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從極微到極大:天外有天,超越想像
前面我們說到目前的可視宇宙直徑已經達到約920億光年,這是人類目前使用科學手段所能觀測到的極限。那麼宇宙真的只有這麼大了嗎?有沒有其他方法來揭示一個更真實的宇宙呢?應該說,有的。下面我們就可以來看看佛是怎麼描述宇宙的。
佛是梵語buddha的音譯。本來音譯為「布達耶」或「佛陀耶」,但中國人一向歡喜簡化,就簡稱為「佛陀」,又進一步簡稱為「佛」。「佛」翻譯成中文是覺悟者的意思,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一般人概念中的「佛」,僅指兩千五百多年前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釋迦牟尼佛,但這其實只是釋迦牟尼佛的百千萬億化身(又稱為應身)之一。此外佛還有報身和法身,報身是佛在佛國(淨土)所現之身,法身則是遍滿虛空、不生不滅的真理之身。
佛為教化眾生,根據眾生能夠接受的程度來隨順眾生的理解能力而說法,在說法過程所說的宇宙,大致是這樣的:
1、小世界。每一個小世界都以須彌山為中心,須彌山上下兩端都非常大,中間部分卻比較小,狀似啞鈴,透過香水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水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我們的地球、月亮、太陽等都圍著須彌山轉,一個日月運行的地方,即為一個小世界。對應我們的太陽系,在銀河系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可以認為一個小世界即是一個銀河系。日月在須彌山的山腰部位,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然後有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層天稱為空居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地居天)。這裡的天不是指我們仰頭能見的天空,而是另外的維度空間。目前現代物理學家們已經將維度空間的概念擴展到十一維,而我們人類能見到的生活空間是三維。在上述六天(欲界天)之上又覆蓋有一層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與六欲天及以下的阿修羅、人、畜牲(旁生)、餓鬼、地獄等五道眾生所居世界共同組成一「小世界」,是佛教宇宙觀中最小的世界單位。
2、小千世界。一千個小世界上面再覆蓋一層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即組成一個小千世界。
3、中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上面再覆蓋一層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即組成一個中千世界。
4、大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上面再覆蓋一層四禪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即組成一個大千世界。
這樣三個千連乘,所以大千世界又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總數約為10億個銀河系,為一尊佛所教化的範圍,我們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也稱為「娑婆世界」。
5、無量數的大千世界構成了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無量數的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又構成華藏莊嚴世界海。華藏莊嚴世界海形如蓮花,有二十重蓮花瓣狀的結構,我們大家都聽說過的離我們有10萬億佛國(一個佛國即一個大千世界)距離的西方極樂世界就與我們的「娑婆世界」在同一重「花瓣」上,而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的距離換成科學計數則有10萬光年(銀河系直徑)*1000*1000*1000*10萬億=1000億億億光年,折算為公裡數的話則是9460.8萬億億億億公裡。這還只是在一重花瓣結構上的距離,而若以華藏莊嚴世界海為中心,在它的八方及上下還可以標出十個世界海,它們都與華藏世界海相等。佛陀並且進一步指出:「廣說者不可窮盡」。佛陀宣說包括上下在內的十方,就明確地說明了地球是懸在虛空中的,且太陽系、銀河系等都是懸空的,與現代科學發現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