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期間,農村老人去世後一般會火化了,這對土葬有什麼衝擊

2020-12-19 湘女朱丫頭

目前我們正處於肺炎病毒的疫情期間,嚴禁人員聚集聚餐,特別是農村的紅白喜事露天酒席。為了大家的健康,這種大量人員的聚餐是目前政策所不允許的。所以,農村的老人去世了,也不允許大操大辦,農村大多實現土葬,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有人上門去操辦一些入殮儀式和送葬儀式。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在疫情嚴重的地區,肯定是沒有人敢上門服務或者提供幫助,只能選擇火葬這種簡單的儀式,由家屬抱回骨灰草草埋葬了。

如何看待農村在疫情期間的火葬

一是在疫情期間選擇火葬,能節省好幾萬塊錢。農村的土葬一般都是大操大辦,沒錢的就是借錢也要風風光光辦一場。二是火葬方便快捷,家屬簡單的見上最後一面,火化完直接領骨灰回家,找個風水好的地方,挖個坑安葬就完事了。三是主人家有人去世了,家裡就顯得特別的安靜,沒有像土葬那樣辦得比喜事還熱鬧,家裡忽然少了個人,其中的滋味只有他們自己最能體會。四是火葬在農村不怎麼流行,特別是在老一輩人心裡都是一個結,也是一個過不去的坎。土葬在他們心裡根深蒂固,是不可動搖,也是不被接受的,只有入土為安才是人生的結束。疫情期間的火葬說不定還給農村上了一堂課,讓他們看到火葬的簡單快捷,還能節約不少開支,重要的是不要那麼多人參與。

在疫情期間只能是特事特辦,雖然火葬有它的優勢,但是各個地方的風俗不同,這個是不能強迫人家在火葬和土葬二者之間做個選擇。土葬儀式也是幾千年以來一直沿襲文化習俗,是不能說該就改掉,只能說是各有特色,也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這裡就斷了。

