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呼籲恢復土葬,大家是否認同?

2020-12-22 騰訊網

土葬環保,火葬汙染空氣,土葬火葬都要葬未節約土地,其次火葬是對前輩死者的不尊重,讓長輩死者不能入土為安,死後還要被折騰,活人實在沒人性。所以恢復土葬是很有必要,也是對死者的尊重。

土葬好,人死了火葬後還要土葬的。特別較遠農村人死了浩浩蕩蕩送到火葬場火化後,又吹吹打打接回原地遵承當地風俗,用大棺材裝著骨灰盒停放中堂,仗僧於家隨俗修因,這樣重複不僅浪費大量資金,而且沒有節省半點土地。你說火葬有什麼用呢?只有勞民傷財而已!

所謂鎖骨揚灰粉身碎骨,這些惡毒之詞,是不是和火葬一樣呢?且不說這些,掃墓是迷信嗎?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呀!是告訴子孫緬懷和紀念先祖,為什麼我們可以生生不息傳承千年?人不可忘了本沒了根!

主要是火化後還得埋土裡,沒省出地,再就是空氣汙染太嚴重了,而且火化爐燒的是油,又浪費資源,還格外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火葬是違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孝道傳承,難以讓老百姓接受的強迫。對農村人來講更是極力反對,因為火葬沒有一點好處。

必須支持!第一,公墓全是混凝土澆築,永久性,這是對生態最大的破壞!如果是土葬,只要不允許立碑,百年之後,自然歸為塵土,生態自然。如果火葬,這是古人對罪大惡極的人的一種詛咒和處置方法:死無葬身之地 挫骨揚灰!如果我們對死沒有敬畏,怎麼對生尊重呢?

土葬跟火葬差不多,關鍵是,關鍵是墓地不準用,水泥石頭砌起來。可以用泥土埋在土裡面。百年以後就差不多沒了。如果用水泥砌起來的墓地,那幾百年以後還在那裡。墳墓要不準用,水泥石頭那就Ok了。

我覺得還是因地制宜,在農村的可以土葬,因為1農村平均收入較低,可以減少經濟壓力而2農村有土地優勢,3可以減少空氣汙染。如果是城市戶口可以實行火葬,有農村條件的也可以土葬。起碼不用一刀切汙染環境。

土葬比較環保,不佔土地。我們生活的土地繁衍了千萬年人類,按理說遍地是墓地才對,但也沒見到處都是啊。農村的墓地過個三五代人也就自動消失了,有的留塊碑,有的碑都沒有。除了帝王將相的宏偉陵寢,普通人的都留不下來。而現在的公墓才是實實在在地佔用土地,一旦建成,就真的是佔用了,大理石、花崗巖的墓地可不是輕易能消失的。另外,漢人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從來都是土葬。火葬在中國原來只是佛教徒用的,其他宗教包括基督徒都是入土的。

選擇自由最好,火葬也都埋墳,只是屍體處理方法不一樣,地上是一樣的。傳染病都是在屍體運輸過程傳播的,埋到地下怎麼傳播,火化屍體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會更長距離會更遠。

農村有地還可以土葬,那城市裡的人又沒地,到那裡去土葬。農村土葬肯定要佔用土地,那不是死人跟活人搶土地,我國本來土地就少,一座墳佔地,少說也要五平方米,那一年全國要死多少人?做墳要用多少地?在造大寨地年代,每年不知要拆多少墳,挑多少土,把墳地挑平,種莊稼,現在火化都是免費的。人死了,一火化清潔又衛生骨灰盒可以寄放在殯儀館,多省事。

土葬可謂是傳統,幾千年的土葬沒出現象現在那樣大規模的墓地,尤其是山區千山萬山的非要搞什麼火葬老百姓又接受不了,按理說土葬火葬任其自願。

我國傳統文化興盛幾千年歷史,厚養薄葬,百善孝為先,死沒全屍,此乃虧孝,萬法自然才是道。所以我個人還是認為土葬合理。應該定製制度,像農村很對做得很大的墓浪費土地,所以還是得有度

一、二、三線城市及其周邊實行火葬,廣大農村及半山區、山區、丘陵地帶的人自由選擇埋葬方式!國家強令火葬在山區、半山區及丘陵地區不符合中國實際!

農村實行火葬後,痺端更多。人死後火化要花筆火化費,骨灰裝進骨灰盒,又是筆不菲的費用,再加上交通費用,共花費不少的錢。回家後照常買棺木一上葬,照樣樹起一個墳頭佔用土地。其實土葬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逝者的墳頭並非永遠地佔用土地,不少的古人墳墓無後人管理逐漸變成了平地回歸了自然。我們農村很多的人房子就建在墳地上,亦有很多古墓被農田改造毀掉。

很多人是掏錢火葬後骨灰又放在大棺材裡按本地風俗土葬,這不又增加一項花費?真浪費!從古到今黃土埋了多少遍人,也沒見佔了大量土地,很多墳頭卻都又慢慢恢復成了土地,陵園能嗎?

