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燕子,您是不是很久沒看書了,或是忙於工作之不能,亦或是不知道看什麼,那關注我吧!我們一起讀好書。
平凹先生素來喜靜,最怕有人來敲他的房門。讓他覺得自在的,要麼就是行走於西北的大地,要麼就是隱居在自己的書房。先生其實也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說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這是書的簡介,其實不看書簡介,光是書名就已經很吸引我。行走於世間,得一份自在,這是多麼的灑脫。
西北大地亦是我的嚮往。
第一章:孤地低走向未來。
這一章基本寫的是先生的生活,從出生到上大學再到出生社會。人既然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該自在就自在,該瀟灑就瀟灑,完滿的走完一生,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
關於「好讀書」他講了好讀書有許多的壞處,但是也講了好讀書的好。
「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關於怎樣生活,怎樣取得成功,他這樣說。
「會活的人,或者說成功的人,其實懂得兩個字:捨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第二章:默默看世界。
這一章基本講的都是先生對人對事的看法。看著的時候特別感慨先生之敢說。請客,奉承,花錢,還有客人拜訪自己。都是那麼直白,不過越讀到後邊,你越會發現這是先生的性情。還有一些可愛。
比如在後邊《文竹》一篇裡,明明他把文竹託付給旁人照看,卻又擔心別人照看不好,還明寫出來。若是自己,即使擔心不也是該悄悄咪咪嗎?
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著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
第三章:獨自走一走。
這一章主要講先生在西北大地行走的所見所聞。列如五味巷,一條街五家店,五種不同的食物,五種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鹹,何不就是人生。
再如走三邊,三個省份的人,三種不同的語言,三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卻有共同的心,幹活家家一起幹,嫁女每家挨著拜。
如今,找熱鬧的地方容易,尋清淨的地方難;找繁華的地方容易,尋拙樸的地方難。
而在這大西北,所見是清淨是拙樸。
第四章:獨處的安寧。
這一章主要講萬事萬物皆有其生命,也有其情懷。即使石頭,即使被遺棄的樹根。
他家門口有一塊頑石,醜得不行,砌牆不行,鋪路不行,最後竟發現是一塊隕石。
後來他才明白。
正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當然不能去做牆,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他不是做這些小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人生何不是這樣,並不是別人說了算,你自有你的世界。
第五章:自在的禪意。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枉虛行。
凡世太過喧囂,我們要學會自在相處,一棵樹,一輪月,都是不同的生活。
我們本就是一個個體,生來就有孤獨相伴。
這本書送給您,每一個孤獨的人,願我們皆能瀟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