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已有50年歷史的杭州越劇院,將為觀眾們帶來傳統越劇精品劇目《碧玉簪》。在排練現場,越劇畢派傳人鄭蒙蒙在該戲中扮演顧文友,她扮相清麗,唱腔韻味十足,將角色演繹得渾然天成的。表演成熟老到的她,讓人看起來很是過癮。
從小與越劇結緣
今年26歲的鄭蒙蒙是地地道道的柳市鎮東仁宕村人, 從小就愛上越劇的她,也是源於小時候,爺爺奶奶總帶著她一起去村口看戲。但說起這段往事,蒙蒙帶一點小自豪地強調道:「我跟人家小孩子不一樣的,我去看戲時從不會纏著長輩買零食,我就是一個純粹的觀眾,從頭到底、全神貫注地看戲。」 「可能就是那會的村口戲臺在我心裡埋下了種子,從小就經常跟我媽媽說,我要去唱大戲。」蒙蒙笑著說道,小時候,她經常將家裡的被單披在身上,毛巾充當水袖,自己在床上模仿著唱戲的演員們,吱吱呀呀個不停。後來,蒙蒙的同學送了一張越劇演員丁小蛙的《王老虎搶親》碟片,看了這一大戲後的蒙蒙,堅定了自己要去唱戲的決心,更是將丁小蛙視為自己的超級偶像。當蒙蒙漸漸長大,打算報考藝校時,家人並不支持,但最終拗不過女兒的淚水,媽媽才勉強同意她去一試。 學戲的苦,並不是常人能體會的。日復一日的練功、練唱,是一條用汗水、淚水鋪成的艱辛之路。懷揣夢想進入嵊州藝校的蒙蒙,發現自己的天生嗓音條件在班裡並不出色。她一次次犧牲午休時間,一次次晚飯過後的加練,她的嗓音一點點洪亮通透起來,以至於粉絲們一度以為她說自己嗓音不好僅僅是一種謙遜。「其實我屬於起步晚了的,我16歲才開始接觸越劇,別人都是12、13歲就開始學習了。」蒙蒙說,除了嗓子以外,練基本功也讓她非常頭疼。看著別的同學輕輕鬆鬆地將腿舉過頭頂,蒙蒙顯得十分著急。在那段時間裡,蒙蒙憑藉著驚人的毅力,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在校內確定流派時,與《王老虎搶親》中的周文賓早生情愫的蒙蒙用一段「正月十五是元宵」讓老師一錘定音,這個姑娘就主攻畢派吧!雖然畢派學校裡教得不多,但蒙蒙總會獨自細細聆聽,默默哼唱練習。更重要的是,正式學唱畢派讓她有了藉口「盯牢」自己的偶像丁小蛙。嵊州藝校的老師們毫無保留地輔導這個極具潛質的畢派新生代,2015年,蒙蒙在畢派創始人畢春芳的見證下,成了丁小蛙的再傳弟子。
用作品向老師致敬
「我進杭州越劇院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蒙蒙說,當時她在嵊州藝校還沒畢業,朋友讓她陪著去考杭州越劇院。蒙蒙想著,自己來都來了,那也就一起報名考一下吧。「那天我記得考的就是《王老虎搶親》中的周文賓這一角。」蒙蒙笑著說道。對於這一角色,她已經演練過無數次。考試結束後,杭州越劇院院長親自打電話和她說,等她畢業了,一定要來杭州越劇院。 光陰似箭,蒙蒙加入杭州越劇院已是第四個春秋了。像所有的青年演員一樣,她常常需要跑跑龍套,或者客串其他流派甚至反串行當,生性樂觀開朗的蒙蒙卻把這些都作為自己開拓戲路的寶貴經歷。幾年來,舞臺上的她,十分驚豔。經由《血手印》的錘鍊,蒙蒙已愈發老成,觀眾的掌聲就是對她最大的認可。因為深愛,所以沉醉。以至於今天,蒙蒙可以熟練反串王秀英、王天豹乃至祝枝山且毫不違和,大家笑稱她可以一個人,可以唱出一臺大戲。 從業數年,蒙蒙始終對這一方舞臺心存敬畏。作為一名戲曲演員,蒙蒙覺得最幸福的狀態莫過於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那一刻,「戲曲演員可以演繹人間百態,體驗不同人物的命運。」當筆者問她近期有什麼心願時,她回答說:「其實我現在還是很想好好地排一本《王老虎搶親》,它對我的意義非常重大。這部戲不僅僅只是指引了我人生的方向,更代表了我對老師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