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設:善治揚正促和諧
法治,安邦治國的基石。
2020年,我市把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一體規劃,特別是以推動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法治建設的體制機制,紮實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長治建設取得新進步、新成效。
壓實責任凝聚合力
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是加快法治長治建設的重中之重。去年以來,全市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以強烈的第一責任人意識,帶頭把法治建設與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印發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年度履職任務清單,明確主要負責人共計24項任務,不斷完善法治建設頂層設計,努力實現依法依規推進全市各項重點工作。
推動建立法治建設請示報告制度,定期聽取全市法治工作重大問題、決定事項、工作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匯報。持續用力健全完善依法治市、縣(區)工作體制機制,目前12個縣區中有7個單獨設立了秘書科(股、組),在全省縣級機構設置中處於前列。
注重發揮市政府法律顧問的「外腦」作用,著力提高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的能力和水平,有效規範了全市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管工作,為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市級實現了對所有縣區、市委相關部委、市政府所有部門的專項考核和督察。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開展以來,12個縣區全部申報創建法治政府,通過示範帶動,有力推動了法治政府建設向縱深發展。
改革發展有法可依
「《長治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由長治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於2020年8月29日通過,並由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於2020年11月27日批准,現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12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全文公布《長治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推動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在法治軌道上執行。
2020年7月,全市上下積極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結合實際,在大量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長治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應運而生。
有良法,方能善治。2020年,我市著力推動高質量立法,緊緊圍繞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民生領域重大問題,深入推進地方立法,助力傳統治理方式轉變。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法治環境、歷史傳統等特點,堅持「小而精」「小而特」精細化立法,注重解決具體問題,切實體現長治特色,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和法學專家,通過廣泛徵求意見、深入實地調研、認真開展論證等形式,先後制定了《長治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長治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長治市城市照明管理條例》《長治市沁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
規範執法築牢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強化全市涉疫情防控執法工作,我市及時制定出臺《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行政執法工作的通知》,並把開展野生動物及製品管控專項行動、嚴厲查處擾亂疫情防控違法經營行為等列為全市行政執法重點工作,推動築牢疫情防控執法防線。
法治建設重要的衡量標準在於推進依法行政的成效能否轉換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我市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全面完成市縣兩級276項證明事項取消清單、4421項證明事項保留清單和958項告知承諾制清單的社會公開工作,實現了清單之外無證明。明確全市行政裁決事項22項,充分發揮行政裁決化解企業糾紛「分流閥」作用。
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打出「組合拳」,推動市縣兩級政府同步啟用執法監督專用章,印發全市行政執法監督文書樣式,制發我市機構改革後首份行政執法監督通知書,督促相關部門開展問題整改,順利完成全市6600餘名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證件申領換發工作。
持續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完成機構改革後市縣兩級385個執法部門「三項制度」系列辦法、清單、流程圖和服務指南的社會公開工作。建立長治市行政執法公示平臺,歸集發布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雙隨機一公開」等行政執法信息3000餘條。
著力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和城市管理等六大領域同城一支隊伍管執法,實現38個部門、95支綜合執法隊伍、1200餘名執法人員的職能融合和機構整合。
司法公正彰顯正義
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8起涉黑案件全部由院庭長主審,這是市中院發揮院庭長辦案示範引領作用,院庭長帶頭承辦疑難複雜案件的具體行動。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2020年,我市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司法治理能力穩步提高。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有序展開,認罪認罰制度漸趨完善,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原則得到彰顯。司法便民措施更加多樣,不斷探索網際網路司法新模式,通過線上開庭等方式解決人民群眾在特殊時期出庭難問題。立案登記制改革效果明顯,各級法院基本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司法在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中的作用愈發突出。司法隊伍建設和改革措施效果明顯,司法責任制改革深入開展,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能力顯著增強。
市人民檢察院持續做優刑事檢察,加強對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監督,監督立案76件;對於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監督撤銷案件31件。通過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42件,法院已改判23件。加強監外執行監督,監督糾正「紙面服刑」人員52名。做實做強民事行政檢察,提出抗訴12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5件,改判10件。針對虛假訴訟提出抗訴1件,移交刑事犯罪線索1件。加強公益訴訟檢察監督,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共發現線索649件,立案598件,履行訴前程序496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8件。「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充分平衡發展,為法治長治建設貢獻了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
尊法守法深入人心
「這裡不僅能學習到豐富的憲法知識,而且美麗清新的環境令人心情舒暢,一舉兩得、匠心獨特。」這是市民王先生對我市憲法主題公園的稱讚。我市首個市級憲法主題公園於去年10月建成完工,面積達12000餘平方米,設置有法治宣傳欄、法治雕塑、LED宣傳屏等,是一個憲法宣傳的綜合性平臺。2020年12月4日,第7個國家憲法日,我市舉行全市政法幹警憲法集體宣誓活動,300餘名政法幹警代表在憲法公園面對國徽集體宣誓,共同高唱國歌……
法治宣傳教育是法治長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去年以來,我市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專項法治宣傳教育,其中市司法局編輯整理12期以案釋法專題文章,發布並解讀53起典型案例,受眾8萬餘人。深入開展毒品預防宣傳行動,面向基層群眾發放禁毒宣傳物品,在全市9條公交線路150輛公交車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禁毒標語,有效強化了禁毒法治宣傳效果。繼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主題宣講1200餘場,發放宣傳資料20萬餘份,受眾30萬餘人。
全面學習宣傳《民法典》,針對全市各類受眾人群發放讀本、開展專題培訓,在市區人流密集的40個公交站點設置《民法典》宣傳燈箱,並在長治電視臺、《長治日報》同步開設《民法典》講堂和專欄。依託《長治日報》、長治電視臺、長治全媒體App開展以案釋法,累計錄播、刊發《大家說法》專題節目52期,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文化。
大力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共培養法律明白人3186名,全市所有建制村(社區)實現法律明白人全覆蓋。積極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全市村居(社區)法治文化陣地覆蓋率100%,縣級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成率100%,市憲法公園、襄垣縣法治主題公園、沁源縣稅收普法教育示範基地獲評第三批省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循法而行,崇法善治。在探索實踐中,全市上下法治思維不斷進步,執法方式日益規範,法治精神漸入人心,公平正義走近群眾,良好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蔚然成風……新年新起點,我市將沿著全面依法治市軌道砥礪前行,邁出法治長治建設的鏗鏘步伐,為服務大局、凝聚民心、推動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來源丨長治日報
記者丨丁維麗
編輯丨路璐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
原標題:《法治建設:善治揚正促和諧》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