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有八極定乾坤!兇狠的八極拳馬步到底是怎樣站的

2021-01-10 黛壁說球

扎馬步對腰腿有著非常好的鍛鍊作用,很多人腰腿不舒服,其實都可以通過站馬步來恢復好的。

中華武術的馬步種類很多,少林的四平馬步,八極拳的高位馬步,形意拳的三才樁(三體式馬步),這三種馬步是中華武術中最常用到的馬步種類。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八極拳的高位馬步,這種馬步相對於四平馬步來說,更適合初學武術的習練者。

馬步圖片

八極拳的高位馬步很多人總有個錯誤的叫法,叫兩儀樁,其實是馬步頂肘。以前也沒有兩儀樁這個說法的。馬步頂肘就是把低位的馬步變高了一些來練,當然如果有能力的話,還是建議站四平馬步,四平馬步是最出功夫的馬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八極拳的馬步。

八極拳是一種特別剛猛的拳術,招式幾乎都是用整個身體去擊打別人。八極拳名字的由來已久很難考究,大家公認八極拳的意思是拳打四面八方,在八極拳的起源地,河北滄州也有這樣一句話,八極八極腳不離地,形容了八極拳的發力就像狗熊和老虎,有著熊的穩重和老虎的兇猛。

老虎

光說不練是現在武術愛好者最大的特點。一年有三百天大家都在討論武術怎麼練。真正練武術的時間一年加起來十天都沒有。很多人把馬步說成了一個神功,神學。這是小編非常不理解的。馬步其實不難,只是堅持下來很難。

八極拳的馬步應該是武術裡最簡單的馬步了。

八極拳馬步

一開始我們只要按照上面兩張圖這樣先把馬步站出來,就有了開始的第一步,而很多人天天研究想把馬步站到最完美。對於武術來說,武術是可以有差別的,但是不可以有錯誤,所以大家一開始先把馬步的外形先練出來就好。在有了外形的基礎上,再給大家說一說扎馬步的要求。

馬步是需要月月年年歲歲來悟的一個東西,他並不是有了明師輔導你之後,你就能站對,只是少走一些彎路,沒有師傅所以有在看我的文章學馬步,自學完全可以學會馬步,只是需要更辛苦,我相信大家並不怕辛苦,說實話像我這樣認認真真寫武術文章的人真的不多了,我希望大家別再把生活中的負面情緒發洩到我的身上。現在文章的評論我已經不看了,不堪入目真的。

我們都知道,馬步會站很久,站馬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去一點點的體會動作,改變動作。

說一說八極拳馬步的要求(其實也是所有馬步的基本要求,這提到的只是馬步最基礎的東西,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項直頭頂,舌頂上顎,肩膀下沉,手肘下墜,手肘外撐,懷中抱物,腳踏大地,還有一個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別的文章有提到,這裡不再講了)

上面說的可能大家還是不理解,我畫個圖配合著給大家講一下。

完美大作,畫了半小時

項直頭頂,這裡指的是脖子要直,不要過分的直,這裡給大家講一個想把武術練好必須要明白的東西,就是意。也還是依然不講太深,以免誤導大家,意就是我們的心裡時刻要想著去做,這種感覺並不是肌肉發力,比如說這裡講,脖子要直,很多人就拼命的把脖子向上頂,這樣就錯了。把脖子伸直,有這個頂的意思就可以,就是要把脖子朝上頂,但是還沒有,或者說有一點點,就是那個臨界點。練拳只講力量是西方搏擊,講意念到了,才是中華武術。

舌頂上顎,說到這裡我也很希望大家能踏踏實實的把武術學好,舌頂上顎是為了幹什麼多數人根本不懂。任脈和督脈是人體健康很重要的兩條脈絡,舌頭頂著上顎的時候,任脈督脈就通了。就是這樣的簡單。我看到很多人對脈絡一無所知,還說自己是個武師。正是這樣很多的不尊重先輩文化的人,毀了中國武術。

圖一

肩膀下沉,先不要聳肩,先輩說的一切武術歌訣或者是手臂錄,都只有一個意思,學會放鬆身體。放鬆是該發力的地方發力。手肘像第一張圖老師傅那樣,自然的下沉也是有一個意就好,肩膀外撐,上面的圖有提到曲池穴,如果我去說胳膊肘外撐,很多人就沒有辦法把肩膀放鬆下來,說曲池穴,我們就能從身體裡面,去做這個動作,這樣肌肉就不會緊張了。

懷中抱物就是很多人說的含胸拔背,我也不想解釋這個含胸拔背,大家扎馬步的時候找個東西懷裡輕輕的抱著,慢慢就找到那個感覺了。拔背就是屁股不要翹起來,也不要前頂。腰背是直的就是拔背。形意拳打拳的時候會彎是因為虎撲。

