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野生動物攜帶多種病毒,你我都接觸過,要戒掉這口「野味」

2020-12-11 中原教育閣

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不是通過物理上的意外或者非意外接觸,而是病從口入

人們對「野味」的執著非同一般,只「吃」就有各種烹飪方式

由於大家對「野味」的喜愛,不僅製造與增加了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的機會,

而且使得各種原本烈度低、傳染性不強的病毒得以在不同物種間傳播、變異,最終就可能演變成可以人傳人的惡性病毒,就比如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圖為最近由野味導致的新型肺炎

有一些常見的野生動物身上攜帶多種病毒,並且你我都可能接觸過,

大家以後可要注意了

蝙蝠

同其他動物一樣,因為人文因素,許多蝙蝠也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

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100多種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

比如最早在蝙蝠體內發現的「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

同時由於蝙蝠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使得很多野生動物成為了病毒的中間宿主

從目前病毒的相似度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初源頭來自野生蝙蝠的概率相當大。

圖為蝙蝠

野豬

過去,由家豬引發的豬瘟疫,也屬於一種病毒性的傳染

雖然同為豬,但是野豬由於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有許多不可控因素,導致野豬自身攜帶的病毒更多一點

野豬體外攜帶多種蜱蟲種類,可傳播回歸熱、Q熱和出血熱

野豬體內也攜帶眾多寄生蟲,包括蛔蟲、線蟲、人體旋毛蟲等

圖為野豬

穿山甲

許多人誤以為穿山甲有藥用價值,其實它的肉及甲片並無滋補和藥用價值

況且穿山甲體內潛伏的病毒多,不宜吃食

由於人們的無知,隨意造謠,使得大量捕殺穿山甲,目前穿山甲已經瀕危,入稀有野生動物行列

穿山甲體內攜帶的多種寄生蟲及病毒,可損傷脾臟,並且引發肺炎、肝炎、心肌炎等併發症。

再次勸大家不要再吃野生動物,不是為了人間大義,而是為了您和您家人的身心健康。

圖為穿山甲

野生土撥鼠

土撥鼠有一個看似呆萌的外表,但其實細細琢磨,更有,又可損傷令人害怕的一面。

土撥鼠體內含有鼠疫桿菌,是鼠疫的罪魁禍首,鼠疫大多是由土撥鼠身上的跳蚤進行傳播,

在我國,傳染病危險等級最高的其中之一,便是鼠疫

曾經的東北鼠疫,感染者數不勝數

而且他體內攜帶多種寄生蟲

圖為土撥鼠

野兔

野兔相比穿山甲以及土撥鼠,在我國各地均為常見,一般田地裡經常可以看到野兔的身影

野兔體內攜帶許多寄生蟲,包括弓形蟲、日本血吸蟲等,可直接損傷人類的身體器官

圖為野兔

刺蝟

野生刺蝟也攜帶眾多寄生蟲,包括裂頭蚴、芽囊原蟲等,可嚴重損傷眼睛、皮下組織、大腦、腸道等

浣熊

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

體內也攜帶眾多寄生蟲,包括鉤蟲、浣熊貝蛔蟲等,可造成腸胃等臟器官嚴重損傷

圖為浣熊

果子狸

果子狸容易成為SARS病毒等多種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

目前我們都知道,SARS的源頭是中華菊頭蝠,換句話說,SARS的「祖先」,曾經在自然狀態下攜帶於野生中華菊頭蝠身上。

這時候人類與中華菊頭蝠一般接觸,並不見得會造成嚴重的傳染疫情。

SARS最終傳染到人類身上,是因為它在中華菊頭蝠之後,找到了新的中間宿主,

並且很可能在中間宿主身上發生變異,成為可以傳染給人類,並且傳染能力和致死能力都非常強的「超級病毒」,這時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SARS病毒。

這個中間宿主,今天我們也都知道了,就是果子狸。

果子狸同時攜帶狂犬病病毒

圖為果子狸

近期,隨著新型肺炎疫情擴展,「病毒源頭」、「野生動物」、「野味」成了公眾關注的熱點。

對此,鍾南山院士也指出:「目前,對於病毒的源頭是什麼動物,我們還不清楚。但通過初步的流行病學分析,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比如竹鼠、獾。」

