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不怕權臣不怕匈奴,卻唯獨怕一個人,這個人到底有多厲害

2020-12-12 小龍談古論今

司馬遷的《史記》有這樣一段記載,一次漢武帝不戴帽子坐在武帳中處理公務,恰好遇到汲黯匯報工作,武帝暗想沒有戴帽子又要被汲黯批鬥,他嚇得連忙躲了起來,然後告訴自己的侍從,不管汲黯奏報何事,一律批准,辦完事後,趕緊讓他走。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漢武帝有多畏懼汲黯,要知道漢武帝曾經在茅廁召見衛青,他召見公孫弘時,可以不用戴帽子,但是漢武帝從來不敢不佩戴帽子見汲黯,那麼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不怕權臣不怕匈奴,為何唯獨懼怕汲黯?

汲黯劇照

汲黯是何許人也

汲黯今河南濮陽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先祖世世代代在朝中任任卿、大夫等職務,汲黯因為父親的緣故,在景帝朝做了太子的洗馬官,因為人剛正不阿,人人見了他都害怕,武帝即位以後任命他為謁者,也就是皇帝身邊的侍從官。

漢武帝即位後第三年,南方東越的閩越人和甌越人相互打了起來,漢武帝派汲黯去視察,汲黯來到吳縣(今蘇州)後停住了腳步,他沒有繼續南下,而是折返而歸。

回到京城以後,汲黯向漢武帝匯報工作說:東越人就是喜歡打仗,這檔子事不值得勞煩我們去過問。這次汲黯膽子可真大,竟然抗旨不遵,在當時是死罪。

緊接著不久,河內郡(今河南武陟)發生火災,火勢兇猛,一千多戶人家遭殃,漢武帝又派汲黯去查看情況,結果汲黯又沒有到河內郡,而是到了河南郡(今河南洛陽),汲黯回來跟漢武帝匯報說:我到了河南郡發現當地發生了水旱災害,災民泛濫,出現父子相食的慘狀,我擅自傳你的旨意把河南郡的糧倉打開賑濟當地災民,我現在回來向你請罪。

漢武帝劇照

汲黯這個人在武帝朝非常特殊,他可以抗旨不準,也可以假傳聖旨,這兩條都是死罪,但是漢武帝並沒有治他的罪,反而提拔他做了縣令。汲黯覺得當縣令很恥辱,便辭官還鄉,漢武帝聞訊以後,把汲黯召回任太中大夫。

汲黯除了多次違背皇帝的意願以外,他還批鬥漢武帝,說他內心貪慾表面上卻裝出一副仁義的樣子,這種形象去效仿古代的賢君太滑稽了,這次汲黯把漢武帝氣得罷朝,朝中大臣都替他捏了一把汗,認為汲黯這次捅到馬蜂窩了。

退朝以後漢武帝並沒有處罰汲黯,只是說他太愚直。

漢武帝為什麼懼怕汲黯?

漢武帝在位期間多次派兵攻打匈奴,解決了漢朝初年漢朝對匈奴弱勢的局面,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又怎麼可能真正懼怕汲黯,漢武帝其實把汲黯當成了自己身邊的魏徵,才會對汲黯事事寬容,汲黯身上有三大特徵受到漢武帝的賞識。

1、為人嚴肅正直

汲黯在景帝朝就做官了,由於他為人嚴正到了令人畏懼的地步,連漢景帝都怕他,武帝即位以後也非常畏懼汲黯。

漢武帝劇照

漢武帝手下有一位非常寵信的大臣叫公孫弘,這人是個偽君子,他常常跟別的大臣一起商量公務,意見達成一致後去見漢武帝,見到皇帝以後,公孫弘每次都不先發表意見,讓同僚先說,自己卻站在一旁默默觀察領導的臉色行事,發現武帝不滿意,他立即倒戈逢迎皇帝,反駁大臣的提議。

為此大臣們每次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漢武帝非常信任公孫弘的緣故,大家是敢怒不敢言,汲黯卻是個例外,他為人耿直對公孫弘見風使舵,逢迎皇帝的行為非常不滿。

