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紅茶的發展史,教你順利區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2020-12-1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中國色彩上最傳統的顏色,是紅色。

古人形容「紅」,有無數的詞。

紅,絳,緋,縉等,都是紅色裡範疇內。

但這些色彩的詞語的形容詞裡,大多有「絲」字,可見這些詞彙最早來源自絲織品。

過去心靈手巧的繡娘們,對顏色的詞彙表達, 細膩且敏感。

茶葉裡,紅葉紅湯的紅茶,廣受歡迎。

但在提到紅茶的分類時,很多茶友容易臉盲。

到底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應該怎麼區分?

至於紅碎茶,它又是什麼,將紅茶切碎就能做成紅碎茶嗎?

諸如此類,都是有關紅茶分類的基礎話題。

但要分清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之間的不同,要從紅茶的發展史說起。

《2》

聊起紅茶的起源,要從武夷山說起。

紅茶, 起源自福建崇安(今天武夷山市)。

武夷山原產綠茶,有文字記載在唐宋年代,當地產制的蒸青綠茶團餅茶,頗得朝廷的欣賞,成為了貢品。

自元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山四曲溪畔興建了「御茶園」,至明嘉慶年間(1557年)才廢除。

從茶葉的製作加工史上,元朝開始,綠茶從蒸青發展為曬青,但仍以蒸青為主。

而明代朱元璋頒布「罷龍團改制散茶」的詔令,才正式由蒸青塊茶,改制成曬青條形散茶。

在明代的後期,引進了安徽的松羅炒青製法,炒青綠茶在武夷山正式發展。

最後在明代後期,由於炒青工藝的演變,武夷茶當地加入了發酵的因素。

按清代王草堂的《茶說》1717記載,「茶採而攤,攤而摝(搖的意思),……香氣發越……即炒即焙。」

從中,能看到當今武夷巖茶(烏龍茶)加工的雛形,被茶界吳覺農前輩等專家,視為烏龍茶起源於武夷山的力證。

武夷巖茶,誕生在明末清初。

武夷山,先有綠茶,再有巖茶,隨後是演變出小種紅茶和紅碎茶。

小種紅茶,原本是因為武夷外山沒焙乾的毛茶,堆壓發酵,再入鍋炒幹製成。

《蓴浦隨筆》記述,「紅茶先曬,乘熱復以布,色變紅,再曬不過火」。當時最早的武夷紅茶,由於福州茶行出口至歐洲,稱煙小種。

工夫紅茶,也是源自武夷山。

清代《閩茶錄異》記述:「閩諸群皆產茶,以武夷為最,最細為奇種 …… 次為名種

…… 為小種…… 火侯不精色黝而味焦,即泉漳人所稱工夫茶」。

此外,茶界張天福、程啟坤等前輩,也有過專門的考證。

我國傳統六大茶類裡的紅茶,不論是小種紅茶,還是工夫紅茶,都起源自武夷山。

《3》

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該怎麼區分?

按GB/T 30766-2014茶葉分類的定義。

紅茶的定義是以茶樹鮮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加工工藝製成的產品。

而工夫紅茶是採用揉捻等加工工藝製成的條形紅茶。

小種紅茶是採用揉捻加工等特定工藝,經燻松煙製成的條形紅茶。

分清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要認清這兩種茶之間,有四點的不同。

一、產區不同。

小紅紅茶,市面上主要以正山小種紅茶常見。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鼻祖,產自武夷山市。

所謂「正山」的含義,按《中國茶經》記載是「真正高山地區所產」之意。

正山小種的產區範圍,位於以星村鎮桐木村為中心的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所以,正山小種也稱為桐木關小種,是最正統的小種紅茶。

和正山小種相對應的,稱為外山小種。指別處所仿製的小種紅茶。

工夫紅茶,分布範圍廣泛。

包括了安徽的祁門工夫,雲南的滇紅工夫,還有福建省內的閩紅工夫等。

閩紅三大工夫紅茶,包括了坦洋工夫(福安)、白琳工夫(福鼎)、政和工夫(政和)。

二、工藝不同。

小種紅茶,按照產地、加工的不同,分為正山小種和煙小種。

正山小種是指採用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內的茶樹鮮葉,採用當地傳統工藝製作,獨具有桂圓乾香味及松煙香風味。

