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剛邁入2021年的人們來說,有期待有忐忑。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美關係變化、各種技術創新以及這場持續到今年的全球性災難,對很多企業以及個體而言,衝擊無疑是巨大的。
我們面臨的是不僅僅是產業邏輯的重構、價值鏈的重新梳理,更是一場商業模式的破立而行。
這場徵途中,正當人們試圖找到可行解的時候,就在1月6日下午的"甦·2021新商業盛典"上,蘇寧易購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為一個在零售行業裡面奮戰了三十多年的老兵,在他看來,無論零售如何演變,無非是在商品生產方式、數位技術設施、人口勞動變化以及社會文明進步四個維度進行延展。
"在生產方式上,面向未來的生產會出現三個方面的變化。其一,從分布生產轉變為前店後廠;其二,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的體驗式渠道將會出現;其三,尋源生產將會出現。"
以蘇寧首 款DTC生態產品為例,除了深耕拼購村和拼工廠之外,今年10月,蘇寧拼購還布局了一條生態品牌線——DTC(即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營銷模式)社交化供應鏈。
數據顯然是可觀的。目前,蘇寧拼購公司已推出"酥田"香稻貢米、"五個農民"散養土雞蛋、"蘇寧宜品"精裝抽紙在內的多個新品牌和主打單品,從11月1日正式售賣,目前累計售出300萬件。
"在勞動變化以及社會文明進步維度上,未來零售的業態細分會越來越專,越來越細。"孫為民提到,"對零售影響最大的我認為還是在科學技術方面,尤其是數位化的技術。"
近年來,蘇寧以零售雲、蘇寧小店拉動縣城、社區兩大下沉市場消費內需,今年,零售雲累計為下沉市場帶來超2000萬件優質商品,門店數量突破8000家,規模直接輻射上萬鄉鎮,雙線服務超2.5億用戶,協助超1800個品牌商實現渠道下沉。
上半年,零售雲藉助"社群+社交+直播"成功抗住壓力,第二季度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70%。此外,蘇寧零售雲雙十一當天銷售同比增長150%,2020年全年整體銷售增長超100%,持續跑出了發展"高速度"。
作為中國零售行業三十年來的領軍者,蘇寧對未來零售形態、未來消費市場和未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等方面有著精準的提前預判,並且早早做出了沉著應對。
下一個十年,蘇寧依舊未來可期,難怪吳曉波稱蘇寧為"中國式轉型"的全新範式。
責任編輯:劉佳菲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網際網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