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濱江圩平垸行洪之後——黃廣大堤小池段66年來首次迎洪水

2020-12-24 瀟湘晨報

7月12日,按照上級防汛指揮部命令,黃梅小池鎮濱江圩實施扒口行洪,長江洪水滾滾流入濱江圩。圖為7月13日,洪水抵達黃廣長江大堤小池段堤腳,這也是黃廣長江大堤小池段66年來首次迎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通訊員 吳句兵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汪秀玲

以往,黃梅縣小池鎮阻擋長江洪水,靠的是濱江圩的圩堤。7月12日下午,濱江圩平垸行洪,黃廣大堤(黃梅至武穴段長江幹堤)小池段66年來首次「碰觸」洪水,能否經受住考驗?

「大堤是否牢固,只有經過實戰檢驗,才能心中有底。」黃梅縣河道堤防管理局局長董志勇介紹,黃廣大堤興建於明代初期,歷經多次修繕,1997年至2007年最後一次加固。小池段有濱江圩作為第一道防線,除1954年濱江圩破堤,遭遇長江洪水重創外,此後66年從未擋過洪水,迎水堤面常年乾涸。

7月13日晚7時許,在6.2公裡長的黃廣大堤小池段,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洪水已全線淹過迎水堤壩腳。「濱江圩平垸行洪前,江水距離大堤至少600米,下午5點目測有70米遠,傍晚6時就到了壩腳,漲水速度越來越快。」在車站路壩段值守的小池鎮新河橋社區書記吳張文說,該社區防段長560米,3天前,巡堤人員從過去30人增加到50人。

交通閘堤段,呂弄村黨支部書記王文學帶領10多人,每人一手持電筒,一手拿竹棍,在內堤壩面,一字擺開,「看水面有無漩渦冒泡,看壩面是否有滲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發現異常情況立即上報。」他說,濱江圩平垸行洪後,巡堤從每兩小時一次,改為每小時一次,背水面範圍擴大到距堤腳500米。

在清江社區防段,2000個編織袋灌裝好泥土,擺在哨棚附近。「上級規定每公裡準備2000條編織袋、10車泥土,我們提前全部灌裝好,為搶險打好時間差。」社區書記陳再山說,「保衛長江幹堤,必須時刻枕戈待旦,不敢有絲毫懈怠。」

正在夜間巡查的小池鎮黨委書記楊立峰介紹,作為黃梅防守長江洪水的最後一道防線,當地趕在洪水觸堤前,已給小池段全線雜草「剃光頭」,露出泥土,正好排查隱患。同時,按黃梅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小池鎮增加了巡堤人數、密度,並備足了防汛物料。