一次朝會時,汲黯當著所有大臣的面揭露公孫弘的狡詐行為,他說齊國人向來詐而無實情,公孫弘最初與我們商量好的事情,見到皇帝以後卻臨時變卦,這是為臣者的不忠。

還有一次汲黯又一次當著大臣的面說公孫弘拿著高工資,卻蓋布被子,他這是為盜取清廉名聲而欺騙世人。

公孫弘是表面和善,內心陰險之人,面對汲黯幾次發難,他都替自己圓了過去,汲黯不僅彈劾重臣公孫弘,還曾經大罵權臣張湯斷子絕孫。因為張湯擔任司法長官以後要修改漢代的律法,汲黯呵斥張湯不弘揚先帝的功業,不遏止百姓的邪念,又不能讓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可以說一事無成,反而整天在這裡以破壞律令來為自己創造業績,這樣做只會讓你們張家斷了香火。

張湯劇照

可見汲黯為人正直一點也不畏懼權貴,尤其是像公孫弘這種妒賢嫉能的偽君子,大臣們都敬而遠之,只有汲黯敢於直言相諫,為大義捐軀。

2、汲黯能力突出

汲黯經常在皇帝面前直言諫諍,整天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就差將唾沫吐到皇帝的臉上了,於是乎漢武帝非常厭煩他,就把他從今天的西漢外放到山東郯縣(古東海郡)做太守,官品沒有什麼變化。汲黯來到山東以後,可能水土不服,整天臥病在床,長期不出門。汲黯為自己挑選了一些得力的助手,把一些瑣碎的小事交給他們辦理,自己負責掌管一些大事。

汲黯尊奉道學,他治理東海郡時,採用的是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即不要打擾老百姓,清淨事少。一年以後東海郡大治,這下汲黯出名了,他躺在床上,在短短一年時間之內就能把東海郡治理好,無人不贊。

漢武帝得知以後,立即把汲黯召回,並提拔他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汲黯劇照

汲黯向來與公孫弘不合,公孫弘為了打擊汲黯,向武帝請求派汲黯任右內史(主管京城的官員),右內史這個官可不好做,住在京城的皇親國戚居多,他們都有強硬的後臺,管理好了得罪權貴,管理不好是失職,結果汲黯在短短幾年時間內,京城大治,也沒有得罪達官貴人,反而權貴都怕他。

不僅如此連諸侯王都怕他,淮南王劉安謀反時說,擺平丞相公孫弘就像搖落秋天的樹葉一樣容易,而汲黯是軟硬不吃,很難對付。

可見汲黯不愧為西漢第一直臣,南宋詩人劉克莊稱包拯就是宋代版的汲黯。

3、汲黯是社稷之臣

汲黯抗旨也好,假傳聖旨、彈劾權臣也罷,他的出發點很單純,都是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漢武帝從中也看到汲黯的忠誠和耿直。

汲黯體弱多病,一次他一病就是三個月,按照漢代律法只有三個月病假,超過就要革職,但是漢武帝卻給汲黯開了後門,多批了他幾個月的病假。

漢武帝劇照

後來汲黯身患重病,他讓同鄉莊助替他請病假,漢武帝問莊助:汲黯是個什麼樣的人?

莊助:汲黯在朝做官,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是要是皇帝仙逝,他可以忠心輔佐少主,誰也改變不了他的忠心。

漢武帝聽後點點頭說,古代向來就有安邦定國的忠臣,汲黯就是類似於他們這種社稷之臣。

漢武帝雖然對汲黯寬容,也非常欣賞他的能力和忠心,但是漢武帝並沒有重用他,他重用的是公孫弘、張湯這類善於逢迎的大臣。但是武帝朝的官不好做,很多不得善終,汲黯雖然數次頂撞漢武帝,他卻有個不錯的結局,病死在淮陽太守的位置上。

