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茶真的是炭焙的嗎?別忽悠,不要過度追求炭焙!吾雨茶課堂

2020-12-15 吾雨茶課堂

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首發於百家號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

中國茶起源於神農氏,

已經有四五千年歷史,

而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

更是被西方人稱為「神奇的東方樹葉」。

▲2020年管陽茶園

茶在這數千年的發展中,

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特色工藝,

逐漸轉變成以六大茶類為主的各種茶品。

而炭焙可以說是中國茶數千年發展形成的制茶技藝的精髓所在。

▲用手背感受焙溫

炭焙,茶工藝的精髓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

炭焙是中醫藥理和陰陽五行的結合,

在中國古代就有用炭火焙中藥的方式,

來激發中藥的藥性。

茶的發現和利用,

最早也是起源於茶的藥性,

至今還有「神農嘗百草,

得荼而解之」的說法,

是古代先民的智慧結晶。

▲文史記載神農嘗百草

而像「以火助水舒枯木,生水走脈展茶性」這類說法,

也蘊含著諸多道家的精神,

又有著濃厚的傳統。

炭焙為何少見?

炭焙看上去就是用炭火焙焙茶,

沒什麼難度。

而實際上,

看似簡單的炭焙,

卻是因繁瑣的工藝嚇跑了許多制茶人。

炭焙其實是一件非常勞神、費時、費力的活,

整個炭焙過程,

都需要制茶人精神高度集中,

甚至要熬夜看茶。

整個炭焙過程都是人為在控制,

一個不留神可能就會把茶焙焦、焙壞、產生煙味等等,

更重要是這些損傷對茶葉來說是不可逆的,

一旦做壞很可能就導致茶毀了!

▲一籠一籠的焙茶

而且炭焙只能一籠一籠的焙茶,

一籠只能焙數斤,

所以炭焙茶的產量很少,

但失敗率又非常高,

再加上炭焙還會損茶毫,

進一步導致成本提高,

收益和成本根本不成比例,

更沒有茶農願意承擔炭焙失敗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

可以說,

炭焙是非制茶大師不敢輕易嘗試的一種工藝。

主流電焙工藝

如果說炭焙是傳統工藝最具代表性的烘焙方式,

那電焙就是現代工藝最有代表性的烘焙方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

各種烘乾機器的出現代替了人力。

▲機械化控制臺

相對於炭焙來說,

電焙對制茶人沒有過高的專業性和經驗要求。

只需按要求設置烘焙溫度、時長等等即可,

更容易掌控,

溫度控制準確,

焙出的茶葉質量穩定,

制茶時失敗率更低,

受天氣的影響也更小。

產量卻是炭焙的數十倍,

烘焙的效率更高,

是一種省時省力的烘焙工藝形式,

更符合現代規模化批量生產模式。

炭焙工藝因為技術上的很多不可控性和製作的繁瑣性,

不可避免地被摒棄和遺忘了。

▲機械烘乾機

但是,

對電焙來說,

優點和缺點是相對應的。

規模化的生產,

註定電焙不能針對性的控制白茶的轉化方向,

導致製作出來的白茶有千篇一律的味道。

就像我們用大鍋一次炒多份量的菜,

炒出來的菜,

肯定沒法像做一小碗菜時精雕細琢,

火候控制的恰到好處,

能把菜的風味徹底展現出來。

當然工序完整符合標準的電焙茶,

它的品質也是絕對沒問題的,

最多只能說是相對比較沒有特色而已。

為何如今炭焙再現?

白茶的技藝講究自然工藝,

體現的是大繁至簡,

是還原茶葉的自然之美,

炭焙更符合白茶的自然屬性。

打個比方,

白茶的炭焙就是給白茶做養生調理,

是根據毛茶的特性,

配之以相對應的方式進行調整,

彌補白茶不足之處,

又將白茶的優點進一步放大展現出來。

換句話來說,

就是有目的性的揚長避短。

這對制茶人的要求非常高,

要有足夠的經驗,

對白茶足夠了解,

對炭焙過程白茶變化要了如指掌,

還要靈活應對焙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

▲炭焙翻焙過程

因此,

良好炭焙工藝製作出來的白茶,

它的口感、香氣、韻味是電焙遠遠無法比較的。

這麼說,

可能很多茶友覺得概念比較模糊。

我再舉個例子具體來說明:

