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眼眸——冷露凝霜蟬聲遠 又送雲中雁

2020-12-12 白浪情

醉花陰.冷露凝霜蟬聲遠

冷露凝霜蟬聲遠,又送雲中雁。

秋水煮春茶,醉飲芳華,舊夢依稀現。

蝶飛葉舞黃花淺,霜染楓林暖。

鬢影拂心弦,靜守流年。酒冷寒星伴。

南鄉一剪梅.銀杏樹

樓外小街前,滿眼金黃落葉翩,寄語秋風情萬種,思也悠然,望也悠然。

無意謝流年,獨守蒼茫寫世緣,待到春風攜雨喚,她在窗前,春在窗前。

一剪梅.楓染秋紅葉帶羞

楓染秋紅葉帶羞,獨倚西窗,疏影斜留。回眸撫鬢掩霜華,梅雪相逢,誰舞輕柔。

暑去寒來歲月悠,流水無情,誰與同舟。菊殘抱老夢難休,昨夜經霜,今夜何憂。

西江月.蟬憩梧桐唱晚

蟬憩梧桐唱晚,蛙藏荷葉雲連。影孤邀月巧和弦,螢舞花間星亂。

一曲離愁縈繞,半窗秋色含煙。欲邀花草入詩箋,玉露金風羞赧。

相見歡.金風不惹閒愁

金風不惹閒愁。掛枝頭。落木隨波逐浪、泛輕舟。

陶籬醒,殘荷靜。畫中留。滿眼秋光紅透、夢中收。

南歌子.學詩

舉目鴻雁過,低頭草木傷。誰拿羽扇釣秋香。筆拙偏敲綺戶、話滄桑。

筆墨功夫淺,填詞意亂章。等閒翻遍小書房,笑問唐詩兩字、怎荒涼。

作者:書清 喜歡用文字記錄看到的、想到的,無聊也好,蒼白也罷,一份青澀在淡泊中守著簡單的夢想。

責編:嚴京平《白浪情》

相關焦點

  • 雲中雁字落何處,一寸離腸淚千行;幾許閒愁,去水茫茫嘆寒涼
    雲中雁字落何處,一寸離腸淚千行。傾城月光,靜靜流淌,秋波起處,思緒飛揚!只為塵世的那一曲情長,從此,便疲憊了身心、負累了韶光。莫名的心事,無奈的惆悵.總在不經意間,悽美的綻放。游離的思緒,紛飛的心念,零零落落,撒在夢開始的地方。——皛玊題記
  • 【詩詞鑑賞】世間最有蟬堪恨 送盡行人送盡秋,與秋蟬有關的詩句!
    處暑已近,真正的秋天就要到了,秋意漸濃,蟬聲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由夏天的高亢嘹亮變得低沉悽清了。 北宋名相寇準在《新蟬》一詩中寫道:「臨風忽起悲秋思,獨聽新蟬第一聲。」蟬聲被用來暗指時序上的秋天,又被詩人當作秋天來臨的信息。而詩人張嵲用「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的詩句,來表達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 秋意顯,蟬聲稀,露水濃。一起來看詩詞中的秋蟬吧!
  • 蟬,從夏天叫到秋天
    『八月七號,立秋,』『金色的秋天開始了。』『一場秋雨一場涼。』『夏天的、山上的蟬,』『它們好像從不知疲倦,』『依然還是叫得那麼歡快,那麼認真,』『那麼的高分貝,那麼的綿綿不絕。』『秋天,開始收穫的季節。』
  • 《秋蟬》:秋天沒有蟬,蟬活不到秋天
    5,秋天沒有蟬。蟬活不到秋天。6,但是你眼中看到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中國,你忍心你的愛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園嗎?我不能,我希望香姐,你還有我所愛的所有人都能夠在一個安定的世界裡面活著,這樣的話,我就必須為之奮鬥。7,可活著,就得有活著的價值。
  •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今日處暑,一切美好都在路上
    涼意初濃尋秋意,漸杳蟬蛙葉懸黃。但期玉露留千韻,一任騷人頌雅章。今天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處暑。處暑的意思就是「出暑」,即暑熱至此而止,氣溫開始下降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也正式進入了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秋風有信,秋雨有音。
  • 古詩七律,秋天霜天葉漫謳,蟬聲腸斷不堪愁
    蘆夢幻,雨沉丘,蟬聲腸斷不堪愁。騷人提早籬前醉,恐怕重陽雪鎖遊。七律古詩《寒山寺》作者:陳勝利青樟叢裏運河邊,灰瓦紅牆黃塔圓。時起鐘聲非夜半,漸來香燭整爐全。
  • 蟬聲依舊,歲月悠悠
    突然,不遠處的林子裡,傳來了幾聲斷斷續續的叫聲,聽得清楚但聲音不大。「知了,知了,知了……」地叫著,開始時只有四五隻在叫,後來又有幾隻加入隊列。聽著這叫聲,心裡頓時豁然開朗。「是蟬在叫,居然有蟬叫了,好久沒有聽到蟬叫了」,一向喜歡安靜的我,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叫起來。
  •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又名知了,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昆蟲,然而它們一生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黑暗的地底度過。蟬的幼蟲在地下一般要生活2到3年,長的要生活5到6年。在美洲,甚至有一種蟬,每隔17年才孵化一次。在長久沉寂的等待後,蟬的幼蟲方從地下鑽出來,艱難地爬上草叢或樹梢間,脫掉淺黃色的蟬衣,有了飛翔的薄翼。而後是在陽光下短短一個月的嘹亮歌呼,在完成種族延續的重任後,它們便會無聲無息地「死」去。但蟬的死亡,其實是另一種新生。2到8周後,卵中孵化出的幼蟲就會離開樹幹,來到地面,打洞,鑽進泥土深處,在十多年的蟄伏後,重新振翅於陽光下。
  • 秋天的詩詞: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秋天來了,你會想到哪些詩詞呢?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二》秋天到了,山水清淨,夜裡還會降下白霜;滿樹的枝葉現在已經有紅有黃,在山間錯落點染。秋天的景色清麗閒雅,在詩人的筆下恍若一位彬彬有禮的君子,讓人無不肅然起敬!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 當秋天成了風景,又一個夏季成了故事——《蟬》
