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覺醒》:達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這一點

2021-01-12 微瀾在成長

富蘭克林有句名言:有的人死於25歲,葬於75歲。

聽起來匪夷所思,事實上很多人的生活這樣形容並不為過。25歲走入社會開始工作,接下來結婚生子,養孩子,日復一日地工作。

仿佛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過著,回想過去幾年,仿佛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

就像張愛玲曾說:對於中年人來講,十年八年好像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

當午夜夢回時,你會不會想起曾有的夢想呢?會不會有些遺憾?看身邊有些人,平時也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卻是一年一個樣,完成了一個有一個目標,讓人羨慕不已。

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呢?《認知覺醒》這本書就可以給你答案。

作者周嶺是一名自媒體人,曾經也是按部就班的大軍中的一員。在他36歲的時候,回首過去發現很多歲月過得非常蒼白,不想再這樣下去了,於是開始探索。

從混沌到清晰,從迷茫到覺醒,通過學習,覺醒,他逐漸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有聲有色,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覺醒」。

這本書就像教科書的參考答案一樣,從根源上解決了我們很多的問題,能夠幫助我們走出焦慮和迷茫,變得清晰和清醒。

人只有清醒了,才不會日復一日,一個臺階一個臺階朝著目標走。

01 內觀自己,要清晰

要想清醒,首先要做到內觀自己,清晰的了解自己。

比方說,你看到一個減肥的方法,覺得很有效,然後你會不會按照這個方法做?大概率會做,但是過不了幾天,看不到效果就放棄了;甚至於有些人只是感慨了一下都不會去做。

這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平時做事情大部分都是靠本能的,本能反應想做就要去做,但是又沒有很快見到收穫,於是本能就覺得沒用,放棄了。

一方面我們會焦慮,覺得看人家說得那麼輕鬆,自己坐起來卻沒什麼收穫,自己是不是沒有這個能力。

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缺乏耐心,因為我們的大腦總是喜歡即時滿足。因為沒有效果,也就失去了耐心。

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們恰恰要從這些角度去了解自己,讓行動目標變得清晰起來。

作者談到,人生其實就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

往往我們做不到一些事情,根源上就是目標模糊。我們必須花時間和精力讓自己處於沒得選的狀態,讓目標變得清晰可見。

比如選擇減肥,通過運動也好,通過健康飲食也好,這些都怎樣去做,清晰可見。而且,短期內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也都要遇見到結果。

也就是說,我們清晰了這個路徑大概會是什麼樣的。然後通過元認知,不斷的反觀自己,通過反觀,再去看行動,不斷的調整。

減肥也好,或者說自我成長也好,重要的是先內觀自己,擺脫焦慮的情緒,有足夠的耐心,才能不斷的消除那些未知的模糊,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思維舵手。

這是一個內觀自己的過程。只有真正地想清楚這些,有了清晰的認知,積攢了正確的內在力量,才能真正的走上自我成長的道路。

02 外觀自己,提升四個力

當一個人內在清晰,足夠篤定的時候,才會在在行動上持續精進。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則需要我們的專注力,學習力,行動力和情緒力共同發揮作用,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有足夠的深度。

從專注力的角度來講,專注絕對不是說一段時間專一地做一件事這樣,而是在做事情的時候深度沉浸其中。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個人問老和尚何謂得到,老和尚說:得到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到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只有深度的專注才會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收穫,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才會有收穫。

學習的目的從來都不是學習,而是為了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我們的認知,進而發生改變。

這種改變的發生必然需要我們的深度學習,這包括知識的縫接和關聯。

羅振宇曾經說過,自己一天要寫5篇閱讀心得。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縫扣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寫閱讀心得就是縫接的過程。

另外一定就是關聯。所謂關聯就是把遠處不起眼的A和近處急需解決的B關聯起來。

要想做到關聯,就需要我們大量的輸入以及不斷的反問自己:這個知識可以用到哪裡。

只有大量的輸入,加上經常的關聯和縫接,才能夠讓我們一點點發生改變開始成長,這都是深度沉浸帶來的收穫。

說到成長,就離不開行動。當通過關聯和縫接,我們獲得了新知後,需要把這些知識轉化為我們的認知,這需要我們不斷的行動。

在行動的過程中,分解目標,不斷獲得正向反饋,才會讓認知一點點發生改變。

任何帶來改變的行動,絕不是簡單地重複,而是反饋迭代反饋迭代反饋迭代。

當然,這個過程中必然會有壓力,我們需要擁有情緒力,提升心智帶寬,減輕壓力的影響。

事實上,當我們面臨巨大的壓力時,就會使心智帶寬降低,這也影響到我們的認知力等。

改變的方法就需要我們有強大的情緒力,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的欲望。

歸根結底,我們需要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學習知識不要求快,水過地皮都不溼,做的只是表面功夫。

