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追魚》:中國版「海的女兒」,勇敢的女子有好運

2020-12-24 幽蘭妲1992

相信從小聽童話故事長大的孩子們,沒有一個不曾聽過《海的女兒》。

小美人魚救下了心愛的王子,為了接近他,不惜將自己的嗓音給了巫婆,換了一雙走起路來如同踏在刀尖上的人腿。她為王子犧牲了那麼多,王子卻從來沒有真愛過她。在王子與鄰國公主成婚的次日清晨,小美人魚縱身跳入大海,化成了泡沫。

《海的女兒》是悲傷的外國童話,而在中國也有著講述《海的女兒》的故事,而且更為情真意切,引人入勝,那就是1959年搬上電影熒幕,由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王文娟兩位老師主演的越劇《追魚》。

越劇《追魚》

一、失意書生鯉魚精,相逢一刻即知音。

中國古代愛情故事的男主角,戀愛對象的範圍向來特別廣泛。除了凡人以外,上到九天仙女,此處可點名牛郎、董永;下到妖精鬼怪,此處可點名許仙、還有寧採臣之類的聊齋男主角。而這些男主角本身,大多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書生而已。《追魚》也不例外。

《海的女兒》男主角是個王子,而《追魚》的男主角張珍,本來也是官宦子弟,自幼與當朝丞相金寵的女兒金牡丹訂了婚約。可惜,由於家道中落,父母雙亡,張珍也失去了門第上的光環。

眼見未來女婿家裡敗落了,金寵一家就想著退了這門親事,但又不願落下個嫌貧愛富的名聲。於是,金寵讓張珍在金家後花園碧波潭旁邊住下,以「金家不招白衣婿」為由,叫張珍潛心讀書,他日考取功名,再來迎娶牡丹小姐。

張珍一個書生,一時也沒有其他投靠的路子,就先在金家住下了。每日獨自在書房中螢窗攻讀,獨自對著日出日落,難免心生幾分寂寥和渺茫。

畢竟,整個後花園裡有生命的個體,除了張珍自己,就只有碧波潭裡的水族了。有時候,張珍望著一潭碧水清波,見到潭中鯉魚也是形單影隻,不由得感嘆——

一人一魚,同病相憐。

越劇《追魚》

殊不知,這碧波潭裡的不是普通的鯉魚,而是有著千年修行的鯉魚精。

鯉魚精久居水府,見張珍每日形影相弔,又慕他一表人才,於是便在一天夜晚出水上岸。為了方便接近張珍,鯉魚精變成了牡丹的模樣。

越劇《追魚》

鯉魚精來到書房,張珍好奇這是哪裡來的美嬌娘。鯉魚精當然謊稱自己是牡丹,然而張珍相信了。

這正說明,張珍從未與自幼訂婚的牡丹見過面,否則不會不認識她的模樣。更說明了,張珍投靠金家以後,牡丹從來沒有看望過他。

是牡丹本來就不喜歡張珍?還是金寵夫妻不讓牡丹來探望?亦或是牡丹和她的父母一樣,嫌棄張珍是個窮書生?

不過張珍並未考慮這些,他只以為眼前這位佳人就是他的未婚妻牡丹。

才子佳人,就這麼走到了一起。儘管什麼儀式也沒有,但也是夫唱婦隨。兩人在金家這個鮮有人光顧的後花園,每日成雙成對,潭畔攜手、拈花賞月,好似世外桃源一般。

越劇《追魚》

然而,好景不長,元宵節當天,張珍為鯉魚精摘花時,無意中走出了後花園,遇見了真的牡丹。

真假牡丹一個樣,張珍自然以為眼前的就是他相伴已久的娘子牡丹。可是這真牡丹也不認識張珍,以為他是哪個來調戲自己的狂徒,立刻大鬧了起來。這一鬧驚動了牡丹的父母,金寵到來後,把張珍趕出了相府。

張珍也是有骨氣的,當然不可能向金寵討饒,也氣憤娘子牡丹怎麼莫名其妙變了臉,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鯉魚精見張珍誤會了,趕忙追了出來。她和張珍解釋道,方才是自己父母在附近,因此不便暴露和張珍的關係。但是眼下她只想追隨張珍,無論多苦多窮,再也不回相府去了。

