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1986年,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環境災難——車諾比事故,本次事件已經超過了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被國際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也就是因為這次事故,整個普裡皮亞季城變成了廢墟,同時也被大家稱為了「鬼城」,因為再也沒有人敢去居住和生活,核輻射非常的強,這場災難總計造成了千億美元的損失。
同時損失是小事情,車諾比事故帶來的人員影響也算是空前的,31人因巨量輻射當場死亡,320萬受到超量輻射的人,有17萬在事故發生後十年內死亡。所以國際社會一再呼籲對核能源的控制,這也是有原因的,一旦洩漏,這對地球都是具有災難性的。
已過34年,車諾比事故影響依然存在
根據《國際環境》雜誌發布的新研究表示,車諾比事故影響依然存在。從時間上來說,1986年至今已經過了34年,但是在車諾比事故地30英裡(約48公裡)外的伊萬基夫(Ivankiv),科學家們發現,農民所種植的農作物依然沒有辦法食用,裡面含有中危水平的鍶90,這是高於了正常的水平,同時這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純β衰變核素,如果被汙染了,肯定是不能食用的。
科學家們還發現,就算是使用之後的柴火和木灰,仍然也可以檢測出不達標的核物質,一旦這些放射性元素進入到人的身體之中,就將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威脅到生命。但是很遺憾的,烏克蘭在2013年的就是,就停止了對90鍶產品的測試,所以這算是一種威脅的東西。同時除了含鍶90的核元素之外,在大麥,小麥和其他農作物之中,還含有銫137的存在,基本上是達到整個農作物的一半。
但是按照規定來看,伊萬基夫(Ivankiv)已經是屬於車諾比事禁止區之外了,所以這才是最為可怕的,意味著核輻射物質可能還在擴散。埃克塞特大學綠色和平研究實驗室的Iryna Labunska說表示,鍶90是我們已知存在於土壤中的元素,這意味著它可以被植物吸收,這個地區可能不適合人類的農作物的種植,所以必須採取措施,來對這個地區進行補救。同時《國際環境》雜誌的科學研究人員也建議,將風險水平至少再次提高維持10年,這樣看看核汙染元素會不會消失。
車諾比事故已產生什麼影響?
除了我們上面說的人員問題之外,輻射對人的影響之外,對動植物的影響也非常明顯,一些動植物已經出現了反常的情況,在長期暴露的核輻射之中,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樹木的基因突變,在不斷的影響樹木的生長、繁殖和存活率等。當然對於動物來說,輻射的影響確實存在,但是由於人類的遠離,其實這個隔離區也存在了野生動物的天堂,不少的動物都在緩慢進入到核輻射的禁止區域。
例如熊、歐洲野牛、蒙古野馬,狐狸等物種,這個地區以前是根本沒有這些物種的,在成為禁區之後,動物才緩慢出現,這裡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涉足的地區,基本上是不可能有野生動物的出現,這也是為何如今全球都在建立野生動物禁區的原因,只要沒有人類進入,那麼野生動物的數量就會逐步增多,各種稀缺或者消失的生物就會逐步出現,所以車諾比事故也是帶來了一些有利的影響,但是綜合情況來說,危害還是最大的。
車諾比地區還有恢復的可能性嗎?難不難?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也看到了這個地區的核輻射在逐步減少,那這意味著在未來還是具有恢復的可能性,只不過這個時間可能稍微比較長,這就是難點,畢竟核輻射的物質消失非常的困難。大家也知道日本的福島核電站洩露問題,至今都沒有辦法處理,雖然比車諾比的事故晚一些,但是這都多少年了,科技這麼發達,都沒有辦法進行清理,所以只有自然的變化來清晰。
當然如果車諾比等地區最終恢復了,肯定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回到這個地區,它的影響足跡已經永遠留在了人類的心裡,這就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災難吧。如今科學家既然能夠發現該地區還有輻射物質,這都30多年了,依然存在,這核輻射多可怕,完全是沒有辦法清理。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如今已經是完全攜帶了核物質,所以這裡也只能多多呼籲,少進行核物質的開發。當然世界如今也沒有辦法離開它,所以算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吧。
綜合情況來說,車諾比的影響還將持續,雖然在2011年的時候,烏克蘭已經開發了這個地區,將其變成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嚴格的來說,也沒有任何人敢去,核輻射對人是致命的,除非不想要命了才去,並且我們上面我們也說了,在車諾比地區的禁外區域,科學家們依然能夠在農作物之中發現核物質的高水平含量,這說明它不僅影響到了禁止區域,還在擴散。我們最後只能期待不要再有核災難,未來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車諾比事故和日本福島核事件,已經給人類教訓了……。