正山小種的加工,有萎凋、揉捻、發酵、鍋炒、復揉、燻焙、篩分揀剔、復焙勻堆等工序。

其中,正山小種/桐木關小種的加工,特色在於要經過殺青、煙燻。

以往在桐木紅茶發酵結束後,多採用鍋炒的方式殺青,以更好的控制發酵程度。(這一步按桐木茶農的說法,稱為「過紅鍋」。)

但現在隨著制茶技術的發展,大多在萎凋槽內加溫,翻炒,完成殺青這一步驟。

正山小種的傳統加工要經過煙燻。煙燻制茶時要採用到馬尾松煙燻制,讓茶坯吸附進入獨有的松煙香,才能形成其獨有的品質。

但現代的正山小種裡,又有改良過的無煙小種。

而小種紅茶裡的煙小種,是用產於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域外的茶樹鮮葉,以工夫紅茶的加工工藝製作,最後經松煙燻制而成,具有松煙香味的紅茶產品。

工夫紅茶的加工,步驟較繁複。

按紅茶的國標界定,工夫紅茶是以茶樹的芽、葉、嫩莖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和精製加工工藝製成的工夫紅茶。

按茶樹的原料來源,又分為大葉種工夫紅茶,中小葉種工夫紅茶。

和武夷巖茶一樣,工夫紅茶分初制和精製兩個階段。

初制過程包含了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為主。

精製階段有毛篩、切斷、風選、揀挑、補火、拼堆成色等。

從加工過程而言,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的側重點,明顯是不一樣的。

三、風味不同

正山小種的香氣,幹茶上帶有濃鬱的松煙香,芳香濃烈,香味醇厚。

而在茶湯內,往往能出現典型的桂圓乾的香氣,以及清雅的花香。

經過蓋碗衝泡後,湯色並不會太過於紅豔。

茶湯的顏色呈現出以橙黃色、琥珀色為主。

滋味鮮醇回甘,茶湯裡帶有桂圓乾的甜香,而回甘裡能留下清爽的高山韻。

如果是沒有經過馬尾松燻制的正山小種,茶香上常以甜香、花香為典型。

因為桐木關當地位於自然保護區內,山高谷深,生態環境極佳。

所以正山小種的花香上,半點不甜膩衝人,反而是高雅大氣,帶有鮮爽的桐木高山韻。

從茶香上,能區分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的分別。

工夫紅茶,分支眾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色。

以閩紅三大工夫紅茶為例。

坦洋工夫,典型的香氣是蜜薯香,微微帶有藥香,湯水裡有明顯的地瓜味道。

如果是原料等級很高的芽茶,能做出蜜甜香、花香、香氣相對清雅。

從風味而言,坦洋工夫大多是高香路線,茶湯上帶甜味,滋味柔和。

白琳工夫,發源自福鼎白琳鎮。

它的樹種原料,和福鼎白茶一致,採用當地的優良品種,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

制出來的成品帶有甜香,香氣適中,不算是特別高揚。風味清鮮和甜。

政和工夫,知名度不算高。

清甜香為主,帶有花香, 有少許地瓜味,但是不像坦洋工夫那樣明顯濃鬱。

《4》

將紅茶切碎,就是紅碎茶嗎?

事實上,紅碎茶的定義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從外觀上,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是條形狀的茶葉為主。

而紅碎茶,則是採用揉、切等加工工藝製成的顆粒(或碎片)形產品。

但在國際茶葉市場的大眾產品內,紅碎茶佔全球茶葉總出口量的80%左右。是茶葉外貿的重點產品。

紅碎茶加工工序中,以揉切代替揉捻或揉捻後再揉切,形成的顆粒狀碎茶。

從樹種原料上分,大致分為大葉種紅碎茶,中小葉種紅碎茶。

按照地方上的標準,紅碎茶是鮮葉經萎凋、揉切、發酵、乾燥、精製而成,外形呈顆粒狀,色澤烏黑油潤的細碎紅茶。

按採摘標準看,高檔紅碎茶的原料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中、低檔紅碎茶原料為一芽二、三葉開展,和同等嫩度的對夾葉。整體要求芽葉新鮮、勻淨、忌採其它非茶類雜物。

