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開讀經記——隨想1:如來涅槃,痛哉苦哉,世間空虛,生死輪迴
這是一篇自己讀佛經的文字記錄,我希望輕鬆一些,不給自己壓力,可以沒有順序的讀,只要堅持這個習慣就可以。
(一)常常讀誦佛經,如人走在金光大路上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
壽命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屍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前後圍繞。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以佛神力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隨其類音普告眾生:「今日如來、應、正遍知,憐愍眾生,覆護眾生,等視眾生如羅睺羅,為作歸依、屋舍室宅。大覺世尊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所疑,今悉可問,為最後問。」
爾時,世尊於晨朝時,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明雜色青黃赤白、玻瓈、瑪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其中所有六趣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是諸眾生見聞是已,心大憂愁,同時舉聲悲啼號哭:「嗚呼慈父!痛哉!苦哉!」舉手拍頭,捶胸叫喚,其中或有身體顫慄,涕泣哽咽。
爾時,大地、諸山、大海皆悉震動。時諸眾生共相謂言:「且各裁抑,莫大愁苦!當疾往詣拘屍那城力士生處,至如來所,頭面禮敬,勸請如來莫般涅槃,住世一劫若減一劫。」互相執手復作是言:「世間空虛!眾生福盡,不善諸業增長出世。仁等今當速往速往,如來不久必入涅槃。」復作是言:「世間空虛!世間空虛!我等從今無有救護,無所宗仰,貧窮孤露,一旦遠離無上世尊,設有疑惑,當復問誰?」
時有無量諸大弟子,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薄拘羅、尊者優波難陀,如是等諸大比丘遇佛光者,其身顫掉乃至大動不能自持,心濁迷悶,發聲大喚,生如是等種種苦惱。爾時,復有八十百千諸比丘等,皆阿羅漢,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如大龍王有大威德,成就空慧逮得己利,如栴檀林栴檀圍繞,如師子王師子圍繞,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是佛之真子。於其晨朝日始初出,離常住處嚼楊枝時,遇佛光明,並相謂言:「仁等速疾漱口澡手。」作是言已,舉身毛豎,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華,涕泣盈目生大苦惱。為欲利益安樂眾生,成就大乘第一空行,顯發如來方便密教,為不斷絕種種說法,為諸眾生調伏因緣故,疾至佛所,稽首佛足,繞百千匝,合掌恭敬,卻坐一面。
(二)常依佛經思維,如人歡喜自在
如今手機很方便,在網上一搜索就可以有許許多多的佛學的知識受益,我的感受是,也不著急,一點一點的讀誦,能攝心不亂。
其中下面這句話便讓我覺得心裡安靜舒適:「其中所有六趣眾生遇斯光者,罪垢煩惱一切消除。」
那一剎那間,吸引我的是後一句,「罪垢煩惱一切消除」,聯想到「真空妙有」,這麼一想便可以讓人生起很大的信心。本體是「空」的自然一切沒有,但既然清晨睜開了眼睛,能看到屋裡的牆壁,與種種所見,便已經是在「有」中了;但既然能作意思維,能所未亡,便已經在「有」中了。那麼,「罪垢煩惱一切消除」一定很「妙」啊!不光消除得「妙」,如果不在「有」中,「罪垢煩惱」便也「妙」了。那麼,再進一步說,即便在「有」中呢?恆守住「妙」,便無所謂「罪垢煩惱」了。
常說「佛光普照」,作為六趣眾生,自己又是否遇見佛光了呢?佛光都已經照很久很久了。
讀到「皆阿羅漢,心得自在,所作已辦,離諸煩惱調伏諸根」時,又想起了楞嚴經中的一段,「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六根門頭啊!十方如來異口同音的法語!不禁讓人反思自己是否調伏諸根了,還是一整天都在被「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自劫家寶」? 後面還有一句「遍體血現如波羅奢華」,什麼是「波羅奢華」呢?搜索後得知原來又叫雞冠花,相貌如下圖。
那麼六根有何相貌呢?《楞嚴經》中如下:眼體,如蒲萄朵;耳體 ,如新卷葉;鼻體 ,如雙垂爪;舌體 ,如初偃月;身體 ,如腰鼓顙;意思 ,如幽室見。
後面還有一句「一切皆是佛之真子」,這是何等境界啊,再回過頭來看「八十億百千人」,不可思不可議。
2019年陰曆二月二十八
後記
是手機裡一篇隨手記錄的文章,當時沒有寫完,現在整理時,忽地感覺那種心態不一樣了。當時的緣起是想要在一天的生活中,能儘量守住一種平靜的心態,所以給自己留一個作業,就當是功課吧。中午時候讀一讀大藏經來放鬆自己,但是這一個月沒能堅持下來,這幾天又多讀了幾頁,《大般涅槃經》的壽命品還差點沒有讀完。
又有點新的感悟,佛經有這樣的特點,一個道理反覆不斷地強調很多遍,好像顯得囉嗦不簡潔。但是有這麼一瞬間讀到某句話時,恍然大悟,覺得這個道理已經在翻來覆去地說,怎麼讀到現在才意識到呢。
聯繫到自己,果然剛強眾生,難調難伏,在種種色聲香味觸法之中,無始劫來一直沒有解脫。所以在修的時候,尤其是我這種剛開始發心學,又缺少智慧,每天用在佛法上的時間如果不夠,自己能感覺到,那種相對還算清淨一點狀態維持不住,是很容易守不住的。雖然那種心裡不起念的狀態達不到,那麼退而求其次,環境安靜一點,心情放鬆一些,關鍵是這股心勁不能退,「旅泊三界,去已不返」。不然幾個月後,幾年後,甚至幾十年後,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如果不能聞思修佛法,可能人這一輩子也就這樣過去了,下輩子還是在輪迴,甚至能不能得人身也不好說。臨命終時,種種境界現前,也不一定能做到心不亂。
路途遙遠,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