我們在炭焙之前,

要先對毛茶進行審評,

確定毛茶的準確香氣、滋味特點,

還有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比如水氣,氣息不通暢,青味過重等等。

再以審評得到結果為依據,

判斷這款茶更適合用怎樣的火功去焙。

▲白茶審評工具

例如:

荒山原料,經過萎凋後毛茶呈清香型,評定後工藝上無缺陷,就可以走兩個火工。

一個是輕火,繼續保持它的自然清爽;

另一個是中低火,讓它輕微帶有炭焙氣息,但呈現更高的毫味毫香。

如果萎凋過程中有不足,那麼第一要務就是儘可能通過焙火去降低缺陷。

▲判斷萎凋程度

當然,

炭焙也不是萬能的,

對於一些先天不足或者萎凋時,

對葉質造成的損傷的情況,

炭焙只能起到減弱的作用,

而無法完全解決這些缺陷。

烘焙的作用

不管是炭焙還是電焙,

白茶的烘焙溫度都不能過高,

甚至茶葉的等級越高,

烘焙時的溫度反而要越低。

白茶需要活性酶後期的水解作用,

所以白茶在做炭火烘焙時一定要注意溫度的控制,

不能過高。

絕大多數酶是屬於蛋白質,

蛋白質容易在高溫中產生不可逆轉的變化而失活。

▲嚴格控制焙制溫度

雖然較低的溫度可能讓茶葉保留少量的青味,

但是適當的留青,

可以保證茶葉中的活性酶不失活。

而且青味物質多數是多酚類物質組成,

可以為白茶的後期轉化提供物質基礎。

▲焙完後葉片依然鮮綠

於此同時,

烘焙時溫度過高,

會導致芳香油過量揮發,

使茶葉的香氣降低。

而且溫度過高還會使茶葉的熱化作用過激,

讓一些原本可溶性的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

使茶葉的色澤變得枯暗,

滋味變淡,

嚴重的可能導致茶葉產生焦味、失香。

炭焙,白茶的香甜升級

炭焙使用木炭火焙茶,

木炭火屬於陽火,

是以紅外輻射來烘焙茶葉。

火力能吃透茶葉,

使茶葉內外一起均勻受熱。

有著綜合茶性的作用,

能使剛制的新茶茶性由寒涼向溫性轉化,

讓白茶茶性更柔和。

而電焙是通過電熱能的熱傳導加溫,

從而達到焙茶的目的,

是屬於陰火的範疇,

無法改變白茶的茶性,

因此電焙茶只能通過後期儲存,

才能使白茶的茶性逐漸轉化成溫性。

▲燒制木炭

炭焙過程中可以褪去一部分新茶中的一部分青味,

青味絕大部分是屬於低沸點的香氣,

在炭焙的過程隨著水分的流失而散發出去,

同時產生清香型物質,

增加白茶的鮮爽度。

炭焙過程因為水熱作用和紅外波共同作用下裂解大分子物質,

類似多酚類物質,肽類,多糖類。

產生了更多的小分子物質,

使茶葉的水浸出物提升,

進而提高耐泡度,潤滑感,香氣馥鬱程度等等。

▲炭焙中的銀針

吾雨提示

確實炭焙茶具有普通電焙茶所不具有的獨特風味,但是也並不代表電焙茶不好,畢竟電焙比較符合現代化生產的需求。炭焙由於它自身工藝的局限性,註定只能小批量生產。因此,在買白茶的時候不要過分追求炭焙,因為炭焙茶真的很少、很貴,同時也避免被一些投機的商家忽悠,買了不適合的茶。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追求炭焙沒錯,但你喝到的水仙、肉桂、大紅袍,可能都是電焙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一直都有茶友在疑惑武夷巖茶的炭焙與電焙之別。看來這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哪怕拎著放大鏡研究幹茶、葉底,也基本無跡可尋,前文說的蛤蟆背、結霜、葉底硬化等現象過於單一、片面,並不能作為炭焙與電焙茶的判斷依據。如果仔細喝的話能判別出來嗎?
  • 「茶博士」 曾國寶把臺灣祖傳的炭焙高山茶推向大陸