【來源:湖北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迎戰超歷史洪水,這次與1998年有何不同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南昌7月14日電題:迎戰超歷史洪水,這次與1998年有何不同?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迪 吳鍾昊近日,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鄱陽湖流域正面臨1998年以來最為嚴峻的防汛形勢。大數據預警、雷達流速儀、啟用單退圩堤蓄洪……面對同樣甚至更加兇猛的洪水,不同的是抗洪「戰術」升級換代,搶險「神器」廣泛應用,調度應對更加科學。
  • 【武漢祖孫三代66年三戰洪水】1954年、1998年、2020年,這是武漢有...
    【武漢祖孫三代66年三戰洪水】1954年、1998年、2020年,這是武漢有水文記錄以來的「大年份」。對於洪山區青菱街楊林村的祖孫三代:周松林、周紅勝、周家河來說,這也是他們戰洪水的日子。數日前,長江水位高漲,周家河主動報名,成為一名參與抗洪的志願者。
  • 武漢祖孫三代66年三戰洪水 舍小家為大家,奮戰在抗洪一線令人致敬
    武漢祖孫三代66年三戰洪水 舍小家為大家,奮戰在抗洪一線令人致敬時間:2020-07-16 12:33   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武漢祖孫三代66年三戰洪水 舍小家為大家,奮戰在抗洪一線令人致敬 954年、1998年、2020年,這是武漢有水文記錄以來的大年份。
  • ...部分家禽來不及轉移,被困洪水中。雖然解救的過程一波三折,但救...
    【洪水中的雞堅強被解救】7月15日,洪水中的雞堅強被困洪水的第8天,村民划船搭救,無奈有的雞仔實在不配合……8天前,黃梅團洲圩外圍的子堤潰口,團洲圩外圍的洲灘全部淹沒,居民安全轉移,部分家禽來不及轉移,被困洪水中。雖然解救的過程一波三折,但救回自家土雞,村民還是非常快樂。
  • 直擊湖北長江防汛最前哨 黃梅長江幹堤水位全線超警戒
    這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黃梅小池鎮看到的情景。7月15日16時,小池水位超警戒,成為全省今年最早突破警戒水位的長江幹堤。16日,記者實地探訪了當地汛情及防汛情況。上壓下頂 江水高出地面3米多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中遊洞庭湖及鄱陽湖主要支流均發生不同程度洪水,7月12日晚,形成長江2019年第1號洪水。
  •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 7月來2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7月來2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四級、三級、二級、一級!防汛應急響應不斷升級。
  • 上遊一級防汛,下遊歌舞昇平,防洪大堤裡開餐廳,掙的是什麼錢?
    今年入汛以來,受長江大流量來水和強降雨影響,長江下遊南京段持續超出警戒水位,秦淮河水位超高,當地一度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南京水務局24日發布洪水黃色預警,秦淮河流域不少地區的步道、樹木被淹沒。甚至已經有水漫出河堤,滲向周圍街道。
  • 大堤上的紅
    望著奔流不息的長江,大堤上那抹鮮豔的紅色依然在武警安徽總隊官兵心頭跳躍。打木樁、填埋沙石、設置圍堰、加固堤壩……從7月19日下午開始的堤壩塌方搶險夜戰,照明燈讓整個蕪湖市晏家渡圩堤如同白晝。這裡只是江淮大地抗洪搶險的一個縮影。
  • 請戰書、紅手印、走下考場上大堤……你們拼盡全力的樣子,讓人心疼
    但在聽說家鄉告急之後,他8號從南昌出院,直奔蓮湖鄉圩壩上。在蓮北圩,胡安虎帶領村民修補圩堤的滲漏點。 雖然退休多年,但他卻是當地出了名的防汛土專家,83年起從事水利工作,經歷多次大洪水。
  • 在人間 | 留守在洪水中的村民:防洪、防病、防小偷
    近20年來,富裕起來的村民,幾乎傾盡所有,逐漸把原來的木結構房屋換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樓房的二層三層在洪水襲來時,為村民提供了棲身之處。同時,它們也是留下來的村民,在諸多不便中,冒著危險努力守護的家園。
  • 在大堤上跑了一個月「水牌」——記安徽省當塗縣烏溪鎮一心村民兵...
    8月4日下午,在黃池河大堤一心村中隊部,記者見到了這位41歲的民兵營長。從7月6日開始,已經在大堤上奮戰了一個月的王富皮膚黝黑,全身消瘦。王富所在的一心村有民兵14人,汛期他帶著在村的民兵和村民共49人上了堤。在大公圩78公裡的堤壩中,一心村的責任段有817米。「跑水牌」是當塗民間獨特的防汛巡邏方式,巡堤人在防汛埂段上巡視,要扛著一塊寫有「水牌」的牌子。
  • 新冠痊癒後,武漢1998年抗洪「老兵」再上長江大堤
    江城武漢的戰疫還未結束,長江洪水又滾滾而來。7月14日,郭剛勇在辦公室值了一夜的應急班。幾天前,這個參加過1998年抗洪的退役老兵,又站上了長江白沙洲大堤,擔負起日常巡檢的任務。7月9日深夜,郭剛勇首次巡查白沙洲大堤。深夜初巡堤往返10公裡 確保隊員大堤都安全7月9日深夜11時,44歲的郭剛勇帶著金屬探測杆,和隊員們出發了,踏上白沙洲大堤,他又回到了防汛一線。7月起,長江武漢段的水位不斷上漲。
  • 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面對兇猛的洪水,當地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堅守大堤,匯聚眾志成城、合力抗洪的磅礴偉力!搶險問桂道圩 決口預計今日完成封堵深夜,江西鄱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燈火通明。連日來,鄱陽縣遭受持續強降雨襲擊,境內河流水位快速上漲。
  • 他說,守住圩就是守住家!
    「那年,圩子開口了,  洪水進來了,家裡被淹,  稻子全泡在水裡,  一年都沒有收成。」  提起1983年的那場洪水  老邵記憶猶新  身前是洪水  身後是村子和稻田  老邵不敢有半點疏忽  2020年7月以來  6天6夜  老邵和村民們不間斷地  值守在圩堤上
  • 湖北武漢:長江漢江洪水衝淹龍王廟,市民輕鬆看水情還暢遊!
    2020年7月12日,湖北武漢,長江、漢江洪水衝淹漢口龍王廟,引來眾多市民在龍王廟防洪牆外、晴川橋上觀水情,拍照留影,還有一些遊泳愛好者在龍王廟水域遊泳健身。7月12日10時,長江水利網數據顯示,長江漢口站水位到達28.68米。
  • 洪水中的家園
    7月11日,江西省九江市,傍晚的大雨來臨之前,武警九江支隊官兵在江洲大堤上搶築子堤,當時該堤段洪水水位已接近堤頂。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強/攝7月15日中午,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三角鄉,在前往營救地點的途中,消防隊員袁禮靠在船邊小憩。
  • 【深度】「淮河第一閘」行洪76小時:3.75億立方米洪水下的撤離與宿命
    就像過去66年裡已經發生過的15次開閘蓄洪一樣,位於淮河上遊與中遊結合部的濛窪蓄洪區必須作出犧牲,扮演起保證上下遊安全的悲壯角色。王玉敏的4000棵桃樹、梨樹和60畝魚塘全都埋在了洪水裡,倖存的只有2000來只鵝和十幾個還未成熟的香梨。與洪水爭奪領地,是淮河人家生來的宿命。
  • 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1998年極值 告急的鄱陽湖影響到底有多大
    面對兇猛的洪水,當地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堅守大堤,匯聚眾志成城、合力抗洪的磅礴偉力!搶險問桂道圩決口預計今日完成封堵深夜,江西鄱陽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燈火通明。指揮部內的氣氛,讓他想起1998年的大洪水。曾擔任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技術諮詢組組長的他回憶說:「那時,縣裡86條圩堤到處是險情,指揮部的報險電話根本接不過來。」如今,面對同樣的洪水,江西堅持科學抗洪搶險,有效控制了險情。8日20時35分,鄱陽縣鄱陽鎮問桂道圩堤發生漫決。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