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從小聽童話故事長大的孩子們,沒有一個不曾聽過《海的女兒》。
小美人魚救下了心愛的王子,為了接近他,不惜將自己的嗓音給了巫婆,換了一雙走起路來如同踏在刀尖上的人腿。她為王子犧牲了那麼多,王子卻從來沒有真愛過她。在王子與鄰國公主成婚的次日清晨,小美人魚縱身跳入大海,化成了泡沫。
《海的女兒》是悲傷的外國童話,而在中國也有著講述《海的女兒》的故事,而且更為情真意切,引人入勝,那就是1959年搬上電影熒幕,由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王文娟兩位老師主演的越劇《追魚》。
一、失意書生鯉魚精,相逢一刻即知音。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的男主角,戀愛對象的範圍向來特別廣泛。除了凡人以外,上到九天仙女,此處可點名牛郎、董永;下到妖精鬼怪,此處可點名許仙、還有寧採臣之類的聊齋男主角。而這些男主角本身,大多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書生而已。《追魚》也不例外。
《海的女兒》男主角是個王子,而《追魚》的男主角張珍,本來也是官宦子弟,自幼與當朝丞相金寵的女兒金牡丹訂了婚約。可惜,由於家道中落,父母雙亡,張珍也失去了門第上的光環。
眼見未來女婿家裡敗落了,金寵一家就想著退了這門親事,但又不願落下個嫌貧愛富的名聲。於是,金寵讓張珍在金家後花園碧波潭旁邊住下,以「金家不招白衣婿」為由,叫張珍潛心讀書,他日考取功名,再來迎娶牡丹小姐。
張珍一個書生,一時也沒有其他投靠的路子,就先在金家住下了。每日獨自在書房中螢窗攻讀,獨自對著日出日落,難免心生幾分寂寥和渺茫。
畢竟,整個後花園裡有生命的個體,除了張珍自己,就只有碧波潭裡的水族了。有時候,張珍望著一潭碧水清波,見到潭中鯉魚也是形單影隻,不由得感嘆——
一人一魚,同病相憐。
殊不知,這碧波潭裡的不是普通的鯉魚,而是有著千年修行的鯉魚精。
鯉魚精久居水府,見張珍每日形影相弔,又慕他一表人才,於是便在一天夜晚出水上岸。為了方便接近張珍,鯉魚精變成了牡丹的模樣。
鯉魚精來到書房,張珍好奇這是哪裡來的美嬌娘。鯉魚精當然謊稱自己是牡丹,然而張珍相信了。
這正說明,張珍從未與自幼訂婚的牡丹見過面,否則不會不認識她的模樣。更說明了,張珍投靠金家以後,牡丹從來沒有看望過他。
是牡丹本來就不喜歡張珍?還是金寵夫妻不讓牡丹來探望?亦或是牡丹和她的父母一樣,嫌棄張珍是個窮書生?
不過張珍並未考慮這些,他只以為眼前這位佳人就是他的未婚妻牡丹。
才子佳人,就這麼走到了一起。儘管什麼儀式也沒有,但也是夫唱婦隨。兩人在金家這個鮮有人光顧的後花園,每日成雙成對,潭畔攜手、拈花賞月,好似世外桃源一般。
然而,好景不長,元宵節當天,張珍為鯉魚精摘花時,無意中走出了後花園,遇見了真的牡丹。
真假牡丹一個樣,張珍自然以為眼前的就是他相伴已久的娘子牡丹。可是這真牡丹也不認識張珍,以為他是哪個來調戲自己的狂徒,立刻大鬧了起來。這一鬧驚動了牡丹的父母,金寵到來後,把張珍趕出了相府。
張珍也是有骨氣的,當然不可能向金寵討饒,也氣憤娘子牡丹怎麼莫名其妙變了臉,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鯉魚精見張珍誤會了,趕忙追了出來。她和張珍解釋道,方才是自己父母在附近,因此不便暴露和張珍的關係。但是眼下她只想追隨張珍,無論多苦多窮,再也不回相府去了。
這一番情真意切說動了張珍,張珍便打算和鯉魚精先回他自己的家中落腳。
二、真假千金鬧相府,真假包公辨鴛鴦。
此時夜幕降臨,元宵佳節的夜晚,自然少不了鑼鼓喧天,花燈如晝。夫妻一面行路一面觀燈。哪料,偏偏又被同樣在外觀燈的金寵撞見,將二人抓回了相府。
