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狸是野生動物嗎?它會攜帶哪些病毒?還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2020-12-06 知源

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的視角再次聚焦野生動物,也讓在2003年的非典中名聲大噪的果子狸重新成為熱點。那果子狸是野生動物嗎?它會攜帶哪些病毒?還有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

一、果子狸是野生動物嗎

果子狸學名花面狸,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屬於野生動物,見於多種森林棲息地,從原始常綠林到落葉次生林。它們還經常光顧農業區,主要吃果實,也吃鳥類、嚙齒類、昆蟲和根,在農田它們會攻擊家雞和水禽。在2000年8月1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果子狸被列入其中,成為瀕危保護野生動物。果子狸作為「三有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不獵殺、不交易、不貪嘴,這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地球生態的保護。

二、果子狸會攜帶哪些病毒

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它有可能被攜帶病毒的中華菊頭蝠感染,從後者身上得到了SARS病毒,人在吃了果子狸之後從而感染病毒。

三、還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生源於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2003的非典也是同樣的原因,除了果子狸之外,蛇、蝙蝠、穿山甲、豪豬、袍子和野豬等野生動物同樣不能食用。

蝙蝠有「天然病毒庫」之稱,其體表可攜帶多種體表寄生蟲和大量病毒,其中相當一部分為致死率相當高的烈性傳染病,如冠狀病毒、狂犬病毒、伊波拉病毒等。穿山甲共可攜帶34個屬的寄生蟲和致病菌,馬來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

所以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安全要從自己做起,這句話與各位共勉!

