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黨史 念薄老

2021-01-11 鳳凰網

作者與薄老(右)

孫尚臣

翻開厚厚的中國共產黨黨史,仿佛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畫卷。我們黨經歷了九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年的橫空出世,後來的艱苦卓絕,今天的燦爛輝煌,都濃縮在厚重的黨史史冊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聲,我們在童年時就會唱,但是要真正懂得這首歌曲的深厚內涵,是在我入黨之後,尤其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邊工作的那段日子裡,對黨的認識,不僅有了理性的理解,更有了感性的體會。這兩者結合在一起,不斷積累升華,使自己的黨性有了質的提高。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一生,就是一部活著的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我有幸在薄一波同志的身邊工作多年,對這一點體會很深。偉人之所以是偉人,是因為他們都有轟轟烈烈、叱吒風雲的一面,但在重大歷史事件之外,他們也都有家常、樸素、很有人情味的一面。他們的革命立場、氣節、魄力體現在大是大非上,他們的細膩感情、人性光輝,則往往體現在生活小事上。正是有像薄老這樣的老一輩忠誠的共產黨人,人民群眾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可歌可泣的黨,也是一個時刻關心民眾生活、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可親可敬的黨。薄老把一生奉獻給黨、國家和人民,在管理國家大事中,有無數個工作和生活細節。我在他身邊工作,不僅感到幸運,更意識到責任。以一個年輕黨員的角度充分領略第一代黨員代表人物的精神境界和崇高黨性,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把工作做好,同時也把自己觀察、了解、感受到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讓更多年輕人通過了解老一輩革命家的情懷,來增加對我們黨的認識。相比閱讀書中的黨史,這是活的黨史,生動的黨史。

在記錄薄老工作和生活點點滴滴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他的了解,也學到了單純從閱讀中所學不到的東西。在我離開薄老身邊多年之後,之所以能憑藉記憶和印象把《別樣的懷念》一書寫出來,我確實用了心思,下了工夫,也說明書中的事情對我影響之深。

為了迎接建黨九十周年,今年四月十日,我被指派組織薄老原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一起,遠赴薄老的故鄉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蔣村,到「一波生態園」義務植樹,是一次黨性鍛鍊,更是一次對黨史的重溫。山西省委、省政府也在開展紅色旅遊,但沒有為薄老建紀念堂、紀念碑、重修故居,而是用綠化荒山禿嶺、改造大自然來紀念薄老,這同樣是為建黨九十周年獻上的一份厚禮,也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通過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我們捐贈二百本《別樣的懷念》一書,請其轉給學校師生,希望薄老的革命精神對更多的青年產生影響。正如書出版時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同志所題寫的:「以親身經歷,感受、傳播薄老的好思想、好作風。」我希望更多讀者通過了解薄老而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通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而更多了解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在我黨九十年的歷史進程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腥風血雨中經歷生死考驗,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沒有任何先例的情況下摸索建設國家的道路,充滿艱難曲折,餘下的三分之一時間裡,也仍然是從摸著石頭過河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管理著一個超大規模、超級複雜、人口多、底子薄的社會,成功建設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讓十幾億人歷史性地擺脫了溫飽不足的狀態,進入基本小康社會。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發展成就。九十年前的中國,是一個積貧積弱、受人欺侮、內戰頻發的國家。今天的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第一代黨的領導人「超英趕美」的宏偉設想,已在我們這一代開始實現。每當想到這些,我就發自內心地為我們黨感到光榮和自豪,為自己是這個黨的一員感到驕傲,更感到自己肩上責任重大。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年份,也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從第一個五年計劃起,作為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薄老就開始全力以赴抓一百五十六項重點工程,後來又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在一個又一個五年計劃中,他是策劃者、制定者,又是實施者、推動者。更重要的是,他親自見證了從五年計劃向五年規劃的歷史性轉變。一字之差,表明了我國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走向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進程,包含著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同階段,包含著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的與時俱進,也包含著我黨一代又一代領導集體政治智慧和治國理政經驗的不斷總結和提高。

