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德龍鋼鐵,很難想像這是一個正在生產的鋼鐵企業。門前最顯眼的是國家3A級景區標誌,門內是鮮花盛開,綠意盎然。在德龍鋼鐵文化休閒體驗區,獨具創意的德龍鋼鐵博物館、鋼鐵《心經》園、變形金剛園,將堅硬的鋼鐵生產與中華文化、現代藝術緊密連接在一起,讓人感嘆其構思之精妙、設計之美觀、效果之震撼。
更為獨特的是,德龍鋼鐵持續運行的生產現場,也是德龍鋼鐵文化園的一部分,為遊客們提供現代鋼鐵生產工藝流程實景參觀,將自己的生產過程毫無掩飾地對外開放展示。這樣的底氣,源於德龍鋼鐵對環保、綠色的不懈追求,而正是這種追求,讓鋼鐵生產變成了藝術和風景。
環保投入「不設上限」
2000年4月,德龍鋼鐵的創始人——丁立國董事長率領150人進駐了負債2.4億元的邢臺新牟鋼廠。投入6000萬元啟動資金,只用了8個月就扭虧為盈,當年納稅60萬元。
地處環保任務艱巨的河北省邢臺市,德龍鋼鐵從一開始就確立了環保優先的發展方略。2005年3月,德龍鋼鐵在新加坡上市。同年,德龍鋼鐵明確提出「綠色鋼鐵」發展理念。2007年,德龍鋼鐵跨入400萬噸鋼廠行列。而到了2008年,為了從根本上實現環保升級,德龍鋼鐵開始主動淘汰落後產能,拆除高爐。
2008年至2014年,德龍鋼鐵先後淘汰3臺36m²燒結機,2座205m³高爐、2座410m³高爐,1座20t轉爐、2座35t轉爐,5座70m³白灰窯,自我壓減100萬噸產能,使邢臺生產基地產能由400萬噸下降到現在的300萬噸。
2017年,德龍鋼鐵響應邢臺市大氣汙染治理號召,主動拆除了2座符合當時國家產業政策的10m²豎爐。
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肖然(左)和德龍鋼鐵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楊勝敏(右)接受中國工業報採訪
德龍集團信息化部部長祁俊青
向中國工業報介紹企業信息化情況
同時,德龍鋼鐵提出「瞄準世界一流,環保投入不設上限」,按照國家最嚴格的環保治理標準,對生產全工序、全流程、全方位進行深度環保治理和改造。
他們遍訪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德國蒂森克虜伯等世界頂尖鋼鐵企業,尋找國際最先進環保技術。2013年至今,德龍鋼鐵環保累計投資27.25億元,噸鋼環保運行成本達到300元左右,為全國最高。
2017年8月,德龍鋼鐵被工信部認定為第一批「綠色工廠」。2019年,德龍鋼鐵同首鋼、寶鋼、河鋼等一起,先於國家標準一年半達到全廠超低排放要求。
做行業「永久性標杆」
在環保治理上,德龍鋼鐵已達到世界鋼鐵企業一流水平,成為了全國公認的標杆,僅2019年就接待對標、考察、參觀等8萬多人。
但是,德龍鋼鐵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級潔淨鋼廠、行業內永久性標杆企業」。因此,他們不斷自我加壓。
德龍鋼鐵的環保治理標準是:有組織排放標準——優於最嚴標準;無組織揚塵控制標準——全封閉;水處理標準——直接飲用;廠區美化標準——園林化;建築標準——藝術化。
在燒結工序,原、燃料轉運及成品礦的輸送均採用封閉通廊、密閉皮帶等封閉式輸送裝置;皮帶輸送機的卸料點、受料點均設置密閉罩,並配備除塵設施。
230m²燒結機項目總投資5億元,僅環保投資就達到2.5億元,建成了世界先進的燒結機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該裝置集脫硫、脫硝、脫二噁英、脫重金屬、除塵、消白六位一體。經富集、淨化後的SO2引入製鹽系統,製成工業原料亞硫酸鹽,從根本上消除了燒結煙氣汙染。SO2、NOx、顆粒物排放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同時延伸了循環經濟產業鏈。