我非常支持北大教授的觀點,原因是我國的農村土葬的習慣流傳至今已有幾千年了,一下子讓它去接受城市人的殯葬方法不會習慣,二來現在在農村強制施行也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做法。笫一,去火化廠要負費用。第二,火化完一後,農村人還會治買棺材,並不是將從火葬??購買的骨灰盒直接下葬,而是把骨灰重新放置棺材中才埋葬。這樣又給農民無意中增加了經濟上的負擔,對一些本來就不富餘而又剛剛脫貧的地區農民增加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相關焦點

  • 恢復土葬有什麼好處?為何北大教授跳腳呼籲土葬?
    2020-11-28 09:40:53 來源: 簡單易懂 舉報   前一段時間,北大一名教授呼籲恢復土葬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
  • 北大教授再提恢復土葬:火葬把人當作垃圾焚燒,缺少禮儀文化傳承
    北大教授提議恢復土葬,稱火葬是把人將垃圾處理 作者:叄泉 前言 早在中國遠古時期,就有了封建迷信認為人的魂靈真實存在,並且不會死去的觀念,埋葬親人的習俗。將人的肉體埋於地下,靈魂才有歸處。
  • 對於有些地方重新啟用土葬,大家有什麼看法?
    我支持土葬!現在去世的人都是在陵園買一小塊墓地,基本上是水泥做的,不風化,難損壞,能存在很長時間,這實際上是浪費土地的一種行為。以前的土葬,雖然立有墳頭,但經過幾代人之後,墳頭就平了,土地又恢復了耕種的屬性。現在陵園,看著去世的人佔不了多大面積,可被固化的土地若干年後很難再能耕種,而且隨著陵園面積的不斷增多增大,土地佔用也會越來越多,這實際上是和後代爭奪土地和糧食。
  • 土葬與火葬,孰優孰劣呢?北大教授:火葬就是把人當垃圾去處理
    土葬早就已經在城市當中被禁止,目前農村地區也在大力推行火葬。土葬與火葬這兩種形式,孰優孰劣呢?雖然在主流價值觀看來火葬顯然是要優於土葬,但是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恐怕還是需要爭論一番。一、從土葬到火葬土葬就是在人死之後將人的屍體埋入地下,如果追溯到遠古時期,這樣一種行為的動機,應當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 火葬和土葬,各有什麼利弊?選擇哪種方式更好一些?
    我們通過下面的這些內容來敘述:火葬不符合傳統做法中國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是提倡土葬的,而且幾千年來我們一直都是沿用的土葬這種方式,可以說土葬是深入人們骨髓裡的東西了。這種方式讓人,尤其是生活在農村裡的人,更容易接受。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阿坤十分尊重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對入土為安落葉歸根,這些俗語十分看重,突然要改為火葬,恐怕農村很多人和阿坤一樣,真的很難接受,阿坤覺著不能接受的原因如下。
  • 城裡人說農村實行土葬佔地,但火葬費油費電價格貴,農民還不忍心
    所以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其實實行的都是土葬,但城裡人總說農村實行土葬不好,太佔地,於是開始推行火化,可看似很好,時間久了也暴露出問題。那麼究竟選擇怎樣的葬法比較符合大家的心意呢?今天就給大家說說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三種葬法,它們都有哪些利弊呢?一起來看吧!土葬:農民支持高,但佔地不環保土葬是農村祖祖輩輩都比較奉行的葬法,也是人們一直踐行的唯一葬法。
  • 武漢疫情期間,農村老人去世後一般會火化了,這對土葬有什麼衝擊
    為了大家的健康,這種大量人員的聚餐是目前政策所不允許的。所以,農村的老人去世了,也不允許大操大辦,農村大多實現土葬,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要有人上門去操辦一些入殮儀式和送葬儀式。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在疫情嚴重的地區,肯定是沒有人敢上門服務或者提供幫助,只能選擇火葬這種簡單的儀式,由家屬抱回骨灰草草埋葬了。
  • 為何只有火葬和土葬成為了主流?
    所以,正常狀態下死亡的人一般都會進行土葬。圖片:百姓進行土葬劇照同樣是進行土葬,不同地區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執行方式。在影視劇中,如果遇到有人去世,通常都會有土葬的特寫。實際上,不是所有地區的土葬方式都是這樣的,廣東有些地區的土葬方式就與這種方式不同。在廣東如果要進行土葬,同樣先把死者放到棺材裡面,但是挖坑的方式卻不一樣。廣東通常都有「八仙」,也就是八個抬棺者。在下葬前,「八仙」會根據陰陽先生選擇的地點,用挖隧道的方式,挖一個足夠放置棺材的壁龕。把棺材放到壁龕裡面以後,再用磚和泥土封住洞口。
