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武則天,做了15年君主,早就選定李顯,張柬之是否多此一舉

2020-12-19 歷史鑑賞者

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的身體已經很差了,82歲的武則天,此時已經做了15年的皇帝。此時陪伴在她身邊的,是張易之和張昌宗兩兄弟。

他們倆憑藉美色,成為了武則天晚年最寵愛的兩個男人。同時他們也因此手握大權,操縱李唐江山的未來。

為此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一幫大臣們,發動了神龍政變,他們帶領500禁軍,衝入宮中,將張易之和張昌宗給殺了。

事已至此,張柬之也毫不含糊,趁著武則天病重的機會,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李顯。

武則天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自然是沒這個力氣跟張柬之等人鬥法了,只好答應了這件事,此後搬到了上陽宮居住,唐中宗李顯再次登基。

神龍元年11月,武則天的駕崩有疑點麼?

武則天82歲了,歲數的確不小了。而且那個時候她的身體也不是很好,長期躺在床上爬不起來。

這個時候再遭到張柬之等人的脅迫,被逼退位,且搬家到上陽宮,倆小情人也都被殺掉了,武則天是心力交瘁,身體就更加不好了。

正月裡發生的事情,武則天一直都沒有忘記。過去武則天總是化很濃的妝,讓人家看不出她的衰老。可是自從搬家到上陽宮以後,武則天再也不化妝了。

於是收張昌期、同休、昌儀,皆斬之,與易之、昌宗梟首天津南。是日,袁恕己從相王統南牙兵以備非常,收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系獄,皆易之之黨也。初,昌儀新作第,甚美,逾於王主,或夜書其門曰:「一日絲能作幾日絡?」滅去,復書之,如是六七,昌儀取筆注其下曰:「一日亦足。」乃止。---《資治通鑑》

李顯去看自己老媽的時候,發現武則天不化妝的樣子,十分憔悴,心中大為吃驚。這個時候武則天向他哭訴,表示自己本就打算把天下託付給李顯,沒想到張柬之這幫人卻為了搶功,非要弄出這麼一出。

李顯當然非常傷心,逐漸原諒了母親當年的所作所為。二月份,武周王朝正式滅亡,李唐江山得以恢復。

同年11月份,悲憤交加的武則天,在上陽宮去世。可以說武則天的死,其實是沒有什麼疑點的,那就是歲數大了,身體不好,再加上心情不咋地。

但是我們可以認為,直接導致武則天病逝的人,其實就是張柬之這幫人。他們逼迫武則天退位,殺害武則天情人,把這麼大歲數的武則天折騰的夠嗆。

張柬之等人搶功冒進,武則天早有還政李顯的心思。

太子李顯是什麼時候恢復皇太子之位的呢?在公元698年,這一年武則天75歲,依舊是武周王朝的皇帝,還有7年時間,她才會下崗。

由此可見,在立兒子還是侄兒的問題上,武則天早就已經有了答案。過去她一直在糾結,到底是立武三思為太子還是立李顯為太子。一個是自己的侄兒,跟著自己姓,一個是自己的兒子跟自己的關係更親密。如果武則天想要延續武周王朝,那麼必然要立武三思為太子,為什麼?因為武三思是武家人。如果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的話,那說明武則天是打算把江山還給李唐了。她做皇帝純粹就是一個愛好,等興趣過去了,她也就沒那麼執著了。這兩個選擇,一直在武則天心裡徘徊,於是她就問狄仁傑。這個時候狄仁傑還沒死,正是武則天的股肱之臣。

