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與薄老(右)
孫尚臣
翻開厚厚的中國共產黨黨史,仿佛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畫卷。我們黨經歷了九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年的橫空出世,後來的艱苦卓絕,今天的燦爛輝煌,都濃縮在厚重的黨史史冊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聲,我們在童年時就會唱,但是要真正懂得這首歌曲的深厚內涵,是在我入黨之後,尤其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邊工作的那段日子裡,對黨的認識,不僅有了理性的理解,更有了感性的體會。這兩者結合在一起,不斷積累升華,使自己的黨性有了質的提高。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一生,就是一部活著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我有幸在薄一波同志的身邊工作多年,對這一點體會很深。偉人之所以是偉人,是因為他們都有轟轟烈烈、叱吒風雲的一面,但在重大歷史事件之外,他們也都有家常、樸素、很有人情味的一面。他們的革命立場、氣節、魄力體現在大是大非上,他們的細膩感情、人性光輝,則往往體現在生活小事上。正是有像薄老這樣的老一輩忠誠的共產黨人,人民群眾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可歌可泣的黨,也是一個時刻關心民眾生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可親可敬的黨。薄老把一生奉獻給黨、國家和人民,在管理國家大事中,有無數個工作和生活細節。我在他身邊工作,不僅感到幸運,更意識到責任。以一個年輕黨員的角度充分領略第一代黨員代表人物的精神境界和崇高黨性,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把工作做好,同時也把自己觀察、了解、感受到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讓更多年輕人通過了解老一輩革命家的情懷,來增加對我們黨的認識。相比閱讀書中的黨史,這是活的黨史,生動的黨史。
在記錄薄老工作和生活點點滴滴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他的了解,也學到了單純從閱讀中所學不到的東西。在我離開薄老身邊多年之後,之所以能憑藉記憶和印象把《別樣的懷念》一書寫出來,我確實用了心思,下了工夫,也說明書中的事情對我影響之深。
為了迎接建黨九十周年,今年四月十日,我被指派組織薄老原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一起,遠赴薄老的故鄉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蔣村,到「一波生態園」義務植樹,是一次黨性鍛鍊,更是一次對黨史的重溫。山西省委、省政府也在開展紅色旅遊,但沒有為薄老建紀念堂、紀念碑、重修故居,而是用綠化荒山禿嶺、改造大自然來紀念薄老,這同樣是為建黨九十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也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通過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我們捐贈二百本《別樣的懷念》一書,請其轉給學校師生,希望薄老的革命精神對更多的青年產生影響。正如書出版時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同志所題寫的:「以親身經歷,感受、傳播薄老的好思想、好作風。」我希望更多讀者通過了解薄老而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通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而更多了解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在我黨九十年的歷史進程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腥風血雨中經歷生死考驗,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沒有任何先例的情況下摸索建設國家的道路,充滿艱難曲折,餘下的三分之一時間裡,也仍然是從摸著石頭過河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管理著一個超大規模、超級複雜、人口多、底子薄的社會,成功建設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讓十幾億人歷史性地擺脫了溫飽不足的狀態,進入基本小康社會。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發展成就。九十年前的中國,是一個積貧積弱、受人欺侮、內戰頻發的國家。今天的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第一代黨的領導人「超英趕美」的宏偉設想,已在我們這一代開始實現。每當想到這些,我就發自內心地為我們黨感到光榮和自豪,為自己是這個黨的一員感到驕傲,更感到自己肩上責任重大。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年份,也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從第一個五年計劃起,作為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薄老就開始全力以赴抓一百五十六項重點工程,後來又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在一個又一個五年計劃中,他是策劃者、制定者,又是實施者、推動者。更重要的是,他親自見證了從五年計劃向五年規劃的歷史性轉變。一字之差,表明了我國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走向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進程,包含著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同階段,包含著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的與時俱進,也包含著我黨一代又一代領導集體政治智慧和治國理政經驗的不斷總結和提高。
以前我曾有過模糊認識,認為國家的計劃、規劃、方針政策,和平頭百姓似乎關係不大。後來在薄老的言傳身教影響下,經過對黨史的學習,對時事政治、社會學理論的學習,我逐漸懂得了國家規劃實際上和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生活質量都密切相關。從當前來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還沒有完全消除,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全球需求結構產生變化的情況下,市場、資源、人才、科技、能源、貿易等方面,都在發生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勢必反映到消費、物價、住房、交通、通信、教育、就業等方面,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影響到我們的衣食住行。國家制定五年規劃,正是要面對國際形勢和國內需求,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的角度,來確定總體發展思路和具體發展戰略。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紀念我黨成立九十周年的莊嚴時刻,不能忘記入黨時的誓言。「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國家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我們應該有新的精神狀態。所謂新,來自何處?溫故知新。重溫了紅色黨史,大腦裡迴旋著紅色旋律,更堅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