相關焦點

  • 投降匈奴的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被漢武帝逼到牆角的悲哀
    對於武帝來說,超級戰將霍去病顯然比李敢更有價值,自然包庇霍去病,宣稱李敢是被鹿撞死的,霍去病沒有受到任何懲罰。什麼樣的鹿能撞死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武將?這個理由有點荒謬。李家知道李敢死得蹊蹺,卻不敢追查,但心裡不可能沒有怨言。
  • 衛青到底有多厲害,一生沒有敗績,差點把匈奴趕到北極去了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有一個很大的敵人就是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劉邦曾經率兵親自攻打過匈奴,結果被匈奴人圍在了白登山。如果不是陳登的話,劉邦就無法安全撤回了。之後的西漢皇帝對匈奴一直採取和親的政策,畢竟西漢剛建國,百廢待興,國力不允許攻打匈奴。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已經休養生息幾十年了,拉開了反擊匈奴的大旗。
  • 霍去病到底有多厲害?墓前一座石像名叫馬踏匈奴,說盡匈奴血淚
    霍去病的經歷也是非常特別,他年少時候就入宮在武帝身邊長大,自己也得到了皇帝的親自培養,漢武帝非常喜歡這個小夥子,也希望他能成為一位出色的名將,後來霍去病年僅18歲就在軍中有了成就,一戰就被封為冠軍侯,這也開始了他的傳奇生涯。
  • 霍去病有多厲害?匈奴心酸寫下一首歌,如今卻成匈奴唯一一首民歌
    都說霍去病帶兵打仗一輩子都沒有輸過,曾遠徵匈奴部落,所到之處均讓對方望風而逃。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竟能讓匈奴人以一句詩歌,道出其中心酸?而這首悲歌卻成為匈奴唯一一首留下來的民歌。
  • 戰神霍去病究竟有多厲害?匈奴的一句飲馬瀚海,封狼居胥,道出心聲
    「匈奴未滅,無以為家」。這句充滿了豪情壯志的話是生於公元前140年,卒於公元前117年的霍去病說的。霍去病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將才,只可惜他只活了短短二十幾年就離開了他拋灑熱血的戰場。如果可以多給他一些時間,霍去病一定能實現他年少的夢想。
  • 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前哨站,"馬邑之謀」究竟是什麼誕生的
    現如今呂后你新寡,而我又是單身,我們都屬於同病相憐的人,鬱鬱寡歡,心中的苦楚和煩悶無處發洩,我真心希望能和你手牽手,肩並肩,心連心,從此朝朝暮暮長相廝守,攜手共創美好未來。面對這樣極具侮辱性的「求愛信」,樊噲提議出兵掃蕩匈奴,但呂后最終還是聽從了季布的意見,選擇了忍氣吞聲,再送公主並配以金銀珠寶等陪嫁品,以定冒頓之心。呂后延續了漢高祖的做法,暫時解決了匈奴這個難題。
  • 熊出沒中互相打臉的設定,人類到底怕不怕狗熊?
    見習慣熊大熊二後,光頭強也不再害怕狗熊,甚至在劇中的設定是光頭強能聽懂熊大熊二的話,而其他路人甲角色在狗熊嶺見到狗熊時,可能會驚慌失措,不過有時候人類又不怕狗熊,一時害怕一時喜歡,這種互相打臉的設定在《熊出沒》中也是常態,那麼最後人類到底害怕狗熊嗎?
  • 漢武帝苦戰44年,與匈奴未分勝負;漢宣帝為何一戰就把匈奴打垮?
    而常惠卻因為熟悉匈奴形勢,利用5萬人俘殺匈奴大小首領及部眾39000餘人,牛馬牲畜70餘萬眾。 這是自漢武帝大舉遠徵匈奴後,20多年來漢廷對匈奴作戰規模最大的一次。 而這次戰役以後,匈奴便肉眼可見的衰落了。當年冬,匈奴壺衍鞮單于自率大軍報復烏孫,卻僅僅「自將萬騎」,比起當初動輒控弦30萬、3-5萬騎兵入塞的規模要小得多了。
  • 漢武帝厲害到什麼地步?為了一匹馬,就滅了一個國家!(上)
    漢武帝厲害到什麼地步?為了一匹馬,就滅了一個國家!漢武帝是漢朝歷史上除了少有的能跟開國皇帝劉邦媲美的皇帝之一,從剛登基做皇帝的時候就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政治天賦,漢王朝在他的手上迸發出萬丈光芒,周邊王國無一不服,具體他厲害到什麼地步呢?
  • 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到底有多厲害?一生經歷跌宕起伏!
    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到底有多厲害?一生經歷跌宕起伏!漢武帝作為歷史上一位擁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一切都非常讓人關注,他在位的期間,把西漢的國力推到了最高峰。不說他破匈奴,就說他在國內的一些政績就已經非常令人佩服了。
  • 為什麼說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呢
    在鄉下,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對貓頭鷹的突然出現還是有所顧忌的。 我們村子裡就一直沿續著這樣一種說法,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老人們都怕貓頭鷹笑呢?原來一個人在他臨終以前,就會有貓頭鷹在他家附近笑。也許這就是一種說法吧,真巧了,最近我看了一篇報導,原來這種自然現象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
