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椅子看起來有點像變形金剛:把手上的手機架子,水杯架子組成了機械臂,椅子下方還有履帶式的底盤。
在第三屆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的現場,初一學生陳宣辰流利地向參觀者介紹著其中的工藝:「機械臂支架運用了平行四邊形結構,可以讓機械移動方位,靠背運用了減速結構,更加平穩,底盤是全向輪結構,讓機器在狹窄的空間裡進行平移,功能選擇還是模塊化的……」他們團隊的這個作品叫做「解放雙手的老人椅」,是為手腳不便或者身有殘疾的人士研發的。
此次比賽在本周六「超燃」開賽,有5500多名青少年報名,近3600多名選手殺入決賽現場,最終,8大賽道將決出200多支一等獎隊伍。
大賽現場(本文照片均 瀋陽 攝)
今年新增的 「AI樂享無人機賽道」將近有800名選手參賽,是本屆最熱門賽道。小學組通過操控飛行練習學生手眼協同能力,比拼計劃性以及綜合判斷和現場應變能力。中學組則需要通過現場測量、現場編程完成任務,增加了完成任務的難度,考察青少年的應對能力和心理素質。
而在「AI智能物流賽道」上,學生們需要設計並製作一臺智能物流機器人,實現智能識別、尋跡,物品搬運等功能,機器人在賽場環境中,還要「過五關斬六將」,完成挑戰任務。
圍繞「我的城市2030」和「無人駕駛車」兩個比賽項目展開的「AI未來之星創意搭建賽道」推陳出新,今年無人駕駛車首次「駛入」幼兒組。屆時,將有600多位萌娃現場比拼簡易編程、站點過關和現場演說。其中,年齡最小的選手才4歲半,讓人工智慧真正從娃娃抓起。
現場認真比賽的孩子們
本次大賽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青年報社、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辦,得到了眾多科技教育公司的支持。
主辦方表示,本次大賽的宗旨是響應國家「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的號召,以大賽為載體,營造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把上海建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產業集聚地和人才高地添智助力。同時把人工智慧教育活動輻射到全國,帶動全國青少年加入人工智慧學習運用中,為人工智慧領域儲備青少年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