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背譜的10種記憶方法,學琴的必須人手一份!

2020-12-17 騰訊網

一.背譜起源

從李斯特(19世紀)開始,背譜演奏慢慢成為鋼琴音樂會的基本要求。

這是歷史的必然。鋼琴演奏技巧在浪漫時期飛速發展,鋼琴這件樂器本身也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而不斷推陳出新,鍵盤寬度的增加在拓展音域範圍的同時也增大了演奏難度。更加激情的音樂使彈奏速度和大跳距離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一邊看譜一邊彈奏的演奏方式在各種令人眩暈的驚人技術片段中再也行不通了。因此,專注於鍵盤和雙手的背譜演奏成為唯一選擇。

二.高效背譜

據前蘇聯鋼琴大師阿什肯納齊自己介紹,他「吃透」一首小品只須一兩個小時,最多不超過一天;「吃透」一首貝多芬奏鳴曲只須一兩天,最多不超過一周,可見他熟悉和記憶一首作品的速度之驚人。同樣,英國鋼琴家史蒂芬·霍夫曾透露,他在讀大學期間幾乎每周完成一首大型作品,其效率之高也屬罕見。因此,尋求高效的背譜之道是每一名專業鋼琴學生的必經之路。以下是我最近幾年在演奏和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相關研究情況。

三.背譜法分類研究

1.動作慣性記憶法

這是背奏的根本要求,是演奏者對於作品掌握的熟練程度的直接體現。對於演奏而言,即使能將樂譜默寫下來也並不代表能在舞臺上準確流暢的演奏。只有通過大量練習,使動作形成連續性,即便以「心不在焉」的狀態也能準確、流暢地演奏才算是達到了登臺的基本要求。

因為音樂是連貫進行的時間藝術,容不得在演奏的過程中停下來「思考」。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些學生的指法運用很隨意,他們的「忘譜」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記憶障礙,而是由於動作慣性紊亂造成的。

因此,養成在識譜階段就編訂指法並嚴格執行的好習慣是絕對必要的,只有固定的指法才能加快動作慣性的形成並且不斷鞏固下來。另外,慢速段落往往由於技術上的輕鬆而容易被忽略,練習不足會導致動作熟練程度的欠缺,繼而引發忘譜。因此,適當增加慢速段落或作品的練習時間是相當必要的。

2.鍵盤位置記憶法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調性比較複雜、調號和臨時升降記號繁多、把位變換頻繁的作品。出於樂理與和聲寫作的要求,樂譜中往往會出現較為複雜的音高記錄方式,比如重升G,雖然在理論上絕對不能用還原A來代替,但在鍵盤上確是還原A,因此當我們遇到這樣的音符時無需去記憶它到底是重升G還是還原A,而是直接記憶相應的鍵盤位置就行了,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樂譜的複雜程度。

3.和聲分析記憶法

眾所周知,西方近代音樂的創作基礎就是和聲體系,而鋼琴的發音原理使其具備比任何管弦樂器都複雜得多的和聲運用,因此,學習和掌握必要的和聲知識對辨識和記憶樂譜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在國內的專業鋼琴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兩點遺憾:一是各專業院校的和聲課程往往開設較晚,只有高年級學生才能系統學習相關知識;二是有些學生以一種較為孤立的方式來學習和聲等專業理論課程,在實際的練琴過程中並未將其與鋼琴演奏相結合,因此,學得深不如學得活,關鍵是要學以致用。

4.結構分析記憶法

此處提到的結構並非完全指曲式結構的劃分,而是包括對作品中所有音樂元素或動機的發展分析。通過對作品發展的脈絡和線索進行梳理,作品在頭腦中形成從整體到局部都能清晰回憶的印象,這將大大提高背譜的把握性。

比如,運用所學的曲式知識對奏鳴曲的調性分布做一簡要分析,對比呈示部和再現部的副題部分存在的調性差異,就能避免前後混淆這一奏鳴曲背譜過程中的「常見病」。

再如,將復調作品分成若干小段(一首常見的兩頁長度的平均律中的賦格最好細分為8至10段),將其編號並做成紙籤條,然後自己抽籤背譜,如果每次都能順利完成,那麼即使是在舞臺上出現一些意外也不會「致命」,因為每一小段的開頭都是一個「緊急出口」,就算出錯也能讓演奏繼續下去。

5.內心聽覺記憶法

大量聽唱片的眾多益處不言而喻,除了給學習者提供足夠的演奏提示和音樂處理的啟發之外,還能幫助記憶。在實際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在頭腦中能預先「聽到」即將彈奏的音符,有時就像在視唱練耳課上進行聽力訓練一樣,這時,即便演奏者忘卻了演奏的動作和鍵盤位置,也能跟隨內心聽覺記憶順利演奏下去。