  • 17歲女奴被漢武帝翻了牌子,意外得一將軍,從此匈奴再無安靜之日
    到了漢武帝這裡,他就不想受這個氣了,堂堂大漢怎麼能如此沒骨氣呢?因此,才有了漢武帝想要畢生打匈奴的志願。但是,哪一個人是他能用的將才呢?其實漢武帝也是不清楚的, 他也只能是碰,因為他的祖上是沒有給他留下能夠主動打匈奴,還能戰勝匈奴的將軍的。不過,漢武帝相信他是可以完成這一壯舉的。
  • 劉邦為什麼打不過匈奴?漢武帝又是因何才能打敗匈奴的呢?
    劉邦打匈奴同漢武帝打匈奴是兩回事兒,劉邦是威懾,漢武帝是降服。所以,主觀意識的不同,決定了戰爭結果的差異。劉邦對匈奴的戰爭如果不是韓王信投降匈奴,劉邦也不會對匈奴動武,原因很簡單,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 真正的成功人不怕麻煩,有足夠的耐心
    換言之,不要怕麻煩。我可以改變文章每次超過十次,我不會感到疲倦;我必須修改一份副本幾次,絕對沒有缺陷和錯誤。很多人經常問我,你不怕麻煩嗎?這麼多時間和精力來解決一個小問題。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告訴對方,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鍛鍊自己的耐心。
  • 最後的漢匈之戰,漢武帝失敗了,為什麼反而是匈奴活不下去了呢?
    大漢經過漢景兩帝的忍辱負重和苦心經營後終於有了和匈奴正面一戰的實力,於是漢武帝決定將身邊這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清除掉。不可置否,在漢武帝一生對匈奴的作戰是輸多贏少的,就算是這樣也把匈奴打得活不下去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漢武帝主動發動了戰爭,把戰火燒到了匈奴境內。
  •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徐坤被P上女裝!第三張圖人氣比本尊還要高?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徐坤被P上女裝!第三張圖人氣比本尊還要高?蔡徐坤通過《偶像練習生》被人喜歡,同樣也被所有人討厭,或許人就是這麼兩極分化的吧。#蔡徐坤#剛開始粉絲們確實是會恨不得到黑粉們面前大吵大鬧,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偶像有多麼不容易,這一路走來到底經歷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就連蔡徐坤本人對這些評價都無法釋懷。如今蔡徐坤和粉絲都已經陪伴著對方一起長大,兩者現在都把黑粉們的辱罵當成前進的動力。
  • 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到底有多厲害?
    今天小編為大家講的這位女子一生都很傳奇,她二婚嫁給了皇帝,並且兒子還是千古一帝——漢武帝。她由農村婦女變成皇后,是典型的麻雀變鳳凰。那這位漢武帝的母親王娡到底有多厲害呢?王娡是項羽的後代,劉邦稱帝後,王氏家族很快就敗落了。王娡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為了生計,母親只好改嫁。眼看王娡到了嫁人的年齡,在母親的撮合下,王娡嫁給了金王孫,並誕下一個女兒。
  • 大漢王朝與匈奴的最後一戰,中原人終於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匈奴騎兵
    大漢王朝自漢高祖劉邦建立以來,北方匈奴騎兵不斷侵擾北方,燒殺搶掠,姦淫婦女,喪盡天良,而漢朝統治者抵禦匈奴的辦法竟是依靠破舊低矮的秦始皇時期修建的城牆。這是因為漢朝統治者怕了,高祖建國之初,兵力強盛,想要一舉消滅匈奴,在他看來,秦始皇曾經打敗過匈奴人,而他又打敗了秦始皇。
  • 我有20鐵,你怕不怕?這些《我的世界》著名的梗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有20鐵,你怕不怕?"結果這個梗越傳越火,哪怕到現在也依舊經典,成為了無數萌新玩家的啟蒙名句!2、 我有20鐵,你怕不怕?早期的《我的世界》由於教程很少,大多數玩家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總結遊戲玩法。
  • 馬紅俊皮起來沒人不怕,唯獨朱竹清可以治好他!理由是什麼?
    因此馬紅俊一旦被人剝了皮誰都不怕,再加上他的鳳凰武魂一旦暴走,就算唐三也很難將他壓制無傷。可是這個愣頭青,誰又不怕唯獨怕朱竹清呢?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幾次當馬紅俊耍脾氣時,只要朱竹清一說出來,他就乖乖聽話,要是不認識的人,還以為他是朱竹清的呢?否則為何這牛脾氣小的胖子偏偏對朱竹清依依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