狄仁傑就告訴武則天,從來沒聽過侄兒會把姑姑的牌位放在太廟裡祭拜的。就這麼一句話,使得武則天下定了決心,要把皇位傳給李顯。

既然已經有了傳位給李顯的做法,那麼張柬之他們發動神龍之變,是不是多此一舉了呢?當然不是,這對李顯來說的確多此一舉,但是對張柬之他們來說,可就有了定策之功了。

及誅張易之兄弟,柬之首謀其事。中宗即位,以功擢拜天官尚書、鳳閣鸞臺三品,封漢陽郡公,食實封五百戶,未幾,遷中書令,監修國史。月餘,進封漢陽郡王,加授特進,令罷知政事。---《舊唐書》

也就是說,在世人看來,如果沒有張柬之他們上去推一把,李顯還真的沒辦法奪取皇位。張柬之他們的目的顯然是達到了。

武則天還政李唐,為武家爭取了前程。

武則天取締了李唐江山,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以後,顯然和李唐的宗室還有那些忠於李唐江山的大臣們鬧掰了。

這個時候武則天要想保住武家人的地位,就必須要長期把持朝政。但是武則天不可能一直活著,她又不願意把皇位傳給武家人,但是她又想保護武家人。

這該怎麼辦呢?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李顯,顯然是最合適的辦法。因為武則天還政於李唐,說明她沒有對不起李唐江山。

而且是武則天的兒子登基,李顯顯然是不會清算自己老媽的那一族人的。因此武家人在武則天去世以後,不僅沒有被清算,反而得到了重用。

武三思依舊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後來武惠妃甚至還嫁給了唐玄宗。整場政變,絲毫沒有影響武家人的地位,這都是武則天的功勞。

總結:張柬之這幫人做事不徹底,並不受唐中宗的待見。

張柬之帶著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包括禁軍統領李多祚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把武則天趕下臺,迎立唐中宗。

他們也都被唐中宗封為了郡王,可是他們並沒有斬草除根,因為武家人都還在。武三思會認為,如果張柬之不出手,這天下或許還會是他的。

為此武三思便對張柬之下手了,他將張柬之流放到廣東,將他活活氣死了,碰巧的是,張柬之死的時候也82歲。

這都是他咎由自取,因為他做事不夠果斷。既然要把武則天趕下臺,那麼就應該像周勃他們一樣,把武家人都給誅殺了,甚至連武則天都不要放過,那他們給李唐江山可就立下大功了。

