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發現,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喜歡上喝紅茶,很多80後、90後,默默的把辦公桌上的咖啡碳酸飲料換成了一盒盒的紅茶。伴隨社會的發展,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個人養生。喝紅茶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所有紅茶受到更多年輕人的青眯,也是大勢所趨,今天小生打算帶大家聊聊各類紅茶的真正口感。
正山小種——煙燻烘焙的工藝香
歷史溯源
正山小種起源於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就像一塊保留地,內涵雋永卻又無聲無息。明朝中後期,世界紅茶鼻祖——紅茶就誕生在桐木關。
明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發展經濟,減輕民眾負擔,下旨罷造團茶,改貢散茶,一向以團茶龍鳳餅著稱的武夷貢茶,在改制散茶時,因其製作散茶的技術落後,生產出來的散茶品質低劣,走入了有史以來最低谷。
明朝中後期的某年(1568年),在採茶的季節,有一支軍隊路過於此,晚上駐紮於今天的桐木村,當地茶農未曾見過如此動亂場面,當天已採摘的茶青沒有來得及製作茶葉,第二天已經發酵。為了挽回損失,茶農以當地馬尾松乾柴進行炭焙烘乾,並通過增加一些特殊工序,以最大程度保證茶葉成份。製成的茶葉運往鎮上銷售,本是無心之作的茶葉,卻受到大量茶客的歡迎與喜愛,接下來訂單逐年增多,需要整個桐木都全力生產此種茶葉,才可勉強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使得桐木遠近聞名。
16世紀末17世紀初(約1604年),正山小種被遠傳海外,由荷蘭商人帶入歐洲,隨即風靡英國皇室乃至整個歐洲,並掀起流傳至今的「下午茶」風尚。自此正山小種紅茶在歐洲歷史上成為中國紅茶的象徵,成為世界統飲名茶。
品質特性
真正的桐木紅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液色更為絢麗。其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韻明顯,湯色橙黃清明。
煙種與無煙種
正山小種從口味上可分為煙種和無煙種,以在製作工藝上是否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的為區分依據: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稱為「煙正山小種」;沒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則稱為「無煙正山小種」。正山小種的這兩種不同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茶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首先,從外形條索來看,這兩種工藝製作出的正山小種的並沒有太大區別;無煙正山小種的外形色彩為深褐色,因為燻制的原因,煙正山小種的幹茶色彩更黑而潤澤些。
其次,從湯色上區別,無煙正山小種湯色紅豔,清澈明亮;煙正山小種則色彩更加濃豔。
再次,從內質上區別,這兩種工藝製作的正山小種都有明顯的甜味,但煙正山小種的桂圓湯香甜味更顯著,滋味更甜醇,而且,煙正山小種另具有獨特的松煙香味,別具風味。
這兩種工藝的正山小種在存放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金駿眉——花蜜清新的發酵香
歷史溯源
金駿眉屬於正山小種紅茶的分支,是一款創新型紅茶。2005年,江元勳在傳承四百餘年的紅茶文化與傳統技藝基礎上,通過創新融合,研發出頂級紅茶金駿眉。
品質特性
金駿眉眉外型細小而緊秀。顏色為金、黃、黑相間。金黃色的為茶的絨毛、嫩芽,條索緊結纖細,圓而挺直,有鋒苗,身骨重,勻整。開湯湯色金黃,水中帶甜,甜裡透香,杯底花果香顯等無法模仿與超越的稀貴品質。香氣特別,幹茶香氣清香;熱湯香氣清爽純正;溫湯(45℃左右)熟香細膩;冷湯清和幽雅,清高持久。無論熱品冷飲皆綿順滑口,極具「清、和、醇、厚、香」的特點。連泡12次,口感仍然飽滿甘甜,葉底舒展後,芽尖鮮活,秀挺亮麗。
金駿眉沒有品種區分,有且只有一種,原料採摘於世界紅茶發源地、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武夷山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內方圓565平方公裡的原生態高山茶樹茶芽,只以頭春茶芽為原料,只有這裡的原料才能製作出正宗的金駿眉。
祁門紅茶——獨一無二的品種香
祁門紅茶是我國紅茶中的珍品,是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紅茶,品質冠絕天下,蜚聲國際茶葉市場,與印度大吉嶺紅茶、斯裡蘭卡烏瓦紅茶並稱為世界三大高香茶
