蟬聲腸斷不堪愁。騷人提早籬前醉,恐怕重陽雪鎖遊。七律古詩《寒山寺》作者:陳勝利青樟叢裏運河邊,灰瓦紅牆黃塔圓。時起鐘聲非夜半,漸來香燭整爐全。
  • 葉衝「秋蟬」代號另有深意,初入香港識破叛徒巧除敵
    近日由付寧導演執導,任嘉倫、李曼領銜主演,張涵予、李小冉、王勁松、韓棟特別出演的青春熱血諜戰劇《秋蟬》火熱播出。相信看過《魔都風雲》的人對付寧導演的風格和戲路都不會太陌生,有《魔都風雲》打底,相信《秋蟬》一定能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驚喜。
  • 因山田涼介「離別的吻」爆哭 觀眾表示6年後的未來也讓人很「難受」 《蟬男》大結局
    JUMP山田涼介主演,講述了七天內奇蹟般的愛情故事的《蟬男》於9月13日迎來了大結局。馬上要結束七天生命的蟬男和由香戀情的結局,和等待著他們的未來,讓眾多觀眾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住在離市中心稍微有點遠的郊外公寓「現世莊」,被從小就一直不走運的奔三女生大川由香偶然救下的蟬為了「報恩」化身為帥氣的王子出現在了由香面前。兩人雖然互相喜歡但蟬的壽命只有七天。
  •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淺談蟬在詩詞作品中的意象流變
    有朋友問:蟬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什麼的嚮往?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籠統啊。是問蟬本身,還是蟬在古詩詞中的意象?是問虞世南的《蟬》,還是其他作品中的「鳴蟬」、「玄蟬」、「寒蟬」、「秋蟬」、「早蟬」?這個「詩人」又是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