可惜他們一直顧及著唐中宗和武則天的關係,沒有對武則天下手,更沒有對武家人下手。落得悽涼下場也是活該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什麼會力排眾議達成武則天歸陵的願望?
    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立下了臨終遺囑: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葬乾陵與高宗合葬。只立碑不立傳。李顯繼皇帝位後,老老實實地按他母親武則天的遺囑落實。沒有打半點折扣。為什麼?因為武則天是在照顧兒子李顯,李顯怎麼肯不安心受用?
  • 80歲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最後卻死在流放的路上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武則天執政時期,重視農業生產,並且能夠破格用人重視人才,國力比較強盛,還是算得上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武則天登基的路上,還是充滿了十足的血腥味。為了做皇帝,武則天殺害了很多人,甚至連親生骨肉也痛下殺手。
  • 80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最後他的結局如何?
    而因果報應這一說,在唐代武則天的身上也是十分的適用。唐太宗曾找高人算命,說李唐必將亡在武姓之人手中,然後公元674年,唐高宗病弱,武則天掌政,自此一手把控了整個唐朝的命脈,玩弄李氏皇族於鼓掌。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唐太宗的卦言終究是應驗了。但是,武則天的因果也開始了,705年神龍政變,武后下臺傳位李顯,終究是被李唐皇室扳回了一局。
  •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啥會力排眾議達成武則天歸陵的願望?
    答案再明顯不過了,且聽我速速道來……武則天之死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太子李顯聯合宰相張柬之、原太子李旦、以及太平公主,在上官婉兒的內部勾結下,發動了以誅殺男寵張易之、張宗昌「二張」的政變,與此同時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復位。
  • 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揭秘張柬之是如何攻破防線的?
    在這個輝煌的朝代中, 還有整個封建社會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後來又成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侍奉過父子兩代皇帝。李治久病不愈,將政事委託給武則天處理,自此武則天得以在宮中樹立了和皇帝一般的威望與勢力。武則天的政治生涯中罕遇敵手,張柬之是如何精心繞開了武則天的嚴密防線?歷史上的張景枝可謂是大器晚成,在七十多歲的時候才通過考試在千人當中脫穎而出。
  • 武則天臨死前被囚禁,卻還能與李治合葬,李家人不恨她嗎?
    武則天67歲登基,82歲被逼退位,在位整整15年,對於李唐皇室來說,就是整整15年的噩夢。武則天壞事做盡,為什麼退位後還能與唐高宗李治合葬呢?難道老李家的人不恨她嗎?
  • 唐中宗為什麼要殺張柬之?
    49歲的李顯,終於又一次登上了皇位。23年之前,他在這裡登基,他以為從此以後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但沒想到僅僅當了50多天的皇帝,就被無緣無故的拉下了馬,囚禁於湖北長達14年之久。其實李顯大可不必擔心,因為800多年以前,漢文帝早就給他寫好了劇本。當年呂氏被滅,漢文帝劉恆只有24歲,當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把他從代地接到長安即皇帝位的時候,他除了是劉邦的庶子以外,幾乎一無所有。沒有功勞,沒有威望,沒有軍權,身邊只帶了六個心腹。面對陳平、周勃這樣的開國元勳加江湖老油條,這個年輕人是怎麼做的呢?
  • 李顯復位後,武則天是如何度過生命中最後一年的?令人脊背發涼
    ——雅各布 當初武則天廢掉李顯,自己登基為帝。後來,武則天更是將李顯囚禁,不得與外界接觸。但是在武則天病重之際,皇位又再次回到了李顯的手裡。那麼,在李顯即位之後,是怎麼對待武則天的呢?武則天又是如何度過她生命中最後一年的呢?
  • 神龍政變後,發動政變的張柬之等五人封王,他們後來的結局如何?
    張柬之封漢陽郡王、敬暉被封2平陽郡王、桓彥範封扶陽郡王、袁恕己封南陽郡王、崔玄暐封博陵郡王,時稱「五王」,因此神龍政變亦稱「五王政變」。「神龍政變」最後的結果就是武周覆滅,統治天下的神器終回大唐李氏一族,而武則天則是被迫禪位於中宗李顯,後徙居上陽宮。「神龍政變」的結果雖跟其他政變一般無二,都是先主替代舊主。
  • 武則天與李治合葬在乾陵,真的是因為忠貞不渝的愛情嗎?