當然,這種方法對演奏者本身的素質要求頗高,一般較適合於具有絕對音高辨識能力的演奏者(據估計只有約兩百分之一的人具備這樣的天賦)。儘管這種絕對音高辨識能力很難依靠後天的培養而形成, 但是學習鋼琴專業的學生由於聽辨鋼琴聲音的時間較長,因此完全有條件加強對自己內心聽覺的培養。

沒有可靠的資料顯示貝多芬擁有絕對音高辨識力,但是在他完全聾了以後仍能依靠強大的內心聽覺創作出眾多經典作品,這足以說明內心聽覺的重要性和可塑性。

6.樂譜視覺記憶法

顧名思義,通過反覆看譜在頭腦中形成視覺映像,就像是對於某一圖形的記憶一樣。這樣,當演奏者在背譜演奏的過程中,眼前會浮現出樂譜的內容,演奏者會產生仍然是在照譜彈奏的感覺。

7.變換速度記憶法

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動作慣性的記憶永遠是最不需要勞神費心的方式,只須機械的重複練習就能形成。但是這種最「順其自然」的方式卻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即很容易產生對彈奏速度的依賴。慣性與速度成正比,這個物理定律在鋼琴演奏中也是成立的。因此,以極慢的速度完整地背譜是檢驗背譜牢靠程度的重要方法,因為在慢速彈奏的過程中,動作慣性消失殆盡,只有真正在頭腦中清晰地存有樂譜的人才能完成慢速背譜。

8.分手練習記憶法

絕大部分鋼琴作品總是將旋律和技術任務更多地安排給右手彈奏,因而右手的印象總是最深刻的。而左手通常以承擔伴奏部分為主,不但容易被忽略,而且缺乏旋律性的肢體有時確實更難記憶。因此,在舞臺上右手忘譜的概率極小。針對這一情況,演奏者應單獨將左手部分背熟,消滅忘譜的隱患。當然,如果作品的旋律不在右手上則需反其道而行之。

我就曾在個人獨奏音樂會上出現過一次右手忘譜的「小事故」,那是因為旋律在左手上造成的。總之,分手背譜是保證演奏完整性的必要手段。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背譜方式完全不適合三聲部或以上的復調作品。因為在這類作品中,中間聲部往往是由雙手交替完成的,單手背譜必然造成中聲部的支離破碎,這樣的背譜是有害無利的。

9.無琴無譜記憶法

在背譜的後期階段可以嘗試完全在頭腦中「默彈」的方式來加深印象,如果能夠清晰地在想像中彈出每一個具體的音符而非一片音流,則背譜的熟練和牢靠程度已達到可以登臺的標準了。

10.演習檢驗記憶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正式登臺之前,如能安排幾次「模擬」演奏,往往能暴露出一些平時沒有覺察到的隱患;同時,「模擬」演奏也是對演奏者綜合運用各項背譜能力的一種特殊訓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記憶總是與遺忘並存的,鋼琴大師約瑟夫·霍夫曼曾說過,保證曲目量的唯一辦法就是經常把以前已經掌握的曲目重新練過,這與孔子「溫故而知新」的古訓不謀而合。