重要的是學到的知識連結到我們的認知裡面,真正的發生改變。

03 實際行動,早冥讀寫跑

內在和外在都覺醒後,落實到我們的實際行動其實就可以簡單概括為早冥讀寫跑。

很多人不喜歡早起,很大程度上是沒有什麼動力。但是,當我們想要個人成長時,就必然需要一段高效率精進的時間,而早起的時間就是不二之選。

當我們想明白這個內在邏輯的時候,其實早起就不再是一件難事。有明確的事情要做,做了這件事情對個人成長會起到什麼作用,當我們想清楚之後,就會很容易早起了。

另外一點就是冥想。冥想其實是可以扎紮實實提升一個人生存質量和競爭力的事情。

《暗時間》的作者劉未鵬說:能夠迅速進入專注狀態,以及能夠長期保持專注狀態,是高效學習的兩個最重要的習慣。

而冥想就可以讓我們鍛鍊這兩個能力。

然後就是讀書。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認知的改變,而認知的改變是大量新知的積累,讀書就是最便捷的方式。

但是一定要明確的一點就是讀書只是途徑,而不是目的。永遠不要覺得我讀了多少書就是成長,未必。

重要的是,讀書之後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認知,通過認知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才是讀書的目的。

把讀書轉變為認知有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就是寫,用自己的話,把新學到的知識寫下來。這樣就完成了知識的縫接。

最後是運動,它則是打開我們大腦的觸點,運動會讓我們的大腦長出新的神經元,每次運動之後進行主動學習,腦子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活。

成長不是單一階段的事情,需要多維綜合提升。成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方面互相配合。

總結:

為什麼我們會重複日復一日的生活,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一直都是在模糊之中,所以很容易隨波逐流。

要想成長,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拒絕模糊,然後提升耐心,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來覺醒,來精進。