這一番情真意切說動了張珍,張珍便打算和鯉魚精先回他自己的家中落腳。

越劇《追魚》

二、真假千金鬧相府,真假包公辨鴛鴦。

此時夜幕降臨,元宵佳節的夜晚,自然少不了鑼鼓喧天,花燈如晝。夫妻一面行路一面觀燈。哪料,偏偏又被同樣在外觀燈的金寵撞見,將二人抓回了相府。

越劇《追魚》

這一邊,金寵將張珍和鯉魚精帶回相府。那一邊,真牡丹和母親正在房內把酒談天。母親和真牡丹都夢想著金家能招進一個狀元及第的金龜婿,果然,真牡丹也和貪慕富貴的丞相夫妻一樣,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金寵說女兒被張珍勾引出去看花燈,金寵夫人說女兒一直和自己在一起。夫妻倆原本各執一詞,但是這真假牡丹一出來打個照面,場面頓時混亂起來。

鯉魚精和真牡丹面對面了,顯然這一劫躲不過。於是,鯉魚精趕緊說自己是真牡丹,真牡丹也立即跟著爭辯起來。兩個牡丹都說自己是真的,對方是假的,鬧得不可開交。連親生父母,此刻也辨認不出哪個是真女兒。

情急之下,金寵決定請包公到府上,用包公的斬妖劍一辨真偽。

鯉魚精得知金寵要請包公來斷案,知道自己逃不了被識破,便偷偷前往碧波潭搬救兵。鯉魚精的師兄烏龜精很快有了主意,既然金寵請了真的包公,那麼烏龜精自己就順勢變個假包公。

果然,相府公堂裡,堂上是真假兩包公,堂下是真假兩牡丹,徹底把相府上下弄得一頭霧水。

越劇《追魚》

兩個牡丹模樣、裝扮、身段、口供一般無二,根本無從分辨。如何才能讓兩個牡丹表現出不一樣的地方,好識破真偽呢?

於是,真假包公都提議讓張珍上堂辨認。

張珍上堂,見到兩個牡丹也是一度吃驚。真包公當即列舉了張珍的罪行:既然蒙丞相金寵收留,就不該在花園私會牡丹,被金寵趕出相府後,更不該趁機勾引牡丹上街觀燈。

儘管張珍辯解道,他和牡丹自幼訂婚,又同住相府,日常有約會是再正常不過。倒是金寵又是趕他出相府,又是指責他勾引牡丹,分明欺貧愛富。然而,真包公還是下令將張珍革去秀才,杖打四十。

真包公的這一招立竿見影。聽見張珍受此責罰,鯉魚精變的假牡丹頓時急了,趕緊上前護著張珍,同時罵著包公偏聽偏信,審案不公。而真牡丹卻依舊在一旁默默無聲。

越劇《追魚》

兩個牡丹一樣的相貌,兩樣的心腸。真包公認為找到了突破口,認定為張珍哭泣的是假牡丹,對張珍漠不關心的是真牡丹。畢竟牡丹被張珍「調戲」過,加上丞相夫妻也不待見張珍,那麼她自然不會對張珍有好感。

包青天的確斷案門兒清,一下就辨出了真假。但是烏龜精變的假包公意識到,如果鯉魚精被判為假牡丹,那勢必會暴露她是妖精,她和張珍要在一起怕是難了。因此,假包公立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表示情真即真,情假即假。只要張珍自己知道哪個是真情厚意,哪個是冷淡薄情,就足夠了。

假包公的一番話觸動了真包公,眼見真牡丹對張珍受責罰無動於衷,假牡丹反而情深意重。真包公意識到,如果為了一辨真假而強行拆散恩愛鴛鴦,成全了金寵一家門的勢利之徒,那自己豈不是枉為青天?

一番思量後,真包公為了成全張珍和假牡丹,便推辭了這樁真假牡丹之案,離開相府,不再過問。

三、為愛棄千年修行,拔魚鱗紅塵相隱。

見包公不肯再幫忙一辨真偽,金寵又請了張天師調動天兵天將,來捉拿鯉魚精和張珍。鯉魚精和張珍逃到荒郊野外,眼見天兵天將追來,鯉魚精只好把自己不是真牡丹的實情告訴了張珍。

越劇《追魚》

張郎你聽我從實講》是這裡的經典唱段,鯉魚精告訴張珍自己的妖精身份,只因仰慕張珍才變成牡丹,與他成雙成對。

在這之前,張珍本來還以為,公堂上對自己情意深重的是真牡丹。沒料到,日夜相伴的神仙眷侶,居然是妖精假扮,而真牡丹才是冷漠無情的那一個。

本以為,張珍會和輕信法海離間的許仙一樣,受到萬分驚嚇。

誰知,張珍雖然吃驚,卻也很快明白過來,那真牡丹和她的父母一樣,只愛榮華富貴,哪裡比得上眼前的鯉魚精有真情意,能與他禍福與共,相知相守。

誰是真情,誰是假意,誰是善,誰是惡,張珍可比許仙明白得多。

人間難覓一知己,你就是鯉魚精又何妨?

