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獨行》書評

2021-01-10 種花家兔子先生

文/種花家兔子先生

我用了一周的時間來讀《自在獨行》,每次都慢慢的將一章讀完,再寫一篇感悟。因為阿多尼斯在詩中寫道:「寫作吧,這是最佳的方式,讓你閱讀自己,聆聽世界。」讀書,本就是為了和靈魂對話,不僅要聽別人的靈魂訴說,也要讓自己的靈魂開口。

好在這本書非常精彩,我才得以寫完五篇讀書感悟,文字自然而然地流淌成一篇篇文章。

同樣是散文,同樣是以孤獨為主題,因此我會拿它與剛看完的《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作比較,而我更喜歡《自在獨行》。因為它出自一人之手,思想情感統一、文章水準一致、文風保持不變,故事能做到環環相扣,讓人讀得連貫、舒服。當然,這本書優美的不止是文字,還有那樸實的情感、自在的禪意。真實、純粹,既不加掩飾,也不加修辭。

01 看山是山

書由一個個故事組成,講述了賈平凹先生的部分人生經歷。

故事是用漢字寫的,故事篇幅也比較簡短,因此閱讀起來並沒有太多障礙。讀到幾篇自己也經歷過的事情,不由拍腿稱讚作者寫得入木三分。讀到自己沒經歷過的事,就權當看故事,隨手翻過。

於是我們看到他那位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母親;看到他生病時的難受和折磨;看到他在陝西的所見所聞。這些故事的分享,讓我們知道了一名作家的過去。

02 看山不是山

賈平凹先生的所見所聞,就僅僅是故事嗎?

如果有人和你聊他每天坐的那張桌子、他種過的一棵文竹、他見過的一隻鳥兒,你會不會耐心的聽呢?多半不會,因為太無聊了。賈平凹先生卻恰好是個無聊的人。於是他寫了他的桌子、他的文竹、他印象中的鳥兒。

一些心浮氣躁的讀者,還沒看幾篇,就開始抱怨這本書不過是幾篇散文拼湊、用文字堆砌的劣質品。讀完既不能產生實際收益,又不能掌握一門技巧,屬於無用之書。

可是,樹木在善變的命運中,不妥協的畫出一圈圈年輪,才成了桌子。因為心動,稀疏平常的文竹才讓人朝思暮想。鳥兒享受安逸卻嚮往自由,體驗過自由的代價才灰頭土臉的回到籠子。

故事裡面還有故事。

03 看山還是山

賈平凹先生是想講述什麼人生哲理嗎?也不是。

《自在獨行》不過一個平凡的人在講述著平凡的故事,只是恰巧他寫故事出了名,又恰巧有人願意看而已。

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不僅發生在書本裡,也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的故事,一樣的普通。

04 結語

看書只能給人一時的慰藉,那就如久別重逢的故友,一時相談甚歡,終會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看懂書才能給人永久的精神支撐,那就如在自己心靈的土壤埋下種子,終有一日倔強的長成參天大樹。

《自在獨行》不談如何快速致富、不談如何高效辦事,不談如何成家立業,只用細膩的文字、真摯的情感、從容的心態,分享一個個故事,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就慢慢去讀吧,不能太快,因為需要停下來等等靈魂。