    當秋天悄悄地成了風景,又一個夏季成了故事。那代表著夏天的歌唱者,漸漸地已經聽不到她的歌聲了。雖然,我敢保證沒幾個人會喜歡她的歌聲,特別是寂靜的夜晚。但不得不服她,在地底長眠多年,只為等一個可以生活的夏天。
  • 今日處暑: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
    ③「露蟬聲漸咽,秋日景初微。」北方已有清秋之韻,是迎秋賞景好時節。④天氣由熱轉涼,應調整起居,充足睡眠,適應「秋乏」。秋天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處暑時節天文專家稱,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
  • 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煙火人間》哪裡聽
    近日,在抖音上面有一首特別火的歌,很多人都在翻唱這首歌,這首歌的其中一句歌詞是「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這是首什麼歌呢?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抖音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歌曲《煙火人間》中的一句歌詞,這首歌的演唱者是網絡歌手添兒唄,目前在網上很是受歡迎。
  • 未聞蟬聲,但見知了
    蟬,又名知了。地方也有叫借落子。半翅目蟬科動物,分布於溫帶及熱帶地區,棲息於沙漠、草原和森林。蟬有兩對膜翅,形狀基本相同,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每當蟬口渴,飢餓之際,總會用自己堅硬的口器插入樹幹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營養與水分吸入自己的身體中,用來延長自己的壽命。
  • 蟬聲陣陣,夏日炎炎,4首詩詞,帶大家聆聽詩詞中的蟬鳴
    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講蟬蛹逮來扣到瓶子或者箱子下面,等到第二天,把已經蛻變成功的蟬放到透明的瓶子裡把玩。還喜歡去林子裡摸蟬蛹,回到家用水泡起來,第二天用油炸著吃(我不敢吃,看著別人吃)。這幾年,也許捉得太多了,明明到了蟬鳴的時間卻聽不到當初那清脆的蟬鳴聲了,只能在詩歌中傾聽陣陣蟬鳴。
  • 詩歌:那一個秋天
    那一個秋天文 / 白韶鍾 山東那一個秋天沒有菊花馬致遠的昏鴉找不到枯藤老樹昏鴉腳印流出一雙雙冰鞋滑入冬天蒼白的跑道燃燒的旗幟,楓葉紛紛飄落蔬紅的苦笑蟬聲,被季節剦割蛻化成驚弓之鳥秋風打著寒噤山水動容霎時消瘦了秋雨淅淅瀝瀝成為檀板下悽清的歌謠是是躲進雲層逃避閃電哨那一個秋天喲所有的烈性酒 皮毛都被搶購一空
  • 王維這首詩寫了秋天隱居的閒適,最後14字充滿了幽居的情趣
    草間蛩響臨秋急,山裡蟬聲薄暮悲。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首聯: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溪守故籬。自己沒有才能不敢辜負聖明時代,思念著回到東溪守著竹籬故居。詩人說自己無才並非真的是無才,王維年紀輕輕就名滿天下了。
  • 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小學必背古詩《蟬》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藉秋風的力量。創作背景:貞觀初年,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同掌文翰。虞世南雖然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當政得失,直言敢諫,他多次諷勸唐太宗要勤於政事,並以古帝王為政得失,論證利弊,深得李世民敬重。
  • 每日唐詩鑑賞:《蟬》
    >02【譯文】垂下來觸鬚喝著清涼的露水,蟬鳴聲從高疏的梧桐樹中傳了出來首句「垂緌飲清露」中,「緌」的意思是古人結在頜下的帽帶下垂的部分,而蟬的頭部也有類似的觸鬚,形狀相似,故為「垂緌」,再次暗指。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次句「流響出疏桐」,顧名思義,寫出了蟬聲從梧桐樹遠傳而出。「桐」指梧桐樹,形容為高樹,「疏桐」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流響」為蟬聲的長鳴不絕,悅耳動聽。
  • 描寫秋天的詞語句子 小說寫作素材
    秋日:1.秋天的太陽。2.秋季,秋天時期。3.秋季的白晝。秋華:1.秋花。2.指菊花。凜秋:寒冷的秋天。秋涼:1.秋季天氣涼爽。亦指秋涼季節。2.指秋天的寒氣。殘秋:秋天將盡的時節。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 描寫秋天的唯美句子 秋天的意境是詩人無法用語言所描繪的
    秋天的意境是詩人無法用語言所描繪的;也是畫家無法用畫筆描繪的;秋天的意境只能用心去體味;用眼去感受;我對秋天的竟境有一番獨到的見解。秋天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使秋天充滿靈秀之氣。下面是描寫秋天唯美的句子,歡迎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