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一個為新的戰鬥而生的音樂人

2020-12-19 桓球世界

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出生於一德國小城。小城那種閉塞的空氣使他窒息,如同關在籠裡的困獸,他獷野奔放的激情之火一天天熄滅。音樂的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因此,小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音樂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和精神的家園。

長大後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開始偏執地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音樂和藝術。他發現每個人都陶醉在自己偉大力量的幸福之中,宣講著理想和勝利,整個德國充斥著一種自命不凡的軍人式傲慢,而這些在藝術中則表現為一種感傷主義的希冀。藝術家在說謊,不敢直面人生。

約翰·克利斯朵夫看透了德國人的虛偽,他恨這種理想主義,他進出全部的生命力嚮往太陽。然而,人人如此,每個角落都演著同樣的一齣戲,約翰·克利斯朵夫寒戰了,於是他逃了,他跳上了開往法國的火車。

初到巴黎,混亂,這是約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個也是最深刻的一個印象。在這兒,任何人都想做自由人,都不願遭捆縛,而巨大的力量就因缺乏約束而消失彌盡。法國是被自由灌醉了!與法國的接觸,使克利斯朵夫認識到德國的偉大。法國人的混亂和對命運的屈從使他開始意識到應尊重德國人的毅力和樂觀主義。

約翰·克利斯朵夫在研究了德法之後,又去研究義大利。義大利純潔而美好的理想主義熱情深深地吸引住了他。這兒既沒有德國過於普及的理想主義所造成的浮誇,也沒有法國因泛濫了的自由而引起的藝術中個性消失或僅僅表現在獨立思考中的傾向。

後來他發現義大利這裡有的只是安寧平靜的氣氛和徹底迷戀傳統的溫情。約翰·克利斯朵夫覺著自己需要這種溫情,需要這個國家,以便在創作中把自己狂放不羈的情感協調得平和些。

這位桀驁不馴的青年人在對音樂的執著和偏執的路上,他漸漸地開始遭受著靈與肉雙重的折磨,承受著天下人的批判和咒罵,無論這樣的挫折和磨難,似乎都不能把他擊倒,他最終勇敢地撕下了藝術和人生的虛偽面具。

在追逐音樂夢想的路上,他的愛情消亡來,友誼也破裂了……所有的苦難都沒有妨礙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探索和對真正的藝術、自由的靈魂的追求。他在苦難中破繭成蝶,在晚年時終於得到靈魂的寧靜,也創作出了最偉大的音樂。