相關焦點

  • 《自在,獨行》書評
    他的引言:賈平凹的獨行世界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內心安寧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自在獨行》是2016年6月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賈平凹。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對於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這部文集只是用來附庸風雅的玩物。但這本書卻要寫給生命的行者。願他們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生活裡多一些從容瀟灑。
  • 《自在獨行》
    先生愛熱鬧,但這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nbsp&nbsp&nbsp&nbsp《自在獨行》一書分為五章。每章的主題分別為:孤獨地走向未來,默默看世界,獨自走一走,獨處的安寧,自在的禪意。在書中,先生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字裡行間既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 讀《自在獨行》有感
    讀賈平凹《自在獨行》有感。 人過了三十歲,就開始不自覺的減少無意義的飯局,在某些時候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一個人獨處的味道,其實絕不是我們厭倦了世界的紛擾,只是我們更加企盼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在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
  • 讀賈平凹的《自在獨行》,這三點告訴你做個獨行的人多麼重要
    這本《自在獨行》便是他的散文精品。《自在獨行》是2016年月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更有生活的趣味。在這本《自在獨行》中賈平凹先生向讀者展示出低調冷智、謙和厚道從容狀態。他是一位智者,更是一個獨行者。賈平凹先生用平實的文學,樸素的感情淺吟低唱的向我們展示了獨行的意義。
  • 《自在獨行》:一盤棋居然牽扯出了「羊群心理和從眾心理」
    這段話出自,當代文壇叛逆大師賈平凹著述的《自在獨行》書籍。每每讀至上述段落時,總是咬牙切齒,連連讚嘆這本書籍的秒處,賈平凹把這類愛看熱鬧的「長脖子」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描述的淋漓精緻。古話常說:「觀棋不語真君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一些「長脖子」,特別是在下棋這方面。
  • 賈平凹:因為獨行,所以自在
    筆者最近正在閱讀賈平凹熱銷的散文散《自在獨行》,感受頗多。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既有世俗的智慧,又有生活的趣味,於2016年出版以來深受讀者喜愛。該書也展現了賈平凹的「大散文觀」,即糅雜了人文、美學融匯的思索。對於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這部文集只是用來附庸風雅的玩物。但這本書卻要寫給生命的行者。願他們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生活裡多一些從容瀟灑。
  • 從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裡看見的,並不是孤獨,孤獨是生命的禮物
    從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裡看見的,並不是孤獨,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不知道你有沒聽過這樣一句話:「說自己孤獨的人往往不孤獨,真正的孤獨者是偶然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前者很好理解,後者便有些深奧了。那不妨來看看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吧。這本書在出版的兩年內,發行超過百萬冊,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 賈平凹《自在獨行》: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
    ——賈平凹從來沒有讀過賈平凹先生書籍的我,因為書名買下了這本《自在獨行》,越長大內心就越浮躁,越害怕孤單就越渴望內心的安寧,渴望自己以後能成為一個活得很自在,享受孤獨的人,我想這本書應該會告訴我怎麼自在通透的活在這個世上吧,所以就毅然決然的買下了,很顯然我買對了。
  •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
    自在獨行,何懼風雨最近有個欄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立意就很好,人生總會有風雨,面對生命中不可迴避的風雨,要乘風破浪,勇敢前行,人生總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在最艱難的時刻,一定要拿出一份勇氣,好好愛護自己,才能擁抱生命中的希望
  • 《自在獨行》10句精華摘錄,戳中成年人的心,生命是場孤獨的旅行
    前些日子讀了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他的作品我雖涉獵不多,卻在《自在獨行》一書中感受到了他對艱苦生活坦然從容的態度,以及對俗世處之泰然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他對生命孤獨的無畏與釋然。《自在獨行》10句精華摘錄,戳中成年人的心,生命是場孤獨的旅行1.
  • 自在獨行: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
    ——《自在獨行》01.這是一本很有意味的散文集,文風樸實,娓娓道來,按照內容進行分類,編為五章,每個章節內容又各具特色。作者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侃人生,書中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情趣,一些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值得創作者們借鑑。
  • 賈平凹《自在獨行》:時間終究會讓我們學會笑而不語、痛而不言
    讀到賈平凹在《自在獨行》裡寫的這段話,突然覺得,作為母親,為母則剛背後,得承擔著多少的隱忍與迫不得已。賈平凹年少時,父親被送去「改造」,一去就是7年,這七年裡,母親的堅強與倔強也感染著那時年幼的賈平凹。因為沒錢養活幾個孩子,母親從最初再窮也一定要賈平凹讀書,到後來帶著愧疚似的勸說賈平凹,讓他把書拿回來自學。這其中的情感以及心理變化,無不催人淚下。
  • 讀完《自在獨行》後忍不住淚目: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周末讀完了賈平凹先生的《自在獨行》,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散文集,作者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侃人生,書中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讀完《自在獨行》後忍不住淚目: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1.6.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7.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
  • 《自在獨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不僅小說創作成績斐然,還是一位散文大家,代表作有《自在獨行》等。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這句話中:「不顧一切」、「堅持」、「喜歡」三個詞單獨拿出來都容易實現,可是當組合在一起,便很少會有人做到。但賈平凹做到了。
  • 賈平凹《自在獨行》:10句經典語錄,戳中成年人的心,忍不住落淚
    《自在獨行》裡面講述的就是賈先生四十年間的故事,先生用他真實純樸的人生故事、簡單直白的哲理加上風趣幽默的文筆,讓這樣一部散文集甚有看頭。賈平凹《自在獨行》:10句經典語錄,戳中成年人的心,忍不住落淚1.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 賈平凹的《自在獨行》怎麼樣?是否適合普通上班族和大學生讀?
    真正的自在獨行來自於內心的從容和那份淡定。今天小叔說書要跟大家分享一本不僅使用於普通上班族人看的書更適合大學生讀的一本書。賈平凹的這本《自在獨行》你一定不能錯過閱讀這本書,推薦這本書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因為這本書看完就像是有魔力能讓你牢牢抓住眼球,充滿了力量。非常適合成年人讀的一本書,書中的情節有很多生活的感悟,經歷過現實生活的人一定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有很多感慨,從而跟賈平凹步調一致的觀點引起與自己心中的一種共鳴。
  • 《自在獨行》文學大師賈平凹寫給每一個孤獨的行路人!
    賈平凹在新出版的散文集《自在獨行》中講述了他最害怕,也最無奈的事情,寫在《敲門》這個短篇裡。他出了名之後,應酬越來越多,家住在哪裡總有人打聽到。來他家拜訪,找他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次數多了他摸到了規律。前幾下文明禮貌,不開門,節奏就緊起來,越敲越重,似乎不耐煩了,最後咚的用腳一踢。
  • 《自在獨行》:給生命的行者,願皆得灑脫
    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這是書的簡介,其實不看書簡介,光是書名就已經很吸引我。
  • 賈平凹《自在獨行》|最好的風景是在街頭上看人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來源:賈平凹《自在獨行》第二章
  • 「青聽你的聲音」賈平凹,《自在獨行》
    賈平凹 《自在獨行》朗讀者:殷夢瑤技保中心通信室團支部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