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天(溼婆神)是如何成佛的?

2020-12-05 七葉講堂

偶然間看到大自在天(又名摩醯首羅天,即溼婆神)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十地菩薩,將紹佛位的說法。

相信許多朋友一定跟七葉一樣心存疑惑:

佛教中不是將「大自在天」和「他化自在天(魔波旬)」定義為「天魔」麼?阿閦佛的忿怒相降三世明王正將大自在天踩在腳底呢?怎麼一下又說它是十地大菩薩,要紹隆佛統,證道成佛了?

查了一下,這種說法不是瞎編亂造。它出處堅意菩薩的《入大乘論》,記載於《大正藏》中。這個堅意菩薩可不是無名之輩,他是龍樹、提婆之後大乘論第一人,大乘佛法的衛道士,生活於公元3世紀左右。

《入大乘論》明確指出:大自在天成佛時,將坐大寶蓮華,受一切種智,十方世界諸佛放大光明,受灌頂位如轉輪聖王

七葉君當時困惑不已:佛說善惡業報,為惡者墮落成魔。諸佛皆曾發願,佛果淨土不容魔事。

按大乘的佛法,雖然一切有情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可起碼也要等他們魔性退去,多行善念,多積功德,一步一步走向佛的聖果啊。

怎麼三千大千世界最大的魔頭搖身一變,成了十地大菩薩,天魔作佛呢?

繼續看《入大乘論》:

原來,按大乘的說法,大自在天本就是十住菩薩,他之所以嬈佛,不是要壞如來正覺之心,是為了測試、考驗佛弟子菩提心的堅固與否。

在堅意菩薩看來:若學佛人為諸魔所擾,只有兩種緣由。

一是實有惡業、孽緣未嘗。

連佛此生都有三災九難以斷前世業報,何況你我呢?所以魔的侵擾,第一層含義就是了業,讓我們以一個清淨之身進入佛國淨土。

二是為進新學,令心堅固。

大菩薩、善知識常化作魔事,考驗學佛人的心性。堅意菩薩打了個比喻,好比一頭聽話勤懇的牛,同樣也需要偶爾鞭策。持鞭者不是為了折磨牛,而是讓它更好的精進前行。

所以,天魔亦是菩薩,「非但此世界魔是菩薩,十方世界魔王者,多是菩薩。

其實,《維摩詰經》中也曾說過:「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乞手足頭目髓腦。如是言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

原來,世間本無魔,一切皆是佛的考驗。

————

關於大自在天(溼婆神)成佛的說法,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記得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