越劇《追魚》

張珍的回答,讓鯉魚精感嘆自己沒有看錯人。可是此刻二人還來不及自在,因為天兵天將陸續兇猛地追殺而來,鯉魚精發動洪水阻攔,但仍然寡不敵眾。

所幸危急時刻,觀音菩薩前來相救。

鯉魚精若是再以妖精的身份存活於世,對她註定是危機四伏。因此,菩薩給了鯉魚精兩個選擇:一是小隱,讓鯉魚精隨她到南海修煉,五百年後得道登仙。二是大隱,拔去三片魚鱗,化為凡人,打入凡間受苦。

為了張珍,鯉魚精果斷選擇大隱。觀音問她,為張珍一個凡夫俗子,拋卻千年修行,豈不可惜?

但是,鯉魚精告訴菩薩,張珍縱是凡人,也是至誠君子。兩人早已海誓山盟,此生寧願在滾滾紅塵中共擔甘苦,也不願彼此分離。妖精也好,神仙也罷,都比不上和相愛的人攜手共度凡塵歲月。鯉魚精只願拔下魚鱗,「換一個自由自在身」。

越劇《追魚》

這一點上,《海的女兒》中的小美人魚實在太憋屈,遇到個黑心的巫婆,奪走了她的嗓音,卻給她一雙走起路來步步劇痛的腳,還加了個一旦王子另娶他人,她就會化成泡沫的詛咒。

而鯉魚精就幸運多了,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知悉了她的心願,也不再勉強她,成全她拔下三片魚鱗,和張珍一樣做個凡人。

得到菩薩恩準,鯉魚精忍痛拔下了三片魚鱗。

越劇《追魚》

(鯉魚精拔魚鱗的片段,不僅是全劇的看點之一,也是越劇當中的經典武戲之一。對於這一段複雜的身段武功,各個演出版本的編排各有不同,但都是各種硬功夫。鷂子翻身、烏龍絞柱,有的還會加上長水袖、劈叉、翻跟頭等等。可以說是唱作都相當吃重,非常考驗演員實力。)

鯉魚精拔掉了三片魚鱗,變成了和張珍一樣的凡人。儘管失去了了千年的修行和法力,要經歷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但是,從此可以和相愛的人一起,自由自在紅塵相伴,足矣。

越劇《追魚》

《追魚》的故事和《海的女兒》非常相似,鯉魚精和小美人魚為了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都心甘情願變成凡人。

不同的是,和小美人魚比起來,鯉魚精更幸運。她不必求助外力,就能變成人形接近張珍,在危難時刻還有觀音菩薩相救。最重要的是,她的張珍是愛她的,沒有因為她是妖精而有一絲畏懼。

而小美人魚天生的一條魚尾,只有靠著和邪惡的巫婆做不公平的交易,才能變成人的雙腿,而且這雙腿還是外表看不出來的殘次品。最不幸的還是,她深愛的王子,從來沒有愛過她。

與這些更不同的是,鯉魚精面對愛情更加勇於爭取,不受擺布。小美人魚卻十分卑微,在王子面前的行動力太微弱。

越劇《追魚》

鯉魚精變作人形,主動接近張珍。而小美人魚未失去嗓音時,就連一句話都不敢跟王子說。

張珍被真牡丹告狀,憤而離開相府,鯉魚精能及時澄清誤會。小美人魚在海難中救下王子,王子卻把公主誤認是救了他的女孩,可小美人魚從未想辦法替自己辯解。

真假牡丹鬧雙胞時,鯉魚精機智地與金寵一家周旋,毫不露怯。關鍵時刻還能想到去水府搬救兵,幫助營救自己和張珍。而小美人魚從頭到尾,只能被動地默默看著王子和公主相愛,什麼都做不了。