我國生產的紅碎茶,因產地、品種、栽培條件、以及加工工藝的不同。

全國內按四套標準樣,紅碎茶按外形規格可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種。

葉茶條索緊結挺直,碎茶呈顆粒狀、緊結重實,片茶皺卷,末茶為砂粒狀。

雲南、廣東、安徽、四川等省份,是紅碎茶的主產區。

從風味特點上,經過揉切的紅碎茶,滋味釋放快,味道濃鬱,適宜調飲。

泡袋茶、新式奶茶的茶底等,大多採用紅碎茶為原料。

從紅碎茶的分布情況看,紅碎茶的由來,還真不是單單將紅茶切碎那麼簡單!

《5》

紅茶,作為當今世界產銷數量最大的茶類,起源於武夷山。

茶界前輩程啟坤先生,曾在《中國茶經》、《紅茶的產生與發展》一文記述:「在茶葉製造發展過程中,發現日曬代替殺青,揉後葉子紅變而產生了紅茶;最早的紅茶是由崇安小種紅茶開始的……演變為工夫紅茶……傳播到安徽、江西等地……1875 年安徽餘干臣從福建罷官回鄉 , 將福建紅茶帶回 , 從而產生了著名的『祁門工夫紅茶』。 後中國紅茶出口印度等多國將此發展為紅碎茶。」

