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必然要經歷紅塵「煉心」,經過聞思修證來踐行佛法真諦,從而達到佛之境界,這個過程就是修行。要想修行好,必須要明白人生的道理。
做人的使命是什麼?
什麼是人生的使命?應該這樣理解:這個使命就是每天起床時能讓自己開心並充滿動力的事。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使命?怎樣認識自己的使命?
每天讓人充滿動力的,未必是人生使命,主要看做什麼。動力各種各樣,有些人的動力是貪嗔痴,做起壞事來很有幹勁,如果將此作為人生使命,那就糟了。真正的使命必須通過文化和道德教育來建立,比如儒家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斷絕學,為盛世開太平」;佛教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都是崇高且充滿力量的人生使命。
對於佛弟子來說,既要自己從迷惑走向覺醒,圓滿佛菩薩那樣的悲智二德,同時也要幫助普天下的芸芸眾生達到這個目的,這是佛的使命,也是我輩佛弟子誓願而成的使命。
人本來就生活在世間,即使跑到深山老林,還是六塵世界。所以,不能離開世間去尋找覺悟。修行的正道,是在世間的當下體認出世間,在煩惱的當下體認菩提。
修行的核心就是培養正念
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修行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也不是修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只是指導我們怎樣改善生命,但真正的實踐要靠自己。而實踐又離不開正見指導,這就需要從調整觀念開始。不同的觀念,會形成不同的心態,產生不同的行為,而這種行為又會使相關心態得到長養,兩者是相互增上的。
如果我們不是以正確的發心念佛,即使念得再多,和修行還是了不相干,因為發心之初就已經決定這一行為的屬性。所以,修行核心就是培養正念,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
我們需要知道念佛的重要性,並懂得以正確發心和有效方法去念。具備這幾個條件,才能念得相應,念得有力。在保質的前提下,還要保證更多的數量。
修行的原理就在於擺脫錯誤,重複正確。這種重複,需要千百次、千萬次地進行,使正念力量不斷鞏固。如果質量雖好卻沒有數量的保證,正念也無法形成規模,無法成為對抗妄念的主力。那麼,最終主導我們生命的,依然還是妄念而不是正念。
佛法是佛陀為我們提供的智慧觀念,指導我們對未來作出正確抉擇。我們要痛苦還是快樂?要輪迴還是解脫?如果沿著固有習氣繼續,結果必然還是輪迴。如果要將生命導向解脫,則要建立和解脫相應的心態。
不論修任何一個法門,都離不開基本的認知,都需要認識到生命無常,認識到輪迴是苦,認識到三寶的無量功德,從而生起信心。這些正念,直接關係到佛法在我們生命中究竟能產生多少影響。
修行還要認識正命
佛法所說的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提醒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讓生命的存在更有價值,「盡其道而滅者,正命也」,人生的責任盡到了,做完了,一切盡心了,壽命到了,順其自然就去了,這是「正命」。
如何修命
真正的修養,在動心忍性之間,能夠確實檢查出自己的錯誤,然後「順受其正」,所受的一切遭遇,不怨天不尤人,不遷怒不二過,這就是正命地活著。所以只要活著就有命,有命當然就有靈性的存在,會思想,有感覺,就有心。有心、有性、又有命,那麼一切性命之理的大道就在自己這裡,不必外求。
用自己內在的天性,自然地向外流露,不是為了適應外在的人、物、事。所謂「君子行法」,這就是修命。
修行就是為了改變命運
一個修行者,要知道生命活著,每個人各有他獨立的生命價值,首先要確立自己的人生觀,這一輩子要做什麼,究竟要做哪一件事?
生命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如果一個人情緒崩潰、萎靡,這種種都是自找煩惱。
泰戈爾說過:「光明就在我們的面前,只要你能握住痛苦,走過重重黑暗,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這就是修行者經過苦修而轉變命運的內涵所在。
努力做好自己,努力成就自己。與世無爭,與物無忤,與外部世界保持「和」的狀態,同時不放棄自己處事原則 ,不油滑混世,堅持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線;保持內心和諧,不卑不亢,形成自己的內心秩序,也就成了一個內心強大的人。生命是自己的,如何轉變,都得要靠自己,為自己負責。
修行就是自我救贖,獲得解脫
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苦惱,這也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自我救贖,獲得解脫。
人世間所有的困苦和磨難只不過就是一場修行,一次修心。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心量不斷的變得強大。永遠值得受用的一句話:自己不強大,靠誰都沒用,你自己才是你真正的救贖者。
自己學會放過自己,才能真正的救贖自己。人生就是一場自我救贖,解脫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心。修心才是修行的實質,修到了,自然解脫。佛說:萬般皆是命,唯有人自渡。
修行就是要具足無量智慧
我們修行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例外,六根在六塵境界接觸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修行。因此六祖慧能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具足什麼?第一個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我們從《無量壽經》極樂世界知道,極樂世界所講的「依報」十七莊嚴,再加上「正報」,總共是二十九種莊嚴,這些是「本自具足」,不是外來的,只要見性,它就現前。
修行就是生起正念,修心、修命、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