《海的女兒》中,小美人魚雖然為王子做了巨大的犧牲,卻從未得到王子的半點真心,最後只能在汪洋大海中,化成了泡沫,破碎消散。

但是在中國版「海的女兒」,《追魚》當中,正是鯉魚精的勇敢爭取,讓她能夠變成真正的凡人女子,實現和張珍雙宿雙飛的心願。

倘若鯉魚精和小美人魚一樣低下和被動,那只怕,她和張珍一魚一人,此生都難以有交集。

也許,鯉魚精在和張珍相愛的日子裡,沒有考慮過將來的結果會如何,也沒想過人與妖能不能永遠在一起。但是,她始終沒有因為未來的不確定,而放棄、退縮,這才有了最後的美好結局。

像這樣勇敢的女子,懂得堅持自己的追求,那麼無論怎樣山重水複,相信最終都會交好運,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刻。

越劇《追魚》

相關焦點

  • 越劇《見娘》生死不渝的愛情
    還沒關注的朋友,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越劇大全網」,再點擊
  • 越劇老生獨特的魅力,讓人不能不愛
    現在的人們只喜歡看越劇小生了,越劇老生又有誰憐?越劇老一輩藝術家中,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錢妙花等老生給我們帶來了許許多多精神食糧。這些都成為經典,保存下來了,為越劇歷史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記憶。只不過大都畫質太差,但聲音好聽。
  • 當代溫州越劇動態的歷史圖畫
    我市著名編劇張思聰在序中認為:該書和《溫州戲曲口述史》中有關越劇的內容加在一起,構成了溫州越劇發展的全景圖。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原所長王安葵在通讀全書後,感謝編者給了他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認為「每一位受訪者談得都很真實生動,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當代溫州越劇動態的歷史圖畫」,更表示「這樣的書對研究戲曲美學很有用」。
  • 六代演員同臺,紀念越劇表演藝術家商芳臣百年誕辰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 「商派藝術聲名著,老生行中稱翹楚。嗓音高亢好天賦,勤學巧琢韻味足……」12月3日晚,在一段歡快的越劇傳統老調「呤哦調」聲中,「一脈商派百年芳澤」——商芳臣先生百年誕辰越劇演唱會落下帷幕。
  • 越劇大師沈月鳳的藝術人生
    倡導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21歲的袁雪芬提出「做人要學文天祥,唱戲要唱正氣歌」的口號,帶領舞臺小姐妹虛心向話劇、崑曲等劇種學習,大膽改革越劇,提出革除陳規舊習、排練上演新戲、聘請專職編導等主張,不僅演戲有劇本,排戲有導演,化妝用油彩,唱腔也有了發展創新。我有幸擔任袁雪芬的二肩旦,並成為第一臺新越劇《古廟冤魂》 的主演之一。
  • 「祝英臺」袁雪芬:伴隨著越劇一輩子,婚姻不幸福
    因為他們都有幾個女兒,父親想像袁雪芬像男人一樣獨立。當袁雪芬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帶她去了一所私立學校三年,她知道一些詞。後來,袁雪芬因為家境貧寒和偏愛男孩而輟學。  在舊社會,有女兒的家庭受到輕視。袁雪芬的母親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她工作努力,心地善良,她很自卑,因為她生了女兒。在袁雪芬和越劇之間沒有交叉點,正是姐姐的命運促使她走上了越劇之路。那一年,袁雪芬的三姐出生了。
  • 而今從頭越——中國越劇男女合演最新一代畢業匯報在杭落幕,大寫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韓斌昨晚,中國越劇男女合演最新一代畢業班畢業匯報在杭州圓滿落幕,這批來自浙江藝術職業學院2016戲曲五年一貫(浙越)班,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00後」「95後」們,用自己的汗水與努力,向關愛他們的老師
  • 紅學會會長張慶善:越劇電影《紅樓夢》是「經典的改編,改編的經典」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說。  在2020年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期間,國圖藝術中心日前策劃舉辦了「光影中的名著·中國優秀電影展映——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及映前導賞」活動,採用展映與導賞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到張慶善進行映前導賞。
  • 江門首場越劇《紅樓夢》,「袁」派「尹」派傳人實力出演