    幹陵是我國第一座帝王夫婦合葬的陵墓,建於684年。乾陵採用「以山為陵」的建造方法,依山而建,並配以17座小墓作陪葬墓。幹陵保存完好,是唐帝陵中唯一未遭盜賊侵襲的陵墓。為什麼武則天要和唐高宗李治葬在一起?是否真的出於對李治的愛?教科書上說,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
  • 發動神龍政變的張柬之等五人,結局為啥一個比一個慘
    張柬之等人死在自己的仁慈之下,或者說被武則天算計死了。武則天年老體衰後,就開始布局自己的身後,她讓武家和自己兒子李顯一家通婚,讓兩家的關係水乳交融。大約武則天沒退位,武三思等武家人就開始和李顯一家勾勾搭搭,沒事兒串串門,逢年過節互相點月餅燒雞啥的了。
  • 武則天被推翻後,侄兒武三思為何能免於被殺,並且禍亂朝堂數年?
    文/格瓦拉同志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神龍革命」堪稱中國史上最奇怪的政變,因為它雖然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但武氏家族卻絲毫沒有受到傷害,而武則天的侄兒武三思甚至還在此後數年間頻頻幹涉朝政、殘害中興功臣,行為甚是囂張
  • 武則天退位百官彈冠相慶,唯有一人痛哭,一年後大笑的人都死了
    眼看朝廷被二張搞得烏煙瘴氣,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密謀發動政變,意圖逼迫武則天退位。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率領左右羽林衛500人來到神都紫微城北門玄武門,然後派李多祚、李湛等人到東宮迎接太子李顯。
  • 慈禧和武則天喪夫喪子,都逆襲!相比慈禧,武則天做對了這件事!
    慈禧和武則天是大家比較大家談論較多的話題,因為他們在歷史上身份顯赫,可以說力挽狂瀾。武則天的第一任丈夫是唐太宗李世民,14歲,武則天便進宮做了才人和媚娘,可是25歲時,李世民就去世了,武則天流產了,被送進了感業寺。而慈禧呢?他守寡的年紀和武則天一樣,26歲。公元1861年鹹豐去世,慈禧把6歲的同治皇帝捏在手裡,垂簾聽政。
  • 世人都吐槽武則天晚年沉迷男色,現在看來,武則天是真聰明
    與呂后類似的我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就比呂后聰明多了。武則天的皇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但迫於其威嚴和政治手段,李氏宗親表面上不敢有異議,內心卻一直想要將武家的勢力給拔除。武則天何等聰明,大臣和李氏皇族想的是啥,她一清二楚。於是,她想了兩個辦法,鞏固武家的勢力,以及拯救武氏族人,避免重蹈覆轍,在自己死後,娘家人被誅滅九族。
  • 最受武則天寵愛的面首張宗昌,卻親手將武則天推向滅亡
    一日張宗昌和人攀比吃東西的奢華講究,他命人做了一個大的鐵籠子,在這裡面布滿炭火,中間放一個裝滿五味汁的銅盤,然後將一頭洗乾淨的活驢放進去,炭火烤的籠子滾燙,驢就忍不住到處亂跑,渴了就去喝銅盤裡的五味汁,時間久了,整隻驢被烤熟,香味四散。這樣的手段可見張宗昌是多麼的殘忍無道。
  • 李顯將女兒嫁給與武則天侄兒,他皇后與武三思私通,竟裝作沒發生
    武則天先後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給廢掉,自己做了皇帝,這也終結了李唐王朝,可她畢竟是一個女人,自己死後,到底讓誰來繼承皇位,這一直都在困擾著她。 武則天早期是看不起自己的娘家人,她在娘家可沒獲得什麼好待遇,因此她得勢之後,立即就把這些娘家人給流放了,但要做皇帝,她還是需要這些娘家人的,她就提拔了不少武家人,其中武三思作為她的侄子,更是受到了她的信任,她還差點就把武三思作為儲君。
  • 武則天有一密室,她每天都會獨自進去,死後才揭開密室之謎
    武則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原本是一個商人,從事木材生意。後來李淵在太原起兵的時候,武士彠在金錢、物質上姿助過李淵。唐朝建立以後,李淵就封武士彠為應國公。到了唐太宗時期,李世民的文德皇后去世,沒過多久。李世民在洛陽宮聽說,武則天長得漂亮。
  • 武則天稱帝後的悲慘結局:失去所有大權,一夜之間被人滅國滅宗
    神龍政變,預示著武則天的大周朝緩緩謝幕。神龍元年(705)二月二十日,大周的都城暗流湧動,趁武則天重病纏身,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聯絡左羽林將軍李湛等,突然發動政變。 政變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幫助李家王朝復闢。
  • 武則天背叛了李治篡唐立周,為什麼她死後,還跟李治埋葬在一起?
    武則天背叛了李治篡唐立周,為什麼她死後,還跟李治埋葬在一起?李治和武則天雖然有著明顯的利益交換,但不口否認,雙方仍有著較為深厚的感情。公元650年,源於李世民的忌日,李治到感業寺祭拜,得以再次見到武則天,武則天哭了,李治也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