    □ 記者 傅長盛 文/圖5月12日,正是春茶採摘的時節,位於漳平市永福鎮後盂村的茶博士綜合農場,工人正緊張進行茶青採摘、晾曬、加工。農場董事長曾國寶介紹,每年這段時節都是他最忙的時候,今年茶青生產基本不受疫情影響,目前農場主要加工生產高檔的炭焙茶推向市場。在茶博士的2000平方米加工廠裡,幾個直徑1米的圓桶型炭焙設備正在作業。
  • 焙茶奶油星冰樂、焙茶奶油拿鐵齊上陣
    這一次融入的主題是近年來日本最受追捧的「日式焙茶」。嚴選5種茶葉進行組合,以細緻的烘焙手法展現日式傳統風味與濃鬱感,打造全新口味星冰樂與拿鐵。焙茶與奶油的組合,將爆發出怎樣奇妙體驗?下面就為大家一一帶來。焙茶奶油星冰樂在此之前,日本星巴克已有全年供應的焙茶拿鐵。
  • 「適合長期保存」的茶有哪些?
    茶友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茶葉買回來,多久喝完比較好呢?是要看保質期嗎?還有一些寫著「適合長期保存」的茶又該怎么喝呢? 焙火類的茶主要是烏龍茶,如武夷巖茶、濃香炭焙鐵觀音、臺灣炭焙烏龍茶等,按照不同的焙火程度可分為低火、中火、足火。 不同的火功需要放置退火的時間也不同。
  • 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你喝過帶煙味的茶嗎?
    待與沸水接觸的片刻,便慢慢將這股子獨特的松香,釋放在茶湯當中,別具一股獨有的風味。武夷巖茶武夷巖茶,以巖骨之厚重、花香之柔軟的品質特徵為名,是中國傳統名茶:烏龍茶。武夷巖茶中也常能喝到一股子「煙味」,這股煙香與紅茶不同,它香得更為成熟、溫暖,像焦糖香。
  • 烏龍茶鐵觀音口感滋味如何分辨?
    它在全國的諸多茶系中,品茗覆蓋面廣,知名度是最高的,那口感滋味怎樣呢?接下來華祥苑茗茶小編就給大伙兒具體的介紹一下吧!清香型鐵觀音的口感滋味特點清香型口感滋味較為清淡、舌尖稍帶微甜,偏於現代加工工藝製法,現階段在茶葉市場上的佔有量最多。
  • 原來臺灣不只是喝當季新茶,臺灣茶還有陳年老茶
    答案是五年,茶葉存放的時間至少要超過5年,而且這五年裡,每年都要把茶葉拿出來復焙1次。為什麼要復焙呢?因為要保鮮,確保茶葉一直都是新鮮的,茶葉新鮮 就會有活性,茶葉與空氣接觸就會有氧化作用而這個活性又對茶葉有什麼影響呢?
  • 炭燒酸奶拌草莓,來一杯美美的下午茶
    炭燒酸奶拌草莓By 米拉Miira今來一款美美的下午茶:炭燒酸奶拌草莓,小姐姐們一定喜歡噠!原料:炭燒酸奶、草莓、芒果、即食燕麥。做法步驟:第1步、炭燒酸奶備用。第2步、即食燕麥備用。第3步、草莓用鹽水浸泡一會兒,衝洗乾淨。第4步、芒果去皮。第5步、炭燒酸奶倒入碗中,加即食燕麥拌勻。
  • 別為不懂茶找藉口
    但從鬥茶賽回來後,再聽身邊人聊了一圈天價茶。然後,他就受了「刺激」。覺得隨便一泡肉桂都要大幾百,真的是肉太貴了!作為喝不慣巖茶,純純的新手小白,他今天跑過來感慨,巖茶真的是水太深了。同樣的,區分百元級和千元級的巖茶,也別太糾結「看」不出區別。畢竟,還可以實打實的去喝一喝,聞一聞。一款好巖茶,標準是有香,有水,有韻。之前有位老茶友總結了句妙語:喝巖茶,百元茶喝香,千元茶喝味,萬元茶喝韻。
  • 「光明悠焙」出新品了曉得伐?這個老字號的麵包店不得了!
    光明悠焙的麵包均採用窯爐直火進行烘烤,窯爐直火工藝能更快鎖住麵包水分,使麵包表皮香脆、內在綿軟,口感絕佳。總之,這真的是一家有顏更有料的麵包店!>結合綿密紅豆加上少許麻薯口感紮實又軟糯酸奶的溫潤搭配紅豆的香甜酸酸甜甜的口味老少兼宜每一口都吃得出原料的用心既可以做營養早餐也是下午茶的絕佳選擇新品No.2螺紋巧克力▼選用優倍鮮奶和比利時進口的58%黑巧克力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