正山小種,是紅茶的鼻祖。

以桐木村為中心的那片自然保護區內,山高谷深,生態極佳,是世界紅茶的誕生地。

作為國家級的保護區,當我們驅車去往桐木關訪茶時,從星村驅車直上,通過皮坑關卡,才能順利入關。

在關卡處,若非有提前報備,否則一般人輕易無法進入。

狹窄的小路,一旁是陡峭的山崖,一邊是蜿蜒崎嶇的九曲溪相繞。

山高,水清,路險峻。

到了桐木關那,還有一群活蹦亂跳的猴子,迎接著我們。

那樣山清水秀,風景極好的地方,自然是產好茶的寶地。

世界紅茶,出自桐木。

而自桐木正山小種始,再到工夫紅茶,紅碎茶。

風味醇厚清甜,香氣清爽的紅茶,細數它的發展史,實在太迷人!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工夫紅茶」,為什麼叫工夫?
    不知道你注意沒,紅茶名字中還經常出現一個詞——「工夫」。 所以工夫茶大概意思就是——花費時間、精力、力氣製作出的好茶。 以前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但發展到後來,「工夫」基本與巖茶脫離,單指紅茶了。 工夫紅茶與小種紅茶有什麼區別
  • 紅茶到底是什麼茶?
    中國的茶葉用來製作出豐富的六大基礎茶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其中綠茶佔了7成以上,因為中國人絕大多數都愛綠茶嘛~除了中國以外,肯亞、斯裡蘭卡、印度等國的茶葉基本上都製作成紅茶(紅碎茶)出口到全世界。
  • 紅茶知識整理:關於紅茶你了解多少呢?
    如今,紅茶已成為世界性的茶飲,佔全球茶葉銷量中的70%。 二、 紅茶的分類 從制茶技術上講,紅茶可以分成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種,主要以茶葉葉片大小、顏色來區分。
  • 滇紅專題|①工夫紅茶&紅碎茶&曬紅 三國志
    那麼你知道嗎?滇紅也有精彩三國志——工夫紅茶、紅碎茶與曬紅,三分雲南紅茶之天下又彼此聯繫緊密:大家認真聽我講,誰也不準暈!工夫紅茶起源於1938年的鳳慶,並在後續的十年裡迎來了黃金時期;紅碎茶起步於1940年,但1958年才試製成功,70年代後產量才逐步上升,出口輝煌至90年代末。
  • 工夫紅茶的特點有哪些
    按地方命名的有滇紅工夫、祁門工夫、浮梁工夫、寧紅工夫、宜紅工夫、湘江工夫、閩紅工夫、越紅工夫、臺灣工夫、江蘇工夫及粵紅工夫等,以下來介紹幾款工夫紅茶特點。 1.祁紅 祁紅生產在安徽省祁門縣,傳承祁門工夫紅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我們國家傳統工夫紅茶中的珍品。
  • 聞香識紅茶,90%茶友不懂的紅茶真風情
    煙種與無煙種正山小種從口味上可分為煙種和無煙種,以在製作工藝上是否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的為區分依據: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稱為「煙正山小種」;沒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則稱為「無煙正山小種」。正山小種的這兩種不同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茶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 哪些茶是屬於紅茶?
    紅茶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茶葉的一種,包含的品種有很多,屬於全發酵茶,茶性溫和,適合大家品茗,另外還有挺不錯的養生保健的功效。那麼,哪些茶是屬於紅茶?紅茶品種有很多,我國紅茶品種具體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雲南滇紅、越紅、泉城紅、泉城綠、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除此之外還有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錫蘭紅茶等海外紅茶。紅茶主產區在中國、斯裡蘭卡、印度、印度尼西亞、肯亞。
  • 最頂級的紅茶有哪些?祁紅、滇紅、宜紅、正山小種?建議收藏
    這三大高香茶當屬祁門工夫紅茶為首,祁門茶葉它的生產歷史悠久,在唐代的時候就有了十分繁華的茶市,並且是中國紅茶之鄉,故此可以祁門工夫紅茶可以列為最頂級紅茶之一。,昌寧茶廠生產的雲南紅茶一級工夫茶被評為全國名茶,勐海茶廠生產的「滇紅碎茶1號」獲優質茶稱號;由此可知滇紅在我國乃至紅茶界有著重要地位。
  • 在所有紅茶中,哪個是最頂級的?
    不過外國人比較喜歡喝紅碎茶,而我們大多數人喜歡喝小種紅茶或工夫紅茶,當然我國也有紅碎茶,比如滇紅碎茶、南川紅碎茶等。紅碎茶要經過切碎的工藝,所以外形呈現顆粒或碎片狀,而這樣的特點可以讓紅碎茶的湯色更鮮紅,香氣更鮮濃,滋味也更醇厚,同時還有較強的收斂性,符合了外國人的口味。
  • 中國哪的紅茶最好喝?我們該如何選購好喝的紅茶呢?
    潤思祁紅茶色紅亮、茶味甘爽醇厚是其的一個特點。3、歷口歷口品牌祁紅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一款。產於祁門縣的歷口是祁門紅茶最自然品質最好的產地。歷口祁紅是我國聞名的傳統工夫紅茶一個品牌。祁門的顏色以烏黑潤澤為最佳,若是看到枯紅顏色說明此紅茶品質較差。而香味很高略有點糖味很持久,較次的祁門帶有粗老氣或者老火氣。如果在購買時候聞到的是焦氣、陳黴氣則說明此祁門紅茶茶葉是劣質變質的茶。