  • 農村土葬屢禁不止,專家不解農民執著,農民:如此「火葬」就行?
    不過針對農村殯葬,一直有一個矛盾存在,那就是土葬和火葬的選擇,農村土葬屢禁不止,專家不解農民執著,農民:如此「火葬」就行?以前農村都是實行土葬,講究的就是一個入土為安,在安葬之前,家裡的後輩會給逝者清潔身體,並將壽衣整整齊齊地穿在逝者身上,還有專門為逝者整理遺容的人,目的就是讓逝者保有尊嚴地離開。
  • 違規土葬!硯山縣依法強制「起棺火化」
    12月23日,硯山縣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阿舍鄉5起違規土葬行為進行強制「起棺火化」。自阿舍鄉啟動殯葬改革政策以來,共有36例遺體未按照殯葬改革政策執行火化入墓安葬。在了解情況後,阿舍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向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上報情況。硯山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和阿舍鄉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開展違規土葬整治行動。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減少農村喪葬中的一些陋習行為,大家都知道,這農村的土葬基本都是需要一個墓穴,這樣的情景在農村也比較多見,不管是山上還是耕地裡都能看到很多的墳頭,而這樣一來耕地就會減少墳頭卻在不斷的增加,另外土葬所帶來的很多習俗中不乏有眾多的陋習,比如說喪事中一些節目表演,還有大操大辦等等,更甚至有些帶有迷信的色彩,所以有專家認為,由土葬實行火葬。
  • 熱播韓劇《夫妻的世界》刺痛觀眾,韓國民眾呼籲恢復「通姦罪...
    對於劇中男主角的出軌行為,大部觀眾表示零容忍,甚至有人呼籲要恢復「通姦法」。但有意思的是,有六成已婚男性卻表示能夠「理解男主的出軌行為」。韓民眾呼籲恢復「通姦罪」《夫妻的世界》主要講述了韓國一個看似完美的家庭,因為丈夫的出軌而支離破碎的過程。
  • 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土葬和火化哪個好?
    目前,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火葬,更多是火化土葬。什麼意思?就是人一旦去世,進行火化,然後將骨灰和骨灰盒還是按照選墳地、挖墓穴的方式進行埋葬。唯一和土葬不同的是,一個棺材裡裝的是逝者遺體,另一個則是棺材裡裝著骨灰和骨灰盒。
  • 農村殯葬改革大幕全面開啟:推行火葬、限制土葬箭在弦上
    一、殯葬改革任務艱巨:土葬深入人心,不改又不行!歷史上,中國各民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 、野葬 、 崖葬 、保存乾屍等多種葬法,廣大漢族地區以土葬最為普遍。我們中國人有蓋棺定論的風俗,長久流傳的文化告訴我們:中國人生前怎麼活不重要,但死後必須要厚葬!否則就是後人不孝。
  • 前朝多以土葬為主,為何兩宋時期火葬卻十分流行
    人們喪葬意識的進步,逐漸開始減少土葬的比例,開始使用更加方便的喪葬方式,而在古代,沒有西方文化的衝擊,喪葬風俗一直多以土葬為主,但是其中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兩宋時期。雖然前朝多以土葬為主,但是兩宋時期的火葬卻十分流行,那這是為何造成的呢?
  • 雲南一村民遺體違規土葬!3個月後被強制「起棺火化」……
    殯葬改革規定居住在火葬區的所有居民死亡後一律火化併入公墓安葬隨著殯葬改革制度的推行很多市民已經逐漸轉變「入土為安」的思想將遺體土葬或將骨灰裝棺土葬「4月11日上午,彌勒市民政局、公安局、林業局、自然資源局、衛健局等部門聯合行動
  • 文山州這裡對5起違規土葬行為進行強制
    自阿舍鄉啟動殯葬改革政策以來,共有36例遺體未按照殯葬改革政策執行火化入墓安葬。硯山縣殯葬改革領導小組和阿舍鄉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開展違規土葬整治行動。   在當天行動中,由硯山縣共出動了200餘名執法人員,分別在現場拉起警戒線,逐一將違規土葬的5具遺體取出後,運送至縣殯儀館進行火化後,並將骨灰寄存在殯儀館。
  • 許世友被特批可以土葬,隨葬品中的三樣東西,分別代表什麼寓意?
    在許世友將軍去世後,他也成為了開國將帥中唯一一個被特批允許土葬的將軍。而許世友被特批可以土葬,他的靈柩中就必然有一些陪葬品,那麼,他的陪葬品有三樣東西,分別有何寓意?第一樣東西便是兩瓶茅臺酒。眾所周知,許世友將軍生前特別喜歡喝酒,特別是茅臺酒,每次宴席他都會喝的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