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馬步對腰腿有著非常好的鍛鍊作用,很多人腰腿不舒服,其實都可以通過站馬步來恢復好的。
中華武術的馬步種類很多,少林的四平馬步,八極拳的高位馬步,形意拳的三才樁(三體式馬步),這三種馬步是中華武術中最常用到的馬步種類。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八極拳的高位馬步,這種馬步相對於四平馬步來說,更適合初學武術的習練者。
八極拳的高位馬步很多人總有個錯誤的叫法,叫兩儀樁,其實是馬步頂肘。以前也沒有兩儀樁這個說法的。馬步頂肘就是把低位的馬步變高了一些來練,當然如果有能力的話,還是建議站四平馬步,四平馬步是最出功夫的馬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八極拳的馬步。
八極拳是一種特別剛猛的拳術,招式幾乎都是用整個身體去擊打別人。八極拳名字的由來已久很難考究,大家公認八極拳的意思是拳打四面八方,在八極拳的起源地,河北滄州也有這樣一句話,八極八極腳不離地,形容了八極拳的發力就像狗熊和老虎,有著熊的穩重和老虎的兇猛。
光說不練是現在武術愛好者最大的特點。一年有三百天大家都在討論武術怎麼練。真正練武術的時間一年加起來十天都沒有。很多人把馬步說成了一個神功,神學。這是小編非常不理解的。馬步其實不難,只是堅持下來很難。
八極拳的馬步應該是武術裡最簡單的馬步了。
一開始我們只要按照上面兩張圖這樣先把馬步站出來,就有了開始的第一步,而很多人天天研究想把馬步站到最完美。對於武術來說,武術是可以有差別的,但是不可以有錯誤,所以大家一開始先把馬步的外形先練出來就好。在有了外形的基礎上,再給大家說一說扎馬步的要求。
馬步是需要月月年年歲歲來悟的一個東西,他並不是有了明師輔導你之後,你就能站對,只是少走一些彎路,沒有師傅所以有在看我的文章學馬步,自學完全可以學會馬步,只是需要更辛苦,我相信大家並不怕辛苦,說實話像我這樣認認真真寫武術文章的人真的不多了,我希望大家別再把生活中的負面情緒發洩到我的身上。現在文章的評論我已經不看了,不堪入目真的。
我們都知道,馬步會站很久,站馬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去一點點的體會動作,改變動作。
說一說八極拳馬步的要求(其實也是所有馬步的基本要求,這提到的只是馬步最基礎的東西,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項直頭頂,舌頂上顎,肩膀下沉,手肘下墜,手肘外撐,懷中抱物,腳踏大地,還有一個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別的文章有提到,這裡不再講了)
上面說的可能大家還是不理解,我畫個圖配合著給大家講一下。
項直頭頂,這裡指的是脖子要直,不要過分的直,這裡給大家講一個想把武術練好必須要明白的東西,就是意。也還是依然不講太深,以免誤導大家,意就是我們的心裡時刻要想著去做,這種感覺並不是肌肉發力,比如說這裡講,脖子要直,很多人就拼命的把脖子向上頂,這樣就錯了。把脖子伸直,有這個頂的意思就可以,就是要把脖子朝上頂,但是還沒有,或者說有一點點,就是那個臨界點。練拳只講力量是西方搏擊,講意念到了,才是中華武術。
舌頂上顎,說到這裡我也很希望大家能踏踏實實的把武術學好,舌頂上顎是為了幹什麼多數人根本不懂。任脈和督脈是人體健康很重要的兩條脈絡,舌頭頂著上顎的時候,任脈督脈就通了。就是這樣的簡單。我看到很多人對脈絡一無所知,還說自己是個武師。正是這樣很多的不尊重先輩文化的人,毀了中國武術。
肩膀下沉,先不要聳肩,先輩說的一切武術歌訣或者是手臂錄,都只有一個意思,學會放鬆身體。放鬆是該發力的地方發力。手肘像第一張圖老師傅那樣,自然的下沉也是有一個意就好,肩膀外撐,上面的圖有提到曲池穴,如果我去說胳膊肘外撐,很多人就沒有辦法把肩膀放鬆下來,說曲池穴,我們就能從身體裡面,去做這個動作,這樣肌肉就不會緊張了。
懷中抱物就是很多人說的含胸拔背,我也不想解釋這個含胸拔背,大家扎馬步的時候找個東西懷裡輕輕的抱著,慢慢就找到那個感覺了。拔背就是屁股不要翹起來,也不要前頂。腰背是直的就是拔背。形意拳打拳的時候會彎是因為虎撲。
腳踏大地,主要是想著把我們的腳深深的踩到地底下,意要下去,馬步才會扎的穩,以後的震腳才能做好。上圖標出的委中是讓大家在蹲馬步的時候,不要強調膝蓋,強調內裡。膝蓋是永遠不能超過腳尖的,很多人三才樁做的都是錯的,先輩讓你練三才樁,是為了打好劈鑽崩炮橫五拳,是要練好槐蟲步。把馬步的各種要求做好了之後,整個人應該有從內向外撐的力,這個力是四面八方的。
先把這些基本的先練好,以後再練更深的。
本文原創,寫文章真的很辛苦,這篇文章寫了很久,也希望您多關注,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