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最懷念義大利哪種美食,佛羅倫斯的T骨牛排絕對讓我這個肉食愛好者念念不忘。
義大利託斯卡納地區氣候溫和,擁有廣闊的草原、肥沃的土壤。這些在優越自然環境中生長的牛肉質緊實,質量上乘。牛肉最重要的兩個指標,一是生長過程中環境對肉質的天然影響,二是肉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程度,二者共同決定了烤牛排的口感和汁水的豐富程度。T骨中富含了各種牛肉部位的豐富口感,大塊肉更容易保留新鮮牛肉的原始湯汁。
T骨牛排歷史久遠,可追溯到聖洛倫索齋戒日和美第奇家族。每年8月10號是義大利的聖洛倫索齋戒日,人們點起篝火,大量供應烤好的小牛肉。這個節日以戶外慶祝為主,世界各地的人們慕名而來,有種說法是曾經一些英國騎士在節日上吃到這種烤牛肉時,用英文稱之為「beef steak」,「beef steak」 的諧音在義大利語裡逐漸演變為「bistecca」,並沿用至今。
託斯卡納T骨牛排,別小看這簡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好幾條硬性要求:1、肉必須來自於義大利託斯卡納山區契安娜牛(Chianina),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和最古老的牛。2、牛排必須採用牛腰部的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T骨部位,起版重量在1-1.5公斤左右,厚度一般是三指到四指厚(5-6釐米)。3、醃製兩周後直接用木炭烤制。其實最好吃的是三成熟,僅外皮熟透、硬脆,內裡緋紅而鮮嫩多汁,充分將牛肉自身的汁水保留其中,中間一根T骨更添滋味
我當時在佛羅倫斯選的是Trattoria dall』Oste餐廳,在主火車站對面,有多種烹飪牛排的方式:經典烤牛排、以黑松露和黑醋調味等。不過,因為我當時是一個人旅行,去用餐的時候還出了個小插曲:一開始餐廳的人看我一個人去,不賣給我T骨牛排,說「我們有500克的,1公斤對你來說太多了」。
我看了看櫥窗裡的牛排,說:我覺得差不多,1公斤吧
服務生看我一再堅持也就算了,找了一塊相對小一點的,900多克,再配上託斯卡納大區的紅酒,嗯,給個村長都不換!
風捲殘雲,大快朵頤,保證30分鐘之後就剩一塊T骨!
如果有朋友有條件,想在家試試自製T骨牛排,也很容易:先將牛排常溫放置30分鐘,使用乾淨加熱後的烤架,將油塗在烤架上;在牛排上撒足量的鹽和胡椒粉,塗上一層橄欖油,適當按壓使配料滲透進肉中;牛排每邊烤5到6分鐘至四分熟,裡脊肉會比前腰脊肉熟的快一些,每2分鐘翻動一下牛排,使受熱均勻,表面更酥脆;切去骨頭部分,將牛排切成半英寸厚的肉片,放入溫熱的盤中,在邊上準備一些灰海鹽,即可享用啦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