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一個志向遠大,具有高度戰略眼光的人。在孫策剛起兵徵戰江東時,實力還是很弱小的,但周瑜卻看出孫策的潛力,決定跟隨孫策一起開創一番事業,事實證明周瑜的選擇沒有錯。
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實際上成為了託孤重臣,以第一任東吳大都督的身份輔佐孫權處理東吳的政事,尤其是軍事方面。
最能體現周瑜的戰略眼光和軍事能力的就是赤壁之戰了,周瑜面對東吳內部投降論調盛行的情況下,提出堅決抵抗曹操的觀點,並指出曹操面臨的諸多困難。促使孫權下定決心和曹操拼死一戰,而後在周瑜的指揮下,東吳取得了勝利,此戰一舉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從以上可以看出,周瑜具備高超的戰略眼光和極強的軍事指揮能力,如果周瑜活到219年,首先我覺得可能並不存在襲取荊州的情況。因為周瑜一直主張限制劉備的發展,周瑜在的話,應該不會讓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從而讓劉備勢力迅速坐大,到最後弄的兩家撕破臉搞得兩敗俱傷。
而且周瑜生前曾計劃進攻益州,就是為了搶在劉備前面奪取戰略要地,進一步擠壓劉備的生存空間。而一旦東吳有了益州,就可以聯合西涼打擊曹操,更不需要把荊州借給劉備來分擔曹操的壓力了。
另一方面講,就算發生了借荊州的事情,219年的周瑜大概率也不會襲取荊州,因為他雖然知道荊州比較重要,但是他更知道孫劉兩家共同打擊曹操才有機會,如果兩家先打起來,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曹魏統一。歷史也證明了這個結局。我覺得周瑜還是會選擇維持和劉備鬥而不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