在煉鐵工序,德龍鋼鐵對高爐出鐵場進行全封閉及平坦化改造,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煉鐵「鐵花四濺、熱浪滾滾、煙氣燻人」的認識,所有排放數值均達到超低排放限值。
煉鋼工序建成11套除塵系統,兩套消白系統,也實現了超低排放。
在軋鋼工序,850軋機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塑燒板除塵工藝,1250軋機採用溼法渦流式除塵工藝,將顆粒物排放控制到3mg/m³以下。
為控制無組織排放,德龍鋼鐵建成國內首個、世界最大跨度單體異形PE膜結構封閉料場,料場內配備霧炮、霧簾抑塵。鐵精礦、煤、焦粉等各類原燃、輔料全部進入全封閉料場;料場出口配備車輪和車身清洗裝置,清洗廢水循環使用。
類似的創舉還有很多。比如,在國內鋼鐵行業率先投用室外抑塵系統——環保霧樁,實時監測PM2.5、PM10,自動噴霧改善空氣品質;應用智能洗車機;廠區內原燃料全部採用密閉皮帶輸送;內部所有裝卸車輛使用LNG新能源車;25輛清掃車、霧炮抑塵車、灑水車,每天24小時對廠區及周邊道路不間斷清掃、灑水、抑塵。
投資1.2億元實施的循環水池和軟水系統改造工程,使工業廢水、生活汙水全部回收處理、循環利用,達到國家一級水質標準,可直接飲用。應用節水技術,噸鋼耗新水下降到1.7噸,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要做「永久性標杆」,就要永久投入。2020年,德龍鋼鐵計劃再投資14億元以上,開展6項環保治理。
讓生產變成藝術和風景
現在的德龍鋼鐵,不僅是一家具備年產鐵、鋼、材各300萬噸生產能力的鋼鐵聯合企業,更是一個集清潔生產、科普教育、文化體驗、趣味遊覽為一體的經典工業主題景區。
2017年7月,德龍鋼鐵被批准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全國唯一被列為旅遊景區的在產鋼鐵企業;2019年9月30日,德龍鋼鐵通過4A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走在德龍鋼鐵的廠區,處處都是景觀。道路兩側的建築外牆、設備、管廊支架、料場、圍欄等,都利用廢舊鋼板封閉並進行了美化。太行山水、千米萬朵牡丹圖、南海風光、百鳥圖……員工們繪製的系列繪畫作品,達到了近10萬平方米。
目前,德龍鋼鐵廠區綠化率達到近40%,累計種植各類樹木37萬餘株、灌木42萬餘株、草坪18萬平方米;廠區周圍種植可吸收重金屬、改善土質的德龍柳20餘萬株,形成200米寬的環廠綠化帶,真正成為園林化鋼廠。
廠區內有世界最大的鋼鐵版《心經》,世界最大的鋼鐵「笙」雕塑,世界最大的鋼鐵「象」形雕塑,鋼鐵金剛園內有世界最多的自製鋼雕機器人。
利用拆除的老舊廠房,德龍鋼鐵建成了酒店、辦公區和獨特的走廊;德龍鋼鐵博物館講述著鋼鐵生產的歷史和變革;員工們用廢舊鋼鐵、邊角料做成一件件藝術品;2012年拆除的五座白灰窯區域,現已成為鋼鐵金剛園……在德龍鋼鐵,處處可見匠心獨運的文化和藝術。
現在,德龍鋼鐵還在建設煉鋼生產主題體驗、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實景安全教育等遊覽項目。伴隨著4A級景區的逐漸落成,德龍鋼鐵正在兌現自己「與城市共生共榮」的承諾。
編輯:左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