就SARS來說,很難說中華菊頭蝠和果子狸誰是真的「罪魁禍首」,誰是無辜的「替罪羊」,因為它們都是病毒傳播鏈條上的一環。

只要野味市場還存在,某種類似SARS的病毒造成新的疫情,就是隨時會被放出盒子的魔鬼。

相關焦點

  • 野生動物易攜帶病毒和寄生蟲 禁食野味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拒絕野味」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熱點。2月18日,我省在全國率先立法,對濫食野生動物陋習說「不」。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師賈玉珠提醒,野生動物除了容易攜帶病毒外,身上往往還有寄生蟲,守護自己和家人「舌尖上的安全」,要從拒絕「野味」做起,禁食野生動物!  有些人吃「野味」或出於獵奇心理,或誤認有「大補」功效,或想炫耀,這使得販賣野生動物有了市場需求。卻不想,人們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野生動物攜帶這麼多病毒,你卻想要吃它?!
    野生動物攜帶這麼多病毒,你卻想要吃它?!國內疫情爆發之初,許多人猜測,食用野生動物或許是導致疫情出現的原因。雖然我們尚不清楚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野生動物捕不得、殺不得、食不得!野生動物通常攜帶了多種細菌和病毒。人們在處理和食用野生動物的過程中,也會和這些細菌、病毒密切接觸,極易被感染疾病。歷史上,因食用野生動物引發的病毒肆虐並不罕見。
  • 拒食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倡儀書來啦
    為加強我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預防因野生動物帶來的疫源疫病的危害,保障我區公共衛生安全和居民的身體健康,我中心向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發出倡議:一、自覺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認真學習野生動物保護法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保護野生動物觀念;二、遠離野味,摒棄「野味滋補」的偽健康觀念,不以食用野生動物為樂,不參與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 如何戒掉中國人「戒不掉的野味」?
    (抗擊新型肺炎)如何戒掉中國人「戒不掉的野味」?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如何戒掉中國人「戒不掉的野味」?  作者 黃鈺欽  「千歲蝙蝠,色白如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陰乾末服之,令人壽四萬歲。」
  • 除了蝙蝠,對這9種野味也要「口下留情」,最後一種叫人記憶猶新
    罪魁禍首都是這些「不走尋常路」的人吃野味造成的,我們的祖先,花費了上萬年的時間,經過反覆的挑選、實驗、再篩選,最終才將豬、牛、羊、雞、鴨、鵝等馴化成家畜和家禽供我們放心的食用,剩下的各種沒有馴化的野雞,蛇,蝙蝠等等都是不適合我們食用的,有的身上攜帶病毒,有的自身有很大的毒性。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現在非常多的人認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毒手」。而沒有想過,野生動物是自然生長的,沒有經過任何消毒、殺菌處理,身上可能攜帶著大量細菌、病毒、寄生蟲。在食用野味時,這些病毒就會進入人體,引發各種傳染病。
  • 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
    原標題: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個?央視財經(記者 童盈)截至今日20點,湖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累計發現確診病例444例,共致17人死亡。據國內權威專家推測,此次冠狀病毒傳染病,極有可能源自武漢市華南海鮮批發市場,2019年年底,武漢市最先通報的數例冠狀病毒案例,均曾與該海鮮市場有過接觸。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的源頭主要在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實際上這個海鮮市場裡相當多的不是海鮮,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動物。
  • 果子狸是野生動物嗎?它會攜帶哪些病毒?還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的視角再次聚焦野生動物,也讓在2003年的非典中名聲大噪的果子狸重新成為熱點。那果子狸是野生動物嗎?它會攜帶哪些病毒?還有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一、果子狸是野生動物嗎果子狸學名花面狸,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屬於野生動物,見於多種森林棲息地,從原始常綠林到落葉次生林。它們還經常光顧農業區,主要吃果實,也吃鳥類、嚙齒類、昆蟲和根,在農田它們會攻擊家雞和水禽。
  • 中國人最喜歡吃的7種野生動物,是哪些?有一種,也許你也吃過
    你知道中國人最喜歡吃的野生動物,有哪些嗎?(來源:百度數據根據統計全國和各省野味搜索量的排名所得)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野生動物,成了我們的盤中餐。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反正我小時候曾經被親戚以「是豬肉」、「是好東西」等理由,誆著吃過幾回。
  • 除了蝙蝠還有幾種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