以前我曾有過模糊認識,認為國家的計劃、規劃、方針政策,和平頭百姓似乎關係不大。後來在薄老的言傳身教影響下,經過對黨史的學習,對時事政治、社會學理論的學習,我逐漸懂得了國家規劃實際上和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生活質量都密切相關。從當前來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還沒有完全消除,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全球需求結構產生變化的情況下,市場、資源、人才、科技、能源、貿易等方面,都在發生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勢必反映到消費、物價、住房、交通、通信、教育、就業等方面,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影響到我們的衣食住行。國家制定五年規劃,正是要面對國際形勢和國內需求,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的角度,來確定總體發展思路和具體發展戰略。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紀念我黨成立九十周年的莊嚴時刻,不能忘記入黨時的誓言。「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國家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目標,我們應該有新的精神狀態。所謂新,來自何處?溫故知新。重溫了紅色黨史,大腦裡迴旋著紅色旋律,更堅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標。

相關焦點

  • 重慶市直機關「讀黨史、守初心、擔使命」活動讀書分享決賽舉行
    12月16日,重慶市委直屬機關工委、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舉辦重慶市直機關「讀黨史、守初心、擔使命」活動讀書分享決賽。重慶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張國忠、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徐塞聲出席活動並講話。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曾維倫,重慶市委直屬機關工委、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有關領導,各市直機關黨務幹部以及黨員代表15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現場,由各市直機關黨組織推薦、機關黨建工作協作組選拔,來自市直機關的15名同志圍繞「讀黨史、守初心、擔使命」這一主題,從不同維度分享了各自體會,充分展示了市直機關黨員幹部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的精神面貌。
  • 「百行」青年讀「四史」(三十三)|【黨史】初心不改,在偉大徵程中...
    「百行」青年讀「四史」(三十三)|【黨史】初心不改,在偉大徵程中砥礪前行 2020-12-02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黨史」陳晉:黨史是一門政治性很強的歷史學科,一定要有現實...
    陳晉:黨史是一門政治性很強的歷史學科,一定要有現實感——黨史研究是「常學」學習黨史正好,1986年我讀到過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寫的一本叫《毛澤東的讀書生活》的小冊子,作者是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等前輩,發現毛澤東讀了那麼多書,裡面還談到毛澤東評論《紅樓夢》等,跟我的專業很接近。我就給當時在中央文獻研究室當副主任的龔育之寫了一封信,表達了我想到文獻研究室工作的意思。龔育之同志向室裡推薦後,1987年年底我就到了中央文獻研究室。從此,一幹就超過了30年。
  •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用新媒體講好黨史新中國史
    黨史居然有了漫畫版。」4月29日,看到剛剛上線的黨史漫畫《大慶石油會戰》,一名網友直呼沒想到。 黨史漫畫出自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這個以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見長的權威機構,正藉助新媒體致力於講好黨史新中國史。 「90後」杜碩是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街道綜合辦公室的一名幹部,同許多年輕人一樣,他喜歡玩手機、上網。偶然間看到《開國大典》短視頻,杜碩頗感意外。
  • 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 ·陳宇廷 |讀萬卷
    手把青秧插滿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讀萬卷·五·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圖書提供者:優雅儀態導師:蕙如作者:陳宇廷讀者:方塘沒有人能修成佛我們本來就是這個本體這個佛性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忘了
  • 黨史和文獻部門網絡評論和審稿工作培訓班在古田幹部學院舉辦
    11月11日至19日,黨史和文獻部門網絡評論和審稿工作培訓班在福建龍巖古田幹部學院舉辦。這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今年舉辦的第五期全國黨史和文獻幹部培訓班。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徐永軍作主題報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黨委黨史和文獻部門從事網絡評論和審稿工作負責人以及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青年業務骨幹共99人參加培訓。