    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性演變。,有第二國劇之稱。也稱紹興戲,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與京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漢族戲曲之一。
  • No.351[越劇]公曆1941年3月3日 小白玉梅 參加電臺越劇精彩大會串
    早在解放前,她就和男班名小生支維永灌有《十八相送》,還有《王千金祭夫》、《李三娘嘆五更》等唱片。解放後又和著名女小生邢月芳灌有《盤夫索夫》《送鳳冠》《大堂會》等唱片傳世。尤其是她與傅全香合作的《賴婚記》於1962年、1982年兩次被中國唱片社灌成密紋唱片發行,並於1992年拍成電視劇。80年代香港藝聲公司出版了她和邢月芳演唱的《送鳳冠》密紋唱片。
  • 越劇名家「團兒」李敏,你有那傾國傾城貌,不為繁華易素心
    她收穫了戲曲界的最高獎項「梅花獎」,她是越劇名家王派傳人李敏。人們把她比作「水仙」,並親切的稱她為「團兒」。李敏,著名越劇花旦,國家一級演員,表演上承宗王派而有自己的特色。雖然說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演的都是「文戲」,但李敏身為越劇演員基本功一點都不含糊。
  • 名美美術教育——武藏美&多摩美&女子美三合格「海的女兒」的故事
    名美美術教育——武藏美&多摩美&女子美三合格「海的女兒」的故事  今天來採訪一位同時合格三所學校的....真・大神 !(首先讓我獻上膝蓋)
  • 回放 吾鄉丨戲院、工坊和非遺,這個小鎮把越劇玩出了新花樣
    回放 吾鄉丨戲院、工坊和非遺,這個小鎮把越劇玩出了新花樣
  • 從越劇「五朵金花」到影視「姨太太專業戶」,她與初戀成一生眷屬
    她家裡有三姐妹,她排行第二。1967年,受運動衝擊,父親下放到岱山縣的小海島上,一下子從城裡的文化幹部變成了農民。5歲那年,父母因故離異,法院判自己跟著父親,繼續姓何,而姐姐和妹妹則判給了媽媽,改姓夏。父親不想自己受過的苦再讓美麗聰穎的女兒受一遍,做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婦,便有意識地教女兒識簡譜、拉提琴、學唱歌、學唱戲。
  • 品味越劇《孔乙己》
    茅威濤主演的越劇《孔乙己》不好品。這不是那種讓人看過感到很朦朧的戲,它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第一個強烈的印象自然是茅威濤扮演的孔乙己,他太茅威濤化了。茅威濤不再僅僅是越劇舞臺上的角色,她的形象已經與人物血肉相融而迭影互見。與她過去創造的張生形象相比,孔乙己與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聯繫在於內裡的酸腐儒雅一線相牽,區別在於外在精神張力的巨大差異:身處盛世、視功名如探囊取物的張生,與身陷末世、絕了蟾宮之望的孔乙己,是一個社會同一階層中分處幸運與不幸兩極的承載者。
  • 越劇迷有福了!第十八屆越劇大展演百萬門票線上直搶
    6月3日下午,2020(中國·紹興)第十八屆越劇大展演新聞發布會在紹興大劇院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越劇大展演繼續推出惠民福利,最為重磅的便是「百萬門票大派送」,大展演請越劇迷們來看戲! 越劇大展演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七年,今年來到了第十八個年頭。每年的越劇大展演早已約定俗成的成為全國越劇戲迷相約、相聚、相守的日子。
  • 傳唱朝鮮愛歌的越劇《春香傳》,至今都為王文娟帶來慰藉與溫暖
    今天下午,總書記在參觀「銘記偉大歷史,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強調,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圖說:李旭丹(右)、楊婷娜主演的《春香傳》 資料圖 越劇之所以被視作中國最年輕
  • 越劇《盤妻索妻》未解之謎:寵妻狂魔梁玉書為何能歹竹出好筍?
    看過越劇《盤妻索妻》的觀眾,相信沒有一個不會感動於梁玉書對謝雲霞的一片痴情。丞相梁如龍的獨子梁玉書,對出生平凡的謝雲霞一見鍾情,百折千磨終於洞房成親。卻在婚後意外得知,原來雲霞不是尋常人家的女子,而是御史千金。而正是自己的父親、繼母和妹妹,害得雲霞父母雙亡,兄長失散。難怪雲霞雖然嫁了他,卻對他沒有好臉色。
  • 現代越劇《雲水渡》:讓人耳目一新的紹百新劇
    (演出劇照)12月10日晚,新創越劇《雲水渡》在浙江紹興小百花越劇團首次公演。所以創作者必須有自己的定位——內容的定位、風格的定位以及追求的定位等。《雲水渡》通過渡生、渡心、渡己、渡情、渡望五個篇章,書寫了一個以「渡」為主題的現代女性的人生歷程。在內容表達上,巧妙地強化了紹興小百花的所在地——柯橋的地域特色。於是我們看到了柯橋人的甘苦,也看到了紹百人的情意。故事裡的企業經營者、家庭頂梁柱和社會主體人所經歷的陣痛,是很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