上述的十種記憶法都是背譜的輔助手段,真正的要害是「重複」,只不過這種重複需要頭腦:演奏者應當根據作品的特點結合自身條件將各種記憶法加以綜合,靈活運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版權聲明:內容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致所有學琴不善於背譜的同學……
    眾所周知學會背譜對學琴是非常有好處的,可即使是從小就進行背譜訓練的學生,隨著其成長、鋼琴學習的深入,也會逐漸對背譜感到頭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學生們小的時候,不善於讀譜,許多學生不是依靠耳朵聽來背譜子的。
  • 鋼琴彈奏中的看譜與背譜
    在練習過程中,由於長期依賴樂譜,沒有嘗試背譜,致使手型較差,彈奏缺乏表現力;第二類學生學習新作品時,看譜速度慢,連貫性差。在練習過程中,由於長期採用背譜的方法,致使彈奏中錯音、錯節奏的現象較嚴重,思維容易中斷,一旦造成停頓,不知從何處銜接。以上兩類學生出現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普遍性,也是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經常感到困惑的問題。
  • 學習鋼琴這段歷程,必定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讓鋼琴成為孩子生命中一部分開始學琴的階段,孩子每次去學習都是滿懷雀躍,對鋼琴充滿了好奇。一段時間後孩子就開始坐不住板凳,耍小心思了,各種理由(諸如肚子疼上廁所,困沒睡醒)來磨蹭,企圖不去學琴。彈琴需要反覆的練習基本功,一坐就是一個小時,但我知道我首先不能妥協,不然他下一次還會用各種方法來逃避練琴。當別人家孩子寫完作業都出來追逐玩耍時,他必須要練琴,於是委屈的問我:「為什麼他們寫完作業都能出去玩,我還要練琴?」快樂的童年對孩子一生是必要的,但我知道學習一門特長對孩子的將來是多麼的重要。
  • 不管你鋼琴考到幾級,沒有這5種能力就是白學
    02背奏能力如果不能背譜,孩子在演奏的時候,稍微一緊張,就容易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從而影響到演奏的流暢度、完成度。而心中有譜能夠幫助孩子在保證樂曲完整性的前提下,把曲子演奏的更富有感染力。 所以,背譜非常重要。
  • 學琴軟體flowkey幫你實現鋼琴夢
    學琴軟體flowkey幫你實現鋼琴夢) 每個人都是一張白紙,家庭、容貌、天賦等不可控因素決定了人生的基礎元素,除此之外,學識、藝術、技能起著錦上添花的關鍵作用,它們像漫天繁星、像浩浩江海、像和煦暖陽、像清輝皓月,讓我們的靈魂變得豐富多彩。
  • 孩子學鋼琴,只要方法正確、持之以恆,就一定會學有所成
    轉眼之間,8歲的女兒學鋼琴已經3年了。期間,有一家人一起彈琴吟唱,其樂融融;也有大眼瞪小眼的言語交鋒,鬥智鬥勇,可說是一路學琴一路故事。學琴是我幫女兒選的,鋼琴是我喜歡的一門課程,奈何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門外漢,根本就不懂如何讓孩子學習,只能選擇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就這樣我給孩子報了一年的集體課,(一對四,每次一個小時、一周兩節課),學琴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 鋼琴老師:孩子學鋼琴,基礎很重要!
    #濰坊夢想鋼琴#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很多家長幫孩子打開音樂之門的最佳選擇,通過鋼琴能夠循序漸進地了解樂理、和聲等等,而作為鋼琴老師,通過教導孩子學習鋼琴,讓孩子可以肆意馳騁在音樂的王國中,生活也無比充實,但是各位家長朋友,您的孩子真的會學習麼?
  • 這支英國室內樂團竟然全員背譜?
    極光樂團 ©auroraorchestra極光樂團——一支全員背譜的室內樂團2015年,極光樂團在英國BBC逍遙音樂節有一個特別的舉措:以全團背譜的形式演出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同年,又背譜挑戰了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實屬勇氣可嘉,隨著後續背譜場次的增多,這樣的形式便成了樂團的一個標籤。
  • Find智慧鋼琴名師告訴您,孩子鋼琴學得好不好?這些細節不能忽視
    如果專業評價一個孩子的學琴水平,這些方法就顯得有所不足了。今天,Find智慧鋼琴名師就來告訴您,應該從以下這些細節來考量孩子的綜合音樂素養。 只有正確的坐姿,才可以承受長時間的鋼琴訓練,不至於在長期練琴過程中造成手、腕、頸部和腰部等部位的過勞損傷從而終結孩子的鋼琴生涯。而我們在音樂會上看到鋼琴家坐下後,往往都調整一下座位,在他確認了坐的位置適合對鍵盤全局的控制、建立了穩定的距離感後,才開始彈奏。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從開始學琴起,每次練琴都要幫孩子確認坐姿。
  • 業餘學鋼琴,練多長時間最好
    不少家長當想讓孩子學琴時,一聽說每天要幾個小時的練琴,不少家長望而生畏,放棄了學琴的想法。 那麼,真的學琴是這麼辛苦可怕嗎?每天到底該練多長時間呢? 學琴一般可分為專業和業餘兩種。
  • 家長需要知道鋼琴考級的好與壞,鋼琴十級寶寶需要考幾年呢?