  • 如何讓百年黨史更有趣更美?來看看這套書和文創
    近日,《文獻中的百年黨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學林出版社出版。可貴的是,這套黨史不僅僅「美」,還附帶周邊文創——「文獻中的百年黨史」建黨百年紀念禮盒,其中包括新書主題周曆、主題筆記本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百年黨史聯名鉛筆。
  • 學黨史要帶著溫度和情感
    原標題:學黨史要帶著溫度和情感 明確黨史學習的內容、原則和方法,有助於更好地學懂黨史,觀照現實。   越是真理的東西,越不用講得雲裡霧裡   記者:有學生稱您講授的黨史是「活的馬克思主義」。對於學習黨史,您認為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王向明:學習黨史,要能感受到它的溫度。
  •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像是北海道「支笏湖」、長野「碓氷峠」都不會念對吧?看完文章後,下次就可以跟不會讀的朋友炫耀啦!支笏湖▋北海道「支笏湖」晶瑩像水晶般透明!「笏」念不出來好尷尬!苫小牧的日文念作「とまこまいtomakomai」,地名來由也是出自愛努語,指的是流入山裡的河川,「苫」的中文則念作「山」(ㄕㄢ ),意思是草蓆、草簾。另外,它也可以念成四聲的「扇」(ㄕㄢ ˋ),念成四聲時用法會從名詞轉為動詞,有「用……覆蓋」、「蓋上……」的意思。
  • 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湖南女子學院黨校學員赴湖南省黨史...
    湖南女子學院黨校學員聆聽 「湖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微黨課現場湖南女子學院黨校學員參觀湖南省黨史陳列館現場紅網時刻長沙12月8日訊(通訊員:陽洪霞)近日,湖南女子學院黨校組織第六期預備黨員培訓班、第八期發展對象培訓班學員
  • 三點水一個金讀什麼怎麼念 淦字是什麼意思介紹
    三點水一個金是什麼字,讀什麼怎麼念?淦字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了解。  三點水一個金讀什麼怎麼念  三點水一個金,即三點水旁一個金子:淦,讀gàn,音同「幹」。
  • 日照黨史史志書籍文獻 走進城市書房
    日照黨史史志書籍文獻 走進城市書房 2020-12-21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主任邢光龍赴徐州、宿遷調研
    11月25至27日,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主任邢光龍一行赴徐州市睢寧縣、新沂市,宿遷市沭陽縣、泗陽縣開展工作調研。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二級巡視員趙民強,徐州市史志辦公室主任孫雲靜、副主任王利,宿遷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主任孫正龍等陪同調研。
  • 軍隊中為什麼把7讀作「拐」,0念作「洞」?你仔細讀一下就知道了
    小編記得報警電話110,常被讀作「么么零」,這不是地方口音,而是大家都習慣的讀法,除了1讀「么」外,還有7讀「拐」,0讀「洞」等,那麼這些阿拉伯數字,到底是誰改變了讀音呢?又為何要改變讀音呢?相信大家都在家裡長輩的帶領下,多多少少看過一些軍事題材的電視,裡面士兵往往有緊急軍情,用通訊設備向上級報告時,都會念:「洞么,洞么……」,聽著是不是很耳熟,那麼士兵為什麼要把0讀作「洞」呢?
  • 私家訪談︱石川禎浩:想和毛澤東秘書討論中共黨史
    私家訪談︱石川禎浩:想和毛澤東秘書討論中共黨史 澎湃新聞記者 羅希 2014-12-12 21:04 來源:澎湃新聞
  • 名字都念不對的4個地方,卻美得出人意料,你能讀對幾個呢?
    在中華大地上的眾多美景中,也有許多景點的名字我們都讀不對。今天小編來說一說其中的4個連名字都讀不對的景點吧!第一個是灘古鎮,沒錯「灘古鎮」這三個字很普通,大家基本上都是認識,而第一個字念「po」,是二聲的。這個古鎮可以說是中國農村古鎮的一個典型代表,這裡保留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築,文化底蘊十分豐富。
  • 《秦邦憲研究》:深化和豐富了早期黨史的研究路徑
    11月22日,在由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人民出版社舉辦的《秦邦憲研究(第一輯)》新書媒體見面會上,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這樣評價道。活動現場研究秦邦憲的起點和標誌2017年,由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主辦的紀念博古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是第一次以秦邦憲為研究對象的黨史學術研討會。
  • 【悅讀薦書】陝西人民出版社:《歷史的細節與主流——中共黨史研究...
    作者簡介:盧毅,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國共兩黨與抗日戰爭》《抗日戰爭與中共崛起》等多部專著,並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一系列學術論文。
  • 短視頻、漫畫、微紀錄片 黨史新中國史的新表達
    事實上,藉助新媒體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正成為新時代研究院的新目標,黨的理論宣傳正呈現生動活潑的新氣象。用融媒體平臺初見成效作為黨的歷史和理論研究的高端平臺,研究院積累了豐富的黨史文獻資源。通過二度開發,研究院在快手短視頻平臺開設了「黃城根下」快手政務號,每天不間斷地為廣大網友提供黨史、新中國史學習素材。已發布《籌建新中國》《我們走在大路上》《永遠的長徵》等微視頻作品222個,點擊播放突破38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