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到底是什麼模樣的?

2020-12-14 白樸說

真正的修行到底是什麼模樣的?看過這麼多修行,和這麼多道長交流過,在我看來,真正算得上修行的就是道教的遁世者和佛教的苦行僧,為什麼說這才是修行呢?因為修行第一個先提條件就是放下?什麼才算是放下,只要是入世,正常的生活,是很難做到放下的,入世者也基本沒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放下。

真正的與世隔絕

在很多名山大川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修行者,只不過隨著很多紀錄片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富商開始加入到修行的隊伍中,卻使得修行慢慢地開始變了味,一面追求修行的本質,達到自我的超越,一面受不了修行的苦,在深山大興土木,這些修行者的目的就是要磨練自己的意志,在深山上過著最原始的生活,以此來達到節制欲望、返璞歸真的境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他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崑崙山與秦嶺山脈銜接處有一個叫做龍門洞的地方,龍門洞道院就隱藏在的龍門洞裡,這裡的道士早上吃的早餐是一杯茶水和幾片烤饃,這裡的冬天很冷,夏天溼熱,每當到了冬天要自己去尋找可以燃燒的樹葉、牛糞,用來點火取暖,這裡的物資也非常的匱乏,沒有任何電器,沒有任何電子產品,甚至沒有電燈,他們照明使用的是蠟燭,他們過著最原始的生活,與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很不一樣,到了這裡就像是到了非洲的原始部落,但是與他們暢聊一會你就會發現,原來他們的思想這麼超前,又這麼簡單。

看似散漫的生活,卻有著嚴格的限制,每天早上的五點,大家都要起床洗漱,因為到五點半就要開始燒香,隨後一天的生活就開始了,或許修煉、或許尋找物資、或許是尋找草藥、或許是研究經書,每天晚上的八點止靜,到了時間,所有人都要回房休息,不能隨意逗留,違反了時間的限制就要逐出山去。

他們吃得非常簡單,在道觀的不遠處有著兩畝地,他們的糧食就是來自於這裡,每餐都是以吃飽為主,完整不能有一點剩飯,這裡的香火也非常旺盛,很多人捐錢到這裡,但是這些錢他們不能用,因為這些錢都要修建道觀,在龍門山上有很多懸空的廟宇,這些山洞之間只有陡峭的索梯連接,這些山洞都是歷代道士閉關修行的地方。

借用一句話:「在他們看來,吃苦才是修行的臺階。」

其實像這樣的修行人還有很多,遍布在終南山、嶗山這些名山大川之中,雖然身在山中,但是卻不同於我們常去的廟宇,他們生活在山的背面,生活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說實話,這樣的生活聽起來是十分乏味的,難免讓人覺得這是在折磨自己,但是真正體驗了一下會有一種「脫世」的感覺。