    3、考級影響學琴興趣我們來想一下,本來學琴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不考級不代表水平停滯不前,他會用很多流行、古典、爵士融入到教學中。但是考級呢?固定的曲目。我想,這絕非是琴童或者家長最初想要學琴時希望得到的結果,我們學習音樂,目的是培養愛好,陶冶情操,是要通過了解和學習更加熱愛音樂,熱愛鋼琴。這就是鋼琴考級的沒必要性,但是也有人從來不認為考級完全沒有用。
  • 強調美育之下,學鋼琴到底在學什麼
    行業報告顯示:90後年少時學琴的孩子,有10%左右在完成父母願望過了十級後,再也沒碰過琴。如今還在彈琴的5%參加藝考讀了藝術類專業,畢業後兼職或全職教孩子鋼琴。全民鋼琴的現象近些年一直被討論。據沈老師常年教學觀察,在很多國人的認知裡,音樂教育=學鋼琴,「很多琴童考出了十級就仿佛解脫 其實還是什麼都不會彈。」
  • 2歲寶寶學鋼琴被婉拒,多大學琴合適?老師一席話讓家長心頭一顫
    許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學鋼琴,有一些甚至不到2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學琴經歷。但是音樂大師指出:孩子三歲前最好不要學鋼琴!2歲寶媽送娃來學鋼琴被婉拒「我孩子雖然只有2歲,但是很有藝術細胞的。媽媽求師心切,再三懇求,最後鋼琴老師的一番話讓家長心頭一顫,打消了她的念頭。鋼琴老師說,孩子學琴太早並不好,反而會增加寶寶的負擔,還是等她再大一點來吧。
  • 學鋼琴軟體受歡迎:成人學琴的最佳選擇
    如今,家長們尤其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例如學鋼琴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選擇,但是對於成年人而言,錯過了小時候學琴的最佳時期,現在時間又成了學琴路上的阻撓,難道,自己的嚮往和夢想只能就此耽擱嗎?其實不然,學鋼琴軟體flowkey或許可以幫你實現鋼琴夢。學琴沒有藉口。
  • 學琴光指著老師可不行,這10個問題,家長和孩子必須注意!
    其實,學琴這裡面大有門道,光上課指著老師是不夠的,有些問題家長和孩子都要注意!不練琴對於學琴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練琴!如果不練琴,無論找多好的老師、買多貴的樂器,都沒有用。不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琴在學琴的過程中,尤其是剛開始學琴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琴,可能在一開始老師為你提出的指法或者手型並不是很適應,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地習慣了。
  • 埃塞克斯鋼琴到底怎麼樣?貼牌琴和代工鋼琴區別在哪裡?
    當然,網上輿論的噴子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是代工的,更有不懂內行的說是貼牌琴?更有說金斯伯格鋼琴廠也在代工?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鋼琴業內,貼牌和代工是什麼樣的概念,這兩種鋼琴區別在哪裡?溢價高不高的問題,這個真的很難去「界定」,因為這是「真」施坦威品牌的,而且鋼琴是種樂器,還是耐用品,並不是快銷品。比如寶馬的T恤、奔馳的帽子、法拉利的自行車、保時捷版的華為手機、高於公價的勞力士綠水鬼、寶馬i8電動車、郎朗籤過名的郎朗鋼琴、阿格裡奇籤過名的施坦威B-211,這些溢價算高還是低呢?既可以是說高了,也可以說物有所值,具體就看買的人的身份地位和購買需求。
  • 十歲女兒,鋼琴八級,給我的感悟
    由於疫情原因,鋼琴考級要家長錄視頻傳到網上。今天,專門找了空閒的時間給女兒拍視頻。這次女兒考鋼琴七級和八級,鋼琴聲響起,女兒的手在鋼琴上像蝴蝶一樣翩飛,優美的音樂時而像潺潺的流水,時而像歡快的舞蹈,好聽極了。想起女兒三歲半開始彈琴,到現在已經七年了。這期間經歷了從討厭彈琴到喜歡彈琴的心路歷程。今天看到女兒的進步,也讓我領悟到很多。
  • 從學琴屢遭拒,到5年考過鋼琴十級!杭州盲童的「鋼琴之路」,背後全...
    一個周末,堅堅告訴媽媽,想學鋼琴。媽媽很詫異。堅堅說,學校音樂老師彈鋼琴太好聽了,他也想學。媽媽找到學校鋼琴老師,老師說,孩子太小,又看不見,學鋼琴需要大人全程陪護,所以盲童學鋼琴很難很難。網上找老師、拖朋友打聽、遇到鋼琴培訓機構就去給孩子報名——無一例外都被拒絕,老師們也從來沒教過盲孩子。
  • 業餘學鋼琴的五大誤區
    其實,所謂「業餘」,雖然也有指時間上是業餘時間學習鋼琴這層涵義,但主要還是指職業上,是種不以演奏鋼琴為主要職業目標的鋼琴學習。至於鋼琴的彈法和教法並不能因為是在業餘時間裡進行而有根本性質的改變。在鋼琴藝術的技術技巧、藝術表現等方面的基本概念、觀念、原則、原理、規律上,只有科學與不夠科學、正確與不夠正確的區別,並無專業與業餘之分。
  • 初學鋼琴買什麼琴-鋼琴怎麼選購-家長不得不看的良言!
    「準備學鋼琴」這個事情,從最基本來說,它首先是一種態度,是家長已經做好了監督孩子十年如一日的練習甚至放棄自己一定的工作和休息時間的準備。理由很簡單:孩子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都需要如此。如果說你孩子學鋼琴學了半年沒學下去,那一定是家長的問題!孩子那麼大點他們懂什麼?那也就會意味著你的孩子學什麼都不會堅持下去,因為只要是學習那就一定很苦,而沒有家長的耐心和堅持,孩子一定很快就會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