人生的成長從來都不是瞬時的爆發,也不是隨波逐流的運氣,而是長時間內心明確的努力。

相關焦點

  • 新年flag為何總是倒?這3招將拯救你!
    除夕夜時,你一定會在票圈秀出自己的新年flag吧!比如:今年一定要脫單一年讀30本書每天背50個單詞戒掉王者榮耀工資翻一番練出馬甲線......獲得一眾點讚與好評後,心生嚮往地奔赴新的一年。可以說,當代大好青年的詩與遠方,都藏在這一個個澎湃的flag裡。是不是看起來充滿了儀式感呢?
  • 新年flag都沒立,你還好意思過年?!
    轉眼新年已經過去一周了。我們對新年總有很多美好的期待,所以,對於這一年的flag,你立好了嗎?以我豐富的十幾年的立flag的經驗來說,立了flag,可能一事無成,不立flag,絕對一事無成。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地立新年flag。1、立得早我從讀中學開始,就習慣在每年的除夕夜在日記本上列下新年計劃了。
  • 為什麼我們的「新年flag」總是完成不了?
    你以為你沒過年的時候想著要開始好好健身了,就可以變成這樣嗎?還是這樣?醒醒吧,這個夢想到了明年還會繼續的,在2019當然是要喝更多的奶茶吃更多好吃的呀!比如這樣:這樣:還有這樣:但是如果說只是立了個flag倒也沒什麼,但是如果頻繁地立flag而沒有去做到的話,真的是會有很恐怖的後果呢。
  • 我在清華立新年flag!
    我在清華立新年flag!「清華牌flag」接力2021快來許下你的新年願望吧��點擊上圖打開清華2021新年flag小程序4.點擊選擇1~3個新年flag
  • 2021年來啦,你的新年flag是什麼?
    2021年來啦,你的新年flag是什麼?2020年似乎被疫情按下了快進鍵總覺得還沒有好好過就已經來到了2021年小澤想問問大家2020年的flag你都實現了嗎?
  • 2019,你立了什麼新年Flag?
    不知道去年你曾信誓旦旦立過的那些「豪言壯語」,最後兌現了幾條?朋友圈裡有人說,2018年你全年堅持做到的一件事是什麼?每天堅持給手機充電。感覺好有道理!終於找到一件能從年頭堅持到年末的事情了今年,你又會立下什麼樣的新年flag呢?在過去的這一年,學齡孩子的父母們簡直要被陪娃作業給逼瘋。
  • 新年flag | 這次flag不想倒!
    @XUDDMIN:新年flag:希望新的一年能夠繼續堅持喜歡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做自己認為對的事,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成為進階版的超級運動猛男。@愛探險的Dora:學業有成,少感冒,不要生病,再長大一點,照顧好自己和身邊的人,簡單快樂就好。
  • 普通人如何立新年flag,這幾點可以幫助你
    很多人喜歡散漫的自由,對小熊來說,去挑戰自己未實現的目標,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規劃,這是一種個人成長的樂趣。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新年如何立flag的幾點思考。 一、目標儘量精簡,不要超過三個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貪心的毛病,既想做個好媽媽,又想工作拿到90分。 事實上,這樣做的後果是,每天很累,達標的概率極小。
  • 新年立flag,這是什麼毛病?
    當代很多年輕人立flag的現狀是這樣的:2020年的目標,就是完成2019年說好的、2018年沒做到的、2017年立下的flag。慢慢的大家就總結出了這樣一條「鐵律」:年初的時候flag立得越多,到了年底臉就被打得越響。
  • 新年立flag,這是什麼毛病?-虎嗅網
    當代很多年輕人立flag的現狀是這樣的:2020年的目標,就是完成2019年說好的、2018年沒做到的、2017年立下的flag。慢慢的大家就總結出了這樣一條「鐵律」:年初的時候flag立得越多,到了年底臉就被打得越響。
  • 豆瓣8.3《認知覺醒》:做到自我覺醒,提升自我認知,要知道3個要點
    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介紹了7大底層概念和20個成長關鍵詞,幫助我們找到自我改變的原動力,讓改變不再是難題。這本書的作者周嶺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用自己平日所積累的各種認知經驗寫成此書,和讀者一起開啟認知驅動,走出低效勤奮的陷阱。
  • Flag心理學:如何讓你的新年願望統統實現
    於是,這篇文章應運而生,我相信我這篇文章可以幫我實現我的新年願望,也期待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開始走向通往你願望達成之路。第一部分 欲望OR願望?夢的解析PK金剛經首先,如果你認真搜索願望在心理學的分析,一定會被帶入欲望的籠子,願望還真不是欲望。弗洛伊德說——夢是關於願望的達成。而這個也是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一書的核心。
  • 快來給新年立個flag!「立flag」的英語怎麼說?
    每到新年,大家總喜歡立各種Flag,「今年我一定要減肥成功!」「我要帶著寶貝打卡中國十大名勝古蹟~」「我要和孩子一起每周看一本繪本!」但做起來往往很難堅持(小E在2019「立flag」說一定要減肥,但只堅持了兩天...)
  • 認知覺醒 解讀內心世界 開啟幸福密碼
    新年伊始,又到了一年一度立flag的時候了!許多朋友一本正經地立下一個個小目標:少玩手機、堅持早睡、每周鍛鍊3次、減重10斤、戒掉遊戲……諸如此類的目標又開始在朋友圈刷屏了。我悄悄地回想一下,似乎去年元旦的時候他們立下的也是這些目標,現在不過是把去年倒下的flag 重新扶起來罷了。
  • 《碧藍航線:Crosswave》怎麼認知覺醒 認知覺醒方法分享
    100級之後即可進行認知覺醒,即可突破100級上限,達到200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認知覺醒的... 《碧藍航線:Crosswave》已經於2月14日正式發售了,遊戲中加入了一個認知覺醒的機制,在角色到達了100級之後即可進行認知覺醒,即可突破100級上限,達到200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認知覺醒的方法。
  • 你立的flag為什麼一直都沒有實現?因為你不知道這四點
    每天一點職場上的文章,期望能給你帶來一些提升。很多人都喜歡立flag,有一個機構做了一些調查,掌握了人們立flag一些傾向和類別。減肥健康飲食的人佔到了21.4%,自我提升改善生活條件的人佔了20.3%,詢問理財的人佔8.5%,戒菸的人佔7.1%,花更多時間陪陪家人的佔6.2%。學點新東西的人佔5.3%,找到一生的愛人的佔4.3%。
  • 元旦立下的「flag」,你還記得嗎?
    2018跨年,豆子更是在朋友圈喊出了新年「大目標」,「2019要繼續努力鴨!要是能升職就更好啦!」配上一隻戴著眼鏡的鴨子表情包,鴨子身上寫著三個字,「努力鴨」。  「朋友圈立flag,也是希望能夠起到自我激勵的作用吧。」
  • 立flag常打臉,有目標卻難堅持?提高行動效率,你需要掌握這3點
    最近,看到不少朋友發動態,吐槽自己是徹徹底底的「執行廢」:年初計劃(各種flag)立得滿滿當當,可到了年中才發現,自己的多數flag都還停留在最初的「萌芽期」,壓根沒見進展。Young)所著的《如何想到又做到》一書後,阿凌發現:如果能找到對的方法,打破自己的「知識詛咒」,似乎不靠意志力,人們也可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 《認知覺醒》:人生也需要做「拉伸運動」
    你知道嗎?人生的「拉伸運動」同樣可以幫助你更加健康的成長,同時幫助你減少受傷的可能性。在《認知覺醒》這本書中,作者提出要走出舒適區,進入拉伸區,但不要太焦急地進入困難區。這是為什麼呢?不妨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
  • 千萬別在朋友圈立這些flag!
    相比普通人年年被打臉,真正的勇士已經學會放棄,再也不在朋友圈立 flag 了。5月過半,新年立的flag也是時候放棄了。今天這份《2020 flag 放棄清單》,送給每一位腳踏實地的勇士(你)。當代青年最大的自我欺騙:明天一定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