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麼是活著?這不僅是哲學問題,還與生活息息相關。
曾聽很多人說,活著就是一個忍受痛苦的過程,那些甜美而溫馨的記憶,佔據生命的分量畢竟太少。
我不置可否,生活本身就像一個紛亂多彩的劇本,跌宕起伏,你是你劇本的主角,也是他人劇本的配角。
02
生活是最牛逼的編劇,我們經歷一些痛苦,背後的意義也許是銘記那些快樂和幸福,在以後的日子裡懂得珍惜。
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以喪文化為主,題目的意義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樣的人生沒有自己的主見和看法,簡直就像一個傀儡。
主人公葉藏出身於大家族,不過卻並不怎麼受關注,他習慣了通過搞笑來博得別人的注意,然後讓他們開心,增添他們的趣味性。
一個人戴面具戴得久,就不容易摘掉了,而且當遇到了知曉其秘密的人,他感受到的不是欣慰,而是恐懼。
03
葉藏被竹一發現了秘密,然後就想方設法地討好他,與他交朋友。後來葉藏遇見了堀木正雄,徹底放飛了自我,一步步地跌進黑暗的角落。
葉藏的一生似乎都在忍受著某種痛苦,小時候討好的性格,長大後沉醉於各種不良的嗜好,在看清很多人的真面目後選擇了逃避,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個葉藏,渴望得到關懷,卻以嘲笑自己為代價才能博得別人的關注,偽裝著自己,無法做成為一個精神的自由人。
活著本身就要忍受痛苦嗎?我們常常聽到醫院的重症患者說活著真好,也被教導著生命很寶貴,要在有限的人生取得不平凡的成就。
04
他們輕描淡寫地揭過生命的殘酷,似乎只要生命的痕跡未曾消失便是活著,但你會發現,活著不僅僅是活著,活著也需要理由。
有時候活著是痛苦夾雜著快樂,小時候無憂無慮,那是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長大後心力交瘁,那是因為你要為別人負重前行。
魯迅曾說要直面慘澹的人生,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得知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見過人心的險惡,卻不願意隨波逐流,知道生活的殘酷,但不願意被迫屈服。
05
雖然痛苦,有時候又不得不忍受,但你知道,你仍在努力,仍在探索,每一次低谷,就有一種反彈。
最令人佩服的從來不是那些只知道忍受痛苦的膽小鬼,你知道黑暗是生命的底色,但也想通過努力為生活添加一抹亮色。
一個人要經歷多少苦痛,才能寫出《人間失格》這部作品。我們看到了喪的文化,也看到了很多人的不幸和悲哀。
也許喪的最大意義是審視我們的生活,它像一面鏡子,反射著我們的內心。
06
你有多久沒有問問你想成為怎樣的人?現在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做好迎接未來挑戰的準備了嗎?
人間失格,渴望被承認,希望被認同,幻滅了的真相,很痛苦,不過生活不是為了忍受痛苦,也不是放縱痛苦,而是借著痛苦不斷地磨練自己,品味出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