好像在這一刻,我才是我。

相關焦點

  • 修行、修行,到底什麼是修行?
    學佛者必然要經歷紅塵「煉心」,經過聞思修證來踐行佛法真諦,從而達到佛之境界,這個過程就是修行。要想修行好,必須要明白人生的道理。做人的使命是什麼?什麼是人生的使命?應該這樣理解:這個使命就是每天起床時能讓自己開心並充滿動力的事。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使命?
  • 很多人會誤會生活就是修行,到底什麼是修行!
    我經常說:生活就是修行,但是很多人都會誤會了我表達的字面意思,還是會反覆糾結到底什麼是修行?很多人理解過日子就是在修行?其實不然,人經歷過悲歡離合,這不是修行,只是叫做經歷,如果你在悲歡離合間體會無常、緣起、因果、這個是修行,生病,本身不叫做修行,而是你從生病中理解到人與生俱來的脆弱、憂苦、由此生出的悲憫之心,這個叫做修行。
  • 真正修行的人到底應該什麼樣?真的有修行這回事嗎?(二)
    對於打坐這件事上,張至順也頗有心得,他的一些經驗我們可以簡單看一下,張至順覺得真正的打坐並不是指的姿勢,而是意識,肉身呈打坐的姿勢,但是心神不寧,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不用刻意做打坐的姿勢,只要是心神穩定,躺著也都是可以的,另外他還解釋了一下閉關,他認為閉關並不是把自己關起來不見人,而且關閉眼、耳、口三關,讓自己不受外界的影響,大道至簡,道和修行一樣,都應該是簡單的事
  • 什麼是修行?真正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提起修行,立馬就會被打上諸多標籤,讓人唯恐避之不及。在普通人的眼裡,修行、要麼是道要麼是佛,修行必然要跟仙佛扯上關係。在這裡我要說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只是人的認知與偏見。修行不是宗教的專用詞,只是這個概念被宗教專用而已。
  • 真正修行的人到底應該什麼樣?真的有修行這回事嗎?
    01張至順的修行張至順生於1912年,羽化於2015年,羽化時年齡達到了104歲,其實只從年齡上來看說明不了什麼,縱覽近代,高齡者有很多,或許是基因問題,或許是個人生活習慣不同,不管是什麼原因,總的來說,這種長壽是沒有辦法通過什麼修行方法來進行控制的,但是,張至順卻不同,張至順是海南玉蟾宮的道教名譽方丈,大家可能一聽到方丈這個詞就以為是佛教的,其實方丈這個詞最早是見於道教文獻的,除此之外,張至順還是華山全真教的傳人弟子。
  • 佛教:什麼才是真正有修行功夫的人?
    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過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來看你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過失懺悔都懺不完,你還管別人,哪有這個閒工夫?所以不論人非到不見人非,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清淨。有人修行多年,每天日復一日的打坐、誦經、禮佛,可是自身的習氣和心態同從前如出一轍,沒有任何改變。這樣的修行並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修的是一顆心。
  •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修行?看看你學對了嗎?很少人知道
    《俱舍論頌疏》講解(三十九)我們學《俱舍論》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行,不是為了其他的,若不修行,學這個論就沒用的,那怎麼叫修行呢?就是修改自己的毛病過失,然後行持清淨的善法,叫修行。我們學佛都想修行,那麼修行,對一切法不認識,什麼叫一切法?善法、惡法和無記法,這些法都不認識,那我們就不能修行,所以學論的目的為了要認識一切法,認識一切法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行。把一切法都認識到了,然後斷惡修善,轉染成淨,這就叫修行。
  • 修行的核心是什麼
    如果沒有這些狀態,同時也沒有興奮、喜悅、期待、開心、愉悅等,只是很平常,很安心,那麼,保持這樣的狀態,這時,你已經在解脫中,你不需要修行。第二,如果你當下心裡有了不舒服的感覺,或者有無名的煩惱,或者恐慌、期待、操控、煩躁、無聊、不安等,你要清楚有這些感受和不安一定是因為你想到了什麼,想到什麼的背後,一定是對什麼有很深的執著。
  • 真正的修行:在紅塵中煉心
    很多人,為了找回自己的內心,為了安寧,開始吃齋念佛,打坐,撥珠,甚至把學佛當做一種時尚,然而,修行的結果還是脾氣未改,習慣未變,內心煩惱依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在漫漫紅塵中尋到真正的平靜,不在深山,不在廟宇,只是,在你我心中。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除此之外,修行界還有這麼一句話:「修行不修心,白白修一生。」也就是說,真正的修行,就是修心,但是修行,到底要如何修心?很多剛剛開始修行的人,會覺得很困惑。特別是那些想通過打坐來修行的人,要如何運用打坐來修心,會感覺到特別茫然。帶著這個問題,本章節就與大家重點分享一下,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
  • 佛教中,「壁觀」二字指的是什麼?達摩為何說它才是真正的修行?
    在佛教的眾多法門之中,「壁觀」絕對是最重要的修行方式之一。「壁觀」這種方式是達摩祖師所創,在《景德傳燈錄》中說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因此,達摩祖師當時也被人稱之為」壁觀婆羅門「。那麼,「壁觀」二字指的是什麼?達摩為何說它才是真正的修行?
  • 小詩丨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行,同樣可以進入禪關,而不必花費萬金去買山尋求清靜。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綻放如滿月,即使在家被俗世纏身,但是內心卻可以比出家人還要清閒。提起修行,有些人總以為隱遁於深山老林、廟宇道觀,一心只求脫塵離俗、看透紅塵,追求佛音道語、修身養性就能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舒服。
  • 《道德經》:到底是道重要,還是德重要?修行的人該如何選擇
    導語:在修道的人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如何讓自己真正去修道的經書。眾所周知,《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也就是說,它分為兩部分。這兩部分對於修道的人來說,都能作為自己修行的指導。那麼問題來了,對於修行的人來,到底是道重要,還是得重要呢?修道的人,要以哪個為主,哪個為次?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先來看看《道德經》中對於道與德的論述。
  • 西天取經到底意味著什麼?看看師徒四人的修行道場就知道了!
    文/姜子說書圖/《西遊記》相關電視劇題:西天取經到底意味著什麼?看看師徒四人的修行道場就知道了!孫悟空的出身地花果山《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出身於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花果山那塊孕育了孫悟空的石頭,被稱為靈根,而孫悟空便是修行的「源流」。
  • 王陽明:真正的修行,是在事上煉
    終日眼睜睜看什麼!」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地睜開眼,「啊呀」一聲。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和尚答:「還有老母。」王陽明再問:「想念她嗎?」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
  • 佛教:只有「見道」以後,你才能明白真正的修行是什麼?
    所以修行就是修改我們的毛病,改正我們的習氣,行持清靜的善法,這就叫修行。那麼當然要有個過程,釋迦牟尼佛從三無數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煩惱徹底斷盡了,功德究竟圓滿了,就是在改正這個習慣,就是來對治這個根深蒂固的煩惱心,所以三無數劫這樣再再地去練習和改正,最後成就圓滿清淨的大覺世尊。我們現在學佛也是這樣,該如何對治?
  • 能溫暖一輩子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模樣?
    能溫暖一輩子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模樣?我想它們都有下面這些特徵。有人陪伴,溫暖心間婚姻想要「聚沙成塔」,是一件講究藝術的玄妙之事。冰心與吳文藻的愛情,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考驗,相依相伴到老,期間相濡以沫的情分,才是愛情最完美的模樣。
  • 佛教: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到底什麼意思,明白了有助你修行
    佛教: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到底什麼意思,明白了有助你修行。一提起慈悲,我們就會想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不舍眾生,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渡眾生。觀世音菩薩是尋聲救苦,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觀世音菩薩。只要以恭敬心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感應。
  • 海賊王:羅賓慘遭史詩級削弱,和龍修行這兩年到底幹了什麼?
    然而羅賓這種強大的感覺只延續到了司法島以後,司法島過後羅賓的實力就慘遭史詩級削弱,而且在兩年的修行期間,羅賓的實力幾乎沒有上升空間。羅賓和龍修行的兩年期間,最大的變化就是花花果實變得更加的大了,可以利用手就變化一對翅膀
  • 沙僧的兵器喻示了什麼修行道理?
    第四十九回《散藏有災沉水宅,觀音救難現魚籃》中,沙和尚與靈感大王爭鬥時的對話有,妖邪道:「你這模樣,像一個磨博士出身。」沙僧道:「如何認得我像個磨博士?」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麼會使趕(擀)麵杖?」這裡說的非常清楚,沙僧的兵器外形像擀麵杖。這種像擀麵杖的兵器其實是什麼呢?修行命體時「中脈」的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