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塵說禪》系列第67篇
今天咱們繼續分享《金剛經》,前三篇聊了經名的意義,翻譯經文的鳩摩羅什大師,以及佛陀說法的時間「一時」以及結集的阿難尊者的「如是我聞」的含義,這次咱們來介紹佛陀講經的地方。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個地方名氣很大,看過《西遊記》電視劇的朋友不知道還記不記得,快到天竺的時候唐僧師徒曾經路過一個寺廟,唐僧就主動問起這是否為「布金之寺」,當時孫悟空還非常好奇——這今天師父怎麼也認路了呢?二師兄還東張西望的,打算在地上找塊金磚搬走。
其實唐玄奘並不是認路,這個名字和傳說他都是從經文中看到的,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地方——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這個地方可是非同小可,它其實又涉及到好幾個概念——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咱們就來次第介紹。
02舍衛國
大家都知道古印度和我們中國一樣,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只不過和我們不同的是,古印度和如今的印度並非完全一致,也包括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等地,嚴格來說佛陀的化身喬達摩悉達多放到現在來說就是尼泊爾人。
佛陀生活大概是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和孔子差不多同時代,這個時候我們中國正處於周朝的春秋時期,整個天下分為了大大小小許多個國家,比如秦晉楚齊吳越衛鄭蔡唐陳杞等等,而古印度也是一樣。
而這個舍衛國就是當時古印度中部的一個大國——類似於當時處於我國中原地區的「晉國」,物產豐富,文明發達,所以也被翻譯為『聞物』,聞是名聞,物是物產,也是波斯國的都城。
03給孤獨長者
接下來要出場的就是給孤獨長者,這也是這一篇文章的核心人物。
給孤獨長者,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怪,因為是梵音的音譯,它翻譯過來其實是樂善,好施。
而「給孤獨」三字雖然只是諧音,但也是有來由的,幼兒無父者曰「孤」,老而無子者曰「獨」,說的更直白點就是孤兒和無人贍養的老人,而這位長者經常「給」他們救濟,所以才被稱為「給孤獨長者」,這是一個很有品德的美稱,並不是說他本身很「孤獨」。
實際上給孤獨不僅不孤獨,而且有錢又有地位,他的兒子娶了舍衛國中一位同樣很有名望叫珊檀那的大臣的女兒,有一天給孤獨去看望親家的時候發現對方打掃房間,準備飯菜,莊嚴隆重,他就急忙問是怎麼回事,難不成國王要大駕光臨嗎?
珊檀那就回答說,我不是恭請國王,而是恭請「佛陀」來家裡說法。
給孤獨本人善根極深,雖然他之前根本沒有見過佛陀甚至都沒聽聞過,但僅僅只是聽了「佛陀」二字,就讓他渾身汗毛倒豎,油然而生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仿佛前世聽過不知道幾千幾萬遍一樣。
所以他從親家那裡打聽到佛陀的住所之後,馬上就第一時間跑過去拜訪了,見了佛之後更加覺得非常歡喜,就恭恭敬敬的邀請佛陀來為大眾說法。
佛陀就告訴他,我去沒有問題,但是我身邊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團(至於這個僧團的具體組成和來歷咱們下一篇再分享),此外還有一些居士,你得幫忙準備一個大講堂和大宿舍才行啊。
給孤獨長者一口答應,馬上回去開始找地方。
04只陀太子
可是給孤獨找來找去,卻沒有發現又安靜,又寬闊,提供食用也便利的地方,唯一符合要求的卻是舍衛國只陀太子的後花園。
於是給孤獨就去找只陀太子了,想要買他的園子。
只陀太子聞言就笑了,說長者啊,我知道你有錢,但是你跑到我這裡炫富就沒意思了,別忘了我可是一國的太子,根本不差錢,為啥要把花園賣給你呢?
給孤獨就說了,太子殿下啊,我買您的花園並不是為了自己享樂,而是打算供奉佛陀的,所以請您無論如何都要賣給我。
只陀太子的善根比起給孤獨就差了不少,聽到「佛陀」二字沒啥反應,但是拗不過給孤獨不斷的懇求,所以就找了個藉口推辭道——你要買我花園可以,但你得用黃金鋪地,用金磚把我的花園鋪滿,然後我就把花園賣給你。
給孤獨聽完後馬上就離開了,只陀太子以為把他嚇退了,一笑了之,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
05樹和園
但是我們知道真正的信徒那是非常虔誠的,不要說錢財這種身外之物,哪怕生命都不在乎的,比如佛本生裡面所說的佛陀前世那些捨身飼虎故事比比皆是,給孤獨長者見過佛陀之後已經生出了正信,又豈會在乎區區錢財?
所以他回去之後馬上讓人開始準備金磚,不夠的話就變賣其餘家產,然後開始在那座花園裡鋪地,只陀太子知道了之後大吃一驚,急忙出來問道:「長者,我不過是開個玩笑而已,你這是做什麼?」
給孤獨就回答道:「君無戲言,我現在已經完成您的要求了,還請您把這花園賣給我吧。」
只陀太子就很感動,明白給孤獨並非戲弄他,而是真的要供佛,他就說道:「你的決心我已經看到了,不過我堂堂一國太子怎麼能收你的錢呢?這樣名聲太難聽了,這樣吧,這園子我送給你就是。」
但是給孤獨長者也是個信守諾言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肯白拿太子的花園,爭來爭去後太子就退了一步道:「這樣吧,我當初只說賣你園子但並不包括園子裡面的許多大樹,這樣好了,這園子算是賣給你了,樹就算我的,咱們兩人一起供養佛陀你看如何?」
給孤獨長者當然一口答應,然後就把園子收拾乾淨去請佛陀和僧團來這裡講法了,而這個園子也就被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其中「祗」代表只陀太子,「樹」是太子供奉的樹,「給孤獨」是給孤獨長者,「園」則代表這座花園。
這裡順便說一句,「只陀」也是音譯,他實際的含義是「戰勝」,因為他出生的時候他父王正好打了一場勝仗歸來,故而得名。
06紅塵說
以上就是這個地方所涉及到的全部的人和物的介紹,可以說非常殊勝,而且佛陀在此說法長達二十五年,並非只是說了一部《金剛經》,還有別的經文,不知道有多少人得到了大利益,因此這個地方也是非常有功德,給孤獨長者和只陀太子因此也是福德無量。
只不過遺憾的是,後來佛法在古印度漸漸式微,又被婆羅教和印度教所取代,所以這些殊勝之地也都沒有得到保護,據那些去過那裡的僧人居士們所說,整個園子早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了幾根柱子還幾間破屋,這不得不說非常遺憾。
所幸的是佛法雖然在古印度失傳,卻流傳到了我們國家為首的一些國家,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比起這些「外相」來,佛法本身才是最大的瑰寶,近水樓臺沒有得月反而只是撿了一些虛影當寶貝,紅塵君只能對印度人民深表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