祁門紅茶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中生種茶樹「櫧葉種」(又名祁門種)製作,是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由安徽茶農創製於光緒年間,但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產於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今池州市)、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
歷史溯源
清朝光緒年間以前,祁門只產綠茶,不產紅茶。光緒元年(1875年)前後祁門人士胡元龍借鑑了外省的紅茶製法,在祁門加工出了紅茶,在市場獲得了成功。
品質特性
精製加工後的祁紅茶,外形條索緊結細小如眉,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茶葉湯色和葉底顏色紅豔明亮,口感鮮醇酣厚,即便與牛奶和糖調飲,其香不僅不減,反而更加馥鬱。
祁紅分類
祁紅分傳統工夫、祁紅香螺、祁紅毛峰三個品類,通過從外形和工藝可以較好的辨別。祁門工夫紅茶是傳統的紅碎茶,祁紅香螺、祁紅毛峰則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創新工藝紅茶。祁紅香螺是捲曲型的祁門紅茶,祁紅毛峰是彎曲型的祁門紅茶。在製作工藝上,祁紅毛峰、祁紅香螺比祁紅工夫多了做型、整形的工藝,因此在外形上祁紅毛峰、祁紅香螺與祁紅工夫區別較大。
祁門香
祁紅向以高香著稱,具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果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
對於祁紅獨有祁門香,老楊是這樣理解的:「祁門香」是產地生態環境造就的「地域香」與楮葉種茶樹獨有的「樹種香」共同作用的結果。高等級的祁門紅茶的香氣具有優雅的蘭花香,蘭花香中有包含著果香、蜜香,在花香、蜜香、果香之外的獨有的香氣滋味就是「祁門香」。
滇紅茶——百變甜蜜的發酵香
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主產雲南的臨滄、保山、鳳慶等地,是我國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和香高味濃的品質獨樹一幟,而稱著於世。
滇紅工夫茶是自然發酵茶,茶性溫和,適合一年四季飲用,尤其秋冬喝最適宜。衝泡好的滇紅湯色鮮紅,可以透過玻璃杯看到勻亮的葉底紅潤有光澤,並且好的滇紅茶金毫顯露,還伴隨著鮮濃醇厚的香氣,喜歡喝紅茶的人估計都會喜歡上滇紅的味道。
根據滇紅的等級不同,滇紅的質量以及滋味也不盡相同,滇紅的好壞大家各有評價。滇紅的適用人群,一般情況下,大眾人群都適合喝茶,滇紅屬於發酵茶,對身體刺激性很小,就連老人也比較喜歡喝
歷史溯源
1937年秋,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到雲南實地觀察並調查茶葉產銷情況,覺得鳳慶縣的鳳山有著很適合茶葉的生長自然條件,於是開始試製紅茶;通過努力,試製成功。茶葉條索肥實,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豔發光,香味濃鬱,為國內其他省小葉茶種所未見。在試製紅茶的期間,由於沒有這樣通暢的公路,機器設備必須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馬幫馱運到鳳慶,來回需費時半月。馬幫在金舵從大理至鳳慶之間的路程中有一條五尺寬的石板山路必須在江邊放下馱子,商人們乘竹筏而過,馬自己鳧水到對岸。為了試製成功,馮紹裘等人土法上馬,用木質揉桶,腳踏烘乾機,竹編烘籠等等,保證了試製工作的順利展開。
1939年,第一批滇紅500擔終於試製成功了,先用竹編茶籠裝運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鋁罐包裝投入市場。滇紅茶創製出來了,馮老先生終從眾人之意,定名「滇紅」;「滇紅」名茶就這樣誕生了。此後,滇紅茶產業年年向前發展,成為祖國茶葉生產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紅特級工夫茶,中國著名紅茶;其在前蘇聯、東歐各國和倫敦市場上享有崇高聲譽,是中國出口紅茶中售價高創匯多的佼佼者。
滇紅分類
滇紅茶從產區地區上劃分鳳慶紅茶與鳳慶外區茶,也有相對較大的差別。滇紅茶(鳳慶紅茶)從原料、口味、工藝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金芽茶、松針茶、工夫茶。金芽茶發酵偏輕的花蜜香,香高,口感凝滑有有回甘,松針茶發酵偏重的薯香,香高醇和回甘明顯,工夫紅茶,重度發酵果甜香,主導飽滿醇厚的口感與回甘,香氣相對較沉。滇紅茶(鳳慶外區茶)主要有古樹紅茶,大金針,大金牙之類(因氣候原因與品種原因,正宗鳳慶紅茶的芽葉生長大小是市面上的大,大金芽多數是選用景谷大白毫品種)工藝香,類福建工藝的高火香,主要通過工藝來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