  • 鐵觀音茶名字的由來
    提到鐵觀音,想必大多茶友都知道是烏龍茶,那對於鐵觀音茶為何叫「鐵觀音」,您知道嗎?很多人都很驚異於「鐵觀音」這個名字,「觀音」二字就已經傲然而視,且又加上一個「鐵」字,一味以淳厚清香聞名的好茶,卻有了一個如此剛勁似乎都有點霸道的名字,其中一定有著莫大的淵源。
  • 雲南普洱熟茶與紅茶是一種茶嗎?兩種茶葉有什麼不同?
    雲南普洱熟茶與紅茶是一種茶嗎?雲南普洱熟茶與紅茶是一種茶嗎?是指將揉捻好的茶胚裝在籃子裡,稍加壓緊後,蓋上溫水浸過的發酵布,以增加發酵葉的溫度和溼度,促進酵素活動,縮短發酵時間,一般在5~6小時後,葉脈呈紅褐色,即可上焙烘乾。4、烘焙烘焙一般採用一次乾燥法,不宜翻動以免影響到幹度不均勻,造成外幹內溼,一般6小時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
  • 炭燒咖啡和黑咖啡有什麼區別?與碳燒三合一咖啡是一樣的嗎?
    原指日本烘焙咖啡時,採用傳統炭火作為熱源,長時間的小火慢焙得到苦感強烈、有焦糖感和菸草氣息的炭燒咖啡豆,這種炭燒咖啡因其無酸、焦苦以及醇厚感而得名。02炭燒咖啡與黑咖啡有何區別嗎?、炭燒咖啡豆做的速溶純咖啡粉。
  • 都說「要好喝秋白露」,其實寒露茶才深得秋茶的精髓|吾雨課堂
    本文由吾雨茶業原創,首發於百家號白茶按採摘時間可以分為春茶和秋茶兩種,春茶包括銀針、牡丹和壽眉,秋茶則以壽眉為主。但是很多茶友對於秋茶的概念,僅僅停留在秋壽眉的層面上。但是在很多老茶農眼中,寒露茶才是他們的最愛。這期吾雨課堂我們就重點來說說,這個讓無數老茶客魂牽夢繞的寒露茶。什麼是寒露茶?寒露茶也叫正秋茶,是每年寒露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採摘的茶,總共只採摘7天時間,是我國節氣茶的一種。
  • 4個維度說白茶,帶你讀懂白茶鮮為人知的一面|吾雨茶課堂
    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白茶就是一類以簡單、天然著稱的茶類,甚至很多人對白茶的了解,就只停留在白毫銀針並且白茶從不同維度劃分,也能分成品類眾多的茶品。▲均勻薄攤銀針茶青這次吾雨主要從地域、等級、年份、工藝四個維度出發,給大家介紹白茶的分類。
  • 山色空濛出好茶,被尊稱為「茶中之王」的大紅袍,究竟有多好喝
    只要坐下來,端起一杯大紅袍,茶中的巖骨花香就能為你營造好一方的山水,讓你能順著這縷茶香便可在武夷山的仙境中恣意的徜徉和徘徊。2、大紅袍的工藝其實是典型的烏龍茶工藝,其中最為關鍵的工藝是焙火。不同的茶友對大紅袍焙火程度各有所好。
  • 鳳凰單叢挑下來的茶頭,值得喝嗎?
    好到什麼程度? 尤其是嗅覺敏銳的人,買不到好茶,喝喝茶頭,也算是喝到這個高端品種了。 比如一些母樹茶、老叢茶,這茶頭要不要保留?當然要。 如果不嫌麻煩,甚至還可以拿去炭焙,比市面上的很多所謂烏崬茶,老叢茶好喝多了。有的茶頭不便宜,價格報到了二千元一斤,依然會有人要。
  • 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著差不多的2款茶,價格相差1倍
    之前跟大家介紹過150和300塊的蜜蘭香,就有茶友來問我,這2款有什麼區別啊,看著都差不多啊,那今天就跟大家仔細講一下這2款茶的區別! 從外形上看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條形和色澤都是不錯的,所以有些茶友覺得疑惑是很正常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