腳踏大地,主要是想著把我們的腳深深的踩到地底下,意要下去,馬步才會扎的穩,以後的震腳才能做好。上圖標出的委中是讓大家在蹲馬步的時候,不要強調膝蓋,強調內裡。膝蓋是永遠不能超過腳尖的,很多人三才樁做的都是錯的,先輩讓你練三才樁,是為了打好劈鑽崩炮橫五拳,是要練好槐蟲步。把馬步的各種要求做好了之後,整個人應該有從內向外撐的力,這個力是四面八方的。

先把這些基本的先練好,以後再練更深的。

本文原創,寫文章真的很辛苦,這篇文章寫了很久,也希望您多關注,多分享。

相關焦點

  •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修武先修德
    太極拳—文有太極安天下!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太極拳現有陳式、楊式、孫式、吳式、武式以及武當、趙堡等多種流派。
  • 多年收集號稱「武有八極定乾坤」的剛猛至極的八極拳武林秘籍85本
    至於傳統武術循序漸進慢慢來的說法,並沒有錯,但八極拳是用極其艱苦的方式慢慢來的,其他回答者我就問你們練過八極沒?如果沒練過接觸過練八極的人沒?對,沒錯,我們的確循序漸進,但循序漸進不代表不瘋狂不辛苦,六年來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磕樹靠樹撞樹有木有!剛開始手肘小臂後背等等等等都是青腫的有木有!六年來跟我大腿一般粗的樹靠死四棵有木有,敢說不費勁,不瘋狂?
  •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百年拳術傳承中煥新生
    吳鍾天資聰慧,勤奮好學,自幼讀書習武,有過目不忘之特長。吳鍾採眾家之長,創立了「內存八意」「外俱八形」「勁發八面」集健身與技擊於一體的獨門八極拳。此後,吳鍾走南闖北,尋友切磋,時有「南京到北京,大槍數吳鍾」之說。途中,結識武林有名的大俠康大力、李章、劉三閃,四人成為生死之交,後來就有了「吳鐘的槍、康大力的棍、劉三閃的架子天下趟,貼身靠打數李章」一說。
  • 擦亮八極拳文化金字招牌 魯臺港澳記者走進吳鍾八極拳博物館
    魯網10月21日訊(記者 邊興珂 見習記者 於雅雯)「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10月20日,參加「感受新山東·見證新願景——臺港澳媒體山東行」聯合採風活動的魯臺港澳記者一行來到山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吳鍾八極拳博物館。近距離感受慶雲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吳鍾八極拳。
  • 八極拳冠軍演員及八極拳在電影《一代宗師》中的展現
    說起八極拳大家應有所耳聞,八極拳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拳法。八極拳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2008年6月7日,八極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關於八極拳的影視作品中只知道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和堅持練習八極拳的演員吳樾、張震、谷文澤 等幾位演員。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由張震飾演的一線天用八極拳秒殺一票殺手,功夫展現了八極拳的威力讓人驚呼,其實關於八極拳在其它影視作品中演員和功夫情節上也有精彩的表現。
  • 八極拳傳人谷文澤 童星演員的他獨闢蹊徑宣揚八極拳
    這些是練習八極拳的身法秘訣,但很少有人知曉秘訣所表達的含義。谷文澤通過春晚節目領武大型鼓舞類《八極震雲天》將中國鼓、燈光特效和八極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燈光特效的渲染以拳借鼓威、鼓助拳勢,調動百餘人將身法動作配有文字詮釋,精彩展示了「文有太極安天下 武有八極定乾坤」中八極拳的震撼。在影視方面隨著《葉問》系列連續十年的熱映,讓人們更了解詠春拳這個武術拳種。
  • 傳承八極拳文化 打造一流特色體育旅遊示範基地
    八極拳文化研學基地位於孟村回族自治縣,總投資1億元,規劃佔地面積500畝,打造集健身休閒、培訓研修、武術康養、體育旅遊、影視基地、文創產業為一體的國內一流特色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 簡樸剛烈的八極拳
    八極拳又名開門八極拳,是我國傳統拳種之一。以其剛烈雄健、簡潔樸實的風格和獨特的技擊特點獨樹一幟享譽海內外。在我國武壇眾多門派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拳諺曰:「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八極拳主要流行於我國的北方諸省。
  • 8月9日「國家非遺」月山八極拳空降青天河!
    「國家非遺」月山八極拳空降清涼「水世界」青天河,快來將「悶熱"一腳踢開!勁發八極拳無虛發八極拳被譽為中華剛猛拳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歷史著名人物的大內武術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向來是武林中的不傳之秘
  • 大連99歲高齡武者獲「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八極拳終身成就獎」