相關焦點

  • 古代有些野生動物一直生存到現在,那吃野味的危害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所吃的食物除了主食,還有雞鴨魚肉,那這些食物都是人之前在實踐的經驗上總結出來的。古時人們經常打獵,通過長時間的實踐來探索什麼方法獲取食物最高效,哪些食物可能是有毒的不能去吃,哪些是安全的。
  • 中國人最喜歡吃的7種野生動物,是哪些?有一種,也許你也吃過
    你知道中國人最喜歡吃的野生動物,有哪些嗎?為什麼吃「野生動物」,會染病?不僅如此,它還攜帶有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漢坦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引發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多達60種以上。(數據來源:全球蝙蝠病毒資料庫(DBatVir))不過,因為蝙蝠本身特殊的免疫系統,它對病毒有超強的耐受力,可以和病毒和平共處,就像容器一樣,只是裝著這些病毒。但是它的病毒卻會感染與之接觸的野生動物,比如果子狸、竹鼠、穿山甲等。
  • 全面「禁野」後,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份可調整
    「鵪鶉還能吃嗎?鵪鶉蛋呢?」「牛蛙還能吃嗎?」「鹿肉呢?」……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很多人有疑問,到底哪些陸生野生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再吃了。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仍在延續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也讓很多人都知道了帶病毒的蝙蝠是不能吃的,病毒的宿主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都在呼籲立法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在疑惑:如果野生動物都不能吃,那麼大海、河流裡的魚、蝦、蟹、貝是不是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 現在禁止養殖的野生動物,除了可能攜帶病毒之外?還有什麼原因?
    後來國家出臺了禁令,嚴禁捕撈和買賣以及吃野生動物,不過出發點主要是從生態環境平衡和保護的角度來考慮的,比如國家保護動物以及三有動物的標準都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爆發之前,這些野物都是屬於保護動物以及三有動物的標準,疫情過後,國家禁止的另外一個標準就是食用危險標準,野物身上攜帶的病毒有可能會在人身上傳播,出於這種考慮,所以有很多以前可以食用的野物和人工養殖的動物都被國家禁止了
  • 果子狸是珍稀動物,此兒童讀物卻說:珍貴可食用,網友:有點意外
    但是也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吃的,近年來中國法律不斷完善也越來越重視保護這些珍稀動物不受人類之口。吃野生動物人類身受其害不能吃野生動物,國家法律保護是一方面,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這些動物身上可能含有病毒。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比如令世界印象最深的2003年非典,這起源就是吃果子狸引起,因為果子狸感染了蝙蝠上的SARS病毒,從而攜帶病毒被人類吃下去引發非典。還有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不也是吃野生動物吃出來的嗎?無論是昔日的非典還是今日的新型冠狀病毒它們都不是故意來找人類的,而是我們人類主動去找它們的。因此野生動物不可亂吃,人類要管住自己的嘴。
  • 科普圖鑑丨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看看這些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和...
    2018年10月26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  蝙蝠可攜帶4100多種病毒雖然人類目前並未完全掌握野生動物在傳播疾病方面的機理和預防措施,但野生動物攜帶諸多病毒、寄生蟲等,這是肯定的。
  • 這些野生動物攜帶多種病毒,你我都接觸過,要戒掉這口「野味」
    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身上,不是通過物理上的意外或者非意外接觸,而是病從口入人們對「野味」的執著非同一般,只「吃」就有各種烹飪方式由於大家對「野味」的喜愛,不僅製造與增加了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的機會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
  • 網傳牛蛙不能吃了?這份野生動物名錄仔細看一下
    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 不能交易? 小編得給您做個大科普! Q: 花鼠、倉鼠、麝鼠等馴養野生動物,可以吃嗎? A: 屬於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可以食用。
  • 除了蝙蝠還有幾種野生動物攜帶大量病毒
    除了蝙蝠攜帶200多種病毒還有幾種野生動物也攜帶大量病毒。但是狐狸也是能夠傳播病毒的一種野生動物,最為常見的就是狂犬病毒,鼠疫也可以通過狐狸傳播,非典過後人們從狐狸身上發現它也可以傳播非典病毒,狐狸身上帶有許多細菌,可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在人類沒有對狐狸進行傷害時,狐狸一般不會先攻擊人類,但是如果人類對狐狸發出攻擊,自身保護能力很強的狐狸是會做出反擊。狐狸沒有攻擊性,但也不要小看他的能力。
  • 「果子狸肉可以吃」:童書豈能變屠宰動物手冊?
    《果子狸》一文中稱,「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脂肪是化妝品生產中難得的高級原料,可以醫治燙傷,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針毛可製成毛筆和畫筆……」涉事出版社回應稱,已第一時間通知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該書,其他相關事宜正在繼續調查處理中。2003年由SARS病毒引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至今仍是民眾心中的痛。
  • 《動物小百科》稱果子狸是「山珍」!關於野味的這些說法太害人……
    今天,一則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兒童刊物稱果子狸可以吃的微博登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的關注。 2月10日,有網友發文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動物小百科》中介紹:「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稀有「山珍」。
  • 禁食野生動物後的疑問:到底都有哪些動物不能吃?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 哪些是受到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哪些動物可以安全食用?
  • ...餐桌的病毒…抖音仍有「吃播」蝙蝠視頻,朋友圈還有人賣野生動物
    在短視頻平臺和吃播興起之後,網絡主播也開始對食用野味的進行傳播,助長了食用野生動物的風氣。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屏蔽了果子狸、獾、竹鼠等關健詞。但是,在抖音上,仍然有博主發布蝙蝠吃播的視頻。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現在非常多的人認為野生的就是純天然、無公害,沒有任何添加劑,肯定比家養的對人體好,野味肯定也是這樣的,所以吃貨們就開始向野生動物下「毒手」。而沒有想過,野生動物是自然生長的,沒有經過任何消毒、殺菌處理,身上可能攜帶著大量細菌、病毒、寄生蟲。在食用野味時,這些病毒就會進入人體,引發各種傳染病。
  • 電商平臺還在公然售賣野味 涉及果子狸等高危動物監管部門提醒不要...
    來源標題:電商平臺還在公然售賣野味 涉及果子狸等高危動物 監管部門提醒不要食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野味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呼籲稱:「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
  • 一組科學家給出的野生動物介紹圖,請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人類幾乎是刺蝟唯一的天敵,但它身上攜帶的寄生蟲或許成為真正能抵抗人類的防禦武器。別看浣熊長得非常可愛,但它可是狂犬病毒的天然宿主,與其它野生動物不同的是浣熊會為了食物主動接近人類。野豬雖然與家豬屬於同一祖先,但野豬身上攜帶的寄生蟲對人體危害極大。
  • 拒食野生動物,從你我做起!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倡儀書來啦
    因為野生動物其腦、血液及肌肉中含有病毒、寄生蟲(如肺吸蟲、血吸蟲等)。有資料顯示,野生動物與人類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種,如狂犬病、結核、鼠疫等,人類常食用的蛙、蛇、鳥、穿山甲等野生動物體內,普遍攜帶著原蟲、吸蟲、絛蟲、線蟲等寄生蟲類。
  • 野生動物攜帶這麼多病毒,你卻想要吃它?!
    野生動物攜帶這麼多病毒,你卻想要吃它?!國內疫情爆發之初,許多人猜測,食用野生動物或許是導致疫情出現的原因。雖然我們尚不清楚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野生動物捕不得、殺不得、食不得!野生動物通常攜帶了多種細菌和病毒。人們在處理和食用野生動物的過程中,也會和這些細菌、病毒密切接觸,極易被感染疾病。歷史上,因食用野生動物引發的病毒肆虐並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