相關焦點

  • 眾神之神:溼婆神的長鼻象兒子,帶著吉羅莎的眾人一起做遊戲
    眾神之神:溼婆神的長鼻象兒子,帶著吉羅莎的眾人一起做遊戲 2020-12-08 00
  • 佛教:成佛之道,心空成佛,它也是禪修的境界!
    只是,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呢?本文就來探討佛教文化,成佛之道,心即是佛,心空成佛,它也是禪修的境界!《達摩血脈論》中有云:「即心是佛,亦復如是。」從禪宗的初祖達摩大師開始,就教導人們,不要心外求佛,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學佛人以成佛得解脫為終極目標。那麼,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呢?據《悲華經》等記載,文殊菩薩之名,自其發願修行時至其成佛期間,生生世世不曾更易。原因很簡單,文殊師利之名,是古佛寶藏如來所賜的修行名號。不止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乃至韋陀菩薩之名皆是如此。
  • 成佛後的孫悟空法力如何,能鬥得過如來嗎?
    成佛後的孫悟空法力如何,之前被如來鎮壓,被鎮元子打敗,成佛後的孫悟空能打贏他們嗎?如果說能不能打贏如來和鎮元子在這裡我們先看看鬥戰勝佛是個什麼樣的佛,鬥戰勝佛可不是指經常打架的佛,指的是戰勝內心邪惡,戰勝內心貪婪的佛,戰勝了就是佛,戰不勝就是個山村野猴,如果硬要說孫悟空實力如何,能不能打得贏鎮元子和如來還是可以分析得出,且看如來在第100回說過的一句話,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法力已經夠如來鬥上半天的了,那已經取經結束後的猴子呢
  • 因果不空,度他人成佛就是度自己成佛
    每一個人修道,都應該結善緣,要對任何人都好,發願令每個人都成佛,所有的眾生都成佛。發這個願,無形中看不見,但是人與眾生心裡邊,都有一個磁場通著的,你看不見,但是你對他好,他默默中一定會知道的。應該對一切眾生都存一種度脫他成佛的心,我們每一個人若存這種心,到任何地方都有殊勝的佛緣。
  • 豬八戒為何不願成佛?你看他的下場是什麼,難怪不走成佛獨木橋
    (蝸牛看西遊第4838期)文/蝸牛很多人認為豬八戒沒有成佛是因為他自己沒有達到成佛的標準,覺得如來看不上他,殊不知他自願放棄了成佛的資格。至尊寶說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他的面前他沒有珍惜,當這句話套在八戒的身上就是:曾經有一份成佛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沒有收下。為什麼要說八戒放棄了成佛的資格呢?因為孫悟空在凌雲渡確切地告訴他成佛的方式——行者按住道:「這是什麼去處,許你駕風霧?必須從此橋上走過,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罷,實是走不得!」
  • 為何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然而,人生的結局,完全來自於自己的心性,人生的結局如何,都是因心性而起。正所謂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這個世界也只是主觀意識的呈現,世界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客觀層面,但是大多數人卻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主觀層面。人性的愚昧,就是總喜歡通過自我的想像,來判定外界事物是以什麼樣的狀態存在。
  • 《法華經》舍利弗得成佛授記
    這時世尊告訴舍利弗說:我今天對天界眾生、人類眾生、「沙門」、「婆羅門」等大眾說我成佛後如何教化眾生的事。這裡說的「沙門」意譯為勤息,止息,原為古印度的宗教名稱,不分外道或佛教,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慾,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意義略同於和尚。
  • 法華經:佛給迦葉尊者的成佛授記,光德國土其事如何(35)
    又因為常行種種佛事,莊嚴三寶,因此他成佛的劫,名為大莊嚴。住世的壽命體現了眾生的福報。釋迦牟尼佛在人間住世才79年,和光明如來的佛壽十二小劫相比,如同曇花一現。這說明光德佛土的眾生福報很大,得佛教化之因緣很深。【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荊棘,便利不淨。
  • 佛渡你成魔還是成佛
    曾經,佛說萬物皆空,眾生平等,但佛卻忘了春夏秋冬更迭,世態炎涼交替,人星自然隕落,他一個跳出三界與凡塵,不在五行之中的佛,如何知曉眾生本來就三六九等,唯自己博出的位份,才是公平。佛你徒有虛名罷了,這天下不太平,只有國人救國人,哪來菩薩救世人。
  • 佛教預言:轉輪聖王在家成佛
    在家修道,即身成佛!注釋:任何形式的修行及佛法綱要,以心為根本心正即可成佛(成佛以心為根本,不注重形式)。肉身常住色慾世界,心性不被欲望汙染(在色慾世界能夠保持純潔的佛性)。三千年輪迴,世間黑白顛倒,世人善惡不分(末法時代一切都發生顛倒)。
  • 心理學秘籍:壞人放下屠刀即能成佛,好人歷經磨難也難成佛的奧秘
    心理學秘籍:壞人放下屠刀即能成佛,好人歷經磨難也難成佛的奧秘現實當中,我們有時會看到一種現象,好人的運氣似乎不怎麼好,處處忍讓別人,做事規規矩矩並且樂善好施,出門遇到的倒黴事倒是不少,甚至短命,因為你的善,也容易成為他人利用的工具。
  • 三乘佛法修持,何謂法身成佛、報身成佛、化身成佛?
    法身成佛在死亡的當下,認出自身的光明心。公認的說法,此生結束時,會進入我們本來的心(即光明心.阿賴耶識.如來藏),此時所有表層意識俱停止運作,如果當下認出心的本質,則直接不再轉世。稱之為法身成佛。報身成佛:即往生淨土,而淨土遍於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如果沒有把握法身成佛,可把握此階段。在中陰身,心對於影像反映,決定善趣或是惡趣。
  • 《西遊記》五聖成真,為什麼豬八戒未能成佛?
    《西遊記》五聖成真,為什麼豬八戒未能成佛?唐僧師徒四人並白龍馬一匹跋山涉水,走了十萬八千裡之遠,從貞觀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到貞觀二十七年經歷了一十四遍寒暑,終於到得西天,求取了真經。重返天庭,如來佛祖按功封賞:「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 佛學裡的成佛是什麼意思?即身成佛之說是否正確
    所以,眾生學習佛法的最終目的,唯有一乘法,就是成佛。那麼在佛法裡,怎樣才是成佛呢?就是如釋迦一樣,捨棄肉身,出三界,寂滅入真如涅槃,由真如處重生,至自性涅槃,由慈悲驅動,至無住涅槃,得實相般若智慧,除盡追物逐境習氣,能恆常住於究竟實相處,究竟涅槃,徹底解脫煩惱痛苦,永斷生死輪迴,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唯我獨尊,成就萬德莊嚴,清淨自在,智慧圓滿,恆常存在於諸佛剎土的無上生命,"佛″。
  • 尋尋覓覓,原來解脫、成佛的方法就是它!
    如果我們現在在因地的時候,不跟眾生結善緣,甚至還結惡緣的話,以後我們成佛了也無法救度他們。眾生都有煩惱,都有痛苦,根源是什麼?根源就是無明、我執。只有你成佛了以後,給他講經說法,才能讓他了解斷除無明我執的方法。你現在已經跟他結上善緣了,所以那時候他能聽你的話,能對你有信心,按你的要求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