  • 中國紅茶譜:從正山小種到九曲紅梅,知道5種算你厲害!
    紅茶誕生於清朝,最早的紅茶生產是由小種紅茶開始,後來又逐漸演變,產生了工夫紅茶,並由福建,傳入安徽、江西等地區。目前,紅茶產區主要分布在福建、安徽、雲南、四川、廣東,主要包括以下品類: 01.
  • 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這幾種工夫紅茶衝泡之法你了解嗎
    中國工夫紅茶品類多、產地廣。並且工夫紅茶更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也是我國傳統出口商品。以紅條茶為原料精製加工而成。按產地的不同有「祁紅」、「滇紅」、「寧紅」、「宜紅」、「閩紅」、「湖紅」等不同的花色,品質各具特色。最為著名的當數安徽省所產的「祁紅」和雲南省所產的「滇紅」。
  • 說說我們平時喝的那些紅茶吧!除了正山小種,你還知道什麼?
    「喝什麼茶?」「紅茶。」「什麼紅茶?」「什麼什麼紅茶?」「就是喝哪種紅茶?」「額,就是紅茶。」哈哈,一個資深茶客對上一個新秀。好吧,來講講紅茶。發酵:利用大自然的神奇,茶葉經過揉捻葉孔打開,與空氣充分接觸,在一定溫度下葉子中的細胞發生酶促的化學反應,使綠色的葉子變紅,俗稱發酵。乾燥:高溫烘焙再一次蒸發水分、釋放香氣、易於存放。在加工過程中,紅茶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茶黃素、茶紅素,香氣也隨之增加,故而紅茶有紅湯、紅葉、香甜味醇的特徵。按加工出品的茶形,可分為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三大類。
  • 想喝到一杯好紅茶,竟然這麼難?紅茶都有哪些種類呢?
    紅茶屬於全發酵的茶,因茶性溫和,滋味醇厚,香氣高揚,深受茶友喜愛!我國紅茶包括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其製法大同小異,都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個工序。各種紅茶的品質特點都是紅湯紅葉。而很多人都喝紅茶,但是對於紅茶的製作工藝和種類,卻一無所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密紅茶的製作工藝。
  • 晚上喝紅茶會影響睡眠質量嗎?
    想必大家對紅茶並不陌生,在六大茶類中,紅茶個性鮮明,其品質特點就是紅湯紅葉。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紅茶的湯色和葉底是紅褐色的,但紅茶的幹茶色澤一般是烏黑的。很久之前紅茶傳到外國後,外國人不識紅茶便以顏色來稱呼,所以紅茶的英文名叫Blacktea,而不是Redtea。
  • 紅茶三劍客,小種香甜、祁紅純正、滇紅濃醇、特色鮮明
    紅茶㈠正山小種。來自於福建省武夷山的桐木關,屬小葉種紅茶,是世界上發現最早最古老的紅茶。正山小種又稱為「拉普山小種」、「星村小種」、「桐木關小種」。正山小種的品質特徵。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圓直勻整。色澤黑褐鐵青烏潤泛油光、天然花香。
  • 工夫紅茶為什麼叫工夫?
    工夫紅茶也稱工夫茶、紅茶,是我國獨有的紅茶品種。紅茶和工夫紅並沒有差別,僅僅是不一樣稱呼。工夫紅茶可分為大葉、小葉。大葉工夫茶是以喬木或半喬木茶樹鮮葉製作而成;小葉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材料製作而成的工夫茶。工夫紅茶要求原材料細嫩。外觀條索緊直,色澤烏潤。
  • 正山小種、祁紅、滇紅、川紅:紅茶的性格
    還有就是咖啡館的水果茶:取些水果在壺中煮熟,最後再加一包廉價的袋泡茶。滋味平常,卻很能滿足一般少男少女的心願。有意思的是,在中國,紅茶從出口,再回來,確實是從咖啡館開始流行的,是立頓以及檔次高一些的川寧先後成為咖啡館的飲品,才觸動了茶人們重新去尋找真正紅茶魅力的野心。於是,祁門工夫、滇紅工夫才又重新回到時尚追隨者的視野。
  • 什麼是正山小種紅茶?從外觀、香氣等六個角度出發,一次性說清楚
    紅,是最傳統的中國色。而茶界江湖裡,紅茶一直擁有不小的受眾群體。作為世界最早誕生的紅茶——正山小種,江湖內關於它的傳言可有不少。有人說,正山小種裡會有地瓜香。從自然生態的保護要求看,決定了正山小種的生產規模有限。產區純正,根正苗紅的桐木正山小種,是資源有限品,更是紅茶界的珍品!和「正山」範圍相對應的小種紅茶,原料採用保護區範圍以外的茶青鮮葉,並按小種紅茶的傳統工藝製作,稱為「外山小種」。
  • 紅茶的基本知識你知道多少?了解這幾點,紅茶基本都明白了
    ,綠茶和紅茶的分類又有很多,而且這兩者茶相比其它的茶,種類更多,更加滿足大眾的口感,然而我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說說紅茶的基本知識,分別從紅茶的茶性、紅茶的種類、紅茶的衝泡、器具選擇、紅茶的基本加工工藝等基本知識,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