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頌疏》講解(三十九)
我們學《俱舍論》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行,不是為了其他的,若不修行,學這個論就沒用的,那怎麼叫修行呢?就是修改自己的毛病過失,然後行持清淨的善法,叫修行。我們學佛都想修行,那麼修行,對一切法不認識,什麼叫一切法?善法、惡法和無記法,這些法都不認識,那我們就不能修行,所以學論的目的為了要認識一切法,認識一切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行。
把一切法都認識到了,然後斷惡修善,轉染成淨,這就叫修行。不管在世間當中為人處世、道德倫理,也離不開因果的道理,在出世間,涅槃解脫的法,也在因果的理趣當中,所以我們學教理的目的就是為了認識一切法。認識一切法的同時就是認識自我,把自我的內心認識到了,然後去對治自己的煩惱,對症下藥,斷一分煩惱就有一分的善法生起,煩惱徹底斷盡了,那就功德圓滿了。
佛就是從人開始發心,然後斷惑證真,功德究竟圓滿,煩惱斷盡了,沒有絲毫的過失了,就是大覺圓滿的世尊。我們現在學佛,就是學這個。我們現在學佛,也念經了,修行了,但是對一切法不認識,你怎麼修的呢?所以要學論,學這個教理。教理學了,把人生宇宙一切法認識清楚了,然後照著去做,就叫修行。《俱舍論》裡頭講七十五法,這七十五法再概括回來,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那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總得來說就是四諦法。這四諦法把一切法都攝盡,不管是根本乘還是大乘,都離不開四諦法的教理。所以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一定要學,不學的話,對生死不能了解。既不知生死,如何能了解生死?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並且不但在這論裡講四諦法,就是一切經教中都離不開四諦法,都是以四諦法為中心,就是我們每天念的經,《五字真言》、《真實名經》乃至《大威德》都是四諦法。
乃至我們念一個咒子,念一句佛,都是四諦的道理。有些人會反問,說我們天天念的經裡沒有講四諦,我們天天修的法修的不是四諦耶,是不是有相違呢?不是相違。因為對教理不了解,對法相沒有學過。要學過的話,不管哪部經、哪部論,乃至念的儀規,都是四諦法!念一句咒子,念一句佛,也是四諦。這樣子的話,我們久而久之,念久了以後內心當中對四諦道理忽然明白,當下就證解脫、開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