    除了蝙蝠攜帶200多種病毒還有幾種野生動物也攜帶大量病毒。,從水貂的捕食中可以看出經常和細菌病毒接觸,蝙蝠身上攜帶200多種病毒,水貂也可以將它們作為飽腹的食物。水貂身上攜帶水貂冠狀病毒、阿留申病毒等對身體危害很大的病毒。而且水貂很有可能是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的中間宿主。如今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濫捕濫殺之風還沒有完全杜絕。正因此,冠狀肺炎病毒侵害人類的生命健康。在此之前還有很多人為了利益而大肆捉捕野生動物,更有過分的人當眾對野生動物進行虐待。
  • 野生動物會傳播哪些病毒?
    有些看起來很可愛的野生動物,其實攜帶著不少病毒。身體抵抗力差的人,有可能會被這些病毒感染。第一種:蝙蝠蝙蝠,又叫天鼠、掛鼠、天蝠、老鼠皮翼、飛鼠、燕別故、蜜符、鹽老鼠等。全世界共有962種蝙蝠。恐龍都滅絕了,蝙蝠還在。大部分蝙蝠白天休息,夜間覓食。蝙蝠是唯一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的飛行器官不是翅膀,是翼手。蝙蝠能攜帶100多種病毒,是病毒攜帶大戶。雖然蝙蝠攜帶了很多病毒,但蝙蝠幾乎不會發病,這得益於它逆天的免疫系統。
  • 吃野兔都有風險!餐桌上的「野味「藏著哪些致命病毒?
    隨著疫情的擴展,「野生動物」「野味」又再次成了公眾關注的熱點。  此前,1月20日,針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可能來自一個野生動物,可能性比較大的是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
  • 野生動物是隱藏的「病毒庫」
    然而,近代以來,隨著迅疾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人類在侵佔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同時,還對野味趨之若鶩,於是,密林深處、汪洋大澤的野味通過偷獵、圈養、貿易等渠道魚貫而出,聚集餐桌,使得本就數量稀少的野生動物更是難覓蹤跡,不少物種甚至被吃得瀕臨滅絕。物以稀為貴,諸如「龍虎鬥」之類的野味,名稱生猛,材料難得。
  • 野生動物攜帶哪些病毒和病菌?自然類教育的缺失,讓我們損失慘重
    實現人與野生動物的和諧共存從來都不容易。人與野生動物的正常關係應該是怎樣的?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不一樣。 中國孩子的自然類教育比較缺失,很多孩子甚至認為所有動物都是可以摸的。有些看起來很可愛的野生動物,其實攜帶著不少病毒。身體抵抗力差的人,有可能會被這些病毒感染。
  • 野生動物為什麼不能吃?知道這些你就下不去嘴了
    根據相關說法,食用野味和捕殺野生動物或許是病毒進入人類社會的主要方式。這聽起來並不會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擁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除了山珍海味之外,食用更加稀有的野生動物也成為很多人的新追求,而它們身上往往攜帶著大量病毒和細菌。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
  • ...餐桌的病毒…抖音仍有「吃播」蝙蝠視頻,朋友圈還有人賣野生動物
    高福表示,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體內看到了,在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這些攤位也分離到了病毒。說了這麼多,並不是為了激起大家對於野生動物的恐慌。病毒會隨著宿主的死亡而消亡,也就是說,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大多會「自生自滅」。再仔細回顧這些病毒疫情,似乎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都和吃野味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
  • 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這幾種「野味」也要敬而遠之,管好自己的嘴 近一段時間,「野味」這兩個詞頻頻被人所提起,正是因為有人管不住自己的嘴,才導致了這場目前還看不到結局的疫情。其實類似的教訓在十幾年前已經上演過一次,但是一些人好像對於野味有著特殊的喜好,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雖然目前已經明確病毒的根本宿主是蝙蝠,但是以下這幾種所謂的「野味」大家最好也是敬而遠之,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
  •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確認:愛吃野味的,非蠢即壞
    可你不知道的是,這裡不光賣海鮮,還有各種飛禽走獸,土撥鼠、野雞等「野味」售賣。海鮮市場被販賣的野生動物們野味泛濫成災,殊不知,這些野生動物,正是冠狀病毒的宿主。據鍾南山院士分析,疫情爆發與武漢海鮮市場販賣食用野生動物關係很密切。
  •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搜索彩蛋 網友:為了我們自己,放過野生動物
    當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展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場疫情何以爆發?據專家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的宿主是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交易難辭其咎,也將隱匿於陰影之中的野味問題拉回公眾視野。殊不知,蝙蝠有「天然病毒庫」之稱,其體表可攜帶多種體表寄生蟲和大量病毒,其中相當一部分為致死率相當高的烈性傳染病,如冠狀病毒、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等。而在某些人眼中可以催乳、具有藥用價值的穿山甲同樣存在著潛在危害。據統計,穿山甲共可攜帶34個屬的寄生蟲和致病菌,而最近華南農業大學相關專家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馬來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