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49歲的羅曼·羅蘭憑藉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一書獲諾貝爾文學獎。
該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奮鬥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後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通過主人公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衝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部耗時20餘年之久的長篇巨著,羅曼·羅蘭從1890年就開始醞釀構思,1902年2月《半月叢刊》發表了小說的第一卷《黎明》,而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最後一卷《新生》。
羅曼·羅蘭從小體弱多病,終日關在深院高牆之內,小他兩歲的妹妹在他五歲時就夭折了,這給母親精神上的打擊很大,也讓羅蘭的童年生活始終籠罩著一層陰影。
最後,附《約翰·克利斯朵夫》經典名句12則:
1.精神的溝通用不著語言,只要是兩顆充滿著愛的心就行了。
2.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時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要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3.人是不可能回到過去的,只能繼續走自己的路;向後看是沒有用的,只能看到你經過的地方,看到你住過的房屋升起了炊煙,消失在遙遠的天邊,消失在煙霧繚繞的回憶中。
4.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5.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因為他們彼此交換生命。
6.一個人從出生到他成熟前,被灌滿了各種謊言,他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嘔吐,把這些謊言都吐出來。
7.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是一顆歌唱的心的和聲,而靈魂的最美的音樂是慈悲。
8.任何努力決不落空,或許許多年都會了無音訊; 卻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思想已經有了影響。
9.孩子,我一直以為這種自己與自己的鬥爭,自己給自己清除垃圾和解毒的事,只會在我這一代人中進行。意想不到的是:你和你的一些同伴,將來也會有這樣的日子。
10.他恨自己,恨他們,因為當初曾經五體投地的相信了他們。
11.兒童期所要徵服的是物質世界,青年期所要徵服的是精神世界。
12.破壞只是建設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