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吾雨茶業原創,首發於百家號
白茶按採摘時間可以分為春茶和秋茶兩種,
春茶包括銀針、牡丹和壽眉,
秋茶則以壽眉為主。
但是很多茶友對於秋茶的概念,
僅僅停留在秋壽眉的層面上。
其實秋壽眉可以細分為三種,
按採摘時間的先後排序,
分別是立秋壽眉、白露壽眉和寒露壽眉。
雖然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
但是在很多老茶農眼中,
寒露茶才是他們的最愛。
這期吾雨課堂我們就重點來說說,
這個讓無數老茶客魂牽夢繞的寒露茶。
什麼是寒露茶?
寒露茶也叫正秋茶,
是每年寒露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採摘的茶,
總共只採摘7天時間,
是我國節氣茶的一種。
寒露後就是霜降,
霜降就標誌著草木開始準備休眠,
而茶樹在休眠前也要有足夠的緩衝期,
這樣更利於來年春天茶樹萌芽。
所以說,
在一般情況下,
寒露茶採完之後,
福鼎茶農就不再採摘茶葉了,
寒露茶基本上也是每年採摘的最後一批茶。
我們知道,春茶的內質最為豐富,
秋茶的香氣更加高揚。
而寒露茶有別於白露茶的地方是,
除了具有白露茶的高香,
同時也兼具春茶的綿柔湯感。
為何深受老茶客喜愛?
福鼎地區到了寒露節前後,
晝夜溫差會逐漸增大,
但是白天的陽光還比較強烈。
茶樹能充分地利用陽光,
進行光合作用,
從而積累豐富的內含物質。
到了夜裡,
氣溫驟降,
在福鼎溫差能達到十幾度,
低溫環境讓白茶生成更多禦寒的果膠物質。
而且夜裡水汽會在茶樹葉上凝結成露,
這個時候採摘的「寒露茶」有一種獨特的冷韻。
所以有人說:
寒露茶截取了冷峻內斂的自然力量。
獨特的氣候環境,
造就了寒露茶獨特的品質,
作為白茶中最後一批採摘的茶,
也是最具包容性的一種白茶,
它的外表雖然看上去比較粗狂,
但是它的滋味卻更加細膩綿柔,
花果香要比春茶更加馥鬱,
喝完餘留下來的是一種舒適的清甜感。
所以對於福鼎的老茶農來說,
寒露茶比清明後的茶更具價值。
為什麼名聲不揚?
既然寒露茶這麼受老茶民推崇,
為什麼卻如此「低調」?
主要有3點原因。
1、採摘時間短
寒露茶採摘時間只有短短7天時間,
足以與銀針相提並論。
再加上寒露時節,
茶樹生長速度遠沒有明前那麼快,
所以每年能採到的寒露茶,
數量是很有限的。
2、生長速度慢
寒露節氣氣溫更低,
茶樹抽芽緩慢,
所以寒露茶的產量很低,
遠比不上同為秋茶的白露茶和立秋茶,
甚至比銀針還低。
以至於很多茶農都捨不得拿出去賣,
留著自己喝或者招待貴客。
3、外表粗狂
寒露茶外表粗曠,
以葉為主,
芽頭細小,
並不符合人們印象中白茶芽頭顯著形象。
再加上顏色偏綠,
雖然也有秋茶的色彩斑斕,
但主體以深綠為多,
所以會給人一種等級非常低的感覺。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業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