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的身體已經很差了,82歲的武則天,此時已經做了15年的皇帝。此時陪伴在她身邊的,是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
他們倆憑藉美色,成為了武則天晚年最寵愛的兩個男人。同時他們也因此手握大權,操縱李唐江山的未來。
為此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一幫大臣們,發動了神龍政變,他們帶領500禁軍,衝入宮中,將張易之和張昌宗給殺了。
事已至此,張柬之也毫不含糊,趁著武則天病重的機會,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顯。
武則天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自然是沒這個力氣跟張柬之等人鬥法了,只好答應了這件事,此後搬到了上陽宮居住,唐中宗李顯再次登基。
神龍元年11月,武則天的駕崩有疑點麼?
武則天82歲了,歲數的確不小了。而且那個時候她的身體也不是很好,長期躺在床上爬不起來。
這個時候再遭到張柬之等人的脅迫,被逼退位,且搬家到上陽宮,倆小情人也都被殺掉了,武則天是心力交瘁,身體就更加不好了。
正月裡發生的事情,武則天一直都沒有忘記。過去武則天總是化很濃的妝,讓人家看不出她的衰老。可是自從搬家到上陽宮以後,武則天再也不化妝了。
於是收張昌期、同休、昌儀,皆斬之,與易之、昌宗梟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從相王統南牙兵以備非常,收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系獄,皆易之之黨也。初,昌儀新作第,甚美,逾於王主,或夜書其門曰:「一日絲能作幾日絡?」滅去,復書之,如是六七,昌儀取筆注其下曰:「一日亦足。」乃止。---《資治通鑑》
李顯去看自己老媽的時候,發現武則天不化妝的樣子,十分憔悴,心中大為吃驚。這個時候武則天向他哭訴,表示自己本就打算把天下託付給李顯,沒想到張柬之這幫人卻為了搶功,非要弄出這麼一出。
李顯當然非常傷心,逐漸原諒了母親當年的所作所為。二月份,武周王朝正式滅亡,李唐江山得以恢復。
同年11月份,悲憤交加的武則天,在上陽宮去世。可以說武則天的死,其實是沒有什麼疑點的,那就是歲數大了,身體不好,再加上心情不咋地。
但是我們可以認為,直接導致武則天病逝的人,其實就是張柬之這幫人。他們逼迫武則天退位,殺害武則天情人,把這麼大歲數的武則天折騰的夠嗆。
張柬之等人搶功冒進,武則天早有還政李顯的心思。
太子李顯是什麼時候恢復皇太子之位的呢?在公元698年,這一年武則天75歲,依舊是武周王朝的皇帝,還有7年時間,她才會下崗。
由此可見,在立兒子還是侄兒的問題上,武則天早就已經有了答案。過去她一直在糾結,到底是立武三思為太子還是立李顯為太子。一個是自己的侄兒,跟著自己姓,一個是自己的兒子跟自己的關係更親密。如果武則天想要延續武周王朝,那麼必然要立武三思為太子,為什麼?因為武三思是武家人。如果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的話,那說明武則天是打算把江山還給李唐了。她做皇帝純粹就是一個愛好,等興趣過去了,她也就沒那麼執著了。這兩個選擇,一直在武則天心裡徘徊,於是她就問狄仁傑。這個時候狄仁傑還沒死,正是武則天的股肱之臣。
狄仁傑就告訴武則天,從來沒聽過侄兒會把姑姑的牌位放在太廟裡祭拜的。就這麼一句話,使得武則天下定了決心,要把皇位傳給李顯。
既然已經有了傳位給李顯的做法,那麼張柬之他們發動神龍之變,是不是多此一舉了呢?當然不是,這對李顯來說的確多此一舉,但是對張柬之他們來說,可就有了定策之功了。
及誅張易之兄弟,柬之首謀其事。中宗即位,以功擢拜天官尚書、鳳閣鸞臺三品,封漢陽郡公,食實封五百戶,未幾,遷中書令,監修國史。月餘,進封漢陽郡王,加授特進,令罷知政事。---《舊唐書》
也就是說,在世人看來,如果沒有張柬之他們上去推一把,李顯還真的沒辦法奪取皇位。張柬之他們的目的顯然是達到了。
武則天還政李唐,為武家爭取了前程。
武則天取締了李唐江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以後,顯然和李唐的宗室還有那些忠於李唐江山的大臣們鬧掰了。
這個時候武則天要想保住武家人的地位,就必須要長期把持朝政。但是武則天不可能一直活著,她又不願意把皇位傳給武家人,但是她又想保護武家人。
這該怎麼辦呢?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李顯,顯然是最合適的辦法。因為武則天還政於李唐,說明她沒有對不起李唐江山。
而且是武則天的兒子登基,李顯顯然是不會清算自己老媽的那一族人的。因此武家人在武則天去世以後,不僅沒有被清算,反而得到了重用。
武三思依舊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後來武惠妃甚至還嫁給了唐玄宗。整場政變,絲毫沒有影響武家人的地位,這都是武則天的功勞。
總結:張柬之這幫人做事不徹底,並不受唐中宗的待見。
張柬之帶著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包括禁軍統領李多祚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把武則天趕下臺,迎立唐中宗。
他們也都被唐中宗封為了郡王,可是他們並沒有斬草除根,因為武家人都還在。武三思會認為,如果張柬之不出手,這天下或許還會是他的。
為此武三思便對張柬之下手了,他將張柬之流放到廣東,將他活活氣死了,碰巧的是,張柬之死的時候也82歲。
這都是他咎由自取,因為他做事不夠果斷。既然要把武則天趕下臺,那麼就應該像周勃他們一樣,把武家人都給誅殺了,甚至連武則天都不要放過,那他們給李唐江山可就立下大功了。
可惜他們一直顧及著唐中宗和武則天的關係,沒有對武則天下手,更沒有對武家人下手。落得悽涼下場也是活該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