這一邊,金寵將張珍和鯉魚精帶回相府。那一邊,真牡丹和母親正在房內把酒談天。母親和真牡丹都夢想著金家能招進一個狀元及第的金龜婿,果然,真牡丹也和貪慕富貴的丞相夫妻一樣,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金寵說女兒被張珍勾引出去看花燈,金寵夫人說女兒一直和自己在一起。夫妻倆原本各執一詞,但是這真假牡丹一出來打個照面,場面頓時混亂起來。
鯉魚精和真牡丹面對面了,顯然這一劫躲不過。於是,鯉魚精趕緊說自己是真牡丹,真牡丹也立即跟著爭辯起來。兩個牡丹都說自己是真的,對方是假的,鬧得不可開交。連親生父母,此刻也辨認不出哪個是真女兒。
情急之下,金寵決定請包公到府上,用包公的斬妖劍一辨真偽。
鯉魚精得知金寵要請包公來斷案,知道自己逃不了被識破,便偷偷前往碧波潭搬救兵。鯉魚精的師兄烏龜精很快有了主意,既然金寵請了真的包公,那麼烏龜精自己就順勢變個假包公。
果然,相府公堂裡,堂上是真假兩包公,堂下是真假兩牡丹,徹底把相府上下弄得一頭霧水。
兩個牡丹模樣、裝扮、身段、口供一般無二,根本無從分辨。如何才能讓兩個牡丹表現出不一樣的地方,好識破真偽呢?
於是,真假包公都提議讓張珍上堂辨認。
張珍上堂,見到兩個牡丹也是一度吃驚。真包公當即列舉了張珍的罪行:既然蒙丞相金寵收留,就不該在花園私會牡丹,被金寵趕出相府後,更不該趁機勾引牡丹上街觀燈。
儘管張珍辯解道,他和牡丹自幼訂婚,又同住相府,日常有約會是再正常不過。倒是金寵又是趕他出相府,又是指責他勾引牡丹,分明欺貧愛富。然而,真包公還是下令將張珍革去秀才,杖打四十。
真包公的這一招立竿見影。聽見張珍受此責罰,鯉魚精變的假牡丹頓時急了,趕緊上前護著張珍,同時罵著包公偏聽偏信,審案不公。而真牡丹卻依舊在一旁默默無聲。
兩個牡丹一樣的相貌,兩樣的心腸。真包公認為找到了突破口,認定為張珍哭泣的是假牡丹,對張珍漠不關心的是真牡丹。畢竟牡丹被張珍「調戲」過,加上丞相夫妻也不待見張珍,那麼她自然不會對張珍有好感。
包青天的確斷案門兒清,一下就辨出了真假。但是烏龜精變的假包公意識到,如果鯉魚精被判為假牡丹,那勢必會暴露她是妖精,她和張珍要在一起怕是難了。因此,假包公立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表示情真即真,情假即假。只要張珍自己知道哪個是真情厚意,哪個是冷淡薄情,就足夠了。
假包公的一番話觸動了真包公,眼見真牡丹對張珍受責罰無動於衷,假牡丹反而情深意重。真包公意識到,如果為了一辨真假而強行拆散恩愛鴛鴦,成全了金寵一家門的勢利之徒,那自己豈不是枉為青天?
一番思量後,真包公為了成全張珍和假牡丹,便推辭了這樁真假牡丹之案,離開相府,不再過問。
三、為愛棄千年修行,拔魚鱗紅塵相隱。
見包公不肯再幫忙一辨真偽,金寵又請了張天師調動天兵天將,來捉拿鯉魚精和張珍。鯉魚精和張珍逃到荒郊野外,眼見天兵天將追來,鯉魚精只好把自己不是真牡丹的實情告訴了張珍。
《張郎你聽我從實講》是這裡的經典唱段,鯉魚精告訴張珍自己的妖精身份,只因仰慕張珍才變成牡丹,與他成雙成對。
在這之前,張珍本來還以為,公堂上對自己情意深重的是真牡丹。沒料到,日夜相伴的神仙眷侶,居然是妖精假扮,而真牡丹才是冷漠無情的那一個。
本以為,張珍會和輕信法海離間的許仙一樣,受到萬分驚嚇。
誰知,張珍雖然吃驚,卻也很快明白過來,那真牡丹和她的父母一樣,只愛榮華富貴,哪裡比得上眼前的鯉魚精有真情意,能與他禍福與共,相知相守。
誰是真情,誰是假意,誰是善,誰是惡,張珍可比許仙明白得多。
「人間難覓一知己,你就是鯉魚精又何妨?」
張珍的回答,讓鯉魚精感嘆自己沒有看錯人。可是此刻二人還來不及自在,因為天兵天將陸續兇猛地追殺而來,鯉魚精發動洪水阻攔,但仍然寡不敵眾。
所幸危急時刻,觀音菩薩前來相救。
鯉魚精若是再以妖精的身份存活於世,對她註定是危機四伏。因此,菩薩給了鯉魚精兩個選擇:一是小隱,讓鯉魚精隨她到南海修煉,五百年後得道登仙。二是大隱,拔去三片魚鱗,化為凡人,打入凡間受苦。
為了張珍,鯉魚精果斷選擇大隱。觀音問她,為張珍一個凡夫俗子,拋卻千年修行,豈不可惜?