相關焦點

  • 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土葬和火化哪個好?
    人死以後,當然是火化最好,如果在火化的基礎上從簡安葬更好。一個人去世之後沒有靈魂,有的是生者對死者的思念之情。目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火葬,更多是火化土葬。什麼意思?就是人一旦去世,進行火化,然後將骨灰和骨灰盒還是按照選墳地、挖墓穴的方式進行埋葬。唯一和土葬不同的是,一個棺材裡裝的是逝者遺體,另一個則是棺材裡裝著骨灰和骨灰盒。火化土葬還是佔用耕地所以,火化土葬其實只是解決了可能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佔用耕地、林地的問題依舊未能解決。
  • 城裡人說農村實行土葬佔地,但火葬費油費電價格貴,農民還不忍心
    農村大多數人都覺得,死者為大,遺體應該歸土,讓它一點點腐化融入到泥土裡,是一種對親人的尊重。所以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其實實行的都是土葬,但城裡人總說農村實行土葬不好,太佔地,於是開始推行火化,可看似很好,時間久了也暴露出問題。那麼究竟選擇怎樣的葬法比較符合大家的心意呢?今天就給大家說說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三種葬法,它們都有哪些利弊呢?一起來看吧!
  • 技術之一,武漢洪山區屍體火化2020優惠政策_免費項目官網查詢
    武漢洪山區屍體火化2020優惠政策_免費項目官網查詢第八條 社保所受理申請時,應將經辦人填寫的《補貼申請表》內容與經辦人提交的身份證件、亡者已加蓋死亡(戶口專用章)章的《居民戶口簿》(或機關出具的《證明信》)、死亡證明(或火化證明、土葬證明)的原件進行核對,此外社保所還需檢查亡者生前是否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核對無誤後將以上原 求補正。
  • 為什麼以前在農村有的人去世了要裝在缸裡埋掉?
    人死要土葬,叫:「入土為安」。過去農村人死後家裡再窮也要借錢給父母買一囗薄棺,哪怕是賣身為奴為妾也要讓父母入土為安,再窮也要給父母卷上一條草蓆下葬,過去是不允許父母暴屍的,否則就是大不孝。說到過去在農村,有的人去世了之後,被裝在缸裡給埋掉了。據七星老農個人得知,解放以前,在咱們南方有許的寺院,庵堂裡,住著許的和尚師父與尼姑們。聽老輩們講,以前那些和尚尼姑們,有的人家裡遇難投奔尼姑庵與寺院削髮為僧為尼姑的,也有的人是身犯命案,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才削髮出家的。
  • 在農村,老人去世葬在自己莊稼地裡,有啥講究?原來是這3個原因
    人生在世,終有一死。對於死後肉身的安置,我們都是非常講究的。城裡人對死去的人是火葬,把骨灰安置在買的公墓裡;而農村則是土葬,下葬之前都會找道士勘測墓地,一般都是在視眼開闊的山上。在死者親屬眼裡,這樣下葬的人死後就能在這裡看盡好風光。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減少農村喪葬中的一些陋習行為,大家都知道,這農村的土葬基本都是需要一個墓穴,這樣的情景在農村也比較多見,不管是山上還是耕地裡都能看到很多的墳頭,而這樣一來耕地就會減少墳頭卻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土葬所帶來的很多習俗中不乏有眾多的陋習,比如說喪事中一些節目表演,還有大操大辦等等,更甚至有些帶有迷信的色彩,所以有專家認為,由土葬實行火葬。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有人呼籲恢復土葬,大家是否認同?
    特別較遠農村人死了浩浩蕩蕩送到火葬場火化後,又吹吹打打接回原地遵承當地風俗,用大棺材裝著骨灰盒停放中堂,仗僧於家隨俗修因,這樣重複不僅浪費大量資金,而且沒有節省半點土地。你說火葬有什麼用呢?只有勞民傷財而已! 所謂鎖骨揚灰粉身碎骨,這些惡毒之詞,是不是和火葬一樣呢?且不說這些,掃墓是迷信嗎?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呀!
  • 農村土葬時候,棺材兩頭一頭大一頭小,這是為啥?
    不知道大傢伙在春節期間,會不會到農村的祖墳或者祖祠那裡,祭祀一下。鋤禾園小編是每年的初二上午都要去做一番祭祀的。但是農村也有一個講究,是說一個月不能去上兩次墳。這裡也有個特殊情況,就是頭七除外。
  • 雲南一村民遺體違規土葬!3個月後被強制「起棺火化」……
    殯葬改革規定居住在火葬區的所有居民死亡後一律火化併入公墓安葬隨著殯葬改革制度的推行很多市民已經逐漸轉變「入土為安」的思想將遺體土葬或將骨灰裝棺土葬「4月11日上午,彌勒市民政局、公安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衛健局等部門聯合行動
  • 注意:農村老人去世後,5項補貼少不了,不領就虧了,望周知
    對於去世的老年,國家對其的補貼福利也是越來越完善,若是農村老人去世,則有5項補貼可以領取,不領白不領?趕緊告訴你的農民朋友。在農村,每家都會遇到「紅白」事,村裡鄰裡都會去幫忙。而如果遇到「白事」---逐村老人去世,只能是自認倒黴了。現在的觀念有轉變了,農村老人去世也會辦得風風光光,讓老人走得更加安祥。
  • 電影《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土葬或火葬,農村老人的內心獨白
    土葬還是火葬,這已經是一個社會形成共同認識的話題,然而還有一部分人卻卻在內心苦苦掙扎中,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部農村題材影片《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講的就是這個話題。影片的主角老馬就是一個專門製作棺材的老人,他認為棺材能為去世的人帶來幸福,然而現在開始推行火葬,訂做棺材的人少了,老馬也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火葬成為煙囪裡的一縷煙霧,他便請來搭檔老曹提前為自己做好了一口棺材,如今他已年老,日常最大愛好就是在村口大樹下,聽人們打牌嘮嗑家長裡短,村子裡的老人們也都喜歡聚集在那裡打發時間,等著兒女來叫回家吃飯,小孩子們也在旁邊玩耍。
  • 違規土葬!硯山縣依法強制「起棺火化」
    12月23日,硯山縣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阿舍鄉5起違規土葬行為進行強制「起棺火化」。自阿舍鄉啟動殯葬改革政策以來,共有36例遺體未按照殯葬改革政策執行火化入墓安葬。在了解情況後,阿舍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向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上報情況。硯山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和阿舍鄉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開展違規土葬整治行動。
  • 為何農村老人常說:火化屍體時爐內會有「哭聲」?有啥貓膩?
    但是有的網友會說,為何火化屍體時爐內會有「哭聲」?這是怎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吧!國家推出火葬,目的就是傳統的土葬太佔耕地了,而且棺木又來源於森林,而火葬可以簡化了喪葬程序,節約了土地資源,好處多多,所以得到國家的大力推崇。
  • 高齡老人去世火化後,竟發現骨頭是金色的,高僧說是因為這個原因
    原來是一名88歲的老奶奶去世火化後,家人們在收拾骨灰時,發現她的其中2塊骨頭竟然是金色的,鄉親們都認為這是非常吉利的事,所以紛紛前來請求分點骨頭給他們回去供奉參拜。逝者的兒子向媒體記者表示,大意是:「媽媽是在6月19日傍晚19:29分去世,是自然老死的,我們是在6月25日舉辦葬禮,媽媽其中的骨頭之所以是金色的,我們相信是和她生前做的功德有關,因為媽媽生前很喜歡布施和做好事,平時有空就會打坐念經,就連身體不舒服,也還讓孩子和孫子扶著他去給僧人布施。
  • 農村殯葬改革大幕全面開啟:推行火葬、限制土葬箭在弦上
    一、殯葬改革任務艱巨:土葬深入人心,不改又不行!歷史上,中國各民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 、野葬 、 崖葬 、保存乾屍等多種葬法,廣大漢族地區以土葬最為普遍。我們中國人有蓋棺定論的風俗,長久流傳的文化告訴我們:中國人生前怎麼活不重要,但死後必須要厚葬!否則就是後人不孝。
  • 農村老人去世前,貓頭鷹會發出「冷笑」,這是真的嗎?
    農村老人去世前,貓頭鷹會發出「冷笑」,這是真的嗎?大家好,歡迎收看最新一期的視頻,貓頭鷹打架一定不陌生吧,就算沒有見過,也一定聽說過,一般是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所以在農村裡也被稱為夜貓子貓頭鷹的貓頭鷹的笑聲是非常奇怪。
  • 「起棺火化」!文山州這裡對5起違規土葬行為進行強制
    自阿舍鄉啟動殯葬改革政策以來,共有36例遺體未按照殯葬改革政策執行火化入墓安葬。在了解情況後,阿舍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向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上報情況。硯山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和阿舍鄉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開展違規土葬整治行動。
  • 農村土葬時,棺材埋在地下,為什麼還要堆「小土堆」?有何說法?看完...
    農村土葬時,棺材埋在地下,為什麼還要堆個小土堆呢?這是古時的經驗教訓,使得葬墳時這樣做的。一、棺材為什麼要埋在地下 怕野狗扒棺 人在入棺時雖然很完整,但進棺後,隨著細菌的作用,人體蛋白質會分解、腐爛、發臭。 以前一些窮人家,或災荒之年,沒有錢買棺材,就用薄訂一個簡易的木箱子,農村人把這叫簡槽,尤其是在高溫季節離世的人,屍體變質很快。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