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有一件事想給你說,我作難了半夜,實在不忍心,可也只有這樣了。今年年景不好,吃的、燒的艱難,我到底是婦道人家,拿不來多少;你爸不在,弟弟妹妹都小,現在只能靠得上你了,你把書拿回來抽空自學吧,好賴一天掙些工分,幫我一把力吧。」
讀到賈平凹在《自在獨行》裡寫的這段話,突然覺得,作為母親,為母則剛背後,得承擔著多少的隱忍與迫不得已。
賈平凹年少時,父親被送去「改造」,一去就是7年,這七年裡,母親的堅強與倔強也感染著那時年幼的賈平凹。
因為沒錢養活幾個孩子,母親從最初再窮也一定要賈平凹讀書,到後來帶著愧疚似的勸說賈平凹,讓他把書拿回來自學。這其中的情感以及心理變化,無不催人淚下。
人們常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也開始慢慢學會了獨自承受那些孤獨,慢慢讓我們變得笑而不語,痛而不言。
笑而不語,痛而不言是意味著你開始走向成熟的表現,它告訴我們做人要開始沉斂,寵辱不驚。做事要知道謙讓,切忌急功近利。
笑而不語是一種豁達。朋友之間的摩擦,旁人的流言蜚語,都無需用過多的言語來為自己辯駁,說得越多錯得越多,那麼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由他人如何作評,都與你無關。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又何懼他人眼光?
痛而不言是一種智慧,人生在世,往往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傷痛,也許是失戀,也許是離別。但是那些傷痕卻是生命給你的禮物,與其計較那麼多得失,不如就坦然接受,畢竟也是因為有了這些傷痛,我們才越來越懂得珍惜眼前人啊。
在《自在獨行》裡,賈平凹談親情、談生活、談人,每一個小故事裡面都蘊藏著哲理,或是人性。
讀《自在獨行》其實不只是讀作者一個個的小故事,更多的是讀一種心境。跟著賈平凹走進他的故鄉,似乎也能觸及到我們內心最柔弱的部分。
《自在獨行》裡,賈平凹以最樸實的筆調,為我們娓娓道來一個個故事,平淡中又不乏趣味。當我們忙忙碌碌一天後,靜下心來,讀讀這些真實而又感動的文字,往往能讓人有愜意舒適的感覺。
在如今快餐文化佔主流的時代,多讀一些有著文化底蘊的文字,不只是滿足了我們的精神需求,更讓我們在思維層次上有了更好的提升。
如果你也想多多感受文化人的樂趣,如果你也曾對人生有困惑,如果你想在喧囂的時光裡為自己尋一片淨土,不妨來讀讀《自在獨行》。
相信你在讀完後,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一本只用39元,你就能從中收穫樂趣與感動。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的讀者,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