    日前,遼寧省武術協會授予大連市八極拳拳師徐立言先生「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與「八極拳終身成就獎」榮譽,以此表彰徐立言窮其一生弘揚傳統武術,實現武術報國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八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重要拳種之一,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講求寸截寸拿、硬打硬開,呈現「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八極拳體現「忠肝義膽,以身做盾,捨身無我,臨危當先」的尚武精神,今日之八極拳,遍及華夏,傳至海外。
  • 日本人眼中實戰最強的兩門中國武術:大成拳和八極拳,遠勝太極拳
    這不,日本人表示太極拳不堪一擊,還不如大成拳與八極拳呢。這到底是兩門怎麼樣的武術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無招勝有招,大成拳的前世今生大成拳是我國漢族民眾當中比較風行的一門武術,又被稱為意拳,因為它源於心意拳,最玄妙的地方就在於沒有固定的招術,也沒準確的拳套,隨心而動,以意念引導動作。
  • 南京藏武堂國學館:八極拳與通背拳教學基地
    位於南京市漢中路108號金輪大廈9c2室的南京藏武堂國學館,是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南京培訓中心,通背拳南京教學基地,江蘇省武術協會會員單位,南京市秦淮武術協會指定教學點,榮耀八極團社團本部,南京藏武堂大槍對抗訓練基地,仇寶龍八極拳江蘇研習基地,旨在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愛上國學和國術
  • 少林寺下院重振「月山八極拳」:曾一度中斷近百年
    金雞報曉時,坐落於太行山南麓的中國嵩山少林寺下院月山寺的武僧們,就早早地在山門廣場前練起了「月山八極拳」。 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史料記載,八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月山寺,故又稱「月山八極拳」,由來自少林寺的月山寺開山祖師空相大師和其弟子崇蒼(蒼公)在借鑑少林武術基礎上,歷經20餘載創立,並代代相傳。
  • 傳武真有高手!八極拳大師不愧傳武實戰第一人!一招輕鬆秒殺壯漢
    今天我們說的就是傳武實戰第一人、八極拳大師吳連枝的高徒仇寶龍。仇寶龍原本敲定的擂臺比武隨著一些客觀原因只能暫時擱淺,但是仇老師並未放棄,而是始終堅持刻苦訓練。仇寶龍的實戰有多強?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臺下交手看出來。只見仇寶龍和一位身材強壯的小夥子進行近身搏擊。仇老師的眼中充滿了戰機和狠辣,要知道,打架沒好手,罵人沒好口,近身肉搏必須眼疾手快。
  • 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民國宗師神槍李書文,讓八極拳名揚日本!
    而且,八極拳在我國傳統武術界的知名度一直以來都非常之高。譬如,「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和「太極十年不出門,八極一年打死人」等說法,便都是對八極拳地位和實戰能力的肯定。
  • 八極拳傳人文明其精神 野蠻其體魄 演員谷文澤「神獸」回籠
    共青團員、影視演員谷文澤學習「文明其精神」,八極拳傳人谷文澤宅家自修體育課「野蠻其體魄」。 八極拳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拳法。如今的「八極」一詞用於武術,取意為「發勁可達四面八方極遠之地」。
  • 修煉易筋經、學習八極拳,以神槍聞名!御前侍衛都是他的徒孫!
    傳統武術自古以來就是搏殺之法,民間武術更是有許多武術名家。其聲名遠揚,其功夫卓絕更是名揚海內!李書文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在通訊極為不發達的古代,李書文的名聲能夠流傳至今,可見其有真本事!李書文被稱為「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
  • 少林寺下院重振「月山八極拳」,它被稱作中國傳統武術「活化石」
    金雞報曉時,坐落於太行山南麓的中國嵩山少林寺下院月山寺的武僧們,就早早地在山門廣場前練起了「月山八極拳」。資料圖:雪中的少林寺顯得清幽莊嚴。嶽龍 攝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 八極拳始於清雍正年間 民國時期傳人打擂連勝27場
    八極拳始於清雍正年間 民國時期傳人打擂連勝27場 「我從10歲就開始練習八極拳,至今已有50年拳齡了。」原來她就是古典八極拳傳承人、吳氏八極拳協會副會長韓振閣。  韓振閣日前告訴記者,其最大願望就是把這套拳傳承下去,唯一辦法就是開武術館,苦於沒有場地。
  • 八極拳的前生今世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在孟村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歷經三百多年的八極拳,經過了歲月的打磨,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說起八極拳,或許大家會有些陌生,同太極拳僅僅一字之差,八極拳的風格似乎較為低調。不僅練武之人,特別在南方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