但是,鯉魚精告訴菩薩,張珍縱是凡人,也是至誠君子。兩人早已海誓山盟,此生寧願在滾滾紅塵中共擔甘苦,也不願彼此分離。妖精也好,神仙也罷,都比不上和相愛的人攜手共度凡塵歲月。鯉魚精只願拔下魚鱗,「換一個自由自在身」。
這一點上,《海的女兒》中的小美人魚實在太憋屈,遇到個黑心的巫婆,奪走了她的嗓音,卻給她一雙走起路來步步劇痛的腳,還加了個一旦王子另娶他人,她就會化成泡沫的詛咒。
而鯉魚精就幸運多了,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知悉了她的心願,也不再勉強她,成全她拔下三片魚鱗,和張珍一樣做個凡人。
得到菩薩恩準,鯉魚精忍痛拔下了三片魚鱗。
(鯉魚精拔魚鱗的片段,不僅是全劇的看點之一,也是越劇當中的經典武戲之一。對於這一段複雜的身段武功,各個演出版本的編排各有不同,但都是各種硬功夫。鷂子翻身、烏龍絞柱,有的還會加上長水袖、劈叉、翻跟頭等等。可以說是唱作都相當吃重,非常考驗演員實力。)
鯉魚精拔掉了三片魚鱗,變成了和張珍一樣的凡人。儘管失去了了千年的修行和法力,要經歷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但是,從此可以和相愛的人一起,自由自在紅塵相伴,足矣。
《追魚》的故事和《海的女兒》非常相似,鯉魚精和小美人魚為了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都心甘情願變成凡人。
不同的是,和小美人魚比起來,鯉魚精更幸運。她不必求助外力,就能變成人形接近張珍,在危難時刻還有觀音菩薩相救。最重要的是,她的張珍是愛她的,沒有因為她是妖精而有一絲畏懼。
而小美人魚天生的一條魚尾,只有靠著和邪惡的巫婆做不公平的交易,才能變成人的雙腿,而且這雙腿還是外表看不出來的殘次品。最不幸的還是,她深愛的王子,從來沒有愛過她。
與這些更不同的是,鯉魚精面對愛情更加勇於爭取,不受擺布。小美人魚卻十分卑微,在王子面前的行動力太微弱。
鯉魚精變作人形,主動接近張珍。而小美人魚未失去嗓音時,就連一句話都不敢跟王子說。
張珍被真牡丹告狀,憤而離開相府,鯉魚精能及時澄清誤會。小美人魚在海難中救下王子,王子卻把公主誤認是救了他的女孩,可小美人魚從未想辦法替自己辯解。
真假牡丹鬧雙胞時,鯉魚精機智地與金寵一家周旋,毫不露怯。關鍵時刻還能想到去水府搬救兵,幫助營救自己和張珍。而小美人魚從頭到尾,只能被動地默默看著王子和公主相愛,什麼都做不了。
《海的女兒》中,小美人魚雖然為王子做了巨大的犧牲,卻從未得到王子的半點真心,最後只能在汪洋大海中,化成了泡沫,破碎消散。
但是在中國版「海的女兒」,《追魚》當中,正是鯉魚精的勇敢爭取,讓她能夠變成真正的凡人女子,實現和張珍雙宿雙飛的心願。
倘若鯉魚精和小美人魚一樣低下和被動,那只怕,她和張珍一魚一人,此生都難以有交集。
也許,鯉魚精在和張珍相愛的日子裡,沒有考慮過將來的結果會如何,也沒想過人與妖能不能永遠在一起。但是,她始終沒有因為未來的不確定,而放棄、退縮,這才有了最後的美好結局。
像這樣勇敢的女子,懂得堅持自己的追求,那麼無論怎樣山重水複,相信最終都會交好運,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