「我曾經奮鬥過,曾經痛苦過,曾經流浪過,曾經創造過」,有一天,我將為了新的戰鬥而生」,這就是約翰·克利斯朵夫。

相關焦點

  • 《約翰·克利斯朵夫》法國人眼中的二流小說,為何在中國奉為經典
    學者夏志清也評價到:對於羅曼·羅蘭及其傑作《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推崇,是許多作家提到的事實,而作家們也試圖依據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中國英雄,卻沒有成功。 他只說對了前半句,路翎長篇小說《財主底女兒們》之中的人物蔣純祖就是克利斯朵夫式的中國英雄。
  • 《約翰·克利斯朵夫》:一顆真誠而自由的靈魂,不應該是孤獨的
    羅曼·羅蘭說自己寫《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反抗一種不健全的文明」。  他認為自己寫的不純粹是一部小說,而是創造了一個人,一個真誠的人,一個敢於追求真善美的英雄,他有一顆自由的靈魂,這英雄就是約翰·克利斯朵夫。
  • 讀《約翰·克利斯朵夫》:一顆真誠而自由的靈魂,不應該是孤獨的
    羅曼·羅蘭說自己寫《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反抗一種不健全的文明」。他認為自己寫的不純粹是一部小說,而是創造了一個人,一個真誠的人,一個敢於追求真善美的英雄,他有一顆自由的靈魂,這英雄就是約翰·克利斯朵夫。
  • 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約翰·克利斯朵夫》有什麼經典之處?
    1915年,49歲的羅曼·羅蘭憑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獲諾貝爾文學獎。《約翰·克利斯朵夫》是部耗時20餘年之久的長篇巨著,羅曼·羅蘭從1890年就開始醞釀構思,1902年2月《半月叢刊》發表了小說的第一卷《黎明》,而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最後一卷《新生》。
  • 受孕為我而生新角色及戰鬥系統介紹[多圖]
    《受孕:為我而生》是根據動畫《為我而生》改編的一款遊戲,現在這款遊戲即將發售,很多玩家對這款遊戲感興趣。受孕為我而生遊戲中會有新的角色和戰鬥系統,為了方便大家了解這款遊戲,小編現在就將遊戲的角色戰鬥系統介紹給大家。
  • 《阿麗塔:戰鬥天使》為戰鬥而生卻遠不止於戰鬥的表面
    有一種人,是為使命而誕生的。無論身處怎樣的逆境,她也總能綻放出如星辰般燦爛的光芒。當時時間的坐標,已經被定為遙遠的26世紀,我們會發現,科技的進步並沒有帶來人性的解放。我們理想中烏託邦並沒有實現,反而是更加具象的階級對立。
  • 騰訊音樂人攜手酷我音樂開啟「樂動計劃」 共同為音樂新人造夢
    新人入駐獨享優渥福利 「一鍵」入駐便捷輕鬆為吸引全網優質新聲音,贏得優質音樂人的目光,「樂動計劃」為入駐新人設置了優渥資源與福利,誠意滿滿。新人入駐並上傳作品後,該作品有機會被加入優質音樂人歌單並在酷我音樂首頁焦點圖進行推薦,得到全網樂迷的最新關注。
  • 療愈音樂人人數增長98%,喜馬拉雅成為純音樂人首選平臺
    純音樂人迎來最好的時代器樂演奏、純音樂創作人,在國內,基本找不到專屬於他們的舞臺。而喜馬拉雅有大量的用戶,習慣在睡前時間收聽純音樂。喜馬拉雅數據顯示,超過60%用戶睡前收聽的音樂為純音樂。喜馬拉雅海量的收聽用戶,為純音樂人成長提供了孵化土壤。
  • 音樂人劉珂矣厚積薄發 單曲《忘憂谷》破繭發聲
    人生路上,若真能覓得這一處忘塵之谷來緩歇愈傷、去塵悟新,則實為妙哉……2014年,著名青年音樂人劉珂矣終於破繭發聲了,這首飽含心聲又略帶幾分禪意的中國風單曲《忘塵谷》。詞曲部分由她本人創作完成,而老搭檔著名音樂人百慕三石則是包辦了編曲、縮混等工作。
  • 全球50位音樂人錄製抗擊疫情公益歌
    這首《TOGETHER》(《在路上》全球音樂人版)通過各國藝術家各自創作歌詞,用母語翻唱、翻彈,以「在路上,在一起」之意,希望用音樂為中國,為武漢送去溫暖與愛。盧中強介紹說,「國樂復興計劃」目前已經邀約了超過30個國家的音樂家在中國做駐留演出,「國樂復興計劃」也已為他們製作了27張專輯,與將近上百位音樂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盧中強介紹,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變化,合作過的各國音樂家都在通過各種渠道關注中國,關注十三月:「所有音樂家都會問我一個共同的話題,『我們現在怎麼樣可以幫到你?』
  • 坂井泉水,一個會唱搖滾的音樂人!
    用現在一個電影名字來說:無問東西,喜歡就是喜歡。回看她的履歷,能夠遇見認識她的伯樂,她是幸運的。但是成功絕非一部登天,對與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歌一場就是滿滿的正能量,這確實順應了90年代日本搖滾音樂的潮流。一首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的旋律偶爾還是會盤旋在工作的我們的腦海裡的。
  • 讀高二時就為上海世博會寫歌的80後音樂人,為杭州亞運會創作歌曲...
    王力宏、李榮浩、胡彥斌、李泉四位華語樂壇的優秀音樂人,分別應邀擔任杭州亞運會音樂作品徵集全球總召集人,推薦官暨網易雲音樂賽區發起人,抖音分賽區發起人和高校分賽區發起人,「他們四位都是我很尊敬的創作型音樂人前輩,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我就想以自己的專業創作,為中國的體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中國音樂人報告》發布 騰訊音樂人成為超6成音樂人主要收益來源
    報告顯示,在音樂人對音樂平臺推廣能力的評價方面,60.94%的音樂人認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推廣效果較好——經過多年的深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在內容領域的優勢已吸引了8億月活用戶,這也為入駐在騰訊音樂人平臺的音樂人帶來了更多音樂被聆聽的機會。與此同時,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音樂人也愈發注重平臺在維權、提升性資源方面的服務。
  • 陳赫來成都開音樂酒吧 欲打造新的原創音樂人孵化基地
    朱楨也說:「這是孵化原創音樂人一個很好的舞臺,很多歌手有機會通過這裡被伯樂相中,擁有更廣闊的天地。」酒吧作為尚未成名的歌手們走上更大舞臺之前的淬鍊和展示平臺,為成都的原創音樂發展提供了舞臺。目前,以蓮花府邸、音樂房子、小酒館為代表的成都酒吧,都有其獨特的酒吧文化。
  • 52%音樂人沒音樂收入 錢該怎麼掙?
    創作過《你在他鄉還好嗎》《潮溼的心》等經典歌曲的知名音樂人李廣平,近十年來,每年靠寫歌和版稅取得的收入不會超過十萬元,而他在歌壇已經打拼數十年。其他默默無聞的從業者,其收入狀況也就不難猜測。  在接受採訪時,李廣平表示,以音樂為生的人基本上是音樂教師,音樂創作者和歌手能夠靠音樂賺錢的人不會超過10%,大部分會以第二職業養活自己。
  • 月收入超過50萬元,酷狗音樂人如何改寫音樂人命運?
    一個月內,音樂人最高收入超過50萬,超六成音樂人粉絲數翻倍  酒吧、Live House、餐廳,這些場所都是音樂人傳統的打工場所,翻看那些從零起步的歌手的履歷,多數在追夢的路上有類似的駐唱或打工經歷,但也正因為這種不穩定性,以及收入時高時低,讓大多數音樂人只能將「音樂人」當做兼職。
  • 線上直播稅率為現場演出4倍,最不買帳的為什麼是音樂人?
    據了解,目前PRS擁有14萬詞曲作者,雖然為他們獲取更多的表演權版稅是PRS的首要任務,但其考慮的並不只是作為個體音樂人的具體利益,而是作為集體版權管理者所能收取的版稅總額,這將直接反映出其工作成果,影響到機構的整體運作。
  • 最牛音樂人李榮浩: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娛樂圈中有才華的人數不勝數,在這樣的高壓下自然最優秀的人更受矚目,而李榮浩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最牛音樂人李榮浩,自己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就由小編一起來帶大家找找原因吧。在《年少有為》的時候遇見了那個《女孩》,從此《不將就》的過一生。疫情發生後為了鼓勵大家創作了《同根》。經典歌曲數不勝數,而這些歌曲都是他自己創作,熬了無數的夜晚日積月累的成果。作詞、作曲、編曲、吉他、貝斯、和音、錄音、混音,就連母帶製作都被李榮浩一個人包攬了,李榮浩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周年慶,為音樂人插上「無限羽翼」
    當宋黛霆在工作之餘堅守音樂夢想時,當董曉禾實驗性的音樂不為業內認可時,當泥鰍Niko辭職為國風夢死撐時,當16歲的陳依妙還在為一段旋律刪改調整時,他們遇到了騰訊音樂人平臺這個「伯樂」,他們的音樂也從